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論宰相:權力巔峰與命運多變

第一章 總論宰相:權力巔峰與命運多變宰相治世嘉言名句◆相者,論列百官之長,要百事之聽,以飾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勞論其慶賞,歲中奉成功以效於君。——《荀子》卷7《王霸》◆位為帝之四輔,才為國之六翮;言為代之軌物,行為人之師表。——唐玄宗為宰相姚崇撰寫的碑文◆人主不可以獨也,卿相輔佐,人主之基、杖也。——《荀子》卷8,《君道》●權勢頂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相位尊崇,成眾人追逐的目標在中國綿長悠遠的封建歷史中,有一個一向為社會上的三教九流都看重,尤其為讀書人所夢寐以求的行政職位(用現代的語言說即為公務員),那就是既可以力行善道、輔政興邦、又可以專權為惡、誤國害民的宰相職位。對於號稱是一品大員的宰相,很多民間諺語都把它的顯耀、權勢的煊赫以及相府的榮華富貴刻畫得既生動而深刻又令人神往:「天上神仙府,地上宰相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宰相家奴七品官」、「相門必有相,將門必有將。」類似的言語還有很多。由此看來,宰相是一個多麼令人嚮往的官銜,一個多麼讓人神往的位置。甚至有多少人聽見「宰相」兩字都感覺心癢而蠢蠢欲動。宰相那輝煌的寶座,曾經讓多少人朝思暮想,讓多少人費盡心機。當然,對這個權力的極品座位的追逐者的心態可能是千差萬別的。有人追逐權力,有人追逐財富,有人追逐地位,有人追逐名譽,有人追逐情色滿足等等,總之,是三教九流,五行八業諸色人等,全都翹首嚮往著、覬覦著這個相位,象有無法抗拒的巨大的吸引力或者乾脆說是魔力,把人們吸引到了這個巨大無比的權力場和名利場中。為了這個令人垂涎的位置,不知有多少人不惜出賣朋友、傾陷同僚;不知有多少人不惜放棄人格,阿諛逢迎、卑躬屈膝,去討得那封建君主的歡心;又不知有多少人不惜使出渾身解數,費盡移山心力,可惜到頭來只能對著宰相寶座望洋興嘆。由此以來,在中國漫長封建歷史的壯闊舞台上,就不斷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慷慨悲壯、殉國赴難的催人淚下的大劇,同時也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結黨營私、專權害民的令人髮指的惡戲。在中國黑暗的專制社會裡,人們往往不敢也不能去追逐皇帝寶座,公開追逐皇帝寶座乃是篡逆的殺頭之罪,甚至要被誅滅九族之罪。很多人的皇帝夢都是憋在心裡的,只有在大業將成時才敢顯山露水。一代梟雄曹操,直到死也只能榮為魏王而未曾稱帝。朱元璋又是何等英雄,還是曾經採納了「緩稱王」的策略,而未招致天下人的圍攻。只有霸王項羽,有「力把山兮氣蓋世」的神勇,他望見秦始皇的威嚴儀仗時敢於說:「大丈夫當如是耳」。儘管也只能悄悄的說,甚至其叔叔還趕快將其嘴捂上,也許這種過於張揚的心態和做法預示了他後來會失去這份無比的尊榮。不用說,皇帝寶座是不能妄想的,而追逐宰相之位卻不僅無罪可言,而且為人所追捧。於是,不少人就把宰相寶座作為追逐的目標。為了吊眾位大臣的胃口,皇帝老兒還變著法兒鼓勵官吏們追逐宰相的位子,他可以連續不斷撤換宰相,或者用各種真假虛實的招數,來恩寵某些人、冷落某些人、又懲處某些人,讓各位大臣又緊張又興奮,以為盡忠儘力就可以攫取相權。藉此,狡猾的皇帝,換取了官吏們的努力工作和對自己的忠心。於是,天下的士子們和官員們都拚命往晉陞宰相的道路上擁擠。然而,大家都知道,宰相一職可謂珍稀,是鳳毛麟角。據有關學者的估計,中國歷史上宰相雖多,也不過大約1500名,比較有名的約有百人之多,我國有兩千多年封建王朝史,算起來一年還平均不到一個宰相。而且在秦漢時代,丞相總共只有一位,加上副丞相也才三位,追逐宰相寶座也就是古人說的華山一條道呀。看來,要想當宰相,那談何容易,這本應該是無與倫比的精挑細選。可有時候皇帝昏庸,也會有很多平庸之輩運交華蓋,做了宰相。也就是說,做宰相要靠七分運氣,這恐怕也是宰相職位為人所追逐的原因之一。還好,在漢武帝以後,皇帝為了換取更多的大臣們的支持,或者獎勵更多的有功之臣,把宰相的職數也增加了又增加。這都是鼓勵大臣們追逐相位的表現。登上宰相寶座,在封建社會就會達到人臣之極,只要不是帝王之家出生的人就達到了理想的權力高峰之巔了。登上宰相寶座,就擁有著對臣僚和百姓們的生殺予奪之權,就會乘駢馬之車、做八抬大轎,屬員恭敬、侍從拱衛、奴婢成群、前呼後擁,誰不眼熱,誰敢不五體投地?登上宰相寶座,立刻擁有著對天下財貨的支配之權,怎會不榮華富貴?登上宰相寶座,其地位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連皇帝都禮敬三分,既可封侯揚名、光宗耀祖而煊赫一世,又可封妻蔭子,恩澤長久,誰不心嚮往之?誰不夢寐以求?由於宰相勸高位重,具有極為重要的政治地位。因此,在中國的民間對宰相的敬仰和尊敬是持續升溫的,某些賢明的宰相甚至有被神化的傾向。不用說,在中國的民間傳說和戲劇舞台上宰相及其故事也是被描寫和演唱得最多的。在今天我們的電視里,宰相人物也被塑造得相當的多。比如劉墉、紀曉嵐、和珅、魏徵、房玄齡、狄仁傑等形象都搬上了熒屏。至於描寫宰相故事的書籍,更可謂汗牛充棟,但是,從不同的視角來看問題,總會有全新的斬獲。而在民間生活中,老百姓甚至把我們今天的總理也比稱作宰相。其影響如此深遠和廣泛,可以說明宰相在中國歷史進程中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波瀾起伏,宰相權位的影響與日益弱化在朝臣之中,宰相位高權重,獨居眾人之上。就是在上朝列班的次序上,也顯出他的尊貴無比。從其地位來看,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之說;從其權力來看,有「佐天子,總百官,平庶政,事無不統」之稱。正是由於宰相處在政治權力場的中心,具有莫大權力和威望,以至於歷代皇帝都對宰相的權柄很是不放心,或者竟至於寢食難安。因為宰相的位子關係到了皇帝的江山社稷,的確是事關重大的。在傳統社會中,宰相制度和宰相名稱有過諸多變化,但無論如何,宰相所擁有的地位和權力依然是十分顯要的。對宰相的地位和權力,先賢曾有過很多論述。大學者、秦朝宰相李斯的老師荀子曾經指出:「相者,論列百官之長,要百事之聽,以飾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勞,論其慶賞,歲中奉其成功以效於君。」(《荀子》卷7《王霸》)著名的賢相陳平說:「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史記》卷56,《陳丞相世家》)宋朝宰相,史學家司馬光也說:「凡宰相,上則啟沃人主,論道經邦;中則選用百官,賞功罰罪;下則阜安百姓,興利除害,乃其職也。」(《續資治通鑒長編》,卷431)以上的種種論述,充分表明了宰相輔佐帝王、統領百官、綜理政務的職權。可以說,朝廷內外大小事情都歸宰相管理,在全力約束上幾乎是一網打盡,見其權力之大。隨著宰相政治的演化,宰相的稱謂一直在變,也就是作為相權,它的重心不斷在工於心計的統治者的股掌上作看似飄忽不定、實則是精心謀劃的漂移,反正是盡量不讓大臣們看透了皇帝本人的心思。出於對這種能無限膨脹的權力的恐懼,也是汲取了歷史上的宰相亂政與篡權的嚴重教訓,甚至洪武時朱元璋曾一度廢除了宰相。但宰相的作用對於封建帝國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宰相的廢置與否,都不能改變作為帝國中樞這一實際作用和本質上的延續和沿襲。從總體上看,中國的宰相政治呈現出地位和作用日益衰落的發展趨勢。從夏、商、周的貴族輔助大臣來看,其地位和權力都比較大。對於夏朝的情況,現代人尚不很清楚。到了商朝,作為宰輔的伊尹能夠把荒淫的商王太甲放逐,然後攝政,並迎回改過的太甲,其地位和權力可見一斑。周公輔佐成王,其地位和權力也是顯赫無比的(雖然為此也遭到了不少猜疑和嫉恨)。西周時期周公和召公的「共和行政」,也是因為周厲王無道,被國人暴動趕走了,新王上台,缺乏之過的經驗,因而二人輔佐之,由此可見他們也是權力很大的。春秋戰國時期,由於爭奪諸侯霸權的需要,各國君主千方百計的招攬人才輔助自己,可以說是不拘一格求人才,以求國家富強,至少保持自己不被別人侵吞掉。君主們好不容易招攬來的輔佐人才自然受到重用,其中的佼佼者被任命為丞相或相過,其權力也比較大,發揮的作用也大。如管仲、商鞅、李悝、吳起、李斯等等。然而,好景不長,因為宰相的權力實在太大,有時候對君權造成了很大的束縛,那些權力欲和個人私慾極強的皇帝就想方設法來限制宰相的權利。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宰相的地位和權力就明顯受到了削弱。終於,「天下事咸決於上」,想法有點天真的專制帝王秦始皇要使自己的帝業被後世子孫傳承下去,乃至萬世不休。他的宰相李斯等人也喪失了過去的榮光。天下已經安定了,皇帝對於人才的重視就完全沒有了過去那樣的急迫感,以至於連自己的接班人都遲遲沒有選好,使得江山很快斷送了。應該說,李斯沒有在帝位繼承人上的參決權,者也說明了宰相權力的弱化。在後世的政治體制中,同樣在沒有競爭的時候,皇帝對人才的倚重就沒有迫切性。比如漢朝的漢武帝更加削弱了宰相的地位和權力,他對宰相的殺伐過度竟然讓人視當丞相為畏途。後來,他把別出心裁地把決策權從丞相府轉移到中朝後,丞相的位子就形同虛設了。從那以後,漢朝的獨相制就被徹底破壞了,雖然後來也有過獨相,那也是極為偶然的事情。為了進一步限制在相權上權力過度集中的情況,唐朝時擴大了宰相的人數,三省六部的長官們成為當然的宰相,其它官員也能夠被隨時加上去,這似乎體現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現代人事管理理念。借著「參議得失」等名義有關大臣就可以成為宰相,宰相成為了一個領導班子,似乎有點群「虎」無首的味道。而君主這一條龍做這個領導班子的巨頭,由於事實上的分權與制衡,作為個人的宰相的地位和權力自然小了。到北宋時期,皇帝把宰相的軍事指揮權和財政支配權一併剝奪,宰相就完全不能「掌丞天下,助理萬機」了,由於統一的管理國家的權力被君權分割得支離破碎,國家的治理能力大大削弱,整體的戰鬥力就不斷弱化下去,北宋最終完全成為了積貧積弱的「空殼」國家了。因為宰相的職能得不到應有的發揮,宰相的政治屬性越來越趨於惡化和頹廢化,朱元璋乾脆來了一個「快到斬亂麻」,把宰相制度廢除了,將六部直接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做到了真正的大權獨攬。可後來政治體制運行不暢,庶務繁雜使得朱元璋不得不另找出路,於是,又建立了內閣制度。雖然人們仍然把入閣稱為拜相,但是,內閣輔臣的地位和權力已經完全不能和過去的宰相相提並論了。延續明朝制度又有創新的大清朝就乾脆沒有宰相的官職和稱謂,人們雖然習慣上仍然稱軍機大臣為宰相,但是,他們連內閣大臣也不如了,他們的議事裁量權都很有限,一切聽從皇帝的意志。所以,後來的漢族宰相劉墉為了明哲保身,在晚年時只能做個才黠詼諧的宰相,乾脆少得罪人,尤其不要得罪皇帝。宰相制度的衰落還能夠從宰相與皇帝商量國家大事時的禮儀上表現出來。宰相從與皇帝商討國家大事時的最初的「坐而論道」,在廷辯上的敢於分庭抗禮,到「站而論道」,說話諸多顧忌,再到「跪而論道」,簡直不能吭聲氣,經歷了從比較平等的地位到依然是奴才的地位的變化。原來的皇帝稱大臣為愛卿、肱股,甚至有稱「亞父」、「尚父」的,到後來,尤其是清朝時大臣自稱為「奴才」,其中的等級變化顯然是頗大的。這是中國君主專制集權越來越走向強化的反映,也是中國專制統治逐步走向極端並且瀕臨瓦解的客觀反映。◆相權的極致,透視幾多名相的殊榮在歷史上,有很多宰相獲得了無人能及的權威與殊榮,無法一一列舉,只能舉出幾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前面提到的商湯的宰相伊尹,到湯的孫子太甲做皇帝的時候,成了朝中元老,威望很高,他似乎應該是一位傑出的「文相」。太甲暴虐無德,不得人心,伊尹便把他放逐到桐宮。直到三年後,太甲改悔了,伊尹才把太甲迎回到國都,還政於他。《史記?殷本記》曾有如下記載:「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於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咸歸殷,百姓伊寧。」不能不說,伊尹能夠放逐帝王的權力已經超乎了我們的想像。古人云: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伊尹這個王的臣子卻放逐了自己效忠的對象——皇帝,這說明了宰相在帝國中的地位之高和權力之大。當然,這與那時的貴族議事集團也有很大的關係。然而,這無疑表明,如果宰相一旦權力膨脹的話,就足以給一個帝國以沉重的打擊。這種歷史上放逐帝王的案例,不能不讓後世統治階級產生高度的警惕。眾所周知,不論從文功武治還是從個人德操來說,在宰相群體中,諸葛亮都是極為出眾的,簡直可以說是精彩絕倫的。他是超級宰相,是文武雙全的「才相」,文可濟世,武可安邦。諸葛亮又是平民精英,他出身於布衣,曾躬耕南陽,後來在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感動之下,擔當起了在漢室危難之時的治世重任。當然,由於種種因素,尤其是蜀國政治基礎薄弱和人才兵員的不足,還有劉禪的荒誕誤國,他沒有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只能遺恨而去。諸葛亮以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勤勉治國和運籌謀劃,使宰相這個職位達到了其名位的歷史頂峰。據資料記載,諸葛亮死後,當其靈柩運抵成都時,後主劉禪親自率文武百官披麻戴孝出城20里去迎接。後主放聲大哭,文武百官乃至山野村夫,無不痛哭流涕,哀聲震天動地。後來,根據諸葛亮的遺願,後主親自護送諸葛亮的靈柩到定軍山安葬。隨後又特地降詔致祭,謚號忠武侯,並下令建廟於沔陽,四時享祭。後來,三國歸晉後,司馬王朝鑒於諸葛亮的英明遠播於天下,深得人心,特地封他為武興王。此後,歷代歷朝都給他陞官加爵,賜廟加號。唐朝時封他為武靈王,並賜廟。宋朝時又賜「英惠廟」,加號「仁濟」;元朝則封他為「威烈忠武顯靈仁濟王」;明朝皇帝朱元璋欽定「帝王廟」時,在選的從祀名臣中就有諸葛亮赫然其中;到了滿族統治的清代,朝廷一面將眾多紀念諸葛亮的名勝古迹加以整修,供人瞻拜,一面在每年春秋兩季祭祀孔廟的時候,以諸葛亮從祀。而且諸葛亮的名聲還不脛而走,如今在東亞以及東南亞各國都享有盛名,在世界其他國家也聲名遠播。由此可見,諸葛亮的名位是何等崇高,最為宰相也是何等的尊顯!還有在唐玄宗開元年間中了武狀元的郭子儀(679-781)也是一名聲勢顯赫的宰相,他也是一位出將入相,善始善終的不可多得的匡世良才。郭子儀曾經以超人的智勇和治軍有方,在平定「安史之亂」和擊敗吐蕃、打退回紇等許多重大戰役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為維護大唐王朝的統一和安定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因此,幾代皇帝都給他封官進爵,致使他最終升任了御史大夫、太尉、中書令,成了一位堪稱「武相」的著名宰相。鑒於他無與倫比的崇高地位,皇帝隊他都是禮敬有加。比如,唐肅宗李亨就當面稱讚他:「大唐雖然是我李家的天下,實際上是由你再造的啊!」言辭十分懇切當然也的確符合歷史事實。代宗李豫更是不呼郭子儀的名諱,而只以「大臣」稱呼他。自古以來,只有帝王才有避諱之說,而代宗給了郭子儀這樣的榮譽,可見其地位的尊崇。而後來的德宗李適,不僅繼承了代宗對郭子儀「以身系天下安危二十年」的讚譽,並更為敬重,直接以「尚父」稱之,這是人臣在君主面前能得到的最高榮譽!不僅如此,皇帝在恩寵之餘,還要與傑出的大臣聯姻。唐代宗就把自己心愛的女兒昇平公主嫁給了郭子儀的六子郭曖,並且因為祝壽跪拜的事,還傳出了一段佳話,被後世戲劇加工為《打金枝》。公元766年,在郭子儀郭賀70大壽時,他的子孫後輩們男男女女數十口都跪了一地,但是唯獨昇平公主沒有到,可能是耍皇家小姐的脾氣吧。但是,老公郭曖卻受不了了,他想強迫公主去拜壽,不料雙方發生了口角。郭曖一怒之下,口不擇言,訓斥她道:「你不就是倚仗你爹是天子嗎?我父親還不屑於干呢!」說著,還要伸手打她。昇平公主自幼嬌生慣養,哪能咽下這口氣!她就匆匆忙忙跑回了皇宮,向父皇去告狀,把郭曖那句犯上的話也原原本本說了出來,這句話要犯在別人手上,那不滅九族,也得要殺頭的。可是,代宗皇帝不糊塗,他安慰昇平公主說:「他父親的確是不屑於做天子,否則,天下還會由你我來享有嗎?」後來,又命令昇平公主的生母崔貴妃好言相勸。郭子儀當然風格高,當他知道兒子氣走公主後,立即把郭曖五花大綁去請罪。但是,代宗並不生氣,並讓人給郭曖鬆綁,讓他和昇平公主一塊回府。從這件事上,足以看出傑出宰相的地位是何等的顯赫!還有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在歷史上有很多父子同為宰相的,這就更顯其尊貴和殊榮了。比如清朝著名的宰相劉墉,他一家即是父子宰相,而且都是頗有政績,是比較廉明的宰相。祖籍山東諸城的劉墉劉羅鍋,他的父親劉統勛剛正不阿,為官清廉,備受乾隆皇帝的恩寵,以至於乾隆稱讚他為「真宰相」。後來,劉墉本人也高官得做,最終成了宰相。於是,民間傳說劉墉一家被乾隆封為「天下第一家」。當然,此說並不準確,但是曾被稱為「海岱高門第」當屬無疑。這足見儘管宰相在大清朝的地位已經是極為弱化的情況下,皇帝對自己倚重或恩寵的宰相還是頗為尊重的。不過,與歷史上那些運氣更佳的宰相相比,那可就遜色得多了。宰相治世嘉言名句◆宰相之職,佐天子,總百官,平庶政,事物不統。——《宋史》卷114◆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夫不失時者,在人君簡靜乃可致耳。——唐‐魏徵◆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唐‐魏徵●五花八門,宰相的起源、稱號與出身◆解讀宰相,原來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從民間傳說來看,人們一般就把皇帝直接任命的某某宰相看作是宰相,把他唯一化、誇大化。尤其是戲劇的作用,比如,對宋代明臣包拯的地位和事迹的戲劇化渲染,使人們只知有包青天,而不知有別的同朝宰相。其實,在歷史上看,當時包拯的地位還不及別的大臣地位高。那如何理解宰相呢?對於其含義的理解,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種角度來看。廣義的宰相指的是只要在專制君主周圍起著輔佐、參謀和幫助專制君主進行國家事務管理的朝廷官員。這裡指的朝廷官員是指由專制君主任命的具有正式的國家官職的人員,不包括那些在專制君主身邊的奴才如宦官之類。這裡的宰相實質上是輔政大臣的意思。狹義的宰相指得是那些不僅在實際上起著輔助、參謀和幫助專制君主治理國家事務的作用,而且在官職上達到了被封為相的人員。尤其不是指一個人,有時候是多個人,而且在特定情況下,也沒有隸屬關係。這樣一來,人們在使用這個辭彙時一般都分得不是很清楚。一般說來,我們可以採用廣義的概念來對待這個問題。因為在專制社會裡,專制君主是隨心所欲的統治者,他可以隨時把一些並非宰相的人招進宮來參謀和幫助自己,這些人可能沒有在宰相的位置上,更沒有宰相的稱號,但是其發揮的作用卻一點也不會比真正在相位的人的作用小。所以,就會出現了如下尷尬而又有趣的局面,即有真假虛實宰相之分:一,有的宰相名副其實,有宰相之名,行宰相之實,這樣的應該居多數。二,但也有的是有宰相之名,無宰相之實。比如東漢是的三公,不及尚書台有實權,只是一副空架子。明朝的內閣宰輔有時不及司禮太監的權勢大;清朝的內閣更幾乎是「聾子的耳朵——擺設」,真正的實權完全在軍機處那兒。三,那反過來就是無宰相之名,而行宰相之實的那些官員了。那就是皇帝隨意加銜進入「常委班子」的那些人,比如唐、宋、明、清都有這種制度,在下面還要做詳細介紹。◆宰相的起源與稱號「宰相」或「丞相」是大眾對封建王朝的輔政大臣最為通常的稱呼,可以說無人不曉、無人不知。但它還有許多形象的比喻稱呼,比如「股肱」、「屋柱」、「舟楫」等,在唐朝還有頗為流行的稱號叫:上柱國等等。後來,又延伸了許多別稱,如「宰輔」、「卿相」、「樞相」、「首輔」、「中堂」、「閣老」等。而宰相名稱和宰相制度在歷史上的變化是極為頻繁的,恐怕一般讀者想要徹底搞明白,就必須穿過這個中國宰相體制的小小迷宮。當然一旦走出來後,你會發覺豁然開朗了許多。「宰」與「相」作為命名和職務,在先秦時期已有廣泛的使用。「宰相」的連稱,並正式作為輔佐皇帝、統率百官、執掌朝廷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則始於秦、漢統一皇朝。也有人認為宰相一詞在戰國時就已經開始使用了。椐陳夢家先生的著作《殷墟卜辭綜述》所講,在商代,已經出現「宰」的官職名,但當時的「宰」這一官職,實際上是商王的家臣,負責管理內廷事務,負責管理外廷事務的最高政務官稱作「尹」,「尹」大致類似於後世的宰相。《史記·殷本紀》上就說:「尹,正也,謂湯使之正天下」,這就是說,尹這個官是來治理天下,努力使天下走上正途的。在《史記·殷本紀》還說:「伊尹名摯,為湯相。」這就是說司馬遷認為伊尹是商朝的宰相。以至於伊尹的兒子伊陟在帝太戊時期也繼續做宰相,即:「帝太戊立伊陟為相」。不過,在《史記·殷本紀》中也曾記載說:帝武丁即位後,「思復興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決定於冢宰」。可見,管理商王朝家務的「宰」或「冢宰」在商代後期已演變為宰相了,或者說代行了宰相的職權。其實,只是王權由內向外擴張的必然結果。周朝初年,周武王即位以後,任命姜尚為太師,當時的「師」、「保」、「宰」(「太師」、「太保」、「太宰」)三位全權大臣統領著文武百官,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在春秋戰國時期,隨著周王室的衰微和各諸侯國的蜂擁而起,各路諸侯國紛紛施行變革,官制逐漸趨於正規和完善起來,「相」這一具有「輔佐」、「輔助」之意的動詞,演變成為名詞,成為百官之長的官職名,同時,就有「相邦」、「相國」、「宰相」、「丞相」等各種名稱出現,漸漸向宰相這一通稱靠攏。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一方面確立了皇權的至高無上,另一方面在政治體制上也確立了以丞相為首的中央行政系統。漢朝初年就因襲了這種體制,不過相國的地位要較秦時為高。據《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秦有左右(丞相)。(漢)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國。」看來,這裡面有個由「二相」到「一相」的政治探索的小插曲。漢武帝時,政務中心轉到了內廷,宰相的職權逐漸移到了尚書台長官的手中。西漢成帝以後,宰相的名稱與設置又日趨紛亂起來:「成帝改御使大夫為司空,與大司馬、丞相是為三公,皆宰相也。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亦為宰相。後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宰相,漢獻帝復置丞相。魏改丞相為司徒,而文帝復置中書監、令,並掌機密,自是中書多為樞機之官」(《後漢書》卷49)。這裡面的變化,可以畫一個圖表就一目了然了。東漢的太尉、司徒、司空雖然號稱「三公」,但卻只是名義上的宰相,由於不能發號施令,只能說是假宰相。尚書台的長官尚書令和尚書僕射,才是綜理國家政務的真宰相,因此,在史書上就有所謂的「雖置三公,事歸台閣」(《通典》卷19,《職官一》)的說法。在這個時候,有些諸侯國較為特殊,如楚國的相稱為「令尹」,趙國除有丞相稱號外,還有所謂「假相」和「守相」的說法。魏晉南北朝時,丞相或相國多為權臣自命,成了一種篡位奪權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變,但還是基本上形成了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官制。那些能夠親近皇帝的中書省和門下省的長官,如官名有中書監、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僕射或將軍等的也漸有宰相之名和宰相之實,其位最尊、權最大者為錄尚書事。正像有些學者已經指出的:從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宰相管理體制上有一種共同的特殊現象,就是宰相無定員,無定名,也無定職。比如兩晉時期的諸王以及王敦、王導等人任「丞相」,都是皆因人而設,並非固定體制。經過魏晉南北朝三百六十多年的政治實踐,到隋唐時代,以「三省制」為核心的職官制度進一步整齊劃一,而且這時的「六部制」已基本定型,更說明封建政治體制已經成熟。這時的三省制已經具備三省首長制、三省並重製和三省分權制三個要素,這也許與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三權分立制度有某種對應性,當然總體性質是截然不同的。所謂三省首長制,是指僕射、侍中、中書令既分別為尚書、門下、中書三省首長,又共同為當然宰相。在唐太宗時期,杜淹是以吏部尚書身份參議朝政的,而直言敢諫的明臣魏徵是以秘書監的身份參預朝政的,他們都是名副其實的宰相,打一個不確切的比方,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他們都是「政治局常委」。其後,還有別的官員只要加上「參知政事」、「參議得失」、「同中書門下三品」或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職銜,就都可以行使宰相的職權,也都有了宰相的名分。所以後來有了如下說法:「以他官參掌者,無定員,但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及平章事、知政事、參知機務、參與政事,及平章軍國重事之名者為宰相。」(《通典·職官三》)時光轉到了北宋初年,宰相被確定在「中書門下平章事」這個稱號上,這是大致沿襲了晚唐的規制。於是又設置了「參知政事」作為副宰相,參知政事也稱作「執政」,宰相與副相合起來稱為「宰執」。在宋神宗「元豐改制」後,歷史的車輪又「倒轉」回去,皇帝把尚書省長官左、右僕射為宰相,以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尚書右丞作為副宰相。宋徽宗以後,又有許多雜七雜八的變化。大該上說來,宰相的權力在宋朝已經嚴重削弱,宋代的宰相稱號紛亂而無多少實權,與宋代皇權的高度集中相一致,宋代宰相寶座的「含金量」已很難與前代的宰相相提並論。元朝皇帝又有了新的宰相制度的發明「專利權」,他們以中書省總領政務,並且中書省的長官中書令由皇太子兼領,在他的下面,才設置左右丞相,又接著設置平章政事為副宰相,另外,還有一幫右丞、左丞、參政,也都是名正言順的副宰相。這樣重重疊疊,「房上疊房是樓房」,形成了相對臃腫的輔政決策班子。除右丞相(蒙古人尚右,以右丞相為尊)、左丞相各設一人之外,其餘的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參政等副相均設置多名人員,所以有「元之相職,較前代獨多」的說法(《續通典》卷25,《職官三》)。由於左右丞相、平章政事等「均隸中書令下」,所以元代的宰相,不但要受制於皇帝,還要受制於太子,可以說是頂著一大一小「兩座山」,這也是相權進一步弱化的表徵。明初的宰相設置,本來沿用了元朝的體制,在中央設立中書省,也沒有太子兼任的中書令,只是設置了左右丞相、平章政事等官以「統領眾職」。但由於左丞相胡惟庸的「專權」惹出了不必要的麻煩,為統治者皇權的擴張提供了借口,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十三年(1380年)誅殺了胡惟庸,並廢除中書省及宰相,隨後,於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仿宋代之制設置內閣大學士。在《續通典·職官三》一書中記述了這一重要歷史變革:明太祖建官之始,皆承前制。設中書省,置左右相國,以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後命百官禮儀俱尚左,改右相國為左相國,左相國為右相國。尋又改為左右丞相。置平章政事、左右丞、參知政事等官以統領眾職。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參知政事等官。十三年正月,革去中書省,盡罷其官,置四輔官,位列公、侯、都督之次,尋即汰罷,分其權於六部。十五年,仿宋置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又置文華殿大學士,……二十八年,敕諭群臣:國家罷丞相,設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務,立法至為詳善,以後嗣君其毋得議置丞相,臣下有奏請設立者,論以極刑。當是時,……大學士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帝方自操權柄,學士鮮所參決。引用了這麼大一段,無非表明,在明朝初期,宰相的改制就是相當繁瑣的,一會兒右左丞相,一會兒左右丞相,一會兒又廢除,又設立大學士。什麼原因呢?無非就是皇帝老兒心裡不踏實,掂量過來、掂量過去,反正找一個最佳方案來削弱大臣的決議權。後來的明惠帝建文年間,又繼續炮製,改大學士為學士,就是要打消大臣們的囂張氣焰!明成祖永樂初年時,皇帝實在招架不了了,就把解縉、胡廣、楊榮等人找來參與國家機務,這樣一來,皇帝一省事,原來無事可做的閣臣就從此開始參預政務了。到了仁宗的時候,把楊士奇和楊榮等東宮的舊臣們提拔了起來,楊士奇被提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楊榮被提升為太常卿兼謹身殿大學士,皇帝隨後賜楊士奇和楊榮等批評朝政、指正政誤的銀印,官職也提升為尚書,這樣一來,閣臣也兼任外朝大員,就內外兼管,越發受到尊重,比起那些只主內務,或者只主外事的官員相比較起來,職位顯得尤其重要,於是這些人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宰相。應該說,洪武十三年廢中書省與革掉丞相的職務,標誌著中國傳統宰相制度的階段性終結;洪武十五年設置內閣大學士,又標誌著大學士為宰相變名的肇始。但初置大學士位卑權輕,尚不能與傳統的宰相相比照,只是到了明成祖永樂年間以後,大學士才漸有宰相的實際權力。當然,所謂的「遂為真宰相」或「漸有宰相之實」,只是與初置大學士相比較而言,從根本上說,後世的大學士是不能與先前的宰相同日而語的。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黃宗羲對此早就看得想當清楚,他曾經辯駁說:「或謂後之入閣辦事,無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實也。曰:不然。入閣辦事者職在批答,猶開府之書記也。其事既輕,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內授之而後擬之。可謂有其實乎?」(《明夷待訪錄·置相》)。清承襲了明朝體制,不設宰相而設大學士和軍機大臣,其實質也是大致相同的。正如乾隆帝所言:「宰相之名,自洪武時已廢而不設,其後置大學士。我朝亦相沿不改,然其職僅票擬承旨,非如古所謂秉鈞執政之宰相也。」(《清高宗實錄》卷1129)也就是原來的宰相可以根據皇帝的意思頒布命令,裁量官員的優劣,甚至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處置屬員,而後來的宰相不過是一個皇帝命令的「傳話筒」而已,最多向皇帝提點建議,有時可以起「隔靴搔癢」的作用,在君國大事上根本沒有說話的分量。◆相權變化,秘密究竟何在呢?從宰相名稱的紛亂與宰相制度的沿革中可以發現,雖然這些變化大多與朝代的更替相關,但根本的原因卻只有兩點:第一點就是歷代帝王在沿襲前代典制的基礎上,總是認為前代政治體制上出現了漏洞,因而要不斷對中央統治機構進行變革來適應新的現實,看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某些改革其實不僅不成功,並且使政治制度更趨混亂。比如,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中總是利用內宮宦官的力量來削弱朝臣的勢力,但是宦官危害朝廷、禍亂宮闈的事屢屢發生。東漢有名的「黨錮之爭」、唐玄宗時的高力士之害,還有明朝的司禮監大宦官,以至於清朝著名的安德海、李蓮英等都使得歷代朝廷烏煙瘴氣、民不聊生。第二條就是根基於皇權的至高無上的原則,皇帝志在不斷分割相權和削弱相權,並使各種政治力量互相牽制。要做到這一點,沿用舊制顯然容易使人產生思維定勢,於是皇帝就不斷游弋自己的思維要點,讓大臣們不知深淺,誠惶誠恐。不過,這種變動,造成了制度上的不穩定性,官員的辦事效率也明顯下滑,終於造成世風日下、國勢衰微的弊端。◆查查宰相的身份證,宰相的出身中國是個最講究出身的國家,歷朝歷代皆如此。古代實行的貴族輔政制度,自然就是貴族老爺們參政議政,布衣百姓是沒有資格的。但是,事情也不盡然。個別有濃厚的民主傾向性的統治者還是能不拘一格尋求人才的。比如被殷王武丁「舉於板築之間」的良臣傅說,就只是一個泥瓦匠。又比如周文王也能夠重用布衣出身的姜子牙,這也是一個了不起的英明決策。後來,姜尚的確不復眾望,為周朝的800基業立下了不朽功勛。至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正值戰亂,正值國家用人之際,可能是無暇顧及宰相們出身的緣故吧,諸侯們到處淘金,尋求能治國的賢相良才。比如傳為佳話的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兩人的出身就很低微,而且管仲那時是一名罪犯。就是這兩個人把齊桓公的霸業推向了歷史高峰。秦、漢初期也不太看宰相的出身,呂不韋是位商人,食利是他的本能;李斯出身於小官吏,又是客卿,還差點被排擠出秦國。漢初更有布衣將相的局面,蕭何、曹參都出身於刀筆官吏,陳平、王陵均是「白徒」。漢武帝時的公孫弘也是一個窮讀書人,與貴族家庭不沾邊,但是他後來官至宰相,而且封了後,開了平民封侯的歷史先河。但是到了東漢時期,情況就明顯不同了,袁紹就是四世三公的門閥家庭出身。而出身相對較低的曹操,就時時嫉恨人們對他在骨子裡的另眼顯看,那個不可一世的貴族「超級高幹子弟」楊修就死在了曹操的手上。不過,在三國時候,大名鼎鼎的蜀國丞相諸葛亮又是一個布衣宰相,而且也被封侯,被萬世敬仰。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尤其是在兩晉時代發展大了頂峰,那時的「士族」與「庶族」是截然不同的兩重天,自然做宰相都是世胄門閥貴族大家的子弟了。後來實行九品中正制,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隋唐以來,儘管統治階級在骨子裡還是認為天下是貴族老爺的天下,但是治理國家光用貴族官僚肯定不行,於是通過科舉這條獨木橋,不斷提升一些政權新貴。以至於後來的宰相幾乎都要有科舉考試的進士出身的身份才行,這種制度一直延續下來,到了清朝也是相當的嚴格。不過,名震中外的左宗棠就是以舉人身份成為軍機大臣的,不過他是因為赫赫戰功被皇帝特批成為宰輔大臣的,顯然是一個特例。如此看來,在封建社會裡能做宰相的人中,除了少數飛黃騰達的布衣宰相之外,其他人都是按照嚴格的資格審查,進入政治統治的核心圈的。要想登上宰相這一個無比榮耀的職位,對於一般百姓來說,恐怕實在太難了,可以說難於上青天!宰相治世嘉言名句。◆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四夷諸侯,內親服百姓,使卿大夫各得其任職焉。——《史記》卷56,《陳丞相世家》◆凡宰相,上則啟人主,論道經邦;中則選用百官,賞功罰罪;下則阜安百姓,興利除害,乃其職也。——《續資治通鑒長編》,卷431。◆官者,庶人之師,其身既正,不令既興,在下無怨,唯上之平。——唐‐姚崇●佐天子總百官平庶政的「多面手」◆主臣——漢相陳平對宰相職責的絕妙回答既然宰相具有無比巨大的權力,那他將如何運用這些權力呢?他的職責又是什麼呢?看了下面的故事,我們不難得出答案。《史記?陳丞相世家》曾經記述了漢文帝同右丞相周勃、左丞相陳平的對話:漢孝文皇帝已經對國家的大事很熟悉了以後,就在一次朝會上問右丞相周勃(原為左丞相)說:「朝廷一年內能審斷多少案子呢?」周勃站起來回答說:「臣不知道。」皇上又問:「那朝廷一年內收入的錢幣和糧食有多少呢?」周勃又站起來回答說不知道。於是,周勃汗水都濕透了脊背,對自己不能回答上皇帝的垂詢感到羞愧。皇上又拿同樣的問題去問左丞相陳平(原為右丞相),陳平說:「有主管這件事的。」皇上說:「主管這些事的是誰呢?」陳平說:「陛下要是問斷案的情況,那就去責問廷尉;問錢幣和糧食的事,就要責問治粟內史。」皇上說:「倘若都有主管這些事的人,那你主管的事是什麼呢?」陳平恭敬回答說:「主管大臣們。陛下不知道他們的才能低下,(若發現他們不行)就要追究宰相的罪過。宰相,就是對上輔佐天子調理陰陽的德性,順應四時的變化,對下培養萬物使其得其適宜。對外鎮服四方的諸侯,對內親和老百姓們,使卿大夫等各位大臣都擔任適合他自己的職務。」孝文皇帝聽了後表示很是讚賞。這次答辯也使周勃認識到自己才能不及陳平,就主動把左丞相的上位讓給了陳平,自己屈居右丞相之位。按照陳平的看法,宰相的最重要作用是能善於用人,使各級官員人盡其責,職盡其用。從而使上下內外的各方面事務都能順利展開來達到預期的目的。他用「主臣」這兩個字來概括宰相的作用,真是一字萬鈞。由於陳平在漢初政治舞台上的傑出表現,尤其是在誅呂安劉的政治事變中的特殊貢獻,他的這些話就越發顯得有分量。若一名堂堂的宰相陷入「決獄」和「錢穀」等具體事務中,必定會影響到對全局的考慮,或者因為力不從心,而不能如願以償,而不能實現其政治抱負。至於宰相的職責具體操作起來,要在權力的主軸上把握好君——相——臣三者的銜接關係和制約關係,也就是要運用好兩個平衡術:即在天子與百官之間達成政治利益與個人利益的平衡,這裡面牽涉到兩個方面平衡問題。此外還要在朝官、外戚和內臣之間搞好平衡,這又是從屬於前者卻又十分重要的問題。◆平衡術之一:上佐天子求取權力平衡無疑,宰相是輔助帝王處理政務的大臣,是整個國家和朝廷的中樞機構,他的職責是上輔帝王、下統百官,也就是向上直接對皇帝負責,向下施政頒令統御百官,即宰相是運轉帝國事務的關鍵所在。而向上輔佐天子以求取權力的平衡是至關重要的。否則,如果不能博得皇帝的信任,不光不能進行正常的政治運作,就連身家性命都有不保之虞。在正常情況下,宰相對於帝王要起到「上啟人主、論道經邦」的作用,就是要及時向皇帝進獻嘉言良策,用現代的話就是做好皇帝決策的機要參謀和顧問,當然,這些人是最高級的官員。在某些情況下,大臣是能臣、幹練多謀之士的話,甚至皇帝會更多地聽取大臣的意見,直至把很多決策權交給大臣為止。比如在明君明臣搭配的情況下,唐太宗與房、杜二宰相就是如此,很多決策都是出自兩位宰相的直接謀劃,而兩位宰相也竭盡全力,忠心耿耿,報效國家。另一方面,輔政大臣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糾正國家政策中的錯誤和不足,作為宰相還就人事安排向宰相提出中肯的建議。儘管朝廷還設有掌管法紀的御史大夫,還有掌管言論的官員,比如在唐朝叫做左、右拾遺等,他們都不能代替宰相的看法和言論,最終,皇帝可能在關鍵問題上徵求宰相的意見,所以,宰相的反對意見,對皇帝決策的最終拍板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比如唐太宗最為著名的秘書監魏徵就是難得的錚臣,他的敢於直諫是極為著名的。他曾經勸告唐太宗實行「偃武修文,撫民以靜」的建國策略,為貞觀之治打下了堅實的政治基礎;他曾經勸阻太宗營造新的宮殿,免除了老百姓的勞役之苦;又勸阻了唐太宗在貞觀六年的封禪泰山的舉動;並在貞觀十一年(637年),讓太宗皇帝停修了洛陽的飛山宮;並且,於貞觀十三年,更是給唐太宗上了奏章,就是有名的《十思疏》,指出了皇帝身上存在的10方面的問題,這可是絕無僅有的大膽舉動。不料,唐太宗竟然誠懇接受了。正是有魏徵這樣坦誠磊落的大臣,才使得李世民能勤勉謹慎,才鑄就大唐盛世的堅固基石。不過,皇帝肯於虛懷若谷、察納雅言的畢竟不在多數,更多的是權欲幾度膨脹,專橫殘暴的,那就不僅僅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了,簡直就是殺人不眨眼的再世閻羅。甚至就是素以賢明著稱的乾隆皇帝,他在幾樁「文字獄」中的心狠手辣也是令人瞠目結舌的。儘管如此,宰相對於專制君主也不能完全順從和俯首帖耳,從國家治理的角度,宰相也要肩負起保證天下和社稷傳承,保證老百姓生命生活平安的重任。如果專制君主還能夠努力於政務,還能夠為了天下安寧、百姓樂業而工作的話,那麼,宰相就採用一切可信的方法幫助他治理國家、促進社會穩定和發展。如果專制君主懶惰、荒淫,盡職的宰相也會努力地向他進言,儘可能地勸阻他。如果專制君主做出了錯誤的決定,負責人的宰相也會歷陳己見,以幫助他改變自己的決定。縱然面對殘暴無比的商紂王,尤逢和比干還是面折廷爭,就是身遭誅殺也在所不辭。所以,宰相還有對於專制君主極強的糾違作用。況且中國儒家道德要求官員們要文死諫、武死戰,人們評價一個官員的功過,也要看他能不能努力的進諫。對於宰相,這樣的要求自然是更加嚴格了。那種完全投專制君主之所好而為的宰相,人們對他是譴責的。范文瀾先生認為皇帝的好壞是看能否虛心納諫和能否善用人才。而評價宰相就是看他能不能夠敢於和善於進諫,能不能夠舉薦和使用人才。因而,在某種程度上,人們還可以說,天下之命繫於宰相。◆平衡術之二,總百官求得利益平衡宰相統領百官也實屬不易,可謂是自古官場是非多。這個權力場里有明明暗暗無數條權力的索絆,有時候,說不定宰相也會栽在小人物的手下。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有很多忠臣良相直接壞在或者間接壞在小人物的手上。諸葛亮之所以出師未捷身先死,還不是壞在宦官從中作梗上;王安石的變法失敗與呂惠卿的投機有關;張居正的「一條鞭法」也會在了自己的門生故吏手上,這條鞭倒是反抽在了自己的身上!可是,無論如何,整個朝廷總要有一個百官之長。而且做宰相就要有宰相的威儀,同時也要有宰相的肚量。即使是有才能的宰相也不見得非要才高八斗、獨步天下,有宰相之才卻未能做宰相而又暗懷不滿者恐怕大有人在,更何況還有門戶之見、派別之分。宰相統領百官是其職責,但能否統領百官,能否令行禁止,能否讓百官口服心服,則是一項極為高超的馭人本領,此本領就是一種用人之「道」。宰相統領百官,首先在於「立法」選官,即古人已經說過的「立綱紀,整法度,擇天下之士使其稱職」(《資治通鑒》卷239)。這種「立法」選官,當然是以國事為重,不能懷一己之私念。著名宰相姚崇就善於選官和整治吏治,他一向認為:「官者,庶人之師,其身既正,不令既興,在下無怨,唯上之平。」他在確保自己身正時,下大力氣整肅吏治。他聯合宋璟上疏唐玄宗煞住了皇親們的「斜封官」這股歪風,而且多次拒絕別人的請託,甚至是皇帝的決定,姚崇也據理力爭,最終使玄宗已經答應的申王李成義請託。其次在善於用權,說的不好聽,就是要善於運用權術,尤其對於那些奸惡之輩要時時提放。該用的權力一定要用,該斷不斷,反受其亂。不該用的權力一定不要用,一些權力一定要留給帝王,讓帝王去威風,或獲得臣下的感恩戴德;一些權力要留給臣僚,讓臣僚去施展手腳,同時也得到鍛煉。宰相與臣僚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情景要更為複雜一些。雖說宰相統領百官,從總體上制約著臣僚,但事實上也存在著強烈的反制約作用。宰相也沒有可能事事躬親,政務大多委任於臣僚辦理,宰相與臣僚之間,原本就存在著權力界限和權力分割的不甚明了的情形。臣僚對宰相的反制約情況有可能來自權力行使的規則不明,也有可能來自有意無意的令出不從,也有可能來自幫派朋黨的利害衝突,更何況傳統政治制度還允許臣僚直接對宰相奏章彈劾。而且,不要忘記,「以近臣制權臣」、「以微臣制貴臣」的策略從來就是帝王牽制、削弱相權的兩大法寶。可見,宰相有時候是處在皇帝與眾大臣的利益的夾縫裡,如果不把同百官的利益處理好了,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就會死五葬身之地。◆平庶物,宰相的不同理事風格最後,我們來看宰相處理公務的風格,應該說主要有兩種理事風格:一是只抓大事和要事,尤其是百官的賞罰考評問題,這也就是漢初宰相陳平的所謂「主臣」的要點。另一種處理問題的風格應該是諸葛亮的總攬全體,事必躬親的風格。我國學者任繼愈先生曾經比較了陳平和諸葛亮兩位宰相的理事風格,他認為陳平的氣節雖然不及諸葛亮,但是他在工作上只抓大事不抓小事,而諸葛亮大事小事一起抓。陳平更像一個大國的宰相,諸葛亮的管理層次顯得有些低了。這種看法應該基本上是正確的,但是,還是有一點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那就是兩位宰相所處的環境不同。很顯然,諸葛亮是一位戰時宰相,戰爭的迫切性和你死我活的鬥爭性容不得半點馬虎。當時,諸葛亮手下又沒有特別出眾的人才可用,他有死抱著對劉備的感恩心理,所以鞠躬盡瘁、擄力而行,儘管初衷是好的,但結果是勞神費力,過早損害了自己的身體,造成了自己的不幸早逝。而陳平是一個治世宰相,國家太平,老百姓比較安定,國家的政策如果有不足的地方,可以得到及時糾正,而不至於發生特別嚴重的問題,所以陳平就比較從容,他可以只抓臣下,只管要事,何況這時的人才濟濟,可以讓大臣們好好歷練一下。如此看來,諸葛亮的事必躬親有很大的客觀因素在裡面。當然,作為宰相,就只能總理國家要務,而不能事事面面俱到。宰相治世嘉言名句◆……故經謂君元首,臣為股肱,明其一體,相待而成。是故君臣相配,古今常道,自然之勢也。——《漢書?魏相丙吉傳》後論◆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鑒,內防己過。魏徵沒,朕亡一鑒矣。——唐太宗◆言不傷君,行不害主,禮不壓(僭越)君,名不震主。●錯綜複雜,君權與相權的博弈與廝殺◆君權與相權的博弈陳鋒先生在《中國歷代外戚傳》的《序言》中曾經指出:「封建政治的特質,就是帝王的獨裁和專制。但即使是擁有絕對權力的英明帝王,也不可能事事躬親,所謂的獨裁,有時僅僅是一種象徵。在權力與能力之間,任何帝王都難以彌合。因此,封建帝王要行使至高無上的權力,一方面,要設官分職,通過一整套政治機構來實現他的意志;另一方面,在帝王的左右,在朝廷的統治樞紐之地,又要尋找、利用輔臣,作為皇權的輔助者和政令的直接執行者。一般來說,帝王左右有三股力量可資利用:一是朝臣,二是宦官,三是外戚。三股力量因著各種原因,有時是平衡制約,有時是交互利用,有時是抑此揚彼,但不管是何種手段,都曾構成中國封建政治的重要內容。」在皇帝可以利用的三股力量中,朝臣中的宰相就是重中之重。但是歷來的皇權與相權都形成一種權力的既相生又相剋的關係。相勸可以成全君權,也可以削弱君權,甚至顛覆君權;針對相權的擴張,歷代皇帝都十分警惕,但是總發生弒君篡位的惡性事件,所以,後世的皇帝們對相權是一再打壓。在這種政治格局下,宰相作用的發揮就只能取決於和專制君主的政治博弈。宰相終究是專制制度的副產品,是為君主服務的官職和官員。它沒有獨立的作用,也沒有固定的職責,其作用的發揮完全取決於君主對於宰相的態度和關係。因此,宰相作用發揮的範圍多大,發揮的程度多高,完全取決於宰相與君主之間的博弈結果。從博弈雙方的地位和權力來看,這場博弈並非是平等的對決。君主在他們之間的博弈中居於主導的地位,應該是永遠的先行棋子的一方,君主的意志、行為決定著宰相的行為和對策。從行動的角度看,宰相的行動居於更為主動靈活的地位,因為宰相是相對被動的、但更為積極地選擇行動去適應君主的行為。宰相要做到既要能夠讓君主放心,又要在不觸犯君主的情況下儘可能地貫徹自己的意志與主張,的確是異常困難、非常艱苦的事情。但是,無論如何,積極有為的宰相能夠以靈活的、巧妙的藝術促進君主向有利於治理好國家事務的方向發展,就是宰相的最大成功了。宰相和君主之間的這種複雜、微妙的關係在中國歷史上演出了許多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歷史劇目。從相反的角度看,宰相的個人品質和行政管理能力也影響著國家治理的有效性。雖然我們說在君主和宰相的關係中,君主絕對支配、控制著宰相的行為,決定著宰相管理國家事務的方向和國家治理的基本狀況。但是,宰相的作用是絕對不可等閑視之的。宰相對於國家的治理髮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時甚至關乎全局。宰相的這種作用的發揮程度,取決於宰相的個人品質和行政管理能力。品質好、行政管理能力強的宰相在進取有為的君主手下,能夠從天下、社稷和百姓的安寧出發,利用自己的才能,積極配合君主做出有利於社會發展和百姓安居樂業的決策,幫助君主選擇有能力的人擔任國家的重要官吏,推進國家的有效治理;在君主犯錯誤時,能夠不計較個人得失,努力地去糾正君主的行為;在君主荒淫無道時,能夠用自己的努力,盡量減少君主的行為對國家和百姓造成的損害。而品質不好的宰相,在君主想有所作為時,會去慫恿君主好大喜功,做不符合國家實力的、不利於百姓的貪功之舉,把國家的財力、物力耗盡,把百姓的脂膏榨盡;在君主犯錯誤時,他們從個人私利出發,或者佯裝視而不見,或者千方百計的為君主的錯誤辯解,支持其錯誤決定和錯誤行為;在君主荒淫無道時,他們不是去規勸、諫止皇帝的思想和行為,而是助紂為虐,千方百計的去迎合皇帝,甚至為皇帝的荒淫敗德獻計獻策。所以,在君權與相權的博弈中,雙方扮演何種角色,構成何種關係,都是極為複雜和多樣的。◆君權與相權的廝殺君主與宰相之間的博弈,極容易變成一種廝殺,而宰相更易遭殃。所以,自古以來就有「伴君如伴虎」之說。如果宰相「以天下為己任」,有一番糾偏治弊、奮發圖強和救亡圖存的抱負,事事出策決斷、雷厲風行,難免就有專權嫌疑和被罷黜危險;如果是與帝王爭權奪利,要麼孤注一擲、拿身家性命作賭注,要麼可以作威作福,甚至改朝換代;如果事事順著帝王的意旨,曲意逢迎,難免要受「媚主阿上」之譏,不但為時人貶斥,也為後人所不齒,自己的宰相位子也做得窩囊;如果因著某種不可預料的機緣,僥倖做了宰相,自己又沒有宰相之才,只好唯唯諾諾,暈頭暈腦,遇事既不能作主更不能作斷,宰相雖然做得「逍遙」,卻難免為千夫所指。這就提出了一個至為關鍵問題就是:做宰相要先有宰相之才,做宰相要行宰相之道,宰相輔佐帝王要做到「言不傷君,行不害主,禮不壓(僭越)君,名不震主」,用權合理有度,順主方寸有規。同時,還要看宰相所輔佐的是明君還是暗主,是長君還是幼主。宰相與帝王的相互制約,根基於封建專制制度的。一方面,帝王雖有至高無上的威權,但又不可能事事躬親,必須利用宰相或其他權臣進行輔佐,這就是荀子說的「人主不可以獨也。卿相輔佐,人主之基、杖也」。(《荀子》卷8,《君道》)。按照荀子的說法,大凡明君,都會委賢相治事,一旦委賢相治事,就會得人心而得天下;大凡昏君,必然自治百事而獨裁,自治百事而獨裁,則會導致國家危亡。帝王委任宰相在實際上與理念上都顯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帝王一旦委任宰相,宰相必然「奪」走帝王的部分權力,宰相的「總百官,平庶政,事無不統」,以及對帝王的不時「諫爭」,極易對帝王的威權形成牽制,甚至形成宰相的專權。任何帝王都難以容忍宰相權力的日久坐大,所以帝王在可能的情況下,也就不斷地削弱相權、分割相權,或者頻繁地更換宰相直至罷廢宰相。中國兩千年的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社會中,最鮮明的鬥爭線索是圍繞君權和相權展開的。這種鬥爭在兩千年的浩瀚歲月中一刻也為停息,有時甚至愈演愈烈,達到白熾化的境地。作為皇帝,離不開宰相的輔佐他處理政事,但是卻擔心賦予宰相的權力過大,會威脅自身的統治。因此,要對宰相的權力進行各種各樣的限制和削弱。例如,分割相權,虛化相權等等。不過說一千道一萬,皇帝到底還是不能沒有宰相的輔助。帝國事務可謂是繁雜巨大,只憑皇帝一人的才幹和勤於政務,恐怕渾身是鐵也吃不消。於是,皇帝和宰相的關係就陷入了一個怪圈當中:皇帝就把不中意的宰相拉下馬,另起爐灶換新人。皇帝和宰相就在這樣的怪圈中爭鬥輪迴,互有強弱,但大多時候,還是宰相處於下風的。到了大明帝國朱元璋做皇帝的時候,君權與相權的廝殺達到了歷史頂峰。朱元璋為了維護君主專制的權力,在「胡惟庸案」發生後,廢除了延續一千五百年的宰相制度,設立了司禮監,藉以抵消內閣權力,互為掣肘。以至於後來名重一時的宰相張居正都不得不求助於司禮太監馮保的佑護,這就是有名的「批紅權」。可是,事實證明,宦官更靠不住,後來宦官專權的魏忠賢時代就粉墨登場了,給了統治階級一記「重拳」的打擊。可以說,君權與相權的鬥爭是根深蒂固的,只要君主專制獨裁的制度依據依然存在,君權和相權的矛盾甚至廝殺就會一再活躍。不同的是過去叫宰相,之後換稱為內閣首輔、大學士、軍機大臣等稱謂或名稱的替代品,從實質上講是換湯未換藥。◆同鍋共味,品鑒君主與宰相關係唐代政治家們認為,宰相的作用同皇朝的興衰、君主的功業有極大的關係,即使君主擁有「聖德」,也不能缺少「輔弼」。因此,他們把「祖宗」與「良弼」結合在一起,來看待和評價皇朝曾經擁有的盛大與輝煌。應該說,不同的君主,就會有不同的宰相去對應。當然,不同的宰相也會對君主的思想、行為產生相當不同的影響。宰相對君主的影響,還取決於宰相和君主之間的個人關係。人們甚至總結出了師相、友相、奴相等各種類別來說明宰相和君主的關係不同,對君主產生的影響也自然大為不同。君主與宰相的關係無非有四種主要的配對方式:賢明君主配剛毅宰相、賢明君主對奸詐宰相、昏庸君主對忠貞宰相、昏庸君主配奸惡宰相等等。首先,我們從中國歷史上可以看到盛世和治世里都有比較有為的皇帝,同時也有賢俊的宰相。最為著名的貞觀之治中的英明君主唐太宗同剛正、勇毅、善謀、直諫的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之間的君臣配合,可謂天衣無縫,正是這種健康有益的權力博弈與運作,成就了大唐開國興盛的歷史紀元。其次,賢明君主也難免會有奸惡的宰相藏匿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俗話說的好:人心隔肚皮。又有說法:大忠若偽、大奸若善,這更容易讓人產生誤判。曾經奮發有為的唐玄宗眼皮底下有一個陰險歹毒的李林甫;明察秋毫的朱元璋手下出了個專權的胡惟庸;乾隆皇帝一向被認為是聖明的,但他養肥了一個大清國最大的政治碩鼠——和珅。再次,就是荒淫無道的君主手下有賢明的宰相,也有殉國的忠臣,比如商王太甲時期的伊尹;商紂王手下的尤逢、比乾等等。最後,至於臭味相投、沆瀣一氣的君臣也是相當多的,那些大奸大惡的宰相常常在昏庸的君主的培植下成長起來,比如蔡京、秦檜、賈似道之流,他們專權誤國,他們的主子就是昏庸不堪的。其實,這些為惡多端的宰相,他們並非沒有本領,比如,蔡京的書法就相當不錯,看得出來,他的文化底蘊很深。但是,他未遇明主,自甘墮落,於是就為虎作倀,留下了千古罵名。由於君主與宰相的才能可能會有很大差距,所以在歷史上多次發生宰相「轉正」成王或者成皇帝的情形。曹操是難得的大有作為的宰相,他不會永久雌伏在後漢那些昏庸的皇帝手下,自然要「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司馬昭篡權之心更是「路人皆知」;王莽貌若謙恭,實藏禍心;就連大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也是個反水的大將,他奪取了後周的天下。以這些血的教訓為鑒,後來的皇帝自然疑心是相當重的。而一個宰相要想有所作為,不但要有過人的膽略,還要有一個開明的皇帝和良好的政治環境,三者缺一不可。如果三個環節出現了大的問題,就有發生歷史悲劇的可能存在。宰相治世嘉言名句◆願使臣為良臣,不為忠臣。——唐‐魏徵◆臣竊以量材授官,當歸有司,若緣親故之恩,得以官爵為惠,踵習近事,實紊紀綱。——唐‐姚崇◆「為政以公,毫釐不差。」「存信去詐,以公滅私。」「如鏡之明,斷可以平;如鏡之潔,斷可以決。」「以不貪為寶」,「以廉慎為師」,「凡所從政,必須正己」,「與其濁富,寧比清貧」。——唐‐姚崇●天使與惡魔,相權的人性分化◆給宰相排排隊,看其善惡明愚種種品類中國的宰相政治是變化萬象的,封建社會的宰相是一個龐大的宰相群體,在這裡面,有賢相,有庸相,也有奸相,宰相們既可以安天下,穩社稷,益百姓,也可能禍患天下,毀壞社稷之基,置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應該說,他們的德行,才智、心術、作風,都不可一概而論,甚至有天壤之別。因此很多學者都提出了不同的判定標準,因而,對歷史上各位宰相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門、七高八低。不過,某些宰相中的明星人物,大家的看法都比較一致,對於那些惡貫滿盈的宰相,大家都有公論,沒有人會給他們徹底翻案。不過,也曾經出現過美化歷史醜惡人物的不良現象,這似乎應該引起公眾們的警惕。宰相就象是中華民族歷史天空中的難以計數的星座,在這無數的宰相星座中,既有心懷社稷致君堯舜的,也有以權謀私、奪國篡權的;既有膽戰心驚如履薄冰的,也有蔑視帝王,無所顧忌的;既有生不逢時無可奈何的,也有平步青雲禍國殃民的;既有少年才俊18歲就榮登相位的甘羅,也有大器晚成60歲出山的公孫弘,可謂是酸甜苦辣閑五味俱全,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彩俱備,把人生和社會的豐富多彩都勾畫出來了。按照功德善惡分——則既有充分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輔佐帝王終成偉業的秦之呂不韋、李斯,漢之蕭何,唐之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璟,宋之王安石,明之張居正等等傑出宰相;也有趙高、秦檜、嚴嵩這樣憑藉手中權力為非作歹,對國家統一、民族團結造成極大破壞的奸相。按照專業技能分——大多數宰相是以文章起家的儒學人才,也就是書生,是「文相」,這樣的宰相在歷史上十有八九便是;也有出將入相,原來是馳騁疆場、立下赫赫戰功的將軍,後來搖身一變成了宰相,可以成為「武相」,郭子儀是其中的佼佼者;至於文武全才的,那就是超級宰相,也可以說是「才相」,這樣的人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不過諸葛亮就是最為傑出的代表。他不論是文韜武略、文章書法、奇門遁甲、天文地理,樣樣精通,這樣涉獵廣泛的政治家、軍事家實在是少有的。如果拋開職位不論,單看個人才能的話,倒是中國現代偉人毛澤東的素養的全面性與諸葛亮極為相似。按照職業和出身分——宰相可以是飽學之士,也可以是無賴之徒;宰相可以是地位顯赫的官宦子弟,也可能是地位低微的奴才出身的人,可以是達官貴人、豪門望族的身世,也可以是山村野夫、布衣身世。按照歷史次序排隊——應該說,先前的宰相要比後來的宰相幸運得多。一般來說,先前的宰相權重,後來的宰相權輕,權重的宰相容易在歷史上創造一番偉業,所以,唐代以前的宰相多有以「賢相」而名垂青史者,唐代以後的「賢相」則寥若晨星。按照開國、治國和亡國時期分——開國時期的宰相大多歷盡坎坷,具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和政治經驗,與開創基業之帝王的關係也比較密切,與開國皇帝的英明結伴,很容易成為名相。治國時期的宰相,要麼是繼往開來,勵精圖治,奮發有為,使國家由亂到治,走向興盛的好宰相;要麼就是尸位素餐,得過且過,平庸無為,使國家危機四伏,由盛轉衰的壞宰相。亡國時期的宰相,在客觀上已難有大的作為,即使有經天緯地之才,也難以施展,更何況還有「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在危難時期大將會成為更為耀眼的政治明星。總的說來,亡國時的宰相最容易辨出善惡忠奸,宰相權力的人性化色彩最為濃重。如果按照宰相的舉動行止和命運歸宿進行分類的話,根據有關學者的看法,再加以補充,則可以把宰相們大致歸結出五種最為典型的類型:一類是兢兢業業、鞠躬盡瘁的「賢相」。他們大多以文武才略而拜相,拜相之後又積極輔佐帝王,或建言獻策,治國經邦,或進諫勸戒,矯正帝王的過失。立下了不世之功又不驕狂,有崇高的威望又沒有過度的權力欲,受到帝王的信任又不專權,與帝王的關係密切又保持一定的距離。這類宰相是歷史上的賢相,他們以諸葛亮、魏徵等人為代表,倍受後人的推崇。二類是能謀天下而不能謀自保的「能相」。他們或者性情率直、鋒芒畢露,才幹與謀略又足以為帝王所疑懼;或者功勛卓著、位高望崇,但又不知進退,不思滿盈易虧;或者權力欲太強,不安分守己,窺伺王器。這類宰相是歷史上的名相,以王敦、長孫無忌等人為代表,大多不得善終,後人的評價也毀譽參半。三類是媚主諛君、恭順逢迎的「諂相」。他們不一定有宰相之才,也不一定懂輔佐帝王、統領百官之道,但卻工媚主諛君之術。他們著意揣摩帝王的喜好,刻意逢迎,奴顏婢膝,無所不用其極,或以「狎昵見寵」,或「專以諂媚取容」。這類宰相是歷史上的庸相,以賈充、裴寂等人為代表,雖為帝王所容,卻為時人、後人不齒。四類是陰險狡詐、專權弄術的「權相」。他們或許有宰相之才,也或許懂奉上御下之道,但德行極差。他們或者指鹿為馬、殘害忠良;或者口蜜腹劍、笑裡藏刀;或者拉幫結派、瞞上欺下;或者為所欲為、禍國殃民。這類宰相是歷史上的奸相,以楊素、李林甫等人為代表,大多遺臭萬年。五類是才能平庸的「庸相」。他們本來才德皆無過人之處,偏偏被同樣平庸的皇帝老倌看中了,也就是命中注定有這份令人尷尬的殊榮,他們無所作為,無任何良言良策,只是把持著這半死不活的江山往前邁進。用俗語說,就是只知低頭拉車,不知抬頭看路。在這樣的宰相面前,皇帝可以一時間內「高枕無憂」、縱情聲色,但是早晚會有宗廟告危那一天的到來!◆萬世敬仰,賢相、良相澤被後世傳英名漢唐時期出現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宰相現象」,尤其是唐朝,那些出類拔萃的宰相不僅發揮才能於他們各自所處的時代,而且隨著他們的思想、器度、作風的影響,而超越了他們所處的時代,成了一種澤被後世的文化現象,他們的人格魅力激勵著所有後來的人們效仿和學習他們崇高品德和超人謀略。那些宰相都是人格、學識和功德三方面都較為圓滿的人物。在這些賢明的宰相中間還可以分一下層次,那些更為傑出的是「賢相」,略微遜色一點的是「良相」,當然,這裡面的界限模糊,並非是涇渭分明的。在「賢相」中,有鞠躬盡瘁、民族智慧化身的諸葛亮,還有漢朝的蕭何、曹參,唐朝的四大名相: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璟等等,尤其後面六位代表人物不僅為高權重,更符合宰相的標準,而且他們的忠君報國與一個興旺發達的歷史時期相對應,是他們成就了一代英名君主。應該說,諸葛亮時運有所不濟,但其貢獻是最為卓著的,因為它畢竟是一位亂世宰相,擔承了更多的風險、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在「良相」中間,則有積極進取的蘇秦,有大有作為的張儀,有安邦平亂的周勃,有忠誠勛義的溫嶠,有為社稷所寄的桓溫,有吟嘯自若的謝安,有鞠躬盡瘁的王導,有忠直諫諍的魏徵,有凜然正氣的魏元忠,有正直卓識的狄仁傑,有大忠至純的李,有文武兼備的裴度,有睿智機敏的李泌,有不計得失的張九齡,有善謀大事的張說,有決事如流之相趙普,有忠貞救國的李綱,有革故鼎新的王安石,有契丹奇相耶律楚材,有直陳時政的葉向高等等。可以說,這些良相的事迹越來越為後世人們所追思和發掘,人們將會從他們身上學到更多有用的東西。◆專權害國,奸相的小小花名冊本來,人性並非生來就是惡的。那些在歷史上,玩弄權術,殘害忠良,荼毒生靈的盜國奸相本來並沒有那麼壞。但是,他們生活在腐敗黑暗社會裡,不能潔身自好,因為意志薄弱,最終,放棄了做人的尊嚴,成了屠殺民眾、盤剝百姓的劊子手,成了欺上瞞下,荒淫無恥的政客和惡棍。他們結黨營私,出賣靈魂,置民族大義於不顧,直至成為中華民族的歷史族人。我們可以列舉幾個典型的人物,他們是指鹿為馬的趙高、害人害己的李斯、為奸一世的李林甫、誤國害民的賈似道、笑裡藏刀的李義府、得志猖狂的丁謂、擅權弄國的史彌遠、喪命荒野的阿合馬、出賣民族的秦檜、結黨營私的嚴嵩、狼狽為奸馬士英和阮大鋮、賣國保位的琦善等等。這些人在德行上都有問題,如果他們僅僅是普通老百姓,那就不會有太大的危害了。但他們偏偏是位居宰相,他們的個性缺點就千百倍放大,最後成了國家的缺陷,危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造成了終生的遺憾。我們來簡單看一下李斯,他本來是秦國的大功臣,為秦始皇統一中國力下了汗馬功勞,如果他能繼續謹慎行事的話,也許會留下更為輝煌的名聲,也許他就不會死不瞑目了。可是他偏偏在身居相位時,還死抱著他的「倉鼠」哲學不放,非要抓住眼前的權力和利益,不能將生死置之度外。他明知道篡改秦始皇的詔書,放棄賢明的撫蘇公子、立德才庸下的胡亥為皇帝是很危險的,但他被眼前利益迷惑了,上了趙高的圈套,被人家抓住了人性的弱點,那李斯的下場自然是可悲的。其實,李斯的「倉鼠」哲學還是反映了封建時代的社會現實的,但是,它只能給人提供反面的教材,卻不值得效法更不能去迷戀它,不論「倉鼠」,還是「廁鼠」,結局肯定都不會太好。這一點尤其值得後人深思。◆平庸宰相,無異於政治體制的贅瘤宰相既要能夠與最高專制君主協調好關係,又要處理好各種國家事務,還要與諸大臣們共好事,實在應該德才出眾。如果身為宰相而在品德、知識、才能、經歷上都平平淡淡,應該難以在那個位置上坐得穩。「公侯肚裡能撐船」的諺語就說明宰相不是誰都能夠當的。可是,讓人百惑不解的是,作為系天下安危於一身的宰相,在泱泱大國的歷史上竟不乏其人。原因何在呢?難道皇帝是瞎子、是聾子嗎?原因還是在皇帝身上!原來,不是古人說眾口難調嗎?或者是千人千面,萬人萬脾氣,有的皇帝就喜歡才能平庸,又不思進取的無能宰相。這些人因為無能,對皇權構不成威脅,反而因禍得福,成了昏庸皇帝的一塊權力平衡木。他們沒有主見,因而是皇帝的忠實走狗,不會起反心,或者諒他們也不敢;他們無能,但是又坐在宰相的位子上,就成了那些雄心勃勃的大臣們的絆腳石,而其他人得不到宰相的權利,他們的聰明才智就很難得到施展,他們的野心和政治抱負就無法實現。如此一來,皇帝就用這道牆壁擋住了來自幹練的能臣的直接攻擊。當然,這裡面也有弊端,就是那些懦弱無能的宰相也很容易成為某些智謀超人的大臣的工具,這對皇權又構成了威脅,這就形成了權力的悖論。所謂平庸的宰相,似乎也有自己獨到的一面,不過,在治國上是低能兒罷了。其中有伴食宰相盧懷慎、紙糊閣老劉吉、萬安和劉翊、政治不倒翁馮道、青詞宰相袁煒、嚴訥和李春芳、郭朴、「蘇模稜」蘇味道和「面似高麗」楊再思等等。這些人都是沒有政治遠見和抱負的人物,由於太世故或者太書生氣,大部分人缺少原則性、過於油滑,皇帝可以為所欲為了,國家社稷則「為所無為」了!從歷史史事實來看,如果皇帝才能略差,只要宰相能德才兼備,具有匡扶社稷的員大抱負的話,朝政還是可以向較好的方面轉化的。杜甫不是有「致君堯舜上」的宏願嗎?想必很多有志之士也肯定會有如此想法的。這也就是說,宰相負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和使命,因此,古往今來,人們對宰相在德才方面有更高的標準,諸如「長才」、「碩望」、「心直」、「跡正」,則是根本要求。事實證明,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凡不具備這幾個條件而官至宰相位置的人,都無益於社會進步,甚至要起破壞或阻礙的作用。宰相治世嘉言名句◆近觀漢相,高祖開基。蕭、曹為冠,考宜中興,丙魏有聲。是時黜陟有序,眾職修理,公卿多稱其位,海內興於禮讓。覽其行事,豈虛乎哉!——《漢書?魏相丙吉傳》後論◆蕭何為法,較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凈,民以寧一。——《史記?曹相國世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宰相之間,和睦相處與勾心鬥角◆宰相集團,皇帝的高級參謀部歷史上的宰相可謂多矣。各朝各代很少有設置一位宰相的情況,宰相一職大多是數人共同擔任,既有左右丞相共同秉政的時代,也有三省長官共同秉政的時代,也有大學士共同輔政的時代。應該說,在封建時代,輔政的最高機關更多的是形成了一個宰相集團。唐玄宗初期,宰相竟達17人之多。由於人數多,這個歷代皇帝的高級參謀部就不停地醞釀著政治風雨。對於那些品德高尚的宰輔大臣來說,他們固然有政見上的不同,但他們心胸坦蕩、利益一致,因而往往能達成政治上的高度信任,能夠相處,甚至如魚得水,成為絕佳的搭配,蕭曹、房杜和姚宋三對搭配都堪稱珠聯璧合,如同中國政治史的寶玉一樣完美無瑕,令人為之敬仰感嘆不已。但是,人們得性格、習慣和政見總會有所不同,而品德低下的載輔大臣更容易發生矛盾。這裡面也有政見上的差異造成的感情不和甚至是決裂,也有因為地位和權力的變化或者心存嫉妒而導致的摩擦,也有追逐個人私利而造成的相互攻擊、誣陷乃至於反目成仇,甚至於意在置對方死地而後快。由此可見,在宰相政治的權力場中是極為兇險的,稍有不慎會惹來殺身之禍,甚至戶滅九族,給家族帝來無窮的災難。◆和諧為美,宰相親和政治清明宰相的親和一向被傳為美談,比如漢初諸相的同心協力,最著名的是蕭和與曹參不計個人成見,在政治上前後一貫的政策傳承,為後世所仰慕以及後來的魏相、丙吉之間的知任關係;還有唐貞觀年間宰相的和衷共濟,主要是房玄齡與杜如晦的天作之和,還有魏徵的直言納諫也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還有唐玄宗時期的姚崇宋璟之間的佳配以及後來的三楊輔政與「仁宣之治」等等。宰相的親和對封建帝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它可以使政局穩定、國泰民安,這也是一個英名君主所願意看到的。宰相們在政治策略上可以取長補短,形成互補關係;尤其在個性上也可以互補,剛柔相濟,陰陽磨合,這樣更能處理好宰相與皇帝、宰相與大臣們的相互關係,使帝國體制順暢,更加和諧前進。歷史上久負盛名的廉頗、藺相如的「將相和」應該是宰相關係得到妥善處理的典型案例,我們不能不佩服藺相如的高風亮節和虛懷若谷,也同時佩服廉頗的知錯就改的大丈夫氣概。蕭何與曹參的和睦相處,在當時的民謠中可見一斑「蕭何為法,較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凈,民以寧一。」後來的魏相和丙吉的關係也相當和諧。魏相任丞相時,「總領眾職,甚稱上意。」他關於對待匈奴政策的主張,關於繼承先朝合理制度的主張,都很積極、妥當,為漢宣帝所採納。魏相為丞相時,丙吉位御史大夫。魏相為人嚴毅,丙吉性寬厚,二人協同一致,同心輔政,宣帝皆重之。等到丙吉作宰相時,「上寬大,好禮讓」。丙吉知大體善知人,所薦杜延年、於定國、陳萬年等,均一時人才,以至於成就了宣帝中興。唐太宗時,宰相房玄齡和杜如晦是絕好的搭檔。史書記載:房、杜二公,皆以命世之才,遭逢明主,謀猷允協,以致昇平。議者以比漢之蕭、曹信矣。然萊成(按:杜如晦風萊國公,謚號成)之見用,文昭(按:房玄齡謚號文昭)所舉也。世傳太宗常與文昭圖事,則曰:「非如晦莫能籌之。」及如晦至焉,竟從玄齡之策業。蓋房知杜能斷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謀。(《舊唐書》卷66後論)看來房杜二人確實是政治才能互補的,而唐太宗則是這對「黃金搭檔」的組織者和見證人。在這裡不妨再說一下姚崇拜相上疏的事:史載唐玄宗有意拜姚崇為相,姚崇不謝。玄宗不解,問姚崇何故。姚崇回答說:「臣願以十事聞,陛下度不可行,臣敢辭。」玄宗說:「試為朕言之。」姚崇說出了十件改革建議,其中,第一項是「施政應以仁義為先」,第二項是「數十年不求邊功」,第五項是杜絕一切苛捐雜稅,第七項是禁止建造寺觀宮殿,這些都直接涉及萊百姓的利益,玄宗都答應了,姚崇於始頓首拜謝。第二天,公元713年,玄宗拜姚崇為宰相。這是一個戲劇性的歷史事件,盛大的彪炳中國史冊的開元盛世就是從這裡起步的。從這件事看出,姚崇的歷史責任感和政治使命感。這樣一位好宰相,自然能與同為名相的宋璟惺惺相惜,相互敬重的。下面再看一下史學家是如何評價姚崇奏十事及姚崇、宋璟為相的:姚崇以十事要說天子而後輔政,顧不偉哉。而舊史不傳。觀開元出皆已施行,信不誣己。宋璟剛正又過於崇,玄宗素所尊憚,常屈意聽納。故唐史臣稱崇善應變以佐唐史中心也。……然三百年,輔弼者不為少,獨前稱房、杜,後稱姚、宋,何哉?君臣遇合,蓋難矣夫!(《新唐書》卷124後論)這裡面也說,宰相能和合,則萬世俱興、國運昌盛。◆天昏地暗,宰相傾軋朝綱亂在歷史上,宰相之間相互傾軋,造成政治權力失衡、內部混亂的事件也相當多。譬如唐代中後期的朋黨之爭,或稱為牛李之爭;北宋司馬光、王安石之爭及元佑到崇寧的黨爭;還有明朝嘉慶到萬曆年間閣臣的傾軋。宰相傾軋,會造成朝政黑暗與政局的動蕩。由於宰相們政治意見相悖,則很難在政治主張上大臣達成一致,這勢必造成政令推行不暢。一方要推行,另一方則會百般阻撓或者故意破壞,勢必造成嚴重的破壞。而且宰相們發生內訌,離心離德,使得朝庭政治質量大大下降,人們的心思很難用在工作上,政治風氣會嚴重墮落,時間一場則嚴重危害國家的長治久安。唐朝發生的牛李黨爭是唐朝末年高官爭權的現象,文宗曾有「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的感慨,牛李黨爭使本來腐朽衰落的唐王朝走向滅亡。由此可見,宰相集團若捲入政治權力的大漩渦中,人們是很難把握自己的,其結果必然是對國家和人民造成危害。宋朝時司馬光和王安石之間的鬥爭也極為典型。宋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人蔘知政事,立主變法,但是遭到朝臣的反對,司馬光就是反對者之一。司馬光與王安石本來是好朋友,常相聚交談,以詩唱和;關於改革弊政,觀點亦相似。變法之初,有人惡毒攻擊王安石,司馬光說:「人言安石奸斜,則毀之太過。」司馬光還認為王安石變法倚重的呂惠卿,過於「巧,非佳士,使王安石負謗於天下者,惠卿也。」司馬光還寫信給王安石,奉勸他注意惠卿的奸詐,並指出他改革有點過於急躁。但是王安石沒有聽進去,於是司馬光要求離開宰相集團,「為知永興軍」。司馬光認為祖宗之法不可變,因而反對變法,但新法後來逐漸變成單純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做法上確有強迫現象,引起了民眾不滿,這是他晚年反對新法的客觀原因。兩位大學者和政治家因為政見不同,儘管沒有相互陷害,但是造成了大宋的權力分割,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至於明朝時的閣老之爭,那也是很有名的。其中有夏言與嚴嵩的權力之爭,以及嚴嵩與徐階的利益之爭,儘管大臣們的爭執難免,但是處心積慮的運用權術去爭鬥,必然有害於大明朝的政治體制,其負面影響不可估量。而且,在朝庭中發生爭鬥本身就證明了皇帝的江山並不穩固或者政治體制上出現了漏洞。宰相治世嘉言名句◆璟為相,務在擇人,隨材授任,使百官各稱其職;刑賞無私,敢犯顏直諫。上甚敬憚之,雖不合意,亦曲從之。——《資治通鑒》◆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之罪。富貴壽考,繁衍安泰,哀榮始終,人道之盛,此無缺焉。——裴垍評價唐宰相郭子儀語●宰相命運,平步青雲與滿門抄斬◆嘆宰相,仕途風雨飄搖雨打萍宰相位子不穩,這是歷史不爭的事實。從下面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然足可作證。西漢是中國歷史上政治相對卿明、丞相發揮作用較好的時期,當時實行的是獨相制(即一個負總責的丞相,1-3個副丞相),也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相權比較輝煌的時期。但是,從公元前206年至公元5年的二百多年裡,共歷經了45位丞相,平均在位時間不足5年,這倒與當今美國總統的任期接近。而且,其中因事獲罪而死的就有7人之多,被免職的則有16人,佔了總數的將近一半。唐玄宗是位具有雄圖大略的皇帝,他對宰相的要求他特別高。僅在開元盛世的29年間,就罷免了約19個人的相位,足足跟上前面列舉的200年的宰相罷免情況。漢唐是我國歷史上的相權輝煌時期,宰相命運尚且如此波折,其他朝代宰相的在位時間就更加短命了。北宋從建隆庚申年至靖康丙午年,大約167年,先後更換正丞相72人,南宋149年,先後更換正丞相61人,正丞相每人的平均任期不到兩年半。簡直就是走馬燈似的,其動蕩程度可想而知。這種頻繁地更換「總參謀長」的做法,顯然不利於國家政策的連續性、不利於國家穩定。封建帝王一般要求宰相具有廣博的學識、超人的智慧、出眾的謀略和匡光的胸懷,因而,很多宰相登上相位後也坐不穩。從中國宰相史來看,也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因為難以稱職而被免去職務的。象盧懷慎那樣的伴食宰相是因為一則唐朝實行群相制,宰相不只一人,二則因為有異常能幹的名相姚崇主持工作,他就學做南國先生吹竽——濫竽充數,所以落得一時清閑。明朝的「紙糊三閣老」的產生是因為皇權太強和皇帝重用宦官的緣故,宰相權力邊緣化,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緣故。在正常情況下,無論是皇帝還是百姓,都對宰相的個人才能要求很高,都希望有一個富有智慧而又兢兢業業於朝政,廉潔為政,敢於為民請命的賢能宰相做國家的柱石,做民族的脊樑。然而,由於眾多的形形色色的宰相所處的時代不同,以其所輔佐的帝王不同,兼以個人秉性和資質不同,因而政治命運就大相徑庭。下面我們主要介紹兩種極端的例子:一種是平步青雲,另一種是身遭橫死。◆布衣宰相,往往平步登青雲地位較低的人能在朝夕間平步青雲,這一向是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幻想。民歌中曾唱到: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在現實生活中確實也有某些特殊的例子,猶如做了直升機,一個人突然發達了。這些情況主要發生在諸侯爭霸時期,以及西漢時期舉孝廉那種特殊的體制下,後來,科舉制度盛行,政治體制完善,那種連升三級的事情也幾乎不會再發生了。前面我們也有所涉及就是出身貧賤的人,因為才學和謀略超人,而被委以重任的情況。殷武丁就力排眾議,用託夢的迷信方式把泥瓦匠傅說送上了宰相的寶座,後來商朝果然大治。周文王親自延請姜子牙共謀天下,後來周朝綿延800餘年。管仲作為犯罪的囚徒,因為鮑叔牙的無私舉薦,終於幫齊桓公謀取了霸業。諸葛亮的傳奇更是色彩瑰麗。我們把他的事迹簡單介紹一下,向這位偉大的政治家表示一下我們的真誠敬意!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縣南)人。他27歲時受劉備三顧茅廬之邀而出山,隨後,出將入相,輔佐劉氏父子開國創業。據歷史記載,他立法施度,選賢任能,「務農殖穀,閉關息民」,聯吳抗魏,征撫夷越,五伐中原,六出祁山。其運籌帷幄的韜略、謙虛務實的作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和頑強意志,稱為後世的楷模,他的事迹家喻戶曉,他的美名千古流芳。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從在南陽隆中種地到出山輔佐劉備,這是他人生的重大轉折點,可以說是平步青雲之舉。還有後來漢代的公孫弘,60歲之前默默無聞,至少是排除在封建統治階級核心決策集團之外的,按照現代人的眼光看,他也就是一個老廢物了,可是不料他後來居上,竟然官運亨通,在70多歲登上了宰相的寶座,這也可以說是平步青雲。而一般通過科舉制度或者家族威望以及官僚提拔,能在仕途上飛黃騰達,最後身居宰相職位的也不乏其人。至於傳說中的甘羅18歲為相,那更是政治制度史上的奇蹟,但那同時也是政治制度不健全的證明,是不足取的。◆大起大落,慘死宰相有怨鬼與宰相的風光煊赫相反的就是某些宰相的慘死,這讓很多做官的人多多少少心中留下了或濃或淡的陰影。下面是一些典型的例證:改革家商鞅,乃秦法的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車裂而死;李斯,「東門牽犬」而不可得;竇嬰是不識時務的真丈夫;劉屈chi嫠,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王衍,「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預言應驗在自己身上;爾朱榮是功高孟德、禍比董卓;楊國忠在馬嵬坡前化作一抔賤土;道學的死敵韓佗胄因北伐而殺身;賈似道是生處富貴死處齷齪;胡惟庸在高深難測的聖主面前丟性命;夏言疲於聖命卻怨恨難平:「我要收復河套,實在是為皇帝盡犬馬之忠啊,何故回淪落到如此下場!蒼天啊,你太不公平。」它的這番話可以成為中國封建制度本質的很好說明。所以有人說,這些人都是他們時代的堂堂的宰輔,但結局卻是殊途同歸,無一避免地遭到了殺戮。他們都是非正常死亡的,他們血淋淋的死亡成了歷史最堅實的註腳。當然,儘管其中有值得同情的屈死的靈魂,但是人們一向認為:自作孽,不可活。對於喪失人格,違背良心,想把宰相的權力用來謀取一己私利的宰相,其可悲的下場,應是大快人心的。我們來看一下李斯的慘死悲劇。秦國宰相李斯的歷史貢獻是巨大的,他輔佐秦王贏政統一中國、統一度量衡、又發明小篆書法。但在爭奪皇權的過程中,卻曲意投靠趙高集團,後被出賣,腰斬而死。李斯出生於楚國上蔡,曾拜大學問家荀子為師,學習帝王之術。學成後,在秦王贏政的霸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自己也位居人臣之上,做了宰相,實現了自己的政治抱負。而當秦始皇最後一次巡行病死後,在皇位繼承權上,他由於性格的弱點中了宦官趙高的圈套,讓德才平庸的胡亥登上了帝位。但是胡亥殘暴誤國,尚有良知的李斯被趙高視為眼中釘,後在上書胡亥遭嫌後,被捕入獄。趙高趁機濫用酷刑,用李斯制定的嚴峻刑法來治李斯,可謂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李斯終於屈打成招,因莫須有的謀犯罪被處以腰斬之刑。李斯曾在獄中絕望高呼:「大秦要亡了,如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了。昏君之心尚未領悟,奸臣趙高仍被重用。我不久會看到,盜至咸陽,麋鹿游於宮苑」在臨死時,這個曾經出如朝廷、威風凜凜的大人物終於後悔自己做了宰相,成了人家的刀下怨鬼。由於鯉魚跳了龍門,他失去了牽著獵狗、帶著兒子到上蔡東門驅趕狐兔的美好時光。他也想到了荀子告誡過他的「物忌太盛」的道理,直到這時候才明白淡泊名利的可貴,可是終於悔之晚矣。在他死時也許耳旁縈繞著莊子那句涵義雋永的話:「我仍願做一隻活在水裡,拖著尾巴、吹者氣泡的龜」。悔恨的淚水在無聲飄落,可惜一切都晚了。宰相這個崇高的官位,作為一種不可抗拒的誘惑同時又是帝王精心設置的權力陷阱,它能帶給天下人怎樣沉重的思考呢?要想得到更加深刻透徹的體會,還是讓我們回到歷史發生的那些個年代和那些個地點去探索古人的心路歷程吧。這就是我那篇被人宰割的策劃!!!


推薦閱讀:

歸秀法:從古命書中命運層次高低,看五行流通的重要性
經典愛情語錄 願命運之神讓我看到你,聽到你,得到你。
命運:命里一尺,難求一丈。
你怕是萬千孤獨靈魂中最自信的那一個。
改變命運的竅決--了凡四訓講記 三

TAG:命運 | 權力 | 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