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耕讀與中華傳統文化

 

田園耕讀與中華傳統文化

史飛翔

2016年8月30日《咸陽日報-文化周刊》

一般而言,影響中國人精神發育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地域文化、家族文化、釋道文化。此外,還有一些亞文化形態也影響著國人的思維和生活,比如:隱逸文化、耕讀文化等,其中尤以耕讀文化影響巨甚。耕讀文化是一種以半耕半讀、耕讀結合為主要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的一種文化觀念。耕讀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出的是一種自覺的文化追求,堪稱是中國人的「精神專利」。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中國人認為,道德傳家最久,其次是耕讀傳家,再次是詩書傳家,最後才是富貴傳家。「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所以,中國傳統文人最大的理想就是「晴耕雨讀」「有餘力、則學文」。在民間,老百姓更是推崇「耕讀第」「耕讀傳家」,不少人家都將「耕讀傳家」作為家訓,代代相傳。

說到田園耕讀,我們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陶淵明。陶淵明出身於沒落官僚家庭,少時貧窮,「居無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給」。青年時期,「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二十九歲時,迫於生計,走向仕途。在官場先後「五進五齣」,入世不徹底、出世不甘心。不惑之年,在親友勸說下,出任彭澤令。任職八十餘天,適逢郡派督郵來縣巡視,縣吏告訴他「應束帶見之」,淵明說:「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小兒!」當天便解綬辭官回鄉。拋棄功名利祿,歸隱田園。辭官後直到逝世,陶淵明一直過著田園耕讀的生活。在此期間寫下了大量的膾炙人口的田園詩。那麼,陶淵明筆下的田園耕讀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呢?「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歸園田居》之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之五)如此詩情畫意的生活,千百年來一直蕩漾在中國知識分子的心底。

陶淵明之後,痴迷於田園耕讀的中國知識分子比比皆是、代不乏人。其中尤以王維、孟浩然、柳宗元等人為代表。「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王維《終南別業》)蘇東坡曾在《前赤壁賦》中寫道:「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同樣,隱士陶弘景有一首詩《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田園耕讀早已成為中國知識分子一種揮之不去的理想情結。

如今,隨著歷史的疾速發展,我們早已告別那個炊煙裊裊、雞犬相聞、充滿著詩情和畫意的、傳統的「鄉土中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行履匆匆、精神焦慮的工業時代、後工業時代以及信息時代。如今我們行走於鋼筋、水泥構成的「都市叢林」,卻愈加地懷念那個青山綠水式的田園牧歌生活。近年來興起的「隱居」時尚,說穿了其實就是一種厭倦都市生活之後的,自然主義的返璞歸真,是一種山居體驗,是一種田園耕讀生活的回歸。田園耕讀是對「鄉土中國」的一種歷史追憶,是對農耕時代田園牧歌生活的一種精神嚮往,是對抱朴守真心靈生活的一種崇尚回歸。田園耕讀是中華傳統文化孕育出的一種古典的、智慧的、閑適的生活方式。

寄至味於淡泊,發隱憂於日常,如今,我們談論田園耕讀生活,並不是要大家回歸到「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社會,而是讓大家能在喧囂、浮躁的日常生活之外,有所淡然,有所超越,能夠親近山水林泉,能夠沐浴陽光雨露,與天地萬物和諧共處,進而達到身心兩安。


推薦閱讀:

偷吃佛祖香燭,自稱半個觀音,已近正果的她為何還下界招惹凡塵
天珠怎麼鑒定?真正的價值又是多少?
什麼是男尊女卑?別再曲解傳統文化!
大年初二 為您送福 願您闔家歡樂,幸福平安!
又到一年清明時, 你吃過這些傳統美食嘛?

TAG:文化 | 傳統文化 | 傳統 | 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