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拱衛京都的四大孔道,你知道幾個?

    2016年11月24日  

    居庸關

    古北口長城

    盧龍塞孔道

    郭欣

    眾所周知,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面和北面為崇山峻岭環繞,西部是太行山余脈——西山,北部是東西走向的燕山山脈。這些山高不過海拔1500米,卻起伏巨大,萬峰壁立,崖陡壑深。它們既是拱衛北京的天然屏障,又是阻隔與外界交往的難以逾越的天塹。然而,從幾十萬年前的「北京人」起,就能夠勇敢而機巧地穿越重重大山,與山外的世界密切往來。原來,先人在密不透風的燕山山脈中,發現了100多處孔道,他們像今人穿行在衚衕中一樣,披驚歷險於孔道之中,開拓著初萌的泱泱大都。

    諸多孔道中,有四個孔道最為著名,它們是:盧龍塞孔道,榆塞孔道,虎北口孔道和軍都徑孔道。

    盧龍塞孔道——京畿的咽喉

    位於燕山山脈東段,在今河北省承德市、遵化市與唐山市交界處的重疊峰巒中,隱沒著一個名叫盧龍塞的孔道。

    它是從北京經今通州和今河北省遵化市,前往蒙古高原東部和東北平原的咽喉。因地勢險要,早自漢朝就設置了關卡,名曰「松亭關」,後易名「喜逢口」,明朝始稱「喜峰口關」。上古先祖開闢的由北京至喜峰口的「京喜路」,專家考證至少應該有5萬年曆史。

    喜峰口乃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喜峰口關是依山修築的城池,由三道城牆構成一個「日」字形的防禦體系。外圍主城牆高五丈,寬三丈,長一百丈,由石塊從裡到外整體碼堆而成,中心豎有一兩丈高城樓,叫望日樓。大漢國修建了一道大約兩百多里的城牆,用以防止胡族入侵。

    歷史上的喜峰口遠不像今天這樣寂寞,東漢末年曹操與遼西烏桓作戰,東晉時前燕慕容儁進兵中原,都經由此塞。

    南宋詩人陸遊在千里之外,吟出「三更撫枕忽大叫,夢中奪得松亭關,中原機會嗟屢失,明日茵席留余潸」的詩句,抒發自己收復失地的祈望和報國無門的傷感。唐代邊塞詩人高適也有《塞上·東出盧龍塞》一詩,寄情於險關之巔。

    1933年3月9日,日軍兩旅團聯合先遣隊進犯喜峰口,佔領北側長城一線山頭。我駐遵化西北軍二十九軍宋哲元部一○九旅旅長趙登禹,派王長海團急往救援。官兵們為報國恥,組織大刀隊500人於晚間潛登日軍所佔山頭,出其不意地將山頭日軍砍死,大刀隊亦多數壯烈犧牲。次日,日主力部隊抵達,下令三日內攻下長城各口。其步兵在飛機、大炮掩護下向喜峰口、古北口等處全線猛攻。趙登禹率部埋伏在各峰巒幽僻處,待敵兵臨近時蜂擁而出,用大刀砍殺,給敵人以重創。11日晚,趙登禹旅與佟澤光旅分兩翼繞敵後,佔領日炮兵陣地,毀其大炮18門,燒其輜重糧秣。這便是著名的喜峰口戰役,共殲敵4000餘人。著名音樂家麥新的《大刀進行曲》,正是受喜峰口血戰鼓舞創作的,一直流傳至今。

    榆塞孔道——天下第一關

    提起榆塞孔道,恐怕少有人知。不過它的別名「山海關」,卻是如雷貫耳。榆塞孔道位於燕山山脈南麓東端,與渤海為鄰,屬今河北省秦皇島市,它是通往東北大平原最便捷的通道。經考古學者證實,北京到榆塞的「京榆路」早在20萬年前就被古人類開闢出來了,也就是說榆塞孔道的發現起碼不會少於20萬年。

    毫無疑問,榆塞孔道的發現權屬於「北京人」,因為那時,「北京人」是生活在北京地區的唯一古人類。後來人們才明白,發現榆塞孔道的意義非凡:它使華北與東北兩大平原從此連成一片,關內外攜手發展,成為中華大地上一個經久不衰的主題。

    明洪武十四年九月,大將軍徐達在今山海關置山海衛,並將榆關之「關」移到山海關。從此「天下第一關」的盛名冠蓋華夏。

    1644年5月,明吳三桂引清兵,在山海關大敗李自成農民起義軍,中國就此進入大清朝時代。

    1933年1月1日,爆發了震驚中外的「榆關保衛戰」。日本關東軍深知欲消滅我東北義勇軍,必須首先截斷義勇軍與關內中國軍隊的聯絡,而這個聯絡要道便是榆關;而要進攻熱河,也同樣必須先奪取榆關。日軍派遣步兵3000多人,野炮、重炮40餘門,飛機8架,鐵甲車3列,坦克20餘輛,兵艦4艘,對榆關城猛攻。中國方面,駐守榆關者為東北軍五十七軍何柱國部,他向全軍發布《告士兵書》,喊出「以最後一滴血,為民族爭生存;以最後一滴血,為國家爭獨立,為軍人爭人格」的豪言。數千將士與敵軍展開了三天三夜的巷戰和肉搏戰,屍橫遍野。雖然最終榆關失守,但令日軍精銳部隊死傷慘重。

    如今,穿越榆關的不再只是先祖們開闢的「京榆路」,一個現代化的交通體系炫耀著今人的智慧:大秦鐵路,津山鐵路,京秦高速,承秦高速,河北省沿海高速,102國道等,在這裡穿梭如織。

    虎北口孔道——長城博物館

    虎北口孔道,凌絕於山巔之上。它坐落在今密雲區古北口鎮,距北京城區100多公里。因其比鄰卧虎山,故得名「虎北口」。後易名「古北口」,傳說是清乾隆皇帝所賜。

    乾隆元年,乾隆帝前去熱河途中經過虎北口,感嘆於長城內外的美景,便問劉墉此地為何名。劉墉如實回答:「唐時叫虎北口。」乾隆帝心想:我來來去去從此口經過,怎能叫「虎北口」!於是取其諧音「古北口」。

    出了古北口,穿過平緩的山地丘陵地帶,即可抵達今河北省承德市。據考證,新石器時代原始人類就已經開闢出了北京到承德的道路,被人們稱之為「京承路」,迄今起碼有6000多年了。歷史上,「京承路」時而充盈著異邦間的溫情,時而又被征戰的冷血所浸染。在人們記憶中,更多的是後者的刻骨銘心。

    自古以來,強悍的馬上族始終覬覦著關內的良田沃土,承德成為他們巧取豪奪的橋頭堡——古北口不可避免地墜入戰爭深淵。

    從遙遠的西周開始,各朝各代無不在古北口築關設防。到了遼、金、元、明、清五朝,大大小小爭奪古北口的戰役從未停止過。

    明洪武十一年,朱元璋令徐達建古北口關城,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砌石塊以增強防禦能力,加修關城、大小關口和烽火台等關塞設施,並增修門關兩道:一門設於長城關口處,稱「鐵門關」,僅容一騎一車通過;一門設於潮河上,稱「水門關」。

    明弘治十年韃靼王子率兵入侵古北口,被明軍打得棄甲而逃。明嘉靖二十九年,北方少數民族又率騎兵近萬人攻打古北口,最終未能越雷池一步。

    隆慶三年張居正為了加強防務,特別把抗倭名將戚繼光、譚綸調來北方。譚綸任薊遼總督,戚繼光任薊鎮總兵。薊鎮所管轄的一千二百多里的長城,經戚繼光的精心籌劃,親自督修,十數年間便建成了一道城牆高峙、墩台林立、烽火台相望的堅固防線。戚繼光在修復古北口長城時,不僅保留了北齊長城,還在長城牆外又加砌了城磚,至此才有了著名的古北口雙長城。

    1933年年初,古北口抗擊日軍的戰鬥打響,360多名陣亡將士長眠於古北口。一座「古北口保衛戰陣亡將士」墓碑矗立在這裡,笑看著一瓦藍天。

    軍都徑孔道——京都發展史

    早在兩千多年前,軍都山就揚名天下了。

    軍都徑孔道位於今昌平區西北部,亦稱「關溝」,是著名的「太行八徑」之一。其南端今稱南口,北端即今聲名顯赫的八達嶺嶺口。穿過軍都徑孔道,經今北京市延慶區可抵達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再向西南可往今山西省大同市,向北行則與蒙古高原近在咫尺。顯然,軍都徑孔道扼守著北京城的西北門戶,勾連著山西、河北、內蒙古、遼寧多個省區。

    軍都徑孔道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是太行山與燕山的分界線,溝東屬燕山山脈,溝西屬太行山山脈。而徑的南北兩段也是「一溝兩制」,分屬今昌平區和延慶區管轄,而在古代它又是農耕生活區與游牧生活區的分水嶺。

    今天的昌平區在春秋戰國時期稱為軍都縣,其名稱即來自軍都山和軍都徑。徑中最狹窄處為居庸塞。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燕國就扼控此口。戰國時代成書的《呂氏春秋》對居庸塞已有記載。「居庸」乃貧窮工匠居住地之意也,說明那時這裡已經開始築關了。漢朝時,居庸關城已頗具規模。南北朝時,關城建築又與長城連在一起。此後歷唐、遼、金、元數朝,居庸峽谷都有關城之設。

    秦始皇於公元前215年東巡,返程時從今河北省昌黎縣,經今北京市通州區、懷柔區、密雲區,過軍都徑,抵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後,穿越今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最終返回咸陽。

    元世祖忽必烈進京建大都城,走的就是軍都徑孔道。由於軍都徑成了元代皇族每年赴內蒙古上京避暑的必經之路,便在此大興土木。先是在虎峪龍虎台建了行宮,後又在居庸關長坡店建過街塔,緊接著在其北側興建了大寶相永明寺。極具嘲諷意味的是,1368年元朝被明王朝所滅,元順帝倉皇逃往內蒙古老巢,走的還是軍都徑。不過那時那刻的古道已是風蕭蕭兮徹骨寒了。

    1644年明王朝覆沒,李自成率兵殺進京城,走的竟然也是軍都徑。與軍都徑扯上關係的還有慈禧太后。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兵臨北京城下,太后倉皇出逃,喬裝打扮成漢族老婦人,帶著光緒皇帝,沒有扈從,乘上雇來的三輛騾車直奔居庸關。當走到軍都徑孔道口時,突然雷雨交加,把老太后澆成個落湯雞。她不得不在關城兵營打了尖,混跡於散兵游勇中,之後便奔太原和西安去了。

    今人前往軍都徑也似閑庭信步之事了,溝內擁有京藏高速、京張鐵路、216市道,一條京張高速鐵路已經開建。


推薦閱讀:

必買食品伴手禮Top30 | 京都 · 筆記
比起「少女的酥胸」來,京都和果子才叫精緻高雅呢
一、京都簡介
充滿驚喜的2018京都馬拉松
這個春節,我在京都的民宿感受愜意

TAG:京都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