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酸甜苦辣自由放歌——《詩經》

酸甜苦辣自由放歌——《詩經》

  中國古代文學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源遠流長。原始社會的歌謠、神話傳說,殷商時代的甲骨卜辭,以及殷周之際的《易》卦爻辭等,是早於《詩經》出現的文學源頭。《詩經》的出現,則展開了中國文學史光輝燦爛的一頁,從此也開啟了中國藝術宮殿的大門。人們從中可以窺視到遠古神奇的傳說、歷史的變遷、人民的災難、甜美的愛情等等。幾千年來,人們不斷地認識它,在作者所提供的藝術空間里創造著它。它不僅是中國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並已成為全世界的精神財富。

  關於《詩經》《詩經》原先稱為「詩」或「詩三百」,「經」字是西漢時儒家學者加上去的,並沿用至今。《詩經》共有305 篇,包括公元前11世紀(或更早)

  至公元前6 世紀,即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間的作品;它產生的地區,東臨渤海,西至六盤山,北起滹沱河,南到江漢流域,相當於今天的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湖北的大部。

  這些上下五百年、縱橫數千里的作品是怎樣搜集、匯總成冊的呢?先秦典籍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古代有采詩說、獻詩說及刪詩說。

  采詩說認為古代天子為了觀民風,命太師采詩謠,其中東漢班固在《漢書。

  食貨志》中說得比較形象:「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就是說每年初春時候,由朝廷派出行人之官,搖著大鈴鐺,到處徵集歌謠,然後集中交給太師(王室的樂官),由他審訂編曲,再演奏給天子聽,讓天子「足不出戶而知天下」。

  獻詩說認為古代天子為了考查時政,命諸侯百官獻詩。宋朱熹在《詩集傳。

  < 國風> 注》中認為「風」詩是諸侯采之貢於天子,天子受之而列於樂官,以考其俗尚之美惡,而知其政治之得失的。采詩與獻詩,目的是一致的。

  至於刪詩說,是指「孔子刪詩」一說,這是不可信的。但孔子晚年從衛國返回魯國,曾整理過《詩》的樂章,使「雅頌各得其所」(《論語。子罕》)。

  他又以《詩》作為學生的必讀教材,一再強調「誦詩三百」。孔門後學亦繼承了這個傳統。所以孔子對《詩經》的保存與傳播,是有功勞的。

  通常認為《詩經》是一部詩歌總集。也有人把它看作詩歌選集,因為《詩經》不可能包括當時所有的詩歌。先秦許多著作中就往往引用了一些《詩經》以外的詩句,即所謂「逸詩」。但《詩經》收集成書以後,流傳很廣,影響甚大,不但宴會、典禮上用到它,就是日常生活、外交往來,亦經常要「賦詩言志」。孔子就有「不學詩,無以言」之說。《左傳》和《國語》中所引用的《詩經》就有250 條之多。不過當時人們引詩的特點是「斷章取義」。

  荀子在《勸學》中論述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的道理,就引用了《曹風。鳲鳩》中的詩句「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這是用「斷章取義」的辦法,拿《詩》中的詩句作為自己的論據。在春秋時代,諸侯相會也往往賦詩。魯文公到晉國和晉文公會盟,晉文公招待魯文公,就賦《小雅。菁菁者莪》這篇詩,而魯文公則賦《大雅。嘉樂》作為回答。這是用《詩》表達情意,代替外交辭令。

  到了漢代,《詩經》對當時人來說,已可謂「古代文學」了,非加註釋不可。

  於是出現了四家詩,即魯人申培所傳的《魯詩》、齊人轅固所傳的《齊詩》、韓嬰所傳的《韓詩》和毛亨、毛萇所傳的《毛詩》。魯、齊、韓三家詩盛行於漢初,武帝時立於學官。《毛詩》最晚出,未便立,但到東漢時,衛宏為《毛詩》寫了詩序,經學家鄭玄給《毛詩》作箋注,於是《毛詩》盛行起來,而三家詩卻消亡了。今天通行的《詩經》就是《毛詩》,所以有人把《詩經》稱作《毛詩》。

  《詩經》豐富的內容和多採的藝術形式,啟發和哺育了歷代文人;《詩經》的賦、比、興,一直成為古代詩歌創作手法的典範;以四言為主的句法,一直影響到魏晉,如曹操就寫了不少四言詩。在歷代詩詞中,詩人常常喜歡化用《詩經》中的詩句,以此來豐富作品的內容,增加作品的典雅。當然,如果把《詩經》與重情韻、重意象的唐詩相比,不僅看出唐詩對《詩經》的繼承,更看到對它的發展。就中國詩歌史來說,《詩經》是源頭,我們依然要深入地認識它,並努力從歷史、美學的角度給予恰當的評價,從而更好地繼承優秀傳統,為創造今天的新文化服務。

  奇異多採的社會風貌《詩經》按體裁分為風、雅、頌三類。風就是民歌,它原是「風俗、風土」的意思,因為從這些民歌中可以「觀民風」,所以就把它稱作「風」。

  《詩經》共有十五國風,160 篇作品。雅是「正、正聲」的意思,是宮廷樂歌。它分小雅和大雅,共105 篇作品。頌是讚美詩,用於宗廟祭祀,有的還兼作舞曲。頌分周頌、魯頌和商頌,共40篇作品。

  《詩經》按作品題材可分為史詩、愛國詩和愛情詩等,下面分而述之。

  1.史詩。通常人們認為反映重大的歷史事件和英雄傳說的敘事詩是史詩。說《詩經》也具有史詩的特點,就在於它以想像的方式,主觀地對社會的變遷加以種種神奇的解釋,對英雄人物作半人半神式的歌頌和讚揚。這些作品雖然沒有科學的道理,但卻記述了人類「童年時代」的精神風貌,是那個時代人們對現實的認識。所以,我們依然稱它是原始人的現實主義的藝術創造,尤其站在今天社會發展的高度上,回過頭來看它,更能發現它迷人的魅力。譬如《大雅。生民》、《大雅。公劉》和《大雅。綿》都是記述周民族起源、發展的神話和傳說,再加上歌頌文王、武王戰功的《大雅。皇矣》、《大雅。大明》,就構成了一組頗具規模的史詩,反映了從周的始祖后稷建國直到武王滅紂的全部歷史。而《商頌玄鳥》則記述了「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傳說以及商朝崛起的經過,與《生民》等詩相比,有詳略的不同。

  這些詩篇,記述傳神,描寫生動,開了後世敘事詩的先河。像《生民》,共八章,鋪寫了周族開國的歷史,其中第三章,記述了后稷被棄後受到各種庇護而活下來的種種靈異:誕置之隘巷,把他丟在小巷裡,牛羊腓字之。牛羊愛護餵養他。

  誕置之平林,把他丟在樹林中,會伐平林。樵夫砍柴救了他。

  誕置之寒冰,把他丟到寒冰上,鳥覆翼之。大鳥展翅溫暖他。

  鳥乃去矣,後來大鳥飛走了,后稷呱矣。后稷啼哭聲哇哇。

  實覃實訏,哭聲不止嗓門大,厥聲載路。聲音滿路人驚訝。

  后稷為周族所推崇,因為他是周的創始人。在祭祀時周人把他描寫得神異非凡,說的是姜嫄踩了上帝的腳印而懷了胎。足月之後,生下了像羊那樣的胞胎。

  這樣的嬰兒被棄而大難不死,並受到種種保護,這是說后稷的成長是天意。這樣便足以使人們把他當作神來崇拜。這也反映了初民對於民族、乃至人類起源的幼稚探索及幻想。就第三章看,描寫生動,引人入勝。再看《公劉》。它塑造了公劉這位周族開國史上第二個英雄人物。在后稷身上罩有濃厚的神話色彩,而公劉則無。詩共六章,敘述了公劉率族人從有邰遷到豳地的史實。詩中描寫公劉具有非凡的領導才能。面對外族的侵擾,他團結整個周族,作了充分的準備,領導全族人民作了一次有條不紊的大遷徙,既有智慧,又很勇敢。詩中有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如第三章:篤公劉,忠實厚道的公劉,逝彼百泉,來到泉水岸邊上,瞻彼溥原;眺望平原寬又廣;乃陟南岡,登上南邊高山岡,乃覯於京。發現京師好地方。

  京師之野,京師田野形勢好,於時處處,於是定居建新邦,於時廬旅,於是規劃造住房,於時言言,談笑風生喜洋洋,於時語語。七嘴八舌鬧嚷嚷。

  這章是寫公劉率周族到豳地後,察看「百泉」和廣闊平原時的喜悅心情。詩以寥寥數語展示了英雄的風采。在一片平坦廣闊的原野上,流泉潺潺,青山起伏,公劉面對這片依山傍水的新定居地,心中充滿喜悅,把「於時言言,於時語語」與第二章中「何以舟之,維玉及瑤,鞞琫容刀」(大意是:用什麼做成佩帶?是美玉和寶石,裝飾在佩刀玉鞘上。)連在一起看,一位瀟洒暢達的英雄,便在眼前活了起來。在遠古的作品中,就能如此多元化地刻畫人物性格,確實難能可貴。

  公劉是個英雄,不僅是一個氣吞萬里如虎的英雄,從裝束到情態,還是一位瀟洒的英雄。寫到這兒,不禁想到蘇軾「大江東去」

  一詞中周瑜的風度。《詩經》像這類描寫英雄以及神話傳說的作品很多,這裡不一一贅述。總之,《詩經》中史詩的特點給後代文學以極大的啟發。可以說,沒有這些奇特的幻想,也許就沒有莊子的《逍遙遊》、屈原的《離騷》《九歌》《天問》等繽紛多姿的藝術作品。

  2.愛國主義詩篇。愛國思想是中華之魂。深情的故國之思、鄉土之戀,以它強大的向心力把所有中華兒女的心凝聚在一起,聚成一股強大的、任何入侵的敵人也無法征服的力量,抵抗了一次次外敵的入侵,愛國思想也便成了文學的主題之一。在《詩經》中它是最突出的主題之一,並表現了不同階級愛國精神——統治者與士大夫對社稷興衰的感嘆;勞動人民對故土的眷戀和熱愛,雖說他們處於被壓迫的地位,但是每當祖國受外敵侵略時,他們又含著熱淚走向戰場,保衛國家。這些史實,在《詩經》中都有真實的再現和熱情的讚頌。

  在《詩經》里突出表現統治階級愛國思想的詩篇要數《鄘風。載馳》。

  作者許穆夫人,是一位有膽有識的愛國詩人,也是世界歷史上最早的女詩人。

  她本是衛國女公子,出嫁給許穆公。當衛國由於狄人的入侵面臨覆滅時,她為了拯救衛國,不顧禮法的限制和自身的安危,返歸衛國,聯齊抗狄,在齊桓公的支持下,終於達到恢復衛國的目的。全詩五章,表達了許穆夫人強烈的愛國精神,其中第二章更是表達她不顧禮法的限制、堅決返衛的決心。

  既不我嘉,大家雖然不贊成,不能旋反。我可不能就回頭。

  視爾不臧,比起你們沒良策,我思不遠。我的計劃近可求。

  既不我嘉,大家雖然不贊成,不能旋濟。決不渡河再回頭。

  視爾不臧,比起你們沒良策,我思不閟. 我計可行效可收。

  這種行動的思想基礎,就是對衛國的熱愛。再看《王風。黍離》。一般認為作者是周大夫,當他行經周王朝的故都鎬京時,看到宗廟宮室都夷為廢墟,長滿了禾黍,精神上的失落與種種感嘆立刻在這位士大夫胸中引起了不安和激情。這種失落正是愛故國思想的曲折表現,詩共三章。

  彼黍離離,看那小米滿田疇,彼稷之苗。高粱抽苗綠油油。

  行邁靡靡,遠行在即難邁步,中心搖搖。無盡愁思悶心頭。

  知我者謂我心憂,知心人說我心煩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局外人當我啥要求。

  悠悠蒼天,高高在上的老天爺,此何人哉?是誰害我離家走?

  彼黍離離,看那小米滿田疇,彼稷之穗。高粱穗兒垂下頭。

  行邁靡靡,遠行在即難邁步,中心如醉。心中難受像醉酒。

  知我者謂我心憂,知心人說我心煩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局外人當我啥要求。

  悠悠蒼天,高高在上的老天爺,此何人哉?是誰害我離家走?

  彼黍離離,看那小米滿田疇,彼稷之實。高粱結實不勝收。

  行邁靡靡,遠行在即難邁步,中心如噎。心如噎住真難受。

  知我者謂我心憂,知心人說我心煩憂,不知我者請我何求。局外人當我啥要求。

  悠悠蒼天,高高在上的老天爺,此何人哉?是誰害我離家走?

  這首詩的基調是悲涼傷感的,筆法是委婉的。但是獨具慧眼的讀者不難理解,為什麼這位周大夫在此地徘徊不忍離去,他在這裡所看到的與其說是一片青蔥的黍子,不如說是湮滅的古都的廢墟和它衰落的歷史。透過表面的東西,一個人走過一片黍地這種外在現象,深入到詩的中心,是周大夫面對遺迹而產生的對往事的憂思。我們能理解他這種憂愁憤怨的情懷。詩三章,分別寫穀物從苗到穗再到實三個階段。穀物依照自然規律變化成長。那個彷徨者心理的變化歸結成兩個字,就是「痛苦」。搖蕩不安、憂鬱似醉、壓抑如噎,這是一種沒有結果的無邊的痛苦,從搖到醉再到噎的三種狀態是對一種感情的反覆申訴。在這變與不變之中,我們感到這種情緒之沉重,決非是從個人的留戀與貪求出發,而是有更深、更遠的東西,那就是憤怨周王朝的衰落。

  這種隱晦曲折的表達方式,卻造成了內容理解上的分歧。郭沫若曾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里說:「這是有名的故宮禾黍之悲,事實上怕就是悲自己(舊家貴族)的破產。」從以上分析看這種說法是片面的。《魯詩》《韓詩》也都有不同說法,但都已被前人否定,或稱之為無客觀依據,或說之不切詩義,都不足為據。這種借眼前景抒心中事的手法,已經成為中國古代詩歌常用的表現手法,文人騷客對世事興衰之嘆,也一直延續著。劉禹錫的《金陵五題》中的《石頭城》雲「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寫舊城四周的青山依然,而世事已變遷,寫月的探望,寫潮熱情拍打這破碎的古城,抒發了六朝興衰之嘆,情感深沉含蓄。杜甫的《春望》更是如此,「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本為繁華的地方,如今長滿了茂盛的春草,「草木深」是說無人,「山河在」是說國已破。這些著名詩人都有深厚的文化素養,對中國詩歌這條長江大河的「源頭」——305 篇的《詩經》——早已化為自己的內在,並自如習慣地運用於自己的創作系統之內。這不僅是形式的簡單接受,更是中華民族愛故國、愛故土精神的延續和發展。

  《詩經》中表現愛國主義的詩篇,還有《魏風。園有桃》、《秦風。無衣》、《秦風。小戎》、《小雅。採薇》、《小雅。六月》、《大雅。江漢》等。這些作品讚揚了人民的愛國熱情,有著廣闊的現實主義精神。例如《採薇》,抒寫了出徵士兵保家衛國、懷念親人和鄉土的情思,描述了當時社會階級矛盾,表達了抗敵精神和階級意識的交織,塑造了愛國英雄的形象。這些來自農民的愛國英雄,之所以能壓抑對將帥不滿的情緒,忍受「載飢載渴」的痛苦,冒著危險,日夜戰鬥,就是為保衛國家,行動的主導思想是「愛國」。

  《無衣》、《六月》與《採薇》一樣,所表現的都是在國難當頭之際,人民雖然對統治者不滿,但依然能忍受饑渴勞頓、背井離鄉之苦,為國禦侮,這種描寫是符合歷史的邏輯的。這種精神,唐代詩人杜甫在著名的「三吏三別」中進行了更深刻的表現。杜甫在作品中,如實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各種矛盾,再現了動蕩的社會裡人民所遭受的巨大的災難。從詩題——《無家別》、《新婚別》、《垂老別》就可以看出人民是恨統治者的;但在國難當頭之時,人民又用血肉之軀去保衛國家,杜甫也熱淚涔涔地勸慰人民走向戰場。對比之下,可看出《詩經》愛國精神描寫的深刻性,人民這種舉動就來自於中華民族的愛國之魂。

  正是這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才使我們的祖國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從未被外敵滅亡過。

  在《詩經》中還有一些描寫戰爭、徭役與勞動的詩歌,像《王風。兔爰》、《小雅。何草不黃》、《唐風。鴇羽》、《小雅。鴻雁》等。這些詩,寫連

  年征戰,給人民帶來的永無休止的徭役,有的憤激,有的凄婉,有的絕望,「遍野哀鴻」一詞來自《鴻雁》一詩。它集中體現了這些詩的內容。《豳風。七月》、《魏風。伐檀》等詩,主要寫農民奴隸的勞動。在這些詩里,可以聽到勞動人民不平的呼喚,我們從中可以窺見當時社會上兩個階級的對抗和衝突,已發展到多麼尖銳激烈的程度。在《詩經》中,還有不少諷刺詩,有的也可稱為政治抒情詩,像《小雅》里的《巧言》、《節南山》、《正月》、《十月之交》、《小弁》、《小弁》、《雨無正》、《巷伯》、《北山》等篇。這些詩篇成為後來現實主義創作的典範。白居易詩的一個主要內容是諷喻詩。他在「新樂府」運動中,提倡「即事名篇」「因事立題」。他指出文學揭露現實的職能,並創作了50首樂府詩,對當時社會各個方面進行了揭露與批判,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大的影響與地位。我們從中清楚地看到《詩經》諷喻精神對他的影響。

  3.愛情詩。《詩經》中數量最大、最為人稱道的恐怕還是愛情詩(包括戀愛、婚姻各種題材)。光是「國風」部分,這類作品就有六十多首,佔全部國風詩的三分之一強。它的數量雖多,面目卻不同,有如百花爭艷,各各呈現著動人的風姿。有些詩表現少男少女熱烈真誠的戀慕,像泉水一樣晶瑩,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衛風。木瓜》);有些詩描寫山林草野,不期而遇的幽會,像大自然一樣樸野、清新,如《鄭風。溱洧》詩,共二章,選錄第二章:溱與洧,溱水流,洧水淌,瀏其清矣。三月冰融清又涼。

  士與女,男男女女來游春,殷其盈矣。人山人海鬧嚷嚷。

  女曰觀乎?妹說:「咱們去看看?」

  士曰既且。哥說:「我已去一趟。」

  且往觀乎,「陪我再去又何妨!」

  洧之外,洧水外,河岸旁,洵訏且樂。確實好玩又寬敞。

  維士與女,男男女女喜洋洋,伊其相謔,相互調笑心花放,贈之以芍藥。送支芍藥表情長。

  鄭國地處中原,三月已是暮春,草長鶯飛,鮮花爛漫,青年男女到溱洧水邊遊覽。賞心悅目,傾吐胸懷,這真是生活中歡樂的插曲。這裡詩人寫水,寫水邊之花草,寫對愛的無拘無束的傾吐,充滿了情趣。再看《鄭風。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野草蔓生綠成片,零露……兮。露珠落下亮又圓。

  有美一人,有位美女獨徘徊,清揚婉兮。眉清目秀真鮮艷。

  邂逅相遇,偶於路上巧相遇,適我願兮。情意相投合我願。

  野有蔓草,野草蔓生綠成片,零露瀼瀼。露水濃密不易干。

  有美一人,有位美女獨徘徊,

  婉如清揚。眉目清秀媚千般。

  邂逅相遇,不期而會巧相遇,與子偕臧。情投意合兩心歡。

  全詩二章,寫得大膽、直率。詩寫青年男女在白露未晞的早上、蔓草叢生的田野里相遇。在這樣的愛情背景下相遇,本身就充滿迷人的色彩。小夥子與姑娘邂逅相遇,又一見傾心,也許是積慕已久,但是詩寫不期而遇,更增加了出其不意的幸運感和歡樂氣氛。作者在這裡寫了一場小小的愛的序曲,序幕拉開,好戲尚在後頭,但詩筆到此戛然而止。這樣寫,可以讓詩情顯得朦朧含蓄,有無盡的回味。這類詩還有《邶風。靜女》等。這些詩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活生生的士女歡愛圖,這裡凝聚著遠古人民對愛情的理解與讚頌,感情真誠,描寫生動,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愛情的航船很少一帆風順,往往遇到漩渦和暗礁,《鄭風。將仲子》寫一個女子由於受家庭的壓抑,人言的摧折,不敢表露愛情。詩曰:「豈敢愛之,畏我父母。仲可懷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還有《召南。行露》表現愛情生活苦澀的一面。

  結婚是正當愛情的結晶和歸宿,在古代社會婚姻也有圓滿的,像《召南。關雎》就是描寫男女從戀愛到結婚的美滿歡樂的生活,這首詩的感情是純正的,已成為文學史上著名的愛情詩,並廣為流傳。

  《詩經》中棄婦詩有四首,《邶風。谷風》和《衛風。氓》是其中的代表作。

  這兩首詩都運用直書其事的賦的手法,通過回憶對比,反映詩中主人公的不幸遭遇。這些詩篇,不禁令人想起後世許多動人的愛情悲劇故事,如《孔雀東南飛》、杜麗娘與柳夢梅、梁山伯與祝英台……。

  說到這兒,必須講講對這些愛情詩理解上的分歧。歷代經師常常把以上一些清清楚楚寫愛情的詩歌闡述出所謂隱藏深處的「詩人之意」,並往往和「倫紀綱常」有關。《詩序》說:「《將仲子》刺庄公也。」「《靜女》刺時也。」「《溱洧》刺亂也。」「《關雎》,后妃之德也。」諸如此類說法,比比皆是。《詩序》之後,有釋詩者雖承認這些詩寫愛情,但依然有許多牽強附會的解釋。《毛傳》的作者,以及後來闡釋家們,與《詩經》年代相隔幾百年,甚至千年,竟能釋前人之未說,而且說得非常自信,原因在哪兒?

  稍加註意便發現,原因就在詩人沒有明說的比喻里。「關關雎鳩」是比喻,「旄丘之葛」也是比喻,所有一切「興」都是比喻。這樣一來,《詩經》在它委婉曲折的筆意下包含了那麼多宣傳封建倫理道德的內涵,似乎這樣才顯示出《詩經》的偉大深邃,才使《詩經》成為與日月並懸而不朽的聖經。對於《關雎》這一類詩,今天誰也不相信《毛詩》以及其他一些道學家的解釋,不論是「雎鳩」

  還是「荇菜」,都是寫河邊所見之景,詩的主題是愛情。《詩經》的價值不是因為後人所加進去的那些所謂的「寄託」,而在於作品的審美特質不斷被人們感知,並給人們以美的享受。難怪西方接受美學反覆強調文學作品的審美方式,強調讀者的審美能力和感知程度。馬克思曾經說,對於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再好的音樂也沒有意義。那麼我們說對於文學,如果不按文學的方式去閱讀它,文學作品就失去了現實的生命。《詩經》從經師與道學家的角度來閱讀,不僅無法理解它潛在的真正內涵,而且還使文學作品變成了宣傳倫理綱常的經書,或許這是《詩》或《詩三百》變為《詩經》的緣由。也許正因為這樣,孔子才說「不學詩,無以言」。

  當然,《詩經》的內容比較豐富、複雜,而且有些詩篇的內容不是單一

  的,而是互相滲透、交織。但是今天人們已經能夠以文學的眼光去認識它,在理解上雖說有分歧,不過往往是由於審美效果而引起的,而且人們還在不斷地從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去挖掘作品中的內涵。《詩經》的內容包括當時社會內容的各個方面,凝聚著先民豐富的感情與想像。以上所述,還不能說概括了《詩經》的全部內容,只是主要內容而已;要想全部了解《詩經》,還必須認真地去感知305 篇。

  賦、比、興的文學特質以及對後世的啟示中國是一個詩人的國度,在幾千年詩歌創作發展中形成了多樣的風格和流派,但是不論哪一種風格、流派的作品,都幾乎可以在《詩經》里找到自己的雛型。可以說,數千年來,《詩經》培養著讀者的審美能力,激發著人們的藝術創造力。

  文學藝術是用對生活現象的展示來概括現實生活和揭示其規律的,這就是文學藝術的特質。這種特質決定了文學藝術的創作方法必須是形象化。從創作規律來講,也就是形象思維。無論詩歌、小說、戲劇以及其他文藝形式都不可能離開形象思維這一規律。但是如何表現這一規律呢?則有許多不同方法。《詩經》的表現方法古人概括為「賦、比、興」,下面分別展開談談。

  1.什麼是「賦」?《周禮》太師曰:「直陳其事不譬喻者,皆賦辭。」

  《文心雕龍。詮賦》謂:「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很明顯,凡是不加譬喻、直陳其事、寫人寫物發抒情意的都是賦。如《詩經》中《周南。

  芣苢》就是用賦的方法寫的,共三章: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之。無論誰分析這首詩,都承認它是賦,抒寫的內容很單純,只是寫了採摘車前子的過程,前後不同的動作。但是讀起來卻覺得生動、親切,有感人的力量。它的寫法特點就在於「直」,不用比興,不加修飾,自鳴天機,若能平心靜氣吟詠此詩,恍惚三三五五農家婦女在平原綉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餘音裊裊,令人心曠神怡。這種重複疊唱的手法,今天的流行歌曲依然常常運用。在《詩經》中這類詩還有《邶風。擊鼓》、《衛風。氓》、《邶風。谷風》、《鄭風。將仲子》、《豳風。七月》等等。

  2.什麼是「比」?鄭玄《周禮》註:「比者,比方於物。」又說:「比見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類而言之。」《文心雕龍。比興》云:「夫比之為義,取類不常:或喻於聲,或方於貌,或擬於心,或譬於事。」孔穎達《毛詩正義》說:「比者,比方於物;諸言『如』者,皆比也。」綜上所述,比是包括比喻和比擬。《衛風。碩人》就是用比喻塑造了貴婦人形象的。詩共四章,選第二章為例:手如柔荑,手指纖纖像嫩荑,膚如凝脂。皮膚白潤像凍脂。

  領如蝤蠐,美麗脖頸像蝤蠐,齒如瓠犀。牙比瓠子還整齊。

  螓首蛾眉,額角方正蛾眉細,巧笑倩兮,一笑酒窩更多姿,

  美目盼兮。秋水一泓轉眼時。

  這一章寫碩人的容貌之美,連用比喻,後加「美目盼兮」點睛之筆,使美女形象躍然紙上,呼之欲出。《碩人》對美女的描寫手法是成熟的,清人姚際恆在《詩經通論》稱:「千古頌美人者無出其右,是為絕唱。」以「比」的手法寫人,對後代創作啟發很大。《孔雀東南飛》中有對劉蘭芝體態的描寫,詩云「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不用說,一看便知手法完全一樣。無論是「美目盼兮」還是「世無雙」,除了幻燈似再現容貌之外,沒有寫出更高的,或者說有想像餘地的容貌,這種手法傳遞到白居易《長恨歌》,發生了變化,使幻燈變成了彩色的有聯繫的電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與「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比,後者用「無顏色」

  三字代替了從上到下的局部刻畫,而藝術效果卻是加倍的。這裡不僅寫出了貴妃的體態美,還寫出了她的氣質美。

  寫碩人「膚如凝脂」,白居易寫貴妃是「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同樣寫美人冰肌玉骨,後者把比喻放在動態之中,顯得更有藝術的魅力。貴妃在仙境中出現,是「雲髻半偏」「花冠不整」,沒有寫她「耳著」什麼,「口如」什麼,卻更顯示出古典的嬌美。作者用比喻寫貴妃出現,「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看不清她的容貌,但動人的樣子從一枝帶著春雨的梨花中全部體現出了。從《詩經》到唐詩,看出比喻手法的運用,不僅是繼承,並有更大的發展。在選擇所「比」的對象上,人們更注意美,前人用「柔荑」、「朱丹」、「蔥根」比喻美人,怎麼也不如「梨花一枝」形象美。這些詩中的比喻句,不說內容如何,就其字面美,也足以感人。

  《豳風。鴟鴞》則是以比擬手法寫的禽言詩。全篇用比,詩寫一隻小鳥對鴟鴞的斥責,寫得生動形象,完全可以把它看成後世「寓言詩」「童話詩」的先驅。《詩經》中「比」的手法運用很廣泛,有的還寫得很質樸,如:芃芃黍苗,陰雨膏之。四國有王,郇伯勞之。(《曹風。下泉》)

  營營青蠅,止於樊。豈弟君子,無信讒言。(《小雅。青蠅》)這些詩在發端用「比」,雖說比得恰當,但和現代民歌相比,卻沒有現代民歌的纖巧風格。

  現代民歌如「青石板栽蔥栽不下根,我在你家活不成個人」(《陝北民歌。信天游》),又如「靈芝草落在漚麻坑,靈聰聰配了個氣悶心」(《爬山歌選。買賣婚姻跳火坑》)。這樣「比」的形式與《詩經》相同,但其表達方式卻比《詩經》來得纖巧。

  「比喻」或「比擬」,可以說是中國古典詩歌常用的手法。大詩人屈原常常在其作品中以香草喻美人,以求美人不成來喻個人政治上失落等等。認真理解文學作品中「比」的手法,對我們把握文學作品的內涵以及美學價值,是很重要的。

  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像前代經師那樣不恰當地斷定詩中的「比」,造出了《詩經》中所謂「詩人之意」,歪曲了文學作品的內容。

  3.在「賦、比、興」中,最煩最難的是「興」。它之所以煩、難,是因為它的意義空洞,所以講「興」的人也就隨意發揮。摯虞《文章流別論》說是「有感之詞」。鍾嶸說「文已盡而意有餘」。朱熹則說:「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

  把所有解釋「興」的詞抄列在一起,也難找出一個共同的概念。正因為如此,不少闡釋《詩經》者,凡要將詩列入政治教化的內容,便稱此詩為「興」的手法。

  「興」有啟發之意,但如果解釋過於穿鑿,便歪曲了詩的原意。《衛風。淇奧》就是用「興」的寫法,全詩三章,詩每一章的開頭分別是「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瞻彼淇奧,綠竹青青」、「瞻彼淇奧,綠竹如簀」,都是詩人所見。所見在此,所得在彼,引起了對衛武公的頌揚。但前後並沒有什麼顯著的必然聯繫。這種手法使詩文收到情景相映的效果,以景補情,以情托景,於斯為勝。《詩經》中還有不少以「采」為「興」的詩,如:「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周南。卷耳》)、「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周南。芣苢》)、「爰采唐矣,沫之鄉矣」(《鄘風。桑中》)、「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王風。采葛》)等等,古人對這些「興」的看法不同,有說之為比,有說之為賦,但大多數人同意其為興。

  對《詩經》中「賦、比、興」的看法歷來都有分歧,但又常常強調詩歌中的比興作用。在今天仍是重要的,特別把這與形象思維結合起來研究,是很有意義的。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詩經》中對文學語言這門藝術的運用,已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凡今天的修辭手法,在《詩經》中大多運用完美,像比喻、借代、誇張、比擬、對偶、對比、排比、襯托等等,例子舉手可得。這些手法的運用,為我們創造了許多完美的藝術境界。

  最後我們談點《詩經》中的意境。如《陳風。月出》具有很強的音樂性,在閱讀的時間流中,人們從聲韻之間,便會體會到意境的廣闊與優美。詩共三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僚兮。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詩中形容月色是皎、皓、照,形容容貌是僚(美好)、(妖媚)、燎(漂亮),形容體態是窈糾(苗條)、憂受(徐緩婀娜)、夭紹(輕盈)。

  天上有皎皎之月,月夜之中有嬌嬌之美人,詩中的「窈糾、憂受、夭紹」又是聲韻母相同的字,讀起來有一種朦朦朧朧、纏纏綿綿的特殊感受,不知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暢,只覺得言有盡而意無窮。這種感覺,正是詩朦朧的意境所提供的。《秦風。蒹葭》則是運用暗喻、象徵的手段,寓情於景,寓理於情,把人引入一個迷離恍惚的境界。詩共三章: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這首詩是寫對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愛人的追求與景慕。詩以一片白色的秋水和清霜白露為背景。這背景本身就不一般:清寒而純潔。在這白色之中,優雅閑靜的佳人,或在水中央,或在水邊草地上,或在沙洲之上,這種跳躍式的描寫,彷彿電影一樣。這樣寫,更能襯托出佳人可望而不可即,追求者始終在崎嶇而漫長的道路上。這條路正是生活中愛情之路,道路迷茫而感情執著。

  整首詩景、情、人都是美的,藝術境界也是美的;而讀者品嘗到的,卻是甜而苦澀的愛之真諦。這一類詩,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對宋詞影響非淺,在此不一一舉例。

  《詩經》的藝術手法,像潺潺的清泉,滋潤著無數詩人的心田。從《詩經》—楚辭—陶潛詩—唐宋詩詞—當代文藝,我們可以理出一條曲折而明晰的線索,看到中國詩歌的借鑒、繼承和發展。

  在分析《詩經》時,我們仍然要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去正確看待詩中的精華和糟粕。如《大雅。雲漢》等一類詩,寫人民遭旱仰天,充滿了鬼神活動。但把這簡單地斥為糟粕,是不合適的。因為神奇的童話,正是先民對自然界風雨雷電、日月星辰、人類生老病死、吉凶禍福不可理解的情況下產生的。這些想像是幼稚的,卻又是那個時代人的精神風貌的真實反映。對這些作品,我們應當從文學和歷史兩個方面去研究,並給以適當的評價。

 

 

20 九曲迴腸淚灑豐碑——《楚辭》

 

  關於《楚辭》「楚辭」這個名詞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始於屈原的、戰國後期在楚國流行的一種新詩體;二是指以屈原的作品為代表的一部古代詩歌總集。它是詩體的名稱,又是詩集的名稱,不管從哪種意義說,屈原都是它的主要代表。

  「楚辭」是屈原的新創造,但他的這項創造也不是憑空產生的。我們知道,《詩》這部廣為流傳、影響很大的詩集,像在中原各國流行一樣,也在楚國流行。

  《國語。楚語上》記載申叔時論王太子的教育內容,就明確說要「教之《詩》,而為之導廣顯德,以耀明其官」,「誦《詩》以輔相之」等。

  楚國君臣在政治生活中經常引用《詩》,《左傳》中有多處記載。可見《詩》在楚國統治階級與知識分子中的地位與作用幾乎也到了「不學《詩》,無以言」的程度了。宋玉《九辯》化用了《詩。魏風。伐檀》,雲「竊慕詩人之遺風兮,願托志乎素餐。」不用說,屈原對這些詩篇是非常熟悉的,他在寫作「楚辭」時也曾學習過《詩》的表現手法,把他早期的作品《橘頌》和《詩經》中的《鄭風。野有蔓草》一詩比較,便可明白這種繼承關係。《離騷》開頭稱美世系時,並提神界始祖高陽與凡界先人伯庸,寫法與《詩經》的《生民》《玄鳥》等篇相同。

  最後「忽臨睨夫舊鄉」時寫道「僕夫悲余馬懷兮」,用的是《詩。周南。卷耳》「我馬瘏矣,我仆痡矣」的習語。至於怨恨責難統治者的語句,在「風詩」與「雅詩」中屢見不鮮,這一點更可看出,在寫法、內容上《楚辭》與《詩經》有許多共同的地方。

  如果從形式上著眼,《楚辭》與四言的《詩經》不同,它的句式長短不一,在藝術上差別也大。二者似乎是毫無繼承關係的兩個源頭。這一點不難說明。我們說沒有《詩經》在內的華夏古典文化的哺育,不會有屈原;但是,作為楚辭的創始人,屈原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巨匠。他的創作受前代文化的影響,同時也受楚文化地方色彩的影響。但屈原的偉大之處,不是在於他對前代文化的學習與摹仿,而是在於他有高度的創造精神與鮮明的藝術個性。《離騷》等作品的某些重要的藝術特點,不僅《詩經》不曾有過,楚國文化史上也不曾有過,而是屬於屈原的創造。正是這種創造性,才使《楚辭》在世界文學史上有著永恆的藝術魅力。

  屈原等人的作品,最初都是單篇流傳。屈原當時並沒有這樣命名自己的作品。

  這個名稱是西漢時才有的。《漢書。朱買臣傳》:「薦買臣,召見說《春秋》,言《楚辭》,帝甚悅之。」朱買臣是漢武帝時人,可見楚辭已成為一種專門的學問與《春秋》並提,到西漢末年劉向編定楚辭集,從此楚辭就有了專書。

  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一部《楚辭》集是東漢人王逸的《楚辭章句》。他在敘中說是根據劉向編的集子,分16卷;後來又加上他自己的一篇《九思》,定為17卷。

  其篇目是《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九辯》、《招魂》、《大招》、《惜誓》、《招隱士》、《七諫》、《哀時命》、《九懷》、《九嘆》、《九思》。這些篇目,從《惜誓》以下皆註明為漢代賈誼、王褒等所作,是悼念屈原或模擬屈原的作品;其餘各篇,《九辯》、《招魂》題為宋玉作,《大招》題為屈原或景差作。《漁父》以上共25篇為屈原作品。但《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將《招魂》列屈原名下,將《漁父》的內容作為故事敘述,並未講是屈原的作品。

  這些文獻材料的不同記載,引起了後人的種種懷疑。對於屈原作品,爭論不休,有幾篇至今得不出結果。《招魂》至今有屈原作和宋玉作兩種,等等。

  在這裡,我們不作辯論,也不輕易取消屈原的著作權。下面先介紹《楚辭》的作品與主要內容。

  痛苦的靈魂不屈的意志對於屈原這樣一位劃時代的文化巨人,人們當然想儘可能詳細地了解他的生平事迹。但因為史料欠缺,對他的生平,不乏猜測之詞。

  司馬遷的《史記。屈原列傳》是了解屈原生平的最重要的依據,前人多有論證介紹以及譯註等等,這裡不再抄錄。

  屈原是我國封建社會初期的一位政治詩人。他的藝術創造,主要不是表現在每句字數的增加,句中句末用「兮」字等,而是在藝術構思上能擺脫創作素材的束縛,有空前廣闊的想像,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詩的表現能力。諸如個人的政治鬥爭,歷史上的興亡大事,這些都是最難入詩的內容,而經過詩人的象徵手法的點化,使枯燥的生活原型得到升華,塑造了生動的藝術形象,具有激動人心的感染力量。因而,政治傾向性與藝術感染力的高度統一,也就構成了屈原作品的主要特色,這恐怕是屈原在詩歌藝術上的主要貢獻。

  《離騷》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在這篇作品中,屈原敘述他為了堅持正確的政治主張,受到種種的打擊迫害,但是決不妥協,決不屈服。他一再表達了熱愛祖國、始終不渝的感情。這篇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有獨特的地方,只有屈原那樣的詩人,又經歷了那樣的遭遇,才能夠寫得出來。所以齊梁時代傑出的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說,沒有屈原也就不會有《離騷》。

  《離騷》這一篇名,向來有許多不同的解釋。據漢代司馬遷等人說,「離」是遭遇的意思,「騷」是憂的意思,表示自己因遭憂而作此詩,漢代王逸釋作離別的憂愁。詩里寫到屈原想離開楚國到別國去,但終於不忍離開,和題意合。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解釋,然以上面兩種解釋比較切合作品的內容。

  《離騷》共375 句,2377字,是我國古代一首最長的詩。它可分成四大段。

  從篇首至「豈余心之可懲」為第一大段,自「女媭之嬋媛兮」至「沾余襟之浪浪」

  為第二大段,由「跪敷衽以陳辭兮」至「余焉能忍與此終古」為第三大段,自「索藑茅以筵兮」到篇末為第四大段。第一大段自敘生平和思想,用很多比興手法,如用美人香草比喻美好品質和卓越才能,寫出了許多傳誦的名句。第二大段記敘他的姊姊女媭哽咽著責備他和屈原聽了責備之後用舜陳辭。這一大段的用意是闡明自己的政治思想,用故事的形式表現出來,有波瀾,不平直。這兩大段恰好是作品的前半篇,都側重寫實。以下轉入後半篇,都是馳騁想像,藉助「男女」意象創造幻境,表現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敗以及理想不能實現而彷徨苦悶的心情。第三大段寫他上下求索,叩閽求女,比喻他對理想的追求。第四大段通過靈氛和巫鹹的占卜之詞,寫他對楚國已十分絕望,假託運行周遊,另尋處所。尾聲卻表示了寧死志不移的精神。後半篇側重虛寫,用幻想形式來表現作者極其複雜和沉痛的心情。

  《離騷》大約作於楚懷王末年,這時屈原約五十歲。楚懷王早期曾經任用屈原,有過要求勵精圖治的表現,但由於受到奸佞小人的包圍,對屈原屢次進行打擊。在位末期,軍事上受到挫敗,政治上腐敗不堪。屈原總結了他半生的政治鬥爭,寫成了這篇規模宏大的政治抒情詩。詩篇主要表達了他的政治理想,即通過楚王來實現「美政」。詩中寫到了他的「美政」的精神,詩曰:湯禹儼而祗敬兮,禹與湯嚴明謹慎,周論道而莫差;周先王講究治道;舉賢而授能兮,憑德才選用賢臣,循繩墨而不頗。守規矩不差分毫。

  皇天無私阿兮,皇天啊光明正大,覽民德焉錯輔;看誰好就扶他上馬;夫維聖哲以茂行兮,只有聖哲做出美行,苟得用此下土。才讓他享有天下。

  瞻前而顧後兮,把歷史前後思量,相觀民之計極:看出了萬民的願望:夫孰非義而可用兮,怎能叫豺狼牧羊,孰非善而可服?豈可讓暴徒稱王?

  這12句詩就是屈原「美政」的中心內容。屈原稱道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的政治,主要標舉「舉賢授能」。戰國時代,「舉賢授能」就意味著反對世卿世祿,打破舊貴族對於權位的壟斷。選拔真正的人才來實行政治改革。

  這個口號,在客觀上正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廣泛參加政權的要求。詩篇中熱情地稱頌理想的三王時代,說那時聚集了大批的人才,而如今「哀高丘之無女」,可悲的是楚國缺少賢才。詩篇中神話色彩很濃,「求女」的情節可以說也含有為國求賢的意思。詩人還假借巫咸之口舉出歷史上許多不拘身分拔舉人才的例子。

  屠戶老頭呂望被周文王所提拔,販貨的商人寧戚做了齊桓公的大夫等等,表明了他反對世卿世祿,贊成從社會下層中拔舉人才。這種舉賢思想,在今天依然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屈原「美政」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反對驕奢淫逸,提倡兢兢業業地遵循法度規則。在《離騷》中,詩人舉出歷史的經驗教訓來告誡楚王,要他效法堯、舜、禹、湯、文、武這些聖賢之君,小心謹慎,勤勤懇懇;而不要像啟、羿、澆、桀、紂這些昏君,由於貪圖逸樂、荒淫暴虐而遭到滅亡。他認為這些歷史事例證明一條真理:「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夫維聖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就是說只有德行美好的聖賢,才配管理天下。

  這與《左傳》中「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的說法是一致的。這裡,他不是在宣傳天的權威性,而是認為謀事做人,「義」「善」「德」的重要。這些都是儒家的思想。把這些「善」「德」與當時社會的醜惡相對立來看,便能看出他這種思想的光輝。

  《離騷》中也表現了強烈的愛國思想。詩篇所寫的全部鬥爭,都說明詩人念念不忘楚國的興亡,表現了對楚國前途的深刻的憂慮。「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這樣的詩句說明在屈原的觀念中,楚王就是楚國的代表。在那種動蕩不安的時代,王權便是秩序的代表,這一點無可指責,更何況楚懷王信任過、支持過他。他想實現自己的主張,只有藉助王權的力量方可實現。但他又不是愚忠,當他看到楚王輕信讒言、變化無常時,他寫道「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浩蕩」即昏憒糊塗的意思)。這種尖銳的指責,曾引起後代那些王權至上論者的非議。當他對懷王完全失望時,憤然寫道:「何離心之可同兮?吾將遠逝以自疏。」意思是怎能跟異心人呆在一起?我將遠遊去追求放達!表明了一位有原則、有節操的政治家的風度。

  《離騷》愛國思想另一突出表現是在對楚國人民和山川的繫念上。「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這樣的詩句塑造了詩人的自我形象,是《離騷》中民主性的精華。詩篇在結束的地方奏出了熱愛祖國的最強音:「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在這之前,詩人在想像的王國里,自娛自慰,他下定離別的決心,備瑤車,駕飛龍,瓊枝為菜,美玉為糧,向高空遠遠飛馳而去,奏《九歌》之曲,翩然跳起《韶》舞,達到光明的天空。回頭下望,忽見楚國故鄉,便踏足不能前進。「蜷局顧而不行」這一情緒的突變,具有極大的力量,無限的愛國深情仍然瀰漫在宇宙之間,也瀰漫於世世代代讀者的心頭。楚國雖然混濁黑暗,但哪怕是在幻想中,他也不忍離開,因為這是他的祖國。

  在《離騷》中,最讓人感動的是詩人不倦的追求政治理想的精神以及對祖國堅定不渝的熱愛之情。他追求美,追求善,與一切醜惡的事物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並且同它們進行堅決的鬥爭,甚至將生死置之度外,勇往直前。

  這種精神無比強烈地震撼著人心!

  《九歌》本是夏代的樂曲,是古代神話傳說中樂章的名稱。相傳禹有《九歌》,啟也有《九歌》。屈原這一組詩,用了「九歌」之名,實際是11篇。

  其中前9 篇祀神,第10篇是《國殤》祭鬼,第11篇是尾聲。按神鬼的性類可分三類:(1 )天神,東皇太一、雲中君、大司命、少司命、東君;(2 )地祇,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3 )人鬼,國殤。描寫第一類神的歌辭,比較莊嚴,宗教的祭祀的意味較濃。第二類的神是介於人神之間的,可以說是近似神話中的人物,詩人以人神之戀終歸失敗的主題,間接地反映了詩人的失望、孤獨的痛苦心情。而國殤的描寫沒有神秘的幻想成分,是一首反映現實的讚歌。這樣看來,《九歌》是有組織的,它可能是用於大規模祭祀典禮的完整樂章。

  祭神歌舞是古民族的重要文化財富。楚國巫風極盛。王逸的序言就說,楚國南方沅湘一帶地方,民間風俗相信鬼神,喜歡祭祀,祭祀時必定奏樂歌舞來娛樂鬼神。這是一種比較原始的宗教信仰,把鬼神當作一種實際存在,人們通過專門職業的「巫」,可以和他們來往。由男巫(叫做覡)女巫裝扮成鬼神的形象,表演一些鬼神故事。這些多半是愛情故事,以此來娛神悅神,其目的是為了獲得神的「福助」。這種巫歌、巫舞、巫調可以說直接催發了《九歌》的產生。《九歌》中屈原塑造了諸神的形象,正是在這種宗教意識基礎上產生的。這些形象都很優美,作者雖然沒有直接描寫諸神的外形,但是作品寫他們或降留或遠舉的飄飄渺渺之態,寫他們喜怒哀樂,寫他們真摯的戀情,並創造了優美而充滿芬芳的環境,自然讓讀者通過想像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個個絕美的形象。但是不論作者用怎樣的筆調去寫眾神的追求、等待,最終歸結於失敗。在整個描寫中,我們總感到籠罩著一種孤獨、惆悵、絕望的情緒。而有時常常又會出現一縷希望,只因為這點希望又隱約可見一個彷徨的形象。這些正是屈原對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種種感受的移植和投射。因而《九歌》的主旨依然是現實的。

  《天問》是我國古典詩壇上的一朵奇葩。幾乎全篇都以問句構成,稱作《天問》,也就是問天的意思,這在古代語法上是有先例可尋的。在《天問》中,作者從天地未形的遠古寫到楚國的現狀,先問天文地理,再問歷史傳說,由遠及近,一口氣提出一百七十多個問題。魯迅讚歎道「懷疑自遂古之初,

  直至百物之瑣末,放言無憚,為前人所不敢言「(《摩羅詩力說》)。

  屈原生活在學術文化蓬勃發展的戰國時代,對於當時天文、地理、歷史等方面的知識都有深刻的理解;經過深沉的思索,對許多問題都抱著懷疑的態度。他首先問天。晝夜分不出,渾沌一片,誰能研究清楚?充滿著的只是朦朦朧朧沒有形狀的氣體,怎麼識別它?月亮有什麼特質,死了又能復生?

  天門還沒有亮的時候,太陽在哪兒藏身?等等。在這一類問題里,屈原從唯物主義的觀點出發,探索開天闢地的傳說、天體的構造、日月星辰的運行,等等,摒除了上帝神靈一類的觀念,而且對當時的一些說法不滿足,大膽地表示懷疑,有科學的意味,意境宏壯,氣象開闊,和《離騷》中描寫遨遊太空文字相表裡。

  其次問地。鯀不會治水,眾人何以要推薦他?大家只說不用擔憂,為何不去督促幫助他?地上從東到西和從南到北,以哪個的距離為長,等等。這一類問題從鯀治水開始,因為洪水是遠古時代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洪水退了之後,才能「魚自入深淵,人自居平土」。屈原對鯀的遭遇,發生了一連串的疑問,表達了對鯀的同情。接著又問大地的形狀,問到昆崙山,問到日照不及的地方,問到何處冬暖,何處夏寒,問到各地奇聞異事,奇禽異獸,奇花異草,問得瑰麗多彩,雖神奇而不迷信。第三問夏事,其中穿插了關於女媧、虞舜等若干問句,表現了屈原的歷史觀點。在屈原的歷史觀點中,有反傳統的精神。對禹這位「聖王」沒有給他戴上光圈,只是問他是怎樣遇到塗山氏之女,與她在台桑婚配?夏啟傳說是賢君,但屈原只提到啟竊取《九辯》《九歌》,包含了對他的批判態度。當時一般人把夏亡歸罪於妹喜,屈原表示懷疑。夏桀用裝飾著鵠、玉的鼎俎敬饗上帝,上帝也享用了,為什麼夏桀亡了國?這也是對上帝的懷疑。以上諸問,都表現了屈原反傳統觀念的精神。最後問殷周兩代事,其中穿插了舜事,還有春秋時齊、吳等國事,最後問到楚事,還寫到自己。這一類問題,也表現了屈原反傳統的精神,更包含著作者的思想傾向。他問到比干有什麼過錯,遭遇到壓抑沉淪的命運,雷開只知道阿諛卑順,卻得到封爵和黃金!何以聖哲德行相同,但到頭來所採取的方式不一樣:梅伯苦諫被剁成肉醬而箕子卻裝成瘋的模樣。

  天命反覆無常,懲罰的是誰?保佑的是誰?詩中全都是問前世之事。前世如此,在屈原當時不也是這樣嗎?在《離騷》中屈原提出「舉賢授能」的「美政」,這裡他是用問的方式更巧妙地表達。

  《九章》一共九篇,包括九個方面的內容。通行的本子是這樣排列的:《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頌》、《悲迴風》。「九章」這個總名是漢代人所加的。《九章》這個名稱與借用專名的《九歌》《九辯》不同,它是標明了實際篇數。

  《九章》的思想情緒與《離騷》大體相近,而藝術方法不同。它主要用寫實方法反映作者一些具體的生活片斷及當時的思想情緒,因此有較準確的史料價值,是了解屈原生平思想的第一手資料。讀《抽思》,可知屈原曾放漢北;讀《哀郢》,可知屈原曾流放到郢都以東的遙遠地區;讀《涉江》,可知屈原曾從今天的武漢一帶流浪到荒涼的湘西;讀《懷沙》,可知屈原曾從湘西奔赴長沙死節。這四篇藝術性也較強,是《九章》的代表作。

  《九章》由於風格不完全一致,有幾篇的思想與屈原一貫的思想有著較大的距離,因此從清初的顧成天起,歷來有不少研究者懷疑其中幾篇非屈原作品。因為資料的限制,還不能夠得到明確的結論。這裡僅選擇性地介紹以下四篇主要內容。

  《桔頌》,屈原借桔樹的形象表現自己堅持的理想。這種通過詠物言志的寫法,開創了詠物詩的先例,對後世影響很大。詩先詠物,寫得芬芳滿紙。

  寫桔樹,稟受天命,不可遷移,生長南方。寫它綠葉白花,紛然茂盛,層層枝條,銳利的刺,圓圓的果實,青黃交雜,文采燦爛。接著借物述志,讚美桔樹的特性,賦予桔樹理想的性格,如「獨立不遷」、「深固難徙」、「梗其有理兮」等。這裡讚美桔樹,同時又是表達自己的志趣,二者溶合一起,充分表明了屈原對祖國的忠誠。

  《抽思》是屈原謫居漢北時的作品。「有鳥自南兮,來集漢北」,這是屈原自比,所以知道是他在漢北時作品。「抽」是引出的意思,引出自己的思緒,向懷王陳辭。篇中有「與美人之抽怨兮」,表明了題意。

  在《抽思》中,詩人委婉曲折地描寫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和痛苦的心情,有著強烈的撼動人心的力量。起句「心鬱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在這種深深的浩嘆之中,把讀者帶入了詩境:長夜漫漫,秋風四起,被種種痛苦纏繞的詩人,此時深深地沉浸在重重憂思之中。他只有把自己的一片心情,綴結於言詞,陳於楚王。他對懷王的糊塗昏憒、聽信讒言,給以指責與批評,抒發了對郢都的懷念之情。詩這樣寫道:「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歲?

  惟郢路之遼遠兮,魂一夕而九逝。……「大意為初夏之夜是最短暫的,但在憂愁的我來說,一夜長似一年。從漢北到郢都路程是遙遠的,但是對懷念故鄉的我來說,夢魂在一夜間卻來去許多遍。……這種魂牽夢縈,表達了詩人對楚國的郢都一時一刻也不能忘懷的心情。這是屈原作品中忠誠祖國主題的又一次表現,詩人內心的慘痛也深深地感動著讀者。

  屈原在《哀郢》中,極力寫他懷念郢都的心情。從他離開郢都寫起,曲曲折折,寫出了許多經歷和感觸,一直到收尾的「亂詞」,他還是悲嘆「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棄逐兮,何日夜而忘之!」郢都將要淪亡,自己也不肯辱死於敵人之手,振興國家的希望破滅了,自己連狐鳥的命運也不如,不可能回到故鄉了。大約在這之後不久,他終於來到離長沙不遠的汨羅江畔,懷石自沉了。

  《懷沙》是屈原的絕命詞,是說懷抱著沙石投河而死。屈原寫這篇作品,是在長期的哀思之後,又經歷了郢都淪亡的變故,最後來到寂靜的山林之中,對自己的一生進行了分析和總結。他堅信自己的道德品質「內厚質正」,正是君子所讚美的,但是由於黨人的鄙劣,使自己理想不能實現,在那個社會裡一切都是顛倒錯亂:「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沒有是非,沒有真理,有才能、有理想的人被湮滅,而且還要遭到小人的嫉妒和迫害。他清楚看到在那個社會自己無路可走,只有死才能解除這一生的痛苦,才能表朋自己的忠貞之心。篇末明確地說「舒憂娛哀兮,限之以大故」。大故即死亡之意。這首詩表現了他一貫的思想:保持美好的品質,決不變心從俗,他的行動也是「受命不遷」。

  關於《招魂》的作者,司馬遷說是屈原,王逸說是宋玉,現在人們一般相信司馬遷的話,承認《招魂》是屈原作品,但是尚沒能取得一致看法。《招魂》招的是什麼魂?是生魂還是死魂?是作者自招,還是招別人?這些問題都有分歧。

  從作品本身看來,應該是自招生魂,但詩篇中生活的描寫,當是君主的享受,而且結尾處又明確提到「與王趨夢兮,課後先,君王親發兮,憚青兕」,又像是招楚王的魂。楚懷王曾被騙,在秦國囚禁了三年,終於悒鬱而死,歸葬於楚。屈原按照楚國風俗為之招魂,也是非常自然的事。

  《招魂》由三部分構成。一是引子;二是招詞,告誡魂不要到東、西、南、北方去,也不要登天或入地,因為那些地方存在著許多可怕的事物,存在著極大的危險;接著開始勸魂趕快回到楚國來,回到郢都來,因為這裡有極奢侈的享受,極安樂的生活;三是結尾,描寫與王一起打獵的情形,寫到時光不駐,寫到江南景色,呼喚著「魂兮歸來哀江南」。詩中深蘊著報國無門而仍然熱戀故國的沉痛感情。《招魂》還保存著古代一些神話傳說,有寶貴的認識價值。與《九歌》《天問》一樣,《招魂》的形式來自楚國民間,它是楚文化的特產,《詩經》里沒有,後來的北方民歌也從未有過。《招魂》還反映了戰國時期楚國高度的文化水平。

  從以上作品我們可以看出,《楚辭》簡直就是一部「命運交響曲」——一部抒發屈原乃至當時文人身世遭遇、激情哀怨、理想追求的「交響曲」。

  其間交融著對楚國歷史的回顧與楚國前途的展望,迴響著戰國時代的時代之音。它不僅是屈原、宋玉等個人的哀曲,更是為楚國與楚人民的命運呼喚、吶喊的絕唱。

  屈原之後的「楚辭」作品,有《卜居》和《漁父》。這是與屈原時代相近的楚人創作的有關屈原的故事。這兩篇作品對了解屈原的思想很有價值,藝術性又很高。都採用對話形式表達思想,體裁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而更接近於散文,是楚辭文體的一個變種。

  《卜居》的內容是講屈原被放逐,「心煩慮亂,不知所從。」於是去請教太卜鄭詹尹,請他卜一個卦,看看應當怎麼做。篇中假託問卜決疑,從正反兩方面提出八對問題。其實在提出問題的同時,已經是肯定正面,否定了反面,無所謂「疑」。作者不過是借暴露反面的東西來烘托屈原的思想,表明了強烈的愛憎感與是非觀。「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數句,鮮明生動地概括了當時統治集團的是非顛倒。「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以上幾句,頗有點辯證法的味道。作品文辭優美,思想也深刻。

  《漁父》詩假託漁父與屈原的問答,表現屈原不肯同流合污的頑強精神。

  司馬遷將這首散文詩作為屈原事迹載入《屈原列傳》。這首詩通過一位打漁的老頭——大約是一位隱士,同屈原的幾段對話,表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

  漁父認為既然世界很污濁,何不多挖些爛泥弄得更混些;既然大家都喝醉了,何不也去喝個痛快。但屈原不贊成,他說,洗了頭要把帽子彈彈,洗了澡要把衣衫抖抖,……我寧肯跳進江心,葬身魚腹,也不願讓潔白的品質,蒙上世俗的污垢。

  對比之下顯出屈原情操的高尚。《漁父》比《卜居》更具故事性,文章末了寫漁父說服不了屈原,於是微笑著敲著船幫,唱著歌而走了。形象很生動,並富有戲劇性,而這些動作表情形象,為我們生動地說明這兩種人生觀的不可調和。

  《九辯》是楚辭的重要作品,是宋玉的代表作。「九」不是數詞,「九辯」

  與「九歌」一樣,都是古代神話里的樂曲名,取題「九辯」是為了借重它的盛名。

  宋玉的歷史我們不清楚,相傳是楚襄王的小臣,有才而不得重用,也是一個宦途失意的人。王逸《楚辭章句》說宋玉是屈原的弟子,頗有文人習氣,所作《九辯》,模擬屈原,但又有他自己的獨創。還有《招魂》一篇,也有說宋玉作。此外還有《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等篇,這些賦已開漢賦先聲。賦里反映出宋玉在楚王左右的「詞臣」生活,其中也有些委婉的諷喻。

  《九辯》是一首長篇抒情詩,其內容甚至字句都有許多同《離騷》《九章》相似的地方,其主旨則是「貧士失職而志不平」。這首詩文采優美,開頭一段寫秋,已成為千古傳頌的佳句:「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意為悲傷呀,寥落的秋天氣氛,草木凋殘而變得枯萎。凄愴呀,遠行的遊子登山臨水,送別將要返回故鄉的遠客。用草木凋零的秋與失意遊子的感觸交織在一起,就把悲愴的情緒刻畫得淋漓盡致。接著詩人用兩段文字寫江河水落,鳥蟲之音,儘力渲染秋天的蕭瑟氣氛,抒發了寄居異地的遊子孤寂、空虛迷惘的心情。

  情景相生,歷來被稱為《九辯》中最精彩的部分。因此,宋玉的名字就和「悲秋」相聯,也許正是在宋玉的影響下,「秋」成了歷代詩人常研習的題目,從而創造了數不清的寫秋佳句,以秋景寫凄涼意已成了詩人的慣用伎倆。《九辯》在內容的容量上不能與屈原相比,魯迅說《九辯》「凄怨之音,實為獨絕」,道出了《九辯》的主要特色。

  除宋玉之外,司馬遷提到的唐勒、景差都沒有作品流傳下來,在《楚辭章句》中,還收了一批漢初作家寫作的「楚辭」,內容大都是摹仿屈原的作品,吟詠屈原事迹,成就不大。但是從這些作品卻可以看出楚辭向漢賦的過渡,又可以了解漢初人對屈原的認識,所以還有相當的價值。

  寄情草木美人驅使日月風雲《楚辭》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部輝煌的詩集,這輝煌是由屈原所創造的。

  在詩集中,詩人展現的美善而痛苦的靈魂,深深影響著一代代中國人。而作為文學藝術,更重要的是它以繽紛多姿的表現手法,給中華文化藝術的寶庫留下了取之不盡的源泉。《離騷》被稱為最動人的抒情長詩,《天問》被稱為奇特的詩,《九歌》被認為是文學史上有著永久魅力之作,等等。這些評說,不僅僅在於作品對個人經歷和悲憤之情的抒瀉,而更在於這些作品顯示了驚人的藝術力量。

  詩人以超現實的手法,表現現實世界中的情與事,為我們展現的是一幅幅奇妙的幻境。讀者在這艷麗的虛幻世界中,把握形象特徵,理解精神氣質。畫面是宏偉的,想像的空間是廣闊的,魅力是永存的。《楚辭》的藝術特徵主要有兩大特色,下面我們以《離騷》等篇為例,簡單評述。

  第一,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離騷》的前半篇,表現詩人勤勉自修,以期求合於楚王,為國出力,詩寫道: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這些詩句在襯托屈原形象的同時,使人感到草木的芬芳,把人帶進了一片幽美的境界。詩人所要表達的意思,經過這種藝術手段的升華,就能供人咀嚼而回味不盡。在上半段詩中,詩人用了很多芳草的名稱,如「秋蘭」「江離」

  「蕙」「留夷」「揭車」「木蘭」「薛荔」等等,並拿它們充當「自我」的佩飾,其意義就是在暗喻自身品性的芳潔。這種比興手法,在屈原筆下用得自然,並有很強的表現力。為了表現詩人的希望,詩寫道: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冀枝葉之峻茂兮,願俟時乎吾將刈。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這一小節以芳草喻賢才,以培植賢才表現詩人自身遭黜後,雖被茫茫的絕望所包圍,但他在黑暗中依然閃射出希望的火花,表現了一種不屈服的精神。

  他企圖自己培植賢才,給楚國帶來新生,誰知希望之苗早被黑暗的現實無情地剪斷。像這類詩句在《離騷》中很多。總體來看,屈原的作品對芳草意象的馭使,不是一種隨文設喻,而是反覆出現,與詩情交融在一起,有著一種系統的象徵義。本詩從詩人佩飾芳草寫起,到培植芳草,又寫道以「芰荷」

  「芙蓉」製作衣裳;詩中出現「黨人」之後,芬芳世界出現了一片衰景:「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蘇糞壤以充幃兮,謂申椒其不芳。」

  「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對比中可以看出芳草一方面表現「我」品性的芳潔,以及對這種芳潔修治的執著不變;另一方面表現著貴族黨人的毫無操守和賤俗可鄙。把這些意象流動起來看,它們之間發生著衝突,芳潔被詆毀,賤俗被讚美。這種衝突,便是詩人所要表現在現實中的情感。詩人有著「美」

  的理想,所以他在幻化般的境界中展示了一個與渾濁腐爛的現實社會相反的美的芳香世界,這就是宋人朱熹所概括的「寓情草木」。在《桔頌》中,詩人以桔樹的形象來象徵「我」美好和堅貞的品質,精神是美的,字面也是美的。在《九歌》中,這種手法也運用得較多。詩中凡寫到居室、用具、贈品,無一不是香草香花。為了迎接湘夫人而築成的水中居室,竟全是用香木香草蓋成的。這些寫法絕非僅僅構成境界、創造詩情的氛圍。在屈原詩中,它們是美的使者。這種寫法雖非真實,但是通過幻化的逼真性,給讀者留下廣闊聯想的空間,增強了作品的藝術魅力。

  第二,驅使日月風雲,運用神話傳說。先看《離騷》的後半部分。詩人藉助想像,從現實世界騰飛而至天界,風雷雲霓和日月都為所驅使,叩天閽,求仙女,飲馬咸池,表現了詩人那顆忠誠、正直的愛國之心,他在一再受到打擊、挫折的情況下仍激情沖盪。詩人所展現的虛幻世界,又是對現實世界的一個補充。詩人藉此抒瀉他的求索和哀憤。詩中寫他對理想求索的一段,氣勢壯盛,景物宏麗。

  詩曰: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在天界的行途中又是: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御。

  詩人驅月神為嚮導,令風神作隨從,羲和為之駕車,鳳凰飛騰為之開道,雲霓飄渺前來恭迎,整個天空奇麗多姿,烘托著詩人驚動天地的求索氣勢,反襯出下文受到的冷遇,使得「世溷濁而嫉賢兮,好蔽美而稱惡」的嘆息更加痛切。詩人轉而向下界尋求古神話傳說中的幾個女子,……他上下求索,但是天上人間一樣無理想可尋。在叩神問卜中,他聽從了神的旨意,決定遠離。

  朝發天河渡口,夕至西天盡頭,鳳凰承旗,蛟龍搭橋,八龍婉婉,雲旗委蛇,屯車千乘,去周遊天宇。在光明的天空中,忽然下視望見故鄉,僕夫悲傷,又停了腳步。幻境結束,詩人回到現實世界,又跌進無路可走的苦惱之中。

  「國無人莫我知」,「莫足與為美政」,感情激蕩,達到頂點,最終因不堪去國而盡命。《離騷》中這些神奇的幻想境界,系統地表現詩人追求、絕望、彷徨、眷戀等種種感情衍變流程。展現幻境,利用美女和神話故事,象徵情感,也是屈原作品的一個總的特色。《九歌》是一支支戀愛之歌。這些詩歌寫人神戀愛,終歸失望,這與《離騷》中求女屢次失敗的情節是一致的。這些悲劇,象徵著詩人在現實中遭讒被疏後的矛盾、痛苦的心情。《天問》中每一個問句都包含著色彩斑斕的神話和歷史傳說。在一百七十多問中,不僅僅有知識之問,還有生命困惑之問。詩人以地問、天問、人問結成完整的系列。他企圖在一系列的追問之中尋找到一個終極的價值,使得生命得以支撐起來。屈原沒有能夠澄清他生命的困惑,所以他不得不以死來保持他完善的人格。

  屈原作品中的比興手法,體現著它與代表中原文化的《詩經》比興手法的繼承關係,而又有了新的發展。在屈原作品中,這種寄情於物,「托物以諷」的表現方法,成為我國詩詞創作的主要手法之一,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它直接哺育著後世文人的創作,如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杜甫,宋代著名詞人蘇軾、辛棄疾等。詩詞中寄託手法的運用,正是由此而來。值得單獨一提的是《離騷》中屈原獨特地首創了一些有美的氣質的女子,並以女性自比。

  這種比興被辛棄疾《摸魚兒》詞所繼承。如果不以屈原詩作注,似乎難以解通這首詞。「娥眉遭妒」的比興方式演變發展,屈原是源,辛棄疾是流,寄言之妙,成為後世詞家的專長。以幻境來寫現實的表現方法一直被廣泛沿用。

  李賀的詩歌、吳承恩的《西遊記》、湯顯祖的《牡丹亭》、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等等,無不受到《楚辭》的影響。

  另外,《楚辭》在語詞中「兮」的運用,也是一個特色。這是鍊句技巧的進步。這個「兮」字在句中或末尾出現,使得詩更有韻味,讀時,在輕重徐疾之間,顯示出更多的變化,使得聲調活潑悠揚。

  對《楚辭》的研究過程中,屈原的精神品質備受人們的推崇,這是評價中的主流。不過對屈原的行為方式持批評與貶低態度的,世代不乏其人。從揚雄「露才揚己」的批評開始,歷經魏晉唐宋元明清直到現代,對屈原尤其他的懷石自沉,都曾有所指責。在責難中我們可以看出批評者的思想印記。

  一般說來大多不否定屈原崇高的人格,這些責難的作品多是從屈原的悲劇命運中,總結政治鬥爭的教訓,闡發個人關於仕途和人生的見解,達到借古人之杯酒澆心中之塊壘的目的。人們已經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反離騷」文化現象。無論什麼樣的批評都不必作簡單的否定,它有著複雜深厚的文化內涵,也是我們閱讀與研究楚辭中值得思考的問題。


推薦閱讀:

《詩經》中《草蟲》表達了主人公怎樣的情感?
詩經《氓》的藝術成就有哪些?
《詩經》
《詩經》說略(褚斌傑)

TAG:自由 | 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