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想去看看張愛玲住過的地方?
3月4日,漢源匯攜手三生,邀您與張愛玲研究專家淳子老師一同探尋「張愛玲城市地圖」。
在開啟我們探訪之旅之前,小編想和您分享一篇淳子的美文。
我們為何要去尋覓張愛玲的城市足跡?
張愛玲筆下的海上花,有著怎樣的前塵今世?
讓淳子老師用她獨有的細膩文字告訴您。
想不想去看看張愛玲住過的地方?
淳子
1978年讀大學中文系,書單里沒有張愛玲。那時候,沈從文剛剛復出水面。
1987年,偶得《傾城之戀》小說,感覺是震撼,是瞠目結舌,是猝不及防的被俘獲。難怪胡蘭成第一次讀到張愛玲的文章,不覺身子坐直起來。
從此,我把自己做成了一張申請表格。 1990年,申請去香港。表哥陪我去香港大學,只為了看看,臨走,在校門口的小店裡買了紀念品。 1993年,隨《紅玫瑰和白玫瑰》電影劇組進入常德公寓。張愛玲在那裡成名燦爛。 長江公寓,她在那裡寫了《十八春》和《小艾》後,去了香港。與姑姑的一聲再見便成了永遠。 著名配音藝術家劉廣寧說:《十八春》在《亦報》上連載,她每天剪下來收藏。那時她只有十五歲。1995年夏天,申請去美國。拒簽。秋天,聽到張愛玲去世的消息。那天我正在新加坡麗地呼聲廣播電台播音。
我住在新加坡碧山區,樓下有一個小書店。下班後,排擋里一份生蚝炒蘿蔔糕,一杯咖啡,然後去書店看書。 這個書店的店規是,可以買也可以借。買別人讀過的書可以有折扣。被閱讀次數越多,折扣越大。1995年9月15日,我在這個書店買了張愛玲翻譯的《愛默生選集》,7元新加坡幣。 四天後,張愛玲的遺體在洛杉磯惠澤爾市玫瑰崗墓園火化。 1996年春節,轉道去香港。 嶺南大學教授許子東帶我游車河。 許子東道:「正在籌備一個張愛玲作品研討會,蘇童、王安憶都會來。」 第二天,在香港軒尼斯道上的一家書店二樓,買了《張愛玲短篇小說集》,是1979年版的,港幣12元。因是舊書,打了八折。拿了書去淺水灣,一杯咖啡,磨蹭了一個下午。
張愛玲小說里的人兒在眼前晃來晃去,都是活生生的。
1997年回到上海,開始申請採訪與張愛玲相關的人。採訪老電影人沈寂,當年沈寂與桑弧(《小團圓》里的燕山)一同去張愛玲的家拿劇本。
約請採訪桑弧。時桑弧病重。等,等到的是死訊。他曾經接待過張愛玲的客廳也拆掉了。 採訪柯靈(《小團圓》里的苟樺)的夫人陳國容。柯夫人說,等她出院,她有一些資料可以給我。柯夫人在醫院一住就是十多年,直到過世。 採訪張愛玲在聖瑪麗婭女中的同學。 採訪台灣皇冠出版社的編輯。採訪張愛玲的鄰居、畫家孫良。
採訪胡蘭成的侄女胡青芸,《小團圓》里的秀男。 採訪胡蘭成的兒子胡紀元。 採訪三十年代的上海才子周劭(字黎庵),他是了解胡蘭成與張愛玲的人,直到五十年代,他還在國際飯店旋轉門遇見胡蘭成。兜兜轉轉,不得要領,當然也是不急,以為有的是時間,最後還是錯過了。張愛玲改變了我的生活軌跡。研究她,成了我生活的重點。
從李鴻章在上海興辦洋務運動始,繁衍至張愛玲,整整四代人的家族歷史,是一部上海開埠的歷史,是中國第一次近代文明的歷史,張愛玲用小說表現了一個中國封建傳統官宦大家族進入都市文明的無情律法漸進的歷程。
2000年,巴黎。尋找喬伊斯的蹤跡。 愛爾蘭作家喬伊斯用了9年時間寫了小說《尤利西斯》。他通過小說里的推銷商布魯姆的一天,描述了都柏林人的生活和精神氣質。他說:「我要為都柏林畫一幅如此完整的畫卷,萬一哪一天都柏林從地球上突然消失了,人們可以根據我的書重新建造一個都柏林來。」 黃昏里,一路小跑,趕到雨果故居,坐在雨果卧室的地毯上,良久良久。雨果的文字,巴爾扎克的文字,與巴黎構成了不可撼動的關係。
走在普魯斯特筆下的小廣場上,忽然覺悟出了文學與城市的關係。 也就是從那一天開始,我決定寫一本書,有關張愛玲與城市的書,有關文學史懸念的書,有關一樁情感懸念的書——《張愛玲地圖》。一種原本已經醞釀太久的激動橫掃體內,我終於為自己的情感找到了一條正確的出路。我開始重新申請。 申請進入張愛玲的人生,張愛玲的內心歷程,張愛玲所在的城。 語言永遠是真正的重點。 事情就這樣開始了。 繼續尋找,梳理,閱讀,採訪,收集原本書籍,敲擊電腦-------有探寶的感覺,偵探的感覺------ 期間,我不斷地說服一些人,把張愛玲的遺物買下來,在上海,在她降臨的房子里,做一個紀念館。不過,很少有人理會我。即使在文革中,青年人仍會在窄小的弄堂里,廚房的後門口,細聲細語的用上海話爭辯法國人與蘇聯人的藝術優劣-------民國一代的留歐前輩在客廳里偷偷的教子女或者鄰居家的孩子讀英語,讀法語,偷偷的讀莎士比亞,托爾斯泰,鋼琴已經被拖走了,拉上窗帘,聽貝多芬,或者肖邦,那種神情,是理所當然的,天經地義的,這就是上海,它成全了很多人,包括張愛玲。
張愛玲知恩圖報,用她的文字讓這個城市不朽。 張愛玲的好,在於她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同時熟悉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從而擴大了中國現代小說的根基和表現力。 張愛玲是第一個使用西方小說技巧、中國文學傳統,自覺的寫出了都市人性的變異的女性作家,黑暗的或者幽微的,不可抗拒或者無可奈何的。冰心、蕭紅、丁玲、沈從文、郁達夫、施蟄存、穆時英、林語堂等,都沒能達到這樣的高度。(張愛玲小說插畫)
1955年以後,張愛玲獨居在美國,四十多年域外生活,書寫的依然是上海。 《色戒》,《半生緣》,《對照記》,《同學少年都不賤》,把很多人都嚇了一跳的《小團圓》----。尤其是《小團圓》,是張愛玲自身的一部歷史,她用極端的黑色筆觸寫出了自己在這個城裡的呼吸、思想、感情、婚姻、創傷、冷漠、自私、變故、荒涼、長年的無聲的掙扎,包括良心的、道德的、生存的掙扎,有一種近似殘酷的蒼涼的凌厲的不可一世的暴力美。推薦閱讀:
※身上這地方長痣財運亨通
※汕尾人的特點是如何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特點?
※港人說:香港是中國人社會中最廉潔的地方
※這幾個地方長痣的人,風流成性,註定是二婚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