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氣·神與信息·能量·物質

精·氣·神與信息·能量·物質/張東寶

 

  眾所周知,無論是養生還是練武術練氣功,都講究精、氣、神及三者之間的相互轉化。離了精、氣、神三者,養生、武術與氣功也就無從談起,更不要說再往深處挖掘及調動人的潛能了。 2005年7月14日的英國《泰晤士報》報道:科學家說,人體是最好的計算機。還說整個人體就是電子數據的最佳導線。「Red  Tacton」是一種利用人體電場的通信技術,然而,長期以來人體電場卻被人所忽視了。一位名叫戴維·懷特豪斯的科學家,在2005年6月號的英國《焦點》月刊上發表了《思想的力量》一文,文章報道說:「3年前,25歲的馬修·內格爾脊髓受傷,幾乎只剩下說話和聳肩的能力,……自2002年以來,內格爾不曾抬起過手,他最近卻指引著游標在電腦屏幕上移動。他的手沒有動,但游標動了。這是怎麼回事?他不過是通過意念使它動了起來。為了實現這一壯舉,外科醫生在內格爾的腦部植入了一個極小的感測器。」「在分布於全球的若干實驗室里,一些人在學習如何僅僅通過思想的力量移動游標、開門、開燈甚至屈伸假肢。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殘疾人,活動能力即便尚存也所剩無幾。但是,多虧植入他們大腦表面的一塊微小的電腦晶元,他們可以獲得對周圍事物的部分掌控權。」您看,沒有修鍊的殘疾人可以藉助感測器、用意念去移動游標、開門、開燈等,那麼通過修鍊而增強了意念力的人,可否省去感測器或電腦晶元而達到同樣的目的呢?這問題看來似乎有點神秘。然而,科學巨人愛因斯坦卻說過這樣一段話,頗耐人尋味:「我們所經歷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人的主要情感,是真正的藝術和科學的起源。因為如果不再感到奇怪,不再表示驚訝,那就和死了一樣,和一支掐滅的蠟燭沒有不同」。有些人認為,意念不是物質,信息不具備能量。恩格斯卻在《自然辯證法》一書的導言中明確指出:「物質的運動,不僅是粗糙的機械運動,單純的位置運動,而且是光和磁的應力,化學的化合與分解生命,並且最後是意識」。可見,恩格斯早已把「意識」歸入「物質」運動之中。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物質的,而「意識的本質是物質」。據2012年3月20日的《科技日報》報道:近日從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的預算報告中發現,美國正在秘密打造「意念戰士」,即BCI,又被稱作直接神經介面技術,一種可能改變未來戰爭面貌的「腦—機」介面技術。其內在原理是,當一個人的大腦在進行思維活動,產生意識,或受到外界刺激時,伴隨其神經系統運行的還有一系統腦電波活動,這些腦電波信息可以通過特定的信息處理,從中辨別出當事人的真實意圖,並將其思維活動轉換為指令信號,以實現對外部物理設備的有效控制。在科幻作品《大獨裁者》中,主人公施奈德發明了無線腦電波控制裝置,結果打敗了世界各國的軍隊。儘管現在大多數BCI技術的研究仍處於實驗階段,但隨著計算機科學、神經生物學等學科的不斷發展與交叉融合,BCI技術將日趨成熟。宇宙萬物,在中國古代哲學家的眼中,「通天下一氣耳」(《莊子》);而在北宋科學家沈括看來:「天地之氣,貫穿金石土木」。也就是說,「氣」被中國古代哲人認識為構成宇宙萬物的本質,形成了物質不滅,運動不止,氣形轉化,物質和運動守恆,物質無限可分等卓越思想,《莊子》中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之說,表明中國古人已認識到事物的發展變化是無限的,也說明我們的先人對自然界的認識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在中國,幾乎所有的古代哲人,都對「氣」有過專門的論述。他們將「氣」看成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既是意識(精神)的,也是物質的(所謂「神使氣,氣就形」)。宇宙乃虛實相生之物。故而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一直堅持認為,中國古代的思維形式更接近於現代科學。故而美國「原子彈之父」、美國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度奧本海默會說:「我們的發現,不過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例證、促進和精確化而已。」

  中國的古代哲人,在修鍊的實踐中,對「人」這個物質結構(科學家們採用現代科技研究證明:人體本身會產生溫度場、磁場、電場,而構成一個「生物信息場」)進行認識時,曾對潛藏於物質結構(精)中的能量結構(氣)和信息結構(神)的狀態及三者之間的關係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宏觀認識論。

  現代科學表明,宇宙萬物的本體存在於兩個方面,第一是有形的,實在的,可見的;第二是無形的,信息的,能量的,不可見的。宇宙中有「明物質」,也有「暗物質」;有正物質,也有「反物質」(2000年5月,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物理學通報》上,公布了中國和義大利的一個科學合作小組,經過8年的實驗而得出的初步結果,引起了學術界的轟動。實驗的初步結果是,已發現的這種物質可以穿透任何物體,它的粒子重量至少是質子的50倍。而這種粒子的存在,將非常有力地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論,同時也支持了物質有「陰陽兩界」,而兩界中的物質對應,是由正物質和反物質組成的)。

  我們說,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普遍聯繫的。那麼,這種聯繫的具體機制是什麼呢?答曰:具體機制就是信息。因為信息具有「其小無內,其大無外」的全息性特徵;因為信息是明、暗物質的存在與運動(世界上對「信息」尚無定論。有的學者把信息與能量、物質隔離開,認為信息是純粹的精神活動;有的則將信息與能量、物質等同起來,認為信息是物質實體)。或者說,物質本身的存在就是信息,而物質運動的形式也是信息。比如,一個人得了胃病,胃病的存在是客觀信息;胃病發展到了何種程度,有了多大的危害,也同樣是信息(近年來,在西方國家有一種新的醫學理論——「感情應力學」。該學說認為,外界信息刺激日積月累,便會形成潛在的「能量」,即為「感情勢能」,一旦「勢能」超出限度就會使人體的消化、血液和神經等系統功能失調,形成心理疾病,或加重已患的疾病)。

  另外,現代科學也測試到一些數據,證明信息與能量同在,人在思維之中同時有能量(心力)在發射,也可叫做「思維波」和「意念力」(2001年7月12日的《自然》雜誌報道:德國科學家發現,當人在思考時,大腦會出現發光發熱的現象)。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說信息是物質的,物質是明的,是陽性的;意識是暗的,是陰性的。而陰陽兩種物質都是存在的。因此才有了「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的作用和反作用。我們說,生命現象不僅與物質,而且與信息和能量有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繫;而氣功與潛能,就是信息、能量、物質的產物。這其中,信息與能量是同一的,不可分割的。我們將氣功之「氣」確定為一種能量(能量是物質運動的一種量度,簡稱為能),我們亦將信息(包括人的意念)確定為一種能量(簡稱為「信息能」或「意念力」)。也就是說,一切形式的能量(如電、光、熱、聲、磁、機械能等),都可以轉化為信息(只不過有的是明信息,有的是暗信息)。更進一步說,宇宙間一切物質、能量的變化都可以概括為信息、能量、物質的循環運動,也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他,他中有我。就這樣你、我、他彼此融洽地交流著,共同彈奏起美妙無比的天人交響樂。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也!

  我們強調意識是物質的,也就是為了說明意識是有能量的。意到氣(能量)到,意即力也,意即氣也。意、氣、力三者本為一體,乃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現。意、氣、力,可相互轉化。意乃精神,氣乃能量,力乃能量作用於外物的一種效應。

  看來,對「信息、能量、物質」的研究和探討,東方和西方都在加緊進行。所不同的是,西方人用科技手段,東方的中國人體科學工作者則用氣功和潛能。二者之間可彼此啟發,取長補短,共同前進。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科學家們擔心人類原有的功能(如視覺、嗅覺、聽覺、放屁、出汗等)會不斷萎縮和退化,因為太舒適的環境,會使人體的「野性」喪失,生命的能力下降。其實,何止人,連自然界的鳥兒也在噪音中失去了原本甜美的歌喉,變得只會發出一些刺耳的叫聲。動物園裡的老虎放歸山林後,由於野性與體能的蛻化,不敢在山林中稱王,餓了就蹲到村口等待人去餵食……這哪是虎呀,已經成了貓了!而貓也在現代社會裡蛻化了,你看城市裡那些寵物貓,吃魚吃肉喝牛奶,別說去捉老鼠,就連見了電動老鼠的玩具也被嚇得直跑……

  在這種情況下,要保住人類的固有功能和開發人類原有的潛能尤其顯得很有必要。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如果說科學技術是「洋」的話,那麼人體科學就是「土」;「土」與「洋」的結合,去共同探討天地大宇宙、人體小宇宙之謎,用兩條腿走路,總比用一條腿向前蹦要穩當些吧!也就是說,自然科學與人體科學應該而且必須齊頭並進,取長補短,珠聯壁合,相得益彰。筆者不希望看到,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換來的只是人類功能的不斷萎縮和退化!在人類愈來愈嚮往大自然,返樸歸真的今天,追尋、驗證、開發人體原有的潛能,並儘可能地為自然科學錦上添花,難道不是好事嗎?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強調:潛能不是修鍊的最終目的。潛能也不是氣功的所謂「核心」。我們提倡以平常心去修鍊,通過修鍊達到身心平衡,開發智慧,健康長壽,完善自我。

   

推薦閱讀:

談戀愛的條件,就是讓自己從精神到物質,從靈魂到肉體,因為有了對方都比從前的狀態更好
環球黑卡 | 這次談消費升級之前,先談談「錢」
人民日報:物質幸福時代已經結束,新時代來臨
獨居筆記029:「真餓」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這種「困」在鑽石中的冰,擁有神奇的物質形態

TAG:能量 | 物質 | 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