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恢宏的十大帝王陵墓——清東陵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市馬蘭峪西,東距遵化市26公里,西至北京125公里,是我國現存規模龐大、體系完整的帝王陵墓群之一。1961 年,清東陵被國務院列為我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將清東陵和清西陵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31處世界遺產之一。2001年年初,被列為國家最高級別的「4A」級旅遊景區。

清東陵-簡介

東陵始建於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共有陵寢和園寢15處。其中帝陵5座,後陵4座,妃園寢5座,公主園寢1 座,埋葬著順治(孝陵)、康熙(景陵)、乾隆(裕陵)、咸豐(定陵)、同治(惠陵)5個皇帝,15個皇后,137個妃子,4個公主。全陵區以第一帝順治陵墓——孝陵為中心,其他陵墓依次分列兩旁。東側有順治皇后孝東陵,康熙皇帝的景陵;西側有乾隆皇帝的裕陵及裕妃園寢,咸豐皇帝的定陵及咸豐皇后的定東陵。此外,在東南部有同治皇帝的惠陵。在大紅門外東側有昭西陵。清東陵的建築恢宏、壯觀、精美。龐大的建築群中有中國現存最大的石牌坊,最長的神路,有五間六柱十一樓的仿木結構;乾隆裕陵地宮的佛教石雕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慈禧陵三座貼金大殿,裝修豪華舉世罕見,「鳳上龍下」 石雕匠心獨運,祭祀大典、垂簾聽政表演場 面宏大,真空再現歷史原景。

清東陵

聯合國世界遺產專家說清東陵是「人類具有創造性的天才傑作」,陵區以昌瑞山主峰下的孝陵為中軸線,依山勢呈扇形東西排列,主次分明,尊卑有序。各陵按規制營建了一系列建築,總體布局為"前朝後寢"。「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審美思想貫穿於每一座陵寢建築中,使各單體建築在空間組合上達到了近乎完美的空間組合。遠望時,殿宇、城垣、門坊、道路、橋涵,金黃碧綠、丹紅雪白,氣勢恢宏壯麗而深沉。由遠及近,步移景易,變化豐富,秩序嚴謹,相得相濟,引人入勝,是中國古代陵寢建築的典範之作,其建築藝術達到了中國古代建築的頂峰。在這龐大的建築群體中包容了中國明清兩代宮廷建築的基本形式,運用了最先進的工程技術,採用了最為珍貴的建築材料,陵區的580多座單體建築中,有經過兩次大地震330年巋然不動的全國現存最寬的石牌坊;有全長達5.5公里的孝陵主神路,有叩之聲若金鐘的「五音橋」,有被譽為「石雕藝術寶庫」和「地下佛堂」的裕陵地宮,更有採用最為珍貴的黃花梨木建成並為黃金裝飾的慈禧陵三大殿,以及「鳳在上龍在下」的丹陛石,遊人看後既被她那精湛的藝術所傾倒,更為她那宏偉的氣勢所折服。

清東陵是一部用磚、木、瓦、石寫就的清王朝盛衰的歷史。孝陵的建築反映出清朝定鼎中原初期財力不足,但是雄健古拙,規模龐大的石像生則反映出八旗子弟以武力征服中原,靠弓馬開創天下的雄姿。景陵、裕陵則反映出「康乾盛世」天下太平的時代特徵,定陵和惠陵則是清王朝一步步走向衰亡的寫照;慈禧陵則是權力的象徵,反映出慈禧兩度「垂簾聽政」的那段特殊的歷史。

清東陵是中國封建皇陵的集大成者,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綜合體現了中國傳統的風水學、建築學、美學、哲學、景觀學、喪葬祭祀文化、宗教、民俗文化等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是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的文化遺產。

清東陵-陵寢格局

 

清東陵

清東陵的15座陵寢是按照「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設計排列的。入關第一帝世祖順治皇帝的孝陵位於南起金星山,北達昌瑞山主峰的中軸線上,其位置至尊無上,其餘皇帝陵寢則按輩分的高低分別在孝陵的兩側呈扇形東西排列開來。孝陵之左為聖祖康熙皇帝的景陵,次左為穆宗同治皇帝的惠陵;孝陵之右為高宗乾隆皇帝的裕陵,次右為文宗咸豐皇帝的定陵,形成兒孫陪侍父祖的格局,突現了長者為尊的倫理觀念。同時,皇后陵和妃園寢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邊,表明了它們之間的主從、隸屬關係。

此外,凡皇后陵的神道都與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的神道又都與陵區中心軸線上的孝陵神道相接,從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枝狀系,其統緒嗣承關係十分明顯,表達了瓜瓞綿綿、生生息息、江山萬代的願望。

清東陵-主要景點

孝東陵 定陵 昭西

清東陵

陵 景陵 景陵皇貴妃園寢 裕陵妃園寢 菩陀峪定東陵 惠陵 

 

 孝陵神路 

  孝陵神路南起金星山下的石牌坊,北到昌瑞山下的寶城、室頂,沿朝山、案山、靠山的三山連線,將孝陵的數十座形制各異、多彩多姿的建築相貫串,形成一條氣勢宏偉、序列層次豐富、極為壯觀的陵區建築中軸線。它雖然因勢隨形,多有曲折,但曲不離直,明確顯現了南北山向的一貫,配合了山川形勢,強化了主賓朝揖的天然秩序,產生了極富感染力的空間藝術效果。孝陵神路是清陵中最長的神路,也是最壯觀、最富藝術性的神路。

孝陵神路

  孝陵石牌坊 

  仿木結構形式,五間六柱十一樓,面闊31.35米,高12.48米,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構築而成。夾桿石的頂部圓雕麒麟、獅子,看面分別浮雕雲龍、草龍、雙獅戲球等圖案。梁枋上雕刻旋子彩畫。折柱、花板上浮雕祥雲。斗拱、椽飛、瓦壠、吻獸、雲墩、雀替均為石料雕制,做工細巧,刻技精湛,歷經數百年毫無走閃之跡,像這樣高大精美的石牌坊,在國內已不多見。

  孝陵石像生 

  孝陵石像生共18對,其中文臣3對、武將3對、站卧馬各1對、站坐麒麟各1對、站卧象各1對、站卧駱駝各1對、站坐鋑猊各1對、站坐獅子各1對。另有望柱1對。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塊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其風格粗獷、雄渾、樸拙、威武,氣度非凡。這組石雕對稱地排列在神道兩側,南北長800多米,構成威武雄壯的長長隊列,使皇陵顯得更加聖潔、莊嚴、肅穆。孝陵石像生是清代陵寢中規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組。

孝陵石像生

 孝陵七孔拱橋 

  拱形橋在石橋中是等級最高的一種。七孔拱橋在清東陵只孝陵有一座。橋長110米,兩側安設石欄板126塊,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塊。遠觀似長虹卧波,雄偉壯觀。

  裕陵聖德神功碑亭 

  重檐歇山式建築,黃琉璃瓦覆頂,厚重的墩台四面各闢券門。亭內高6.64米的兩統石碑分別豎立在兩隻巨大的石雕龍躍之上,東碑刻滿文,西碑刻漢字。碑文由仁宗嘉慶皇帝撰寫,文字由清代著名書法家、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成親王永瑆親書。此碑至今保存完整無損,字跡清晰。亭外廣場四角各豎一根白色大理石雕刻的華表。每根華表由須彌座、柱身、雲板、承露盤和蹲龍組成。柱身上雕刻著一條騰雲駕霧的蛟龍,屈曲盤旋,奮力升騰,寓動於靜,栩栩如生。八角須彌底座和欄杆上亦雕滿了精美的行龍、升龍和正龍,一組華表上所雕的龍竟達98條之多。

  裕陵地宮 

  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寢,其地宮由九券四門構成,進深54米。從第一道石門開始,所有的平水牆、月光牆、券頂和門樓上都布滿了佛教題材的雕刻,如四大天王、八大菩薩、五方佛、二十四佛、五欲供、獅子、八寶、法器及三萬多字的藏文、梵文經咒。刀法嫻熟精湛,線條流暢細膩,造像生動傳神,布局嚴謹有序,被譽為「石雕藝術寶庫」和「莊嚴肅穆的地下佛堂」,是研究佛學和雕刻藝術難得的實物資料。目前在中國已發掘開放的陵寢中像這樣的地宮,只此一例。

裕陵地宮

 菩陀峪定東陵三殿 

  菩陀峪定東陵是慈禧皇太后的陵寢。其隆恩殿及東西配殿用料考究、做工精細、裝修豪華。木構架全部採用名貴的黃花梨木。梁枋彩畫不做地仗,不敷顏料,而在木件上直接瀝粉貼金,其圖案為等級最高的金龍和璽彩畫。殿內牆上雕有寓意「萬福萬壽、福壽綿長」的磚雕圖案,並全部篩掃紅黃金。三殿的64根露明柱子上全部盤繞半立體的鍍金銅龍。封護牆干擺到頂,拔檐磚上雕有「萬福流雲」圖案。大殿周圍的石欄杆,無論欄板、望柱還是抱鼓石上,全部浮雕各式龍鳳呈祥、海水江崖圖案。殿前丹陛石以高浮雕加透雕的技法,把丹鳳凌空,蛟龍出水的神態刻畫得維妙維肖,是一件難得的石雕藝術傑作。貼金的彩畫、掃金的牆壁、鍍金的盤龍、精雕細刻的石欄杆,把三殿裝飾得金碧輝煌,精美絕倫。這種豪華裝修不僅在明清兩代皇陵中獨一無二,就是在皇宮大內也難以見到。

菩陀峪定東陵三殿

  裕陵玉帶橋 

  裕陵玉帶橋在隆恩殿後、陵寢門前的玉帶河上。單孔拱券,三橋並排。橋面兩側安裝白石欄杆,龍鳳柱頭。該橋造型優美,雕刻精細,小巧玲瓏。這種規制的石橋在清陵中僅此一例。

清東陵-內葬人物

孝陵:內葬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他是清入主中原、統一全國後

清東陵

的第一帝,在位18年。與福臨合葬的還有孝康皇后、孝獻皇后。孝康皇后是康熙帝的生母。孝獻皇后是順治帝的寵妃,死後被追尊為皇后。

景陵:內葬聖祖康熙皇帝和孝誠、孝昭、孝懿、孝恭四位皇后及敬敏皇貴紀。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為入關後第二帝,在位61年,是清朝,也是我國封建社會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勤政愛民,平定三藩叛亂,收復台灣,出兵擊退盤踞在我國黑龍江流域雅克薩城的沙俄侵略軍,遏制了沙俄對華的侵略野心。他曾多次平定邊疆地區少數民族部分上層分子分裂祖國的叛亂。玄燁注重農業,大力治理河患,努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熱心學習西方自然科學。在文治武功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素有「康熙大帝」之美譽。他本人虛心好學,多才多藝,天文地理、詩詞歌賦、書法算學都比較精通。 孝誠皇后是玄燁的嫡皇后、被廢黜的皇太子允礽的生母。孝恭皇后是世宗雍正皇帝的生母。

裕陵:內葬高宗乾隆皇帝,孝賢、孝儀二皇后,慧賢、哲憫、淑嘉三位皇貴妃。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是清朝中期的著名君主。他25歲登基,在父、祖文治武功的基礎上,奮發有為,勤於政事。政治上,繼續平定國內叛亂,抗擊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加強民族團結並大力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污吏。在經濟上,減免賦稅,興修水利,屯田開荒。在文化上,提倡漢學,編纂大量圖書。在他統治期間,我國是一個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把「康乾盛世」推向了頂峰。他在位60年,又當了三年太上皇帝,享年89歲,是我國封建社會壽命最長、掌實權時間也最長的皇帝。孝賢皇后是弘曆的嫡皇后。孝儀皇后是嘉慶皇帝的生母。

定陵:內葬文宗咸豐皇帝和孝德皇后。咸豐皇帝愛新覺羅奕詝(183l—1861),在位11年中,國家始終處於內憂外患之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他逃到熱河,死在避暑山莊。孝德皇后為奕詝的嫡福晉,死後被追尊為皇后。

惠陵:內葬穆宗同治皇帝和孝哲皇后。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1856—1874)是慈禧的獨生子,6歲即位,卒年19歲。他是清朝最短命的皇帝。

昭西陵:內葬孝庄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本布泰(1613—1687)。她是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的庄妃,是順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曾協助皇太極處理國政,又先後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代幼主,為大清江山的開創作出了貢獻,被史家譽為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

孝東陵:內葬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1641—1717),她是順治皇帝的皇后,21歲時被尊為皇太后,77歲死,當了57年皇太后。她是清代當皇太后時間最長的一位。該陵內還陪葬了28位順治帝的妃嬪。

普祥峪定東陵:內葬孝貞顯皇后鈕祜祿氏(1837—1881)即慈安皇太后,俗稱東太后。她是咸豐帝的皇后。咸豐帝死後,曾與慈禧在同治、光緒年間兩次垂簾聽政達20年之久。

菩陀峪定東陵:內葬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1835—1908)即慈禧皇太后,俗稱西太后。她原是咸豐帝的一名貴妃。咸豐帝死後,她與恭親王奕訢合謀,發動了「辛酉北京政變」,登上了垂簾聽政的寶座。在她統治前期,一方面拉攏滿漢勛舊貴族勢力,另一方面又支持洋務派走靠西法強國之路。她利用漢族地方武裝,同時又藉助洋人力量,鎮壓了太平軍和捻軍,使清朝統治得到了相對穩定,出現了所謂的「同治中興」。在中後期,由於外國的侵略擴張,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割地賠款,加速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化進程。慈禧為了維護清朝統治,扼殺了「戊戌變法」,撲滅了義和團烈火。到晚清,迫於形勢,她也採取了一些立憲新政之舉。慈禧作為一個女人,垂簾聽政、統治中國達48年之久,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景陵皇貴妃園寢:內葬康熙帝的愨惠皇貴妃和惇怡皇貴妃。

景陵妃園寢:內葬康熙帝的48位妃嬪和1位皇子。

裕陵妃園寢:內葬乾隆帝的死後被貶的烏喇那拉皇后和35位妃嬪。

定陵妃園寢:內葬咸豐帝的15位妃嬪。

惠陵妃園寢:內葬同治皇帝的4位皇貴妃。

公主園寢:內葬宣宗道光皇帝的2位公主和2位皇子。 


推薦閱讀:

陰陽冢,唐僧骨,白鹿原上還有哪些傳說陵墓?
挖掘古代陵墓並將其中的物品甚至墓主人的屍體公之於眾,難道不是對於墓主人的不尊重么?國外也會這樣做么?
金字塔這麼醒目的建築做陵墓,不怕被盜墓嗎?貌似天朝的帝王陵墓都藏在什麼風水絕佳的山溝的底下啊。?

TAG:中國 | 清東陵 | 陵墓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