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新加坡華裔」 遇見 「新加坡華人」

摘要
低生育率、少勞動力、資源稀缺的地方需要調動移民來維持競爭力。但在個人層面,再宏觀的經濟好處都敵不過家園逐漸陌生的生活體驗。
林知陽

/ 政見觀察員

在移民與族群研究者看來,新加坡也許保有著世界上最大的華人離散群體(diaspora)。雖然不同地域的華人在文化上有相通之處,但新加坡是一個尤為獨特的環境:以華人為主體的移民社會通過族群混居政策,已經構建出新的國家認同。

跨族群的聚居是一把雙刃劍。它促進了不同群體間的頻繁交往,但也很可能因為接觸頻繁而產生更多隔膜。新加坡的情況甚至更複雜一些:九十年代以來,有數十萬(紐約時報亦曾報道一百萬)中國新移民來到新加坡定居,成為這個國家五百萬人口結構中舉足輕重的部分。

新加坡人是怎樣看待這些新移民的?這些新移民又如何影響著新加坡原有的族群關係呢?

以傳統中國社會關係的視角來看,南洋相逢自然是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刻板印象里,占當地人口四分之三的離散華裔居民會積極歡迎新來的華人(而且老移民中相當一部分是重視傳統家庭的潮汕、客家移民)。可近二十年來,隨著華人新移民不斷湧入新加坡,本地排外情緒亦隨之高漲。有趣的是,同為華裔的馬來西亞華人卻免於類似的排外敵意,而被新加坡華人視為 「弟兄」 一般的群體。

南洋理工大學的劉宏教授在《族群與種族研究》上發表文章,通過訪談以及對新加坡社交媒體的分析,梳理出 「新加坡華裔」 對 「新加坡華人」 的三種主流敘述。這些敘述(discourses)策略性地把 「新加坡人」 與新移民區分開來,並且已經成為本地身份政治的一部分。

敘述之一:社會文化差異巨大。「雖然我們長得像,但社會文化背景不一樣。」

敘述之二:稀缺資源爭奪激烈。「中國移民來新加坡,掠奪本地機會和資源。」

敘述之三:新移民缺乏國家忠誠。「中國移民雖入籍新加坡,但依舊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前兩種敘述在其他大陸移民湧入的區域(諸如香港與台灣)並不罕見。第三種敘述則常見於新加坡互聯網。在 2011 年雅虎的網路問卷調查里,30,000 樣本中有 41% 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新移民到新加坡僅為短期利益,並最終會離開。與之相印證的是 2009 年張元元的例子:彼時張女士已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卻仍積极參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閱兵,並在採訪中表達對 「祖國」 中國的忠心。這一消息在新加坡激起軒然大波。

移民的湧入也戲劇性地增強了新加坡本地的跨種族團結。移民潮揭露出的華裔族群內部的巨大差異,反使因國籍和地緣聯繫起來的不同族群走得更近,鞏固了國家/地區認同。新加坡國立大學政策研究院在調查 5000 戶家庭後指出,93.8% 的非華裔新加坡人願意受雇於新加坡華裔、和他們共事、或做他們的鄰居。被問到受雇於新移民、與他們共事或成為鄰居時,這一比例則顯著下降。不過,這種差異並非完全因 「中國」 導致。非馬來裔的新加坡人中,有 92.7% 願意與新加坡本地出生的馬來裔為鄰,可面對 「新馬來移民」 時,這一數據也驟跌了 5.9%.

研究者指出,新加坡當局已然認識到與移民問題相伴相生的不滿情緒,並且一面控制移民數量,一面採取積極行動幫助新移民融入當地社會。但宏觀看來,全球化帶來的矛盾,即國家、公民社會、個人三者在塑造身份認同時的衝突,並沒有得到解決。從國家角度來看,低生育率、少勞動力、資源稀缺的地方需要調動移民來維持國際競爭力,並主動通過政策同化和吸收新移民。但在個人層面,再宏觀的經濟好處都敵不過家園逐漸陌生的日常生活體驗啊。

參考文獻

Liu, H. (2014). Beyond co-ethnicity: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tiating and integrating new immigrants in Singapore.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37(7), 1225–1238.

微信編輯:吳睿 圖片編輯:林亦然

推薦閱讀:

她是中國棄嬰,卻為美國拿下世界冠軍,金牌封后.....
美籍華裔畫家:Ben.Jamin.Wu作品『油畫·中國篇』
駱家輝的華裔背景:優勢抑或劣勢?
美籍華裔畫家☆左夫繪畫作品(3)
驚艷全球的18歲華裔牛津女學霸:我所接受的教育只會讓我更努力!

TAG:新加坡 | 華人 | 華裔 | 遇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