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嚕、打哈欠、亂撒尿、亂抓傢具……貓咪這些怪癖是有原因的

動物行為能不能遺傳?

很多人都說「行為不能透過基因來遺傳」,那麼,家貓的諸多怪異行徑,(不管是被養在地球哪個角落)表現出來幾乎都是樣樣模式?

落痕無聲,生物phd

我很好奇提問者所說的家貓的「怪異行徑」具體是哪些行為?打呼嚕、使用貓砂盆、亂撒尿、抓傢具、捕殺小鳥、打哈欠,吃草還是嗑貓薄荷?幾乎所有的貓都會有一些怪癖,我自己也養貓,偶爾也會發現自家貓有一些異常的行為。也許這些行為對它們來說是某種正常的生理或心理訴求,而我們不了解罷了。我也會試著去理解它的一些行為,當它對著我使勁喵~,想和我交流時,要是我理解錯誤或者沒有及時滿足它的願望,便會讓它愈加煩躁。其實我們很少像關注狗的品種和行為之間的關係一樣,關心貓的品種和行為的差異。或許我們只是單純的讓它們賣萌來取悅我們,很少去真正關注他們這些行為的原因。

動物行為研究在 20 世紀 50 年代有兩個流派,流行於美國的行為主義和起源歐洲的動物行為學。行為主義者認為環境的差異可以解釋所有個體的行為差異,忽視基因對行為的影響。代表人物 Skinner 甚至認為所有行為都可以用刺激——反應原理和條件反射來解釋。而動物行為學家主要關心的是動物的本能或先天行為,認為動物所有的行為的秘密都藏在基因裡面,在進化過程中這些基因不斷被修飾來適應的特定的環境。顯然這兩個學派走了兩個極端,野生動物的行為同時來自本能和學習。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擁有的一類天生的行為,包括:交配行為、捕殺獵物、照顧幼崽、和築巢等,這些行為與生存和繁衍直接先關,具有很強的進化優勢,即便是被馴化後,這些行為或多或少也被保留下來了。而涉及到尋找食物、與人的交流、與同類的社交以及團隊狩獵行為等高級神經行為更多是需要經驗和後天學習,在馴化動物中有些行為被削弱,有些則會被加強。大腦越是發達的動物越少被本能行為所約束,而當學習和本能發生衝突時,本能往往會佔據上風。

作為寵物,家貓並不是被人馴化的,更像是自我馴化,或者是一種和人類的共生關係。它們不像狗或者牛羊一樣是被人類有目的的選擇馴養,這些動物很多行為會受到人工選擇的影響,我們已經很難通過現在的行為去推測它們祖先的行為。然而野貓還是自願地來到了人類的地盤上,到處閑逛,其中有些不怕人的野貓選擇自己心儀的僕人和房子,並逐漸安頓了下來。由於野貓和家貓的體型相似,不像其他大貓對人的威脅度,於是人類也容忍了它們的霸佔行為。要是在 9500 年前,人類將它們驅逐出了領地,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家貓了。

嚴格來說,家貓是一種半馴化的動物,因為有些貓群並沒有完全和野貓隔離,它們可以在人類和野貓地盤上隨意穿梭,人們也無法完全控制他們的飲食和繁殖。因此家貓很多行為都帶有它們野生親戚的影子,只有部分與馴化相關的行為會發生改變。

打呼嚕,也許貓最獨特和可愛的地方,幾乎所有的家貓都會打呼嚕,即便是呼吸的時候也會發出咕嚕聲。呼嚕聲是來自大腦的信號作用於喉頭的神經,引起喉頭肌肉有規律地抽搐,產生了頻率為 25Hz 的聲音。不管是幼苗還是成貓,不管體型差別有多大,貓都發出同樣頻率的咕嚕聲。這種呼嚕聲在其他動物中沒有,只有少數的貓科動物比如山貓、猞猁、和非洲野貓會打呼嚕,而且同樣是 25Hz。而一些大貓比如獅子、老虎、美洲豹和豹子不會打呼嚕,只會吼叫。家貓的這種打呼嚕的行為應該是從他的祖先野貓繼承而來的。

通常我們認為呼嚕聲是貓滿足的表現,但是可能不止如此。有一種假說是,當野生貓科的動物全力追逐的獵物後,渾身傷痕纍纍,還伴隨著肌肉疼痛和肌腱過度拉伸,這個頻率的呼嚕聲對傷口癒合有作用,而且還能幫助維護肌肉和骨骼的力量;母貓分娩以後,也會對小貓發出呼嚕聲,它可能幫助母貓儘快從分娩的創傷中恢復,也會促進小貓的骨骼生長。甚至有人還專門研究用跟貓咕嚕聲類似的頻率在人類中進行物理治療。呼嚕聲對於野貓來說具有一定的進化的優勢,而在家貓中這個行為也被保留下來。

還有一些行為比如打哈欠,吃草也是從祖先的野貓中繼承下來的,同樣具有一定的進化優勢。不管是大貓還是野貓都是在夜間追逐和捕獵,僅管家貓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被馴化,但它們依然保持著一些祖先的作息時間,平均每天睡 15 個小時以上。跟人類一樣,貓咪也分深睡眠和淺睡眠(打盹)。當貓咪打盹的時候,它保持警惕,隨時醒來,立即做出反應。貓咪深睡眠後,很快又會轉回打盹。打盹 - 深睡眠的交替一直持續到貓咪醒來。這種頻繁地從睡眠模式切換到清醒模式,大腦需要立刻被激活。打哈欠的行為可以快速冷卻血管,激活沉睡的大腦,迅速投入戰鬥。

不僅僅是家貓,大部分貓科動物都有吃草的行為。作為肉食動物,它們並不需要直接從草中獲得纖維素。貓吃草的行為通常被我們理解為貓生病的前兆或者是為了催吐毛球,但是我嘗試給我家貓喂貓草後,並沒有表現出嘔吐的跡象。實際上貓吃草可能與疾病或飲食都不相關,而是一種本能,同樣繼承自野生貓科的動物的祖先。在自然界中,貓科的動物會的腸道會暴露在各種腸道寄生蟲下,有些草是天然的驅蟲劑,吃草可能有助於清除腸道寄生蟲。尤其是幼貓比成年貓更愛吃草,是由於幼貓的腸道更加脆弱,更容易被寄生蟲侵染,需要更加頻繁地驅蟲。相信大部分養貓的人早已對自己的愛貓做體內驅蟲了,不再需要依靠吃草來驅蟲,但是吃草的本能卻仍然保留在它們的 DNA 中。

如果你是在室內養貓,也許就要留意了。如果沒有準備貓草的話,貓可能會吃掉你窗台上的觀賞植物。但是有些觀賞植物對貓是有毒的,雖然不一定致命,但是可能會導致嘔吐或腹瀉。常見的一些對貓有毒植物包括:杜鵑、百合、常春藤、秋水仙、菊花、鬱金香、水仙鱗莖等。

然而有一個幾乎沒有進化上的優勢,但是在家貓中普遍存在的一個行為——嗑貓薄荷。 只要是養過貓的人都會知道貓對貓薄荷有多痴迷和瘋狂,就跟人吸了大麻一樣。

事實上除了貓之外,獅子、豹、美洲豹、山貓等其他貓科動物也會對貓薄荷痴迷,不管是新鮮的葉子還是研磨成粉末的干葉子,都會讓它們欲罷不能。研究發現這種「貓薄荷的反應」其實是一種嗅覺反應,來自貓薄荷中的一種荊芥內酯,可能這種物質能激活貓大腦的不同區域,讓貓表現出行為也具有隨機性。當它們聞到或者咀嚼含有貓薄荷的玩具老鼠後,有的表現為用下巴、臉頰或者身體去蹭氣味的來源,就像母貓發情求偶的行為;有的表現異常亢奮,像捕獵老鼠的行為;有的又像回到幼年時候小貓玩耍的行為。通常貓薄荷的效應只能維持 5-15 分鐘,然後就進入一個不應期,再次喚起需要一個小時左右。

然而這個行為只不過是一個巧合而已,貓薄荷原產於歐亞大陸,而有貓薄荷反應的貓科動物主要來自北美、中美和南美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如果沒有人的干預,幾乎不可能相遇。試想如果在自然界中,貓活動的區域和貓薄荷生長區域重疊的話,天天嗑貓薄荷醉生夢死,哪還有力氣去追捕獵物、保衛領地、照顧幼崽。比如和貓薄荷同處歐亞大陸的老虎就對貓薄荷不敏感,也許對貓薄荷敏感的老虎都被淘汰了吧。

家貓馴化過程中個體的遺傳差異也會影響一些行為。這也是為什麼不同品種的貓性格和行為迥異的一個原因。如果將某些行為在馴化的品種進行比較,就會發現不同品種的貓行為的差異比我們想像中要大得多。

比如說使用貓砂盆。其實家貓是有潔癖的,對它們來說,最理想的廁所是隔壁家的貓砂盆。這個行為其實也是從野生祖先繼承而來的。他們會讓自己的廁所儘可能遠離水源、食物和住所,挖一個洞,用泥土掩埋糞便或尿液,能夠最大程度降低糞便中的寄生蟲卵感染的幾率。對鏟屎官來說,想必提起貓學慣用貓砂盆的過程也是一把辛酸淚。尤其是當自家貓始終學不會用貓砂盆的時候,你是否會拿它跟隔壁家的貓比較,也許最後你會歸咎於是它太笨了。事實上,並非所有的貓都能熟練使用貓砂盆。如果按學習使用難易程度從 0-10 來劃分,相對而言波斯貓大概是所以品種中最不善於用貓砂盆的了,而大部分品種的可以超過 6,而短毛家貓達到了 10,應該算是天生就自帶貓砂盆的使用手冊了。

如果新來的小貓還沒學會使用貓砂盆,偶爾在其他地方留下了「事故」,這意味著它可能會將這個地方當做臨時的廁所。一方面可以換換其他種類的貓砂或盆子類型,可能對它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不要指望清理乾淨事故地點就可以了,仍然會有殘留的尿液和糞便氣味,最好是用塑料薄膜蓋住事故地點,杜絕後患。

除了亂撒尿的問題,最讓人無奈的問題就是抓各種傢具,尤其是皮質沙發。在野外,野貓會用抓樹來標記自己的領地範圍,而且會不斷地抓同一個地方來加強這種優勢。被馴化後,這種通過抓痕來標記領地的本能行為仍然保留下來了,這也是為什麼它們會反覆不斷地抓沙發同一個地方,直至撕成碎片。

最活躍同時也是最具野性的孟加拉貓,就成了最佳的沙發撕裂者,其次是暹羅貓和阿比西尼亞貓,波斯貓和無毛貓對沙發的威脅性最小。

2014 年關於貓的馴化的研究發表在 PNAS 上。其中有一個比較有趣的結果,野貓從野性變得溫順的過程中,有 13 個基因,包括對恐懼反應和學習新行為的能力相關的基因被選擇下來了,也許正是些基因讓貓不那麼害怕新的環境和人類,慢慢適應了與人類相處,並且對人類的餵食行為做出有效地反饋效應。

查看知乎原文(65 條討論)
推薦閱讀:

呼嚕小精靈第二季的男一是誰?

TAG:傢具 | 原因 | 怪癖 | 呼嚕 | 打哈欠 | 貓咪 | 哈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