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取向不是一種選擇的10個原因
性取向不是一種選擇的10個原因
近年來,關於人類性取向成因的的話題不僅在LGBT社群(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構成的群體),也在政治界、科學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此,許多醫生、心理學家、科學家和其他群體都在尋找方法、開展研究來探尋同性戀的成因。
近來,隨著一些證明基因會影響性取向試驗的成功,以及試圖證明外界因素影響性取向試驗的失敗,人們開始相信,性取向是先天決定的。根據蓋洛普諮詢公司2013年的民意調查,目前有47%的美國人認為性取向是先天的而並非一種選擇。
下文將從幾個方面說明性取向是先天決定的。
10. 性取向是遺傳的
1993年,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迪恩·哈默博士,和他帶領的團隊宣布基因會影響男性同性戀的形成。這個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選擇了40對男同性戀兄弟作為調查對象。哈默博士和他的團隊發現,在調查的40個家庭中,有33對兄弟在X染色體上具有一個共同的遺傳標記——Xq28。然而,哈默博士及其團隊並沒有聲稱發現了「同性戀基因」,他們只是認為,基因的連鎖是基因影響男性性取向的有力證明。
但是自從這個研究發表之後,很多評論指出哈默博士的研究成果並不可靠。許多人對基因影響個體性取向這一理論並不信服,更何況,這個研究只調查了40對同性戀兄弟。為了收集更多關於性取向遺傳因素存在的證據,哈默博士擴大了他的研究範圍,甚至和一些有聲望的科學家合作,這些科學家來自著名的劍橋懷特海生物醫學研究所和科羅拉多大學的行為遺傳學研究院。
研究仍集中在哈默之前發現的基因區域。他們調查了另外33對男同性戀和11對男異性戀兄弟。有趣的是,他們的調查證實了之前的發現,這使得哈默博士更加確信X染色體上存在某個基因,使得男性成為同性戀。
就在最近,《心理醫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證實了哈默博士提及的Xq28基因的存在,以及第8號染色體8某一區域會影響男性性取向。這項研究由阿蘭·桑德爾斯博士和吉姆貝利博士牽頭,他們分析了409對男同性戀兄弟以證實基因對性取向的影響。
9. 大腦構造決定同性戀
當然,基因只是同性戀成因的一部分。其他生理因素,包括大腦構造,也參與了同性戀的形成。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們做了大量研究,以探索人類大腦結構和性取向的聯繫。1990年,Swab博士發現男同性戀和異性戀者中視交叉上核(即下丘腦一個很小的、包含許多神經遞質的區域)的大小存在差異。研究表明和異性戀相比,同性戀者有更大的視交叉上核和更多的神經元數目。
西蒙.列維博士的另一項腦部研究同樣顯示,男同性戀和異性戀的下丘腦存在差別。這項調查包含了41個死於艾滋病的患者,研究了四組神經元——下丘腦前部的四個間質核(INAH 1-4)。他們把這些患者分成三組,第一組有19個男同性戀,第二組是16個男異性戀,第三組有6個女雙性戀。1991年,他們在《科學》雜誌1991年發布了這項研究結果。INAH 1、2、4神經核在各組之間無差別,但男異性戀組的INAH 3神經核要比男同性戀和女異性戀組大。
其他一些研究也發現大腦其他區域在決定男同性戀與男異性戀方面的重要性,包括胼胝體的大小和杏仁核的結構差異。調查表明,就平均水平而言,男同性戀比男異性戀者的胼胝體大。就扁桃核區來說,女異性戀和男同性戀者杏仁核左側的神經連接比右側多,而男異性戀和女同性戀者的結果剛好相反,他們杏仁核右側有更多的神經連接。
因此,甚至是在出生之前,大腦就在支配我們的性取向。這也是解釋為什麼很多同性戀者說他們知道自己是同性戀的有力證據之一。
8. 激素很明顯地暴露了對性的影響
專家相信雄性激素(也被稱為男性荷爾蒙)在人類中對男性身體特徵是起作用的,在動物中也是一樣。他們也相信如果一個個體在他生命的早期失去了睾丸素,他可能在他的成年生活里成為同性戀。早期實驗證明了產前對雄性激素的接觸能很大地影響人類行為和性取向。一個德國的內分泌學家甘特·杜諾博士用一個研究演示了這個實驗。在他20世紀70年代後期的研究里,他把雄性老鼠作為試驗項目。當這些雄性老鼠性成熟時,它們被閹割並且注射了雄性激素。結果,這些雄性老鼠都如實驗預期那樣表現得像雌性老鼠。
另一個例子是1984年約翰·曼尼博士和他的團隊做的研究。在他們的研究中,他們用了30個患有過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CAH)歷史的年輕女人,這是一種包含了荷爾蒙皮質醇缺陷的遺傳缺病,也是雄性激素的一種反常的產品。這些個體被要求給出她們的性取向,37%認為她們自己是雙性戀或者同性戀。她們也表現出更多的男性身體特徵和行為。
荷爾蒙有不同的化學結構,對我們的身體,包括我們的成長、發展和反應有著強烈的影響。這些研究結果的意見表明接觸反常暴露的雄性激素能真正地影響到社會行為和性取向。
7. 產期應激影響了同性戀
所以,現在我們知道荷爾蒙對於我們如何成長和改變有影響,但是你是否曾想知道一些成長中的嬰兒是如何缺失或者在懷孕期間接觸男性荷爾蒙呢?事實上,同樣的問題已經在杜諾醫生對於他的老鼠實驗的發現出版後問過了。所以為了回答那個問題,杜諾博士和他的團隊做了其他的實驗研究來確定能夠導致子宮中雄性激素變化的因素。在1980年,杜諾博士和他的團隊研究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出生在德國的男性為同性戀的頻率。他們發現在865個同性戀男性的主體中,他們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出生於戰爭的危險階段。
杜諾博士的第一個實驗並沒有令人信服,他還做了另一個研究而且得到了相同的結果。在他第二次實驗中,杜諾博士用了100個雙性戀或者同性戀男人,還有100個異性戀的男人。所有人都被問了關於他們母親在子宮裡懷著他們的期間可能經歷過的有壓力的事件。大部分同性戀和雙性戀男人都在他們胎兒期間生命中可能出現的極端壓力的事件上作了報告。這些研究的結果表明了胎兒期的壓力和同性戀之間的關聯。
一些實驗研究也引導人們支持杜諾博士的發現;例如,1994年沃德博士和他的同事做的研究。他們用懷孕了的老鼠作為測試對象,它們被暴露於緊張的形勢中。當這些老鼠分娩後,雄性的後代被測出發現有73%展示了雌性的行為。
6. 性取向是可遺傳的
在人類性取向形成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生物因素都是可遺傳的。一些研究者相信同性戀在家族中延續,也就是說,如果在一個家族中有一人是同性戀,那麼該家族的其他成員就有很高的幾率是同性戀。當然,這並不是信口開河,研究員J·溫里克(J·Weinrich) 和R·波拉德(R·Pillard)在1986年的一項重要研究中揭示了男同性戀的遺傳性。他們選取了50位男同和50位直男作為研究對象,調查結果顯示這50位男同的同志兄弟明顯多於另外50位直男的同志兄弟。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家庭遺傳是決定男性性取向的重要因素。
另有兩項共同刊登在Pubmed(一種醫學文獻檢索服務系統)上的研究證實了這一觀點,分別是1998年由貝利(Baily)和波拉德(Pillard)所著的《人類的性取向受遺傳因素影響》,以及次年面世的相似研究成果《對三個男性樣本性取向的家族史研究》。
5. 出生順序是影響性取向的重要因素
兄弟間出生順序是這個世界上為何會有同志存在的原因之一。許多研究表明,男子每多一位長兄,其成為同性戀的幾率就會增加至少33%。這是因為,當女人懷孕的時候,尤其是懷孕的是男嬰的時候,孕婦的身體會視胎兒為異物並且嘗試去攻擊他,孕婦身體里產生的抗體往往會攻擊胎兒大腦中與性取向有關的部分。孕婦生產的男嬰越多,其身體對胎兒性取向的攻擊力就越強,孕婦便因此提高了生育男同的幾率。
簡而言之,哥哥更多的男孩更有可能是同志。越來越多的科學家也證明了這一猜測。多倫多大學心理教授雷·布蘭查德(Ray Blanchard)就這一問題進行了一項重要實驗研究。布蘭查德和他的團隊一起詢問了一些男同和直男一些關於性的重要問題,他們發現,男同比直男擁有更多的哥哥。因此,這說明了兄弟間的出生順序是男性性取向的重要預報。
4. 性取向是先天形成的
我了解到性取向是先天形成的。
性取向是天然的基因決定的,它不會通過他人的吸引而改變。你知道有同性戀者會接受如何被異性吸引的教育嗎?我認為沒有人會那樣做,至少我不會。額,我知道大家可能有看到過同性戀的男人和女人處於戀愛關係,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性取向就變了,你不要因此幻想他們會有意識地通過學習從而改變了他們的性取向。一個同性戀傾向的人,即使他/她和異性發生性關係,他仍是「同性戀」。一個異性戀者,即
使他/她從來沒有和任何人發生過性關係,他/她也仍然是「直的」。
有一個典型例子可以證明性取向不是後天習得的而是天生既定的。這個例子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布魯斯-賴默爾的孩子。布魯斯生下來是一個正常的男孩,但是他被當成女孩來撫養——因為在一次包皮環割術修補中,他的陰莖被徹底毀壞了。那時候他才幾個月大,無法進行重造手術。
他的家人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沒有男性性器官,他的生活將會是個噩夢。所以他們諮詢了不計其數的醫學專家們尋求解決方案。最後他們找到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心理學家約翰-曼妮博士。他建議將這個男孩當成女孩來養,他的家人照做了。他們連孩子的名字也改成了「布倫達」。
當然,多年之後,布倫達或布魯斯確實具有了女性的一些特徵。曼妮博士甚至發表文章,以此將布魯斯作為性別是可以被改變的例證。但是,曼妮歪曲了很多事實。事實上,布魯斯從未接受自己的女性性別。他討厭穿女性的服裝並看到自己的胸部發育。他反感他的長髮和家人買給他的洋娃娃,最終他要求生殖器重造。後來他沒有再使用布倫達這個名字,改名大衛。
3. 性取向無法「治療」(也不應該被治療)
耶穌要求你不要成為同性戀,不要成為同性戀。去他的耶穌!
許多反對同性戀的組織,尤其是在宗教社區,鼓吹一個人可以通過宗教信仰和藥物治療的方式改變他/她的性取向。現在,確實有治療方法,比如「轉換療法」宣稱他們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取向。專家宣布這些治療效果不佳,事實上,還是有害的。畢竟,沒有最終證據表明這一系列的治療是成功的。
與大部分人認為的相反,同性戀不是病。因此,它不能治療或治癒。它已經成為人類存在的一部分,人類是無法改變或廢除它的。所有這些治療方式除了教同性戀者們否認和討厭他們自身之外,一無所是。它們摧毀了同性戀者們的自我身份認同和自尊。事實上,美國心理協會發表了一份報告稱:「確實沒有找到性取向可以改變的證據,也沒有找到你可以對誰有吸引力或者你會愛上誰的證據。」
比如,一個同性戀男性決定忍受一番治療並且最終成功地獲得了「男性特徵」並不意味著這個人的性取向就真正地改變了。還記得布魯斯-賴默爾的例子嗎?就像我們提到的那樣,性取向是天然出生就形成的,就跟我們的種族和發色一樣。我們可以染髮使其看起來不同,但是它總會長出頭髮本來的顏色。
同樣地,我們可以通過改變行為和不同著裝隱藏我們的真正身份,但是無論如何,我們真正的性取向將會永遠是我們的一部分。
2. 性取向不能選擇
人們是同性戀者還是異性戀者是不能由後天選擇決定的。就像人權運動組織在其網站所寫的一樣:「左撇子,棕色眼睛和異性戀都是與生俱來的特徵,同樣,性別和性徵也是不可選擇的,它們作為你特徵的一部分組成了現在的你。」雖然個人可以選擇他的生活方式及是否按感覺行事,但是專家並不認為性取向是一種有意識的選擇,也不是你想改變就可以任意改變的。
如果你現在還不相信,你大可儘管去問那些異性戀的人是什麼時候選擇成為異性戀者的。或者更好的選擇是問你自己什麼時候決定成為一名異性戀者或同性戀者,你能馬上給出答案嗎?顯然不能!當你問其他人時,結果也是一樣,他們根本就無法回答你這個問題。為什麼?答案很簡單:因為這些人很清楚他們的性取向是與生俱來、不可選擇的。
再來想想那些被父母強迫成為異性戀者的同性戀者,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雖然也為了讓父母高興嘗試過改變性取向做異性戀者,但是,最後他們仍然是同性戀者。即使他們壓力重重,他們也還是要做同性戀者。就像那首有爭議的同性婚姻平權(同性婚姻合法化)歌《相同的愛》(Same Love)里歌詞唱到的:「即便我曾經努力,即便我曾經想過,我也無法改變。」
如前所述,我們可以選擇過我們想要的生活,甚至選擇任何讓我們覺得舒服的自我表達方式,但是我們的性取向(內在固有特徵)是不由我們控制的。
圖片註解:性徵不是一個多項選擇題測試
1. 同性戀是由生物機體功能決定的,有科學研究為證。
其他研究證明機體、細胞的作用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性取向,在瑞典進行的有關費洛蒙(pheromone)信息素的研究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這項研究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市卡羅林斯卡研究院進行,由伊萬卡·薩維奇博士(Dr. Ivanka Savic)主導。薩維奇博士和她的團隊對36個研究對象進行調查研究,並把他們分成三個12人的小組,分別是異性戀男性、同性戀男性和異性戀女性。
他們每個人都被要求聞一系列不同的氣味,同時他們的大腦活動會被掃描記錄下來。研究結果顯示,當這12個同性戀男性和異性戀女性聞到睾丸素的味道時,他們大腦負責性反應的部位就活躍了起來。當那12個異性戀男性聞到雌性激素的味道時,同樣的情況也出現了。
另外一個研究是由卡齊·拉赫曼博士(Dr. Qazi Rahman)和他的團隊在倫敦進行的眨眼抑制研究(the Eye Blink Inhibition study)。他們收集並研究了不同人組成的小組信息來確定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反應及異性戀和同性戀之間的反應是否有差別。研究對象處在不同噪音水平的環境之中,同時研究者測量他們的眨眼反應。測試結束後,拉赫曼博士和他的團隊發現女同性戀測試者的反應和在異性戀男性中預料的反應更相近。此外,男同性戀測試者的反應又和在異性戀女性中預料的反應更相近,雖然相近程度不及前者。
.這些研究結果很清晰地顯示了性取向是與生俱來的,不能隨意改變的,不可後天學習的,也是無法選擇的。
圖片註解:同性戀是人作為生物與生俱來的,有科學研究為證
推薦閱讀:
※女人出軌難回頭的三大原因
※導致男人禿頂的原因
※再論陶淵明歸隱原因
※不喜歡打電話是什麼原因?心理學上能解釋嗎?
※日本海岸詭異現象,如何保護海洋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