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顧炎武的「亡國」不同於「亡天下」的思想

顧炎武的「亡國」不同於「亡天下」的思想                            

  A、其實質是「精忠報國」     B、具有明顯的反封建專制色彩 C、具有強烈的反清思想       D、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體現

 

顧在《日知錄》中指出,「亡國」是指改朝換代,換個王朝、國號。「亡天下」指整個民族的淪亡。保國,主要是統治者的事情,而保衛整個民族,則是天下人的責任,就是咱們所熟悉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把亡國和亡天下如此區分,應該意在否定封建專制,A、D選項明顯可以排除,C範圍縮小,不僅僅反清,反對整個封建專制

我覺得要把日知錄的內容好好看看

亡天下,只是說漢族天下亡於滿族之手

在他看來清滅明是亡天下?那亡國指的又是啥呢

漢人的朝代更迭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語出自 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正始》。

  「亡國」與「亡天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亡國」是指改朝換代,調個王帝,國號。而仁義道德得不到發揚廣大,統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間也紛爭不斷,稱之天下將滅亡。保國這類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爭權奪利的人去關心。 但是「天下」的興亡,則是舉國上下,包括在野的士大夫及下層社會地位低下的人士在內的大事,人人都有責任

全文: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

  魏晉人之清談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謂楊墨之言至於使天下無父無君而入禽獸者也。昔者嵇紹之父康被殺於晉文王,至武帝革命之時,而山濤薦之入仕,紹時屏居私門,欲辭不就。濤謂之曰:"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時猶有消息,而況於人乎一時。"傳誦以為明言,而不知其敗義傷教至於率天下而無父者也。夫紹之於晉,非其君也,忘其父而事其非君。當其未死三十餘年之間,為無父之人亦已久矣,而湯陰之死何足以贖其罪乎?且其入仕之初,豈知必有乘輿敗績之事,而可樹其忠名以蓋於晚也。

  自正始以來,而大義之不明遍於天下。如山濤者既為邪說之魁,遂使嵇紹之賢且犯天下之不韙而不顧。夫邪正之說,不容兩立,使謂紹為忠,則必謂王裒為不忠而後可也。何怪其相率臣於劉聰、石勒,觀其故主青衣行酒而不以動其心者乎?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

 

推薦閱讀:

與顧炎武齊名,時稱「歸奇顧怪」歸 庄 書法作品欣賞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紀念顧炎武誕辰400周年

TAG:思想 | 顧炎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