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孩子眼中的「輸」和「贏」

一位父親與我們講了他的這段經歷,關於他如何明白了為什麼兒子們總是悶悶不樂:

我的兩個兒子之間的關係充滿競爭,因此常常發生口角。在老大12 歲,老二10 歲的時候,我們有過一次期待已久的旅行。正在我們享受旅行的時候,他們之間的衝突達到了頂點,每個人的情緒都壞到極點。我覺得哥哥更應該受到批評,因此跟他出去散散步,好跟他談一談。當面對我對他行為的批評時,他突然宣布:「你根本不了解,我就是受不了弟弟。」

我問為什麼,他說:「他總是說一些讓我很煩的話。這個假期不管在車上還是在別的地方,我們總是在一起,我覺得已經受不了跟他在一起了。我希望你給我買張汽車票,我自己坐車回去,這樣就不用看見他了。」

他對弟弟有這麼大的反感,這讓我非常震驚。我說什麼都不能讓他改變想法。

我們回到營地的帳篷邊。我讓小兒子跟我們一起去走走,當他發現哥哥也要去時就表示不願意跟我們一起,同時大兒子也不願意去散步。我鼓勵他們兩個嘗試一下,我們一起爬到附近山脊的頂上,坐下來開始談話。

我跟老大說:「你說了一些跟弟弟有關的話。現在他就在這兒,我希望你能當面對他說。」

他馬上開口說:「我討厭這次旅行,我想回家,這樣就不用跟你在一起。」

這些尖刻的話傷了小兒子的心,他眼裡很快湧出了淚水。他看著地上,輕輕地說:「為什麼?」

他哥哥迅速地、毫不留情地回答:「你總是說一些讓我生氣的話,我不想跟你在一起。」

小兒子嘆了口氣說:「那只是因為每次玩遊戲你都贏。」

「哦,當然我會贏了,」大兒子很快地說,「因為我比你棒。」

聽到這些,小兒子說不出話來。但是過了一會兒之後他開始從內心深處回答:

「是,但是每次你都贏,我都輸。我就是受不了每次都輸,所以說一些話讓你生氣……我不想讓你回家。我喜歡跟你在一起,我就是受不了每次都輸。」

這些眼淚汪汪的表白觸動了哥哥的心,他的口氣軟化了,說:「好吧,我不回家。

但是你能不能停止說傻話、做傻事讓我生氣?」

「好吧,」弟弟說,「那你能不能不要覺得自己總是得贏?」

這簡短的交談挽救了那次旅行,雖然不算完美,但讓孩子們學會了體諒。我想大兒子永遠也忘不了弟弟的話:「我就是受不了每次都輸。」

我想我也永遠忘不了小兒子的話。每次都輸或者老是輸,會讓我們說傻話、做傻事去讓別人生氣,也讓我們自己生氣。

沒有人願意失敗——尤其是在家庭關係中。但是我們常常陷入一種「輸- 贏」的思維模式中。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沒有意識到。

很多人成長的家庭中充滿兄弟姐妹之間的比較和競爭。學校里也是如此,有人得A,就有人得B 或者C。我們的社會充滿了「輸- 贏」——等級體系、學校分配、體育比賽、工作機會、政治競爭、選美比賽、電視節目,以及法律訴訟。

我們的家庭中也是這樣。我們的學齡前兒童爭取自立、青春期少年爭取認同、兄弟姐妹爭取關注、父母爭取維持秩序和規定、夫婦爭取按自己的方式行事,這些時候我們自然而然採取了贏- 輸的行為模式。

實際上,那是美妙的家庭文化的本質所在。「贏- 輸」和「輸- 贏」模式都會最終導致雙方的失敗。

如果你已為人父母,習慣性的「贏- 輸」模式將會導致情感銀行賬戶的破產。你會在短期內實行你的模式,尤其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你更年長、更強大,更能推行你的方式。但是當孩子們進入青春期以後,又會發生什麼?他們是否會成為思維明確的成人,只致力於自己的成功?或者他們是否會為了得到認可被動掙扎,在人際關係中如此看重「贏」,以至於無法真正跟他們的獨特天賦取得聯繫,也不會向你尋求幫助?

相反,如果採取「輸- 贏」的模式,你可能會在短期內受到歡迎,因為你不會堅持己見,而持續不斷地容忍他人的方式。但是你沒有遠見、準則,也得不到尊重。

由於沒有目光長遠的父母的指導,自己又缺乏經驗和判斷力,孩子們也會變得目光短淺。毫無疑問,如果孩子成長的環境缺乏以原則為基礎的道德體系和父母之間互相尊重的關係,那將給他們帶來長期的損失。如果人際關係的基礎是操控力和受歡迎程度,而不是信任,那麼孩子和父母都會有損失。

那對婚姻又有什麼影響?如果婚姻雙方總是為了自我而發生爭執,總是更在乎誰是對的而不是什麼是對的,這對他們的關係會造成什麼影響?如果婚姻的一方變成受氣包、犧牲品,那又有什麼影響?那根本沒有勝利,實際上家中的每個人都失敗了。

現在,我研究7 個習慣已經有20 年的時間,尤其是在關於家庭生活的問題上,很多人都問過我,雙贏的想法是否總是適用。我的經驗是嘗試創造雙贏的關係總是適用的,但是並非所有的決定或協議都有必要雙贏。

有的時候,你會對一個孩子做出一個「贏- 輸」的不受歡迎的決定,因為你知道那樣才是聰明的做法。例如,你知道孩子們不去學校、不接種疫苗、在街上而不是在操場上玩並非他們的勝利,即使他們那樣認為。你可以向孩子們解釋這個不受歡迎的決定,讓他們感覺到自己並非不受尊重,這個決定也不會半途而廢。

如果你的決定極其重要,那你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理解和解釋,這樣孩子們——甚至包括你——即使不喜歡那個決定,也會感覺到雙贏的精神。

有的時候你需要採取「輸- 贏」的模式,因為當時的壓力,也因為事情只是外在的、第二位的,而人才是中心和最重要的。原則是:對別人重要的東西對你也很重要,其重要程度與那個人對你的重要程度相同。換一句話說,從內心深處你了解:「我如此愛你,我們的快樂密不可分,如果你不快樂,尤其是在感覺強烈的時候,那麼即使按我的方法行事也不能讓我感到快樂。」

可能有人會說這樣做的話你就放棄了、投降了或妥協了。事實並非如此。你只是把重點從某個特定事宜或決定,轉向了你所愛的人,和跟那個人之間的關係。

而且這樣做的話,表面看起來是「輸- 贏」,實際上卻是雙贏。

在其他情況下,對別人重要的事可能對你也很重要,你們需要齊心協力——去尋求一些讓你們團結的更高目標和價值,讓你們釋放能量來找到更好的辦法實現價值、達到目標。你可以看到,所有情況下的精神和最終結果都是雙贏。

雙贏絕對是有效的家庭互動中唯一堅實的基礎,也是建立長期的信任和無條件的愛的唯一的思維和互動方式。

新書速遞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

國際著名領導學權威、家庭與人際關係專家

史蒂芬·柯維經典之作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人際關係篇)》

全球最高效直接的人際關係法則!

利用「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進行的人際關係終極揭秘!

購書請戳下方「閱讀原文」
推薦閱讀:

上幼兒園的孩子被其他孩子問,你媽媽為什麼每天化妝?
如何帶著孩子過七夕?
中國第一藥師揭秘兒科「神葯」匹多莫德:別再把孩子當「小白鼠」了!
窮人應不應該生小孩?
3歲左右的孩子如何選擇益智類玩具?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