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點穴療法9:臟腑圖點穴法背部推拿手法的中醫學意義

臟腑圖點穴法的腹部推拿,依特定順序施行,以強化脾胃功能,開通上中下三焦氣化為要,強健脾胃功能,使水谷之精微,上可達心肺,宣發布散,下可滋補丹田元氣,強基固本。在做完腹部和任脈的治療後,施治頸背部穴位。頸背部為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絡之所在,兩經絡的穴位都是針灸和推拿重點治療的部位。而臟腑圖點穴也自有其特殊之處。

1、肩井是重點刺激部位:肩井是人體大關津,宣通氣血之力甚強。在推拿治療風府、啞門、百勞(大椎)、風門、肺俞及督脈、膀胱經部位時,肩井是固定加強刺激部位,而風府、啞門、大椎、風門、肺俞諸穴皆為發散風寒,宣利肺氣,走表的穴位,因此這種穴位配合方式應為加強氣血宣通之功,強化肺系的宣發功能,此法書上也說,必需要在施治療腹部穴位,上中下三焦開通之後進行,使宣發有源。

2、大椎在書中稱之為百勞,認為是督脈之總關鍵,與肩井一樣也是補五癆七傷的主穴,一手按住大椎,另一手施治療肺俞、心俞、肝俞等諸背俞穴。督脈為諸陽之會,而大椎為諸陽經匯入督脈的關鍵,同時刺激大椎和諸背俞穴,可增強諸臟腑之氣化功能。

3、膏肓也是治療五癆七傷之主穴,也是重點的按撥治療部位。按撥治療自上而下時,膏肓也是中繼點和起點。

4、除了穴位刺激外,背部手法還有以拳擠按、拇指按撥等手法刺激整個背部督脈和膀胱經,這與捏脊手法類似。其他尚有指撥腋前、腋後之法,宣通雙肩部氣血。

總之,頸背部治療原則,首先宣通周身氣血,繼以調節臟腑功能,增強各臟腑運化之力,扶正祛風,疏通經絡。

式數

第一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病人的兩肩井穴

右手大指緩推風府、啞門十餘次。

第二式

兩手食指和中指仍扣住兩肩井穴

用右手大指按住百勞穴,左手大指加按在右大指上;兩手食指和中指往裡扣,大指往下按。至病人有感覺時為止。

第三式

兩手食指和中指仍扣兩肩井

兩手大指捺住兩風門穴緩緩頂按。

第四式

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兩膏肓穴的大筋(如鉗形)按住不動,右手大指及食、中指(如鉗形)扣住兩風門的大筋,順其筋向下緩緩往裡撥弄至兩膏肓扣住不動,

隨即用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兩脾俞的大筋,右手仍扣住兩膏肓穴的大筋,順其筋脈向下緩緩推至兩脾俞穴為止。

第五式

用右手中指按百勞穴,

左手大指食指和中指扣住腎俞穴大筋,往裡合按不動。(如升腎水,須扣住兩腎俞穴捏按之)

第六式

兩手食指和中指再扣兩肩井穴,向上提撥數次。

兩手大指扣住兩風門穴

第七式

用兩手大指扣住兩肩頭

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兩腋前面的筋,分撥數次。

第八式

兩手食指和中指按住兩肩頭

兩手大指從背後插向腋下,用大指提撥腋下後面的筋三、五次,順其筋脈緩緩向撥送至兩肘,如是三次。

第九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插向兩肋,扣住不動。

兩大指扣住兩膏肓穴,用大指端扣撥兩膏肓穴的大筋,往裡合按,病人胸部感覺輕鬆感即止。

第十式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兩肋

兩大指扣住兩膏肓穴的大筋,兩手均如半圓形,順其肋縫,緩緩左右往下分推至兩腎俞穴,或兩大腸俞穴為止;如泄瀉,則至腎俞穴為止,不可至大腸俞穴。

第十一式

兩手握拳,按擠背脊兩大筋

自風門穴起,順其筋脈徐徐向下按至兩腎俞穴,或大腸俞穴為止。如泄瀉,則至腎俞穴,不可至大腸俞穴。

第十二式

右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肩井

有左手掌按住大椎向下推送至尾閭部位三、五次為止。隨即用左掌從左肩起,向下推至左腎俞三次,再從右肩起,推至右腎俞穴三、五次即止。

第十三式

「散風」。用右手大指及食、中指並按住兩風池穴,捏按數十次。

第十四式治肺俞。

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兩肩井部位,

兩大指扣住兩肺俞穴的筋,扣撥三、五次。

第十五式

治心俞。

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勞穴

左手大指和中指扣住心俞穴,往裡扣撥兩心俞的筋。治膈俞、肝俞、膽俞、胃俞等,亦適用本手法。

第十六式治命門

用右手中指按住百勞穴,

左手大指及食指中指反扣兩腎俞穴。扣撥後,即用左手大指在命門穴按二、三次。

第十七式治大、小腸俞。

兩兩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少腹後面胯上,

手大指按住兩大腸俞穴,用大指端往裡向下扣按,以病人少腹感覺舒適即止。治小腸俞手法,與治大腸俞同。

推薦閱讀:

男人趴著睡傷精易致不孕,那怎麼睡最好?
剖宮產橫切好還是豎切好?有什麼區別嗎?
中國現代眼科學史上的學者夫妻:陳耀真、毛文書(上)
一句話翻譯分享(醫學類)(25)

TAG:醫學 | 中醫 | 意義 | 背部 | 中醫學 | 推拿 | 點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