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官位等級(文職典藏版)
一個國家的構成,離不開官位,也就是咱們說的官職。這些個涉及了不同的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的官位情況,實際上就是官職體系。
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官職都不盡相同。從大範圍上講,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中央官職
所謂中央官職,很容易理解,一般都是中樞機構及其專門機構和官員。
自中央統一集權以來,自秦起,到清滅,中央官職也是千變萬化。
大秦王朝,由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那時候的丞相主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和秘書工作。
大漢王朝基本走了秦朝的路子,三公九卿各自分管各方面政務。
到了大隋朝,三省六部制出現了。
三省主要是,中書省搞(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做(執行),長官們都是宰相。到了宋朝,決策部門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搞審議的門下,做執行的尚書省也就被廢掉了。到了大明王朝,內閣成為最高的政務機構組織,他們這些人叫做輔臣,頭兒叫做首輔(實際上就是宰相)。到了滿清,搞了個軍機處,什麼王公、尚書等都成為了軍機大臣,也就由他們統一掌握政府大權。
六部主要是,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吏部;搞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的戶部;掌典禮、科舉、學校等事兒的禮部;玩軍事的兵部;弄司法刑獄的刑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的工部。是為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他們的長官都叫做尚書,副長官都是侍郎。再往下有郎中及郎中的輔助員外郎,還有一些屬官主事等。
當然,中央機構龐大,除了以上這些,像專門機構的官員也不在少數。比如像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曆法等官職。有太史令,有翰林國史編修等。
當然,中央的官職,那真是千變萬化,撿一些主要的說。
令尹(丞相)
春秋戰國時期,在楚國令尹是最高官銜,行使的都是掌握政治事務,發號施令。一句話,對內主持國事,對外主持戰爭,總攬軍政大權於一身。但楚國的令尹可不是普通人都可以擔任的,主要是由楚國貴族當中的賢能來擔任。而且這些貴族裡面大多都是來自於羋姓的熊氏、若敖氏、薳氏、屈氏、昭氏、景氏、彭氏主要族系。當然像吳起、黃歇、李園這類的外姓之人為令尹的,還是少數。
尹
尹,很好理解,楚國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一般情況下左尹地位略高於右尹。需要說明的是尹實際上還是古代官的通稱。比如什麼京兆尹、州尹、縣尹等。
左徒
世左右拾遺,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左徒,就跟這個左右拾遺相當,是楚國的官名兒。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楚國的三閭大夫屈原曾經就是左徒。
上卿
屬於周代官制,一般而言,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
上大夫
先秦時代,有上卿之說。而上大夫是比上卿低一等的官位。比如廉頗藺相如,他們中相如就是上大夫,廉頗為上卿。
大夫
大夫的指向有點廣,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它可指像御史大夫、諫議大夫這樣的中央機關的要職,也可指戰國時代的大夫官職。戰國時代,有上卿和大夫之分。大夫分長大夫、上大夫、中大夫等。
士大夫
一般來說指的是那些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
太史
西周,春秋時代,它的主要是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曆法、祭祀等事,地位相當高。後來到了秦漢之後,有了專門的太史令,職掌範圍也漸小,地位才慢慢下降。
長史
長史也是有朝代區別的,在秦朝主要是丞相的屬官,也就是個秘書長。到了兩漢,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
侍郎
侍郎亦是如此,最開始的時候指的是宮廷近侍。東漢以後成為了尚書的屬官,唐代之後直接成為尚書的副職。
侍中(納言)
侍中是個比較特殊的官職。秦漢之時,主要是少府屬下宮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職。到了西漢不一樣了,成為了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比如什麼常說的武大臣加上侍中之類名號。權利是文可入禁中受事,尤其到了漢武帝以來,地位等級甚至超過了侍郎。再到了魏晉以來,侍中就是事實上的宰相。直到唐宋延續,元朝廢止。
郎中
郎中這裡不是指看病拿葯的,是分掌各司事務,僅次於尚書、侍郎、丞相的高級官員。這個官職最早是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的帝王侍從官的通稱,戰國時期就有,秦漢時期證書設立。當然,郎中作為醫生的稱呼始是自宋代開始的。
丞相
作為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這個官職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秦統一後只設左、右丞相,後世有直接稱相的。到了大明王朝,朱元璋借清除丞相胡惟庸之機,廢除了中書省和丞相制,將中書省和丞相的權力分屬給六部,丞相這個官職也不復存在。
太師
太師實際是兩種官職,一則是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的三公之一;二則是「東宮三師」的太子太師,是太子的老師之一,後來也成為了虛銜。
太傅
與太師一樣,既是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
少保
兩種官職,一則與少師、少傅統稱為「三孤「,後來成了虛銜;二則是「東宮三少」之一(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後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
尚書最早的地位不高,只是個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三省六部出現之後,尚書以正三品為六部正長官。
學士
最早的學士指的是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到了唐朝以後,直接指翰林學士,成為了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成為了「內相」。明清時又不一樣,雖然承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都是翰林學士,但與唐宋的地位和權利是大不同。
參知政事
作為隋唐南北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這個官職是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的參政。最初只是臨時差遣名目,後來到了唐太宗貞觀十三年的時候參知政事始正式作為宰相官名。到了宋代,參知政事演變成一個常設官職,實際上就是副宰相。它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削弱相權,增大皇權。
樞密使
宋朝,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院的長官就是樞密使。唐朝的時候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
軍機大臣
作為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這個官職不像其他朝代的官員一樣,是屬於那種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
軍機章京
俗稱"小軍機"軍機章京,最早是由內閣中書等官員中選調。乾隆的時候改由內閣、各部、理藩院等衙門調派。
冏卿
是太僕寺卿的別稱,掌管皇帝車馬、牲畜之事。
聊中央官職,必然不能忽略的是監察機構的官職。
御史
最早是史官,秦以後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於丞相。主要管的是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的勾當。
刺史
同御史一樣,也曾屬於過監察體系官職。在漢朝的時候,經常命丞相另派人員出刺各地,不常置,是為刺史。漢武帝的時候,直接設置了這樣的官職,行的是檢核問事之意。後來刺史制度在西漢中後期得到進一步發展,對維護皇權,澄清吏治起著積極的作用。王莽時代,直接把刺史這種監察官變為地方軍事行政長官,成了州牧。
校尉
最常見的當屬司隸校尉,是來監督和檢舉京師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為。校尉這種官職,在兩漢時期是次於將軍的官職,到了唐以後地位才慢慢變低。
地方官職
與中央對應的,則是地方官職,歷朝歷代不盡相同。
秦漢地方主要的長官是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都是大同小異。
隋唐則不一樣,主要行政是州,他們的領導主要是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不同的是唐代在一些特別重要的軍事重鎮,設了一些節度使,什麼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都是節度使的屬官。
到了宋代,州官直接叫知州了,縣官成了知縣。
元代更特別,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叫行中書省。
再到明代直接把行中書省改稱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稱為「省」。再往後點,直接叫府,最高領導長官稱知府。
地方上不得不說的就是監察這塊。漢代的時候天下13州,中央派官員去刺探情況,這種官員叫刺史;唐朝又不一樣了,天下22個道,中央派官員前往巡視改叫黜陟使;宋代又把全國分20幾個路,路中設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務,也是一樣的道理
在地方上,同樣有一些官職是必須要熟知的。
節度使
最初只是中國古代軍事將領,後來成為了地方官。唐朝駐守於各道的武將稱為都督,而一旦都督帶使持節,那就被稱為節度使。當然也有例外的是,稱持節的各鎮守軍官,像觀察使、招討使和安撫使的也曾經為節度使。
經略使
作為與都督並置的,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也叫「經略」,像范仲淹曾任陝西經略副使。到了明清時代,官位高於總督。洪承疇降清後曾任七省經略,駐紮江寧。
太守
太守也就是「郡守」,是州郡最高行政長官。
都督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中國古代軍事指揮官官名,最早是軍隊中的監察官,和監軍一樣。到了魏晉之後就演變為統領軍隊的軍事長官。
巡撫
巡撫大人,多指明清時代,明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朝的時候直接成為了省級地方長官,地位上略次於總督,也有叫「撫院」、「撫台」、「撫軍」的,都是一個意思。
從事
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
知府
中國古代的地方職官名,州郡最高行政長官,宋朝的時候正式設立州府級地方長官"知府事",明朝有了以"知府"為名的地方官職。這個官職掌一府之政令,總領各屬縣。什麼宣布國家政令、治理百姓,審決訟案,稽察姦宄,考核屬吏,徵收賦稅等一切政務都是他的職責。
通判
通判是在州府的長官下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官職,對州府的長官有監察的責任。蘇東坡就曾經擔任過鳳翔通判。
縣令
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
里正
古代的鄉官,即一里之長。
里胥
管理鄉里事務的公差。
推薦閱讀:
※熱點|現役都不願改文職?破局只差一個何正文將軍!
※2018軍隊文職報名時,這個決定你能否能考上!
※軍隊文職首次招錄最高年齡,你能考嗎?
※真的要轉非現役文職?將要脫軍裝的我有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