千年的沉澱與升華,品悟儒者的八大智慧結晶
一、做一個知天命的人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
曾有一種觀點,認為天命是不存在的,是迷信,但其實,儒者心中的天命,是客觀存在並且可以主觀改變的。
天命包括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等,還有著人的道德責任、為人的準則、人的出處窮通等豐富的含義。
人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生存,在一定的背景下寄託,在一定的憑藉中發展。而且,生而為人,必須有所承擔,這樣的承擔,無從推卸,因為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命。
心語:知天命、知天意、知天道,也就是知道自己的歷史使命,即歷史使命感,從而順應既定的條件、背景和憑藉,乘勢而為,百折不撓地向著命定的方向前行,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二、調整心態,不過分求完美
「盡美矣,又盡善也」——《論語》
希望能完美的解決問題或事情,是人的一種正常心態,對此無需擔心。但,過度苛求完美,而不考慮自己的能力和實際情況,就屬於一種病態的完美主義心理。俗話說:金無足金、人無完人。因此,過分追求完美,豈不是庸人自擾?
如果做任何事情,都過度苛求完美,而不考慮自己的能力和實際情況,一旦不能達到,就鬱鬱寡歡、頻頻苛責自己或他人,就屬於一種病態的完美主義心理。
心語:要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以及客觀環境,制定合理的目標和計劃,注意追求的目標不要過高。
三、中庸處世,才是人生大道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
中庸並不是不辨是非、不講原則、調和矛盾、一團和氣,或保守固執、不前不進、甘居中游,而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方法,也是實現「和諧」的基本途徑。
此外,中國的養生學受儒者學說的影響,也以中庸為重要的指導原則。如喜、怒、憂、思、悲、恐、驚本來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動,然而七情過度,也會物極必反,導致疾病甚至暴亡。
心語:凡事皆有度,必須適可而止,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超過一定限度就會適得其反。在快節奏的社會中,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合理安排工作、學習和休息,勞逸結合,學會放鬆,忙中偷閑,懂得休養生息,並不斷消除負面思想情緒,才能在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同時保持身心的健康。
四、內聖外王以剛強
「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莊子》
「內聖外王」之道,後世學者無一例外將其歸於儒家的主要思想,但並非儒家首創。「內聖」就是自己的修養要高,那麼怎樣提高修養呢?就是以君子為榜樣來要求自己。但是,僅僅提高內在的道德、修養是不夠的,還必須強調「外王」。「外王」就是所謂的「事功」,即不僅要有內心高明的修養,還要把它運用到現實的生活中去,並做出成績來。
心語:人首先應是培養自己的品德;然後還要「立言」,就是說你的話能夠讓大家從中受到啟發,受到教育;但只有立德、立言還不行,還要立功,就是要做出成績來。
五、懂知行合一,方可有得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博學之,審問之」就是要多搜集資料,直接去考察一下;然後「慎思之」——慎重地思考;還要「明辨之」,即辨析清楚;最後「篤行之」,就是要落實到行動上去。「篤」就是實在的意思,要很堅定,實事求是地去做。儒家荀子有一句話叫「學止於行而至矣」。行,就是做學問的最高點了。朱熹也講過一句話,「學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實」。
心語:你學問再廣博,如果不能把握知識的要領,那做這學問也是沒用的。但是你能夠把握它的精神要點,又不如你去實實在在地做。「知」必須要落實到「行」,落實到「行」才是最重要的。
六、和而不同,要懂得包容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
同自然不用合了,不同才需要合,但合不是融合,而是結合,二者區別在於融合後為一體,而結合才是真正的合而不同。合而不同,表示一種接受,即我的觀點雖不同於你,但認同你提出不同看法的權利,從而彼此相「合」,而不至於互相詆辱,甚至大打出手。就像水與油同時「合」於一個杯子中,相互「禮讓」一個在上一個在下,但並不相融。
心語:我和你關係好,敬重你的人品,但不代表我一定要同意你的主張。我反對你的理念、方法和手段,並不意味著對你個人道德品質的否定。待人做事有原則、有分寸、有底線。這,才是君子。
七、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不忘久德,不思久怨。」——《論語》
道不可以忘,怨不可以記。這樣,情緒經常保留在積極層面,你心的器量便是海量,能真正走向寬容的境界。寬容是心靈上的一種默契和認知,它需要器量,寬容是心胸的寬闊,正謂「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在社會轉型期,各種社會價值發生碰撞在所難免,在凡民之間有的因雞毛蒜皮小事發生衝突,有的竟致釀成悲劇,事後才後悔不已。
心語:只要不是原則問題,沒有什麼不可商量的,該妥協的就妥協,該退讓的就退讓,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的交往也是寬容藝術的恰當運用。
八、謹言慎行,人生長樂也
「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論語》
我們說話的時候,通常只能說出重點,無法說得十分周全。所以聽的時候難免產生疑惑。最好暫時擱置起來,等待聽完之後,自己舉一反三,看看還有什麼可疑的地方?有機會問清楚,當然最好。若是做不到,就應該謹慎地去說,以減少過失。看見別人做事,有些地方看得懂,有些地方不明白。這時候要多看幾次或者問清楚其中的道理。不能夠全盤接受,或完全加以否定。
要做到說話少犯錯,做事少悔恨,必須從現在這一刻開始,養成謹言慎行的好習慣。而且每天要自我反省,不斷改善。有機會還要多聽、多看、多學習。多聞多見,便是多多考證古今中外的寶貴經驗。闕疑闕殆,表示盡量淘汰這些經驗中不足以信賴或者可能產生不良後果的成分。
心語:說話之前最好先想一想,可能產生什麼後遺症?做事之前,最好先想一想,有什麼地方,可能使自己悔恨的?事前預防,總比事後補救,要妥善得多。
推薦閱讀:
※為什麼總感覺DNA有種智慧設計的味道,更象一種編程語言,一定有人說是演化的結果,但是做個假設,如果?
※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怎麼樣的?
※不留痕迹套話?
※「望梅止渴」中曹操的做法符合道德嗎?
※什麼是心無雜念?
TAG: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