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八十五式圖解(4)

第七式  左摟膝拗步

    動作一:腰微右轉,右胯根微內收。隨轉腰,右肩下松,右肘下沉,自然地帶動右掌弧形下落(經右胯側),隨下落隨著臂外旋使掌心漸漸翻朝上;同時左掌也隨轉腰自左下向前而上(高與橫膈膜齊)弧形右移。眼隨轉腰向前平視,眼神要關及右掌。(圖29—30)

附註:隨轉腰,沉肩墜肘,帶動右掌外旋,使掌心向內,自面前弧形下落至右胯側,掌心漸翻向上。

    動作二:左腳提起,上體繼續向右微轉;隨轉體,右掌弧形向右斜角上移,左掌繼續向右弧形落於腹前;眼稍關及右掌即移顧左掌。(圖31)

附註:眼稍關及左掌即移顧右掌。

    動作三:左腳向前落下,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漸漸移向左腿而至全腳踏實,身體也同時漸漸左轉,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同時,左掌隨轉體向下經左膝前以半圓形摟至左胯旁;右掌也隨著體重前移和身體左轉繼續弧形向上經右耳旁向前 (東)推出。眼關及左掌摟過膝部即向前平視,眼神並要關及右掌前推。(圖32—33)

    要  點

    1.兩手必須隨腰的轉動而動作;腰部由右轉變為左轉時,切不可搖晃,因為一搖晃,上體勢必或側或傾或仰或俯,與「立身中正」的要求不符。向前邁步時,上體也仍要正直,避免前俯、後仰。在邁步過程中,因為只有下蹲的一腿作支撐,所以往往會為了照顧身體的平衡而把臀部凸出,這就不符合「斂臀」和「尾閭正中」的要求了,這點必須注意。定式時兩手應該同時到齊,不要一隻手已停著,另一隻手還在運轉。

    2.由圖30過渡到圖31時,右掌自下向右上移要與左腳提起一致;體左轉、變弓步與右掌推出要一致。整個摟膝拗步動作要做得協調、圓滿、柔和,不可有滯頓或稜角的現象。

    3.  右肩往下松沉時,不可形成右肩低左肩高的現象。整套動作中雙肩須平齊。

    4.  凡摟膝拗步中摟膝的一臂要呈弧形,避免伸直;推出的右掌,要微微旋轉而推出,但到定式時,掌心不可正對前方,須稍朝左斜;兩掌要坐腕。

附註:用腰肘的力量,從膝上摟過,不能光用手。推按之手自肩部而去,不能從胸腹中線而出。左腳提起,不要里收靠近右踝,而是直接弧形向前伸出。前邁時,右腿要坐實,左腳先提大腿,帶動腳跟,腳尖自然下垂,由屈而伸,緩緩踏出。弓步的橫向距離略小於肩。

第八式  手揮琵琶

    動作: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左腿(如前所述,弓腿的一足負擔重心約百分之七十,要完全落實),右腳稍提起,向前距原地一腳許落下,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右腿,身體漸漸右轉;左腳稍提起,向前也距原地一腳許落下,以腳跟著地,腳尖微抬,膝微弓,成左虛步。同時,左掌隨轉體向前弧形上舉,隨舉隨著臂稍外旋使掌心朝右,食指高與眉齊;右掌也同時隨轉體向下後撤,臂稍外旋使掌心朝左,收於左肘里側,兩掌心前後遙對,如抱琵琶狀。眼通過左掌向前平視。(圖34— 35)

    要  點

    1.由摟膝拗步變為手揮琵琶時,重心前移和後坐都要求上體正直,不可前俯或後仰。

    2.右掌後撤收回時,要以腰為軸,要松肩、墜肘、沉腕這樣節節貫串地收回;要以身領手,不可先將右掌撤回而不顧肩肘部分。

    3.左掌上舉要帶弧形,右臂也不可挺直。

    4.做手揮琵琶動作時要有下沉的氣勢,但精神仍要具有輕靈活潑的意思。

    5.同前提手上勢要點2,惟左右式相反。

附註:兩手都要以腰為軸,做到沉肩、墜肘、坐腕,右手回縮要隨腰以肩帶肘,以肘帶腕,以腕帶掌指;而左手上舉要隨腰以肩催肘,以肘催腕,以腕催掌指。兩手合攏略收回後再向前裹合。兩肩要始終齊平,不可一高一低。

第九式  左右摟膝拗步

  (一)左摟膝拗步

  動作一:腰微右轉,右胯根微內收。隨轉腰,右肩下松,右肘下沉,自然地帶動右掌弧形下落經右胯側,隨下落隨著臂外旋使掌心漸漸翻朝上;同時左掌也隨轉腰自前弧形向右下移,隨移隨著臂內旋使掌心翻朝下。眼隨轉腰向前平視轉移,眼神要關及右掌。(圖36)

    動作二、三:同前左摟膝拗步動作二、三。(接圖31—32再接37)

    要點同前左摟膝拗步。

    (二)右摟膝拗步

    動作一:左腳以腳跟為軸,腳尖外撇45度,身體漸漸左轉。隨轉體,左掌漸漸弧形向左後移,隨移隨著臂外旋使掌心翻朝上;同時右掌也隨轉體自前弧形向左下移,隨移隨著臂內旋使掌心翻朝下。眼隨轉體向前平視轉移,眼神要顧及左掌。(圖38)

    動作二:重心漸漸全部移於左腿,右腳向前提起,身體繼續微左轉;隨轉體,左掌弧形向左斜角上移,右掌繼續向左弧形落於腹前;眼神稍關左掌即移顧右掌。(圖39)

    動作三:右腳向前落下,先以腳跟著地,隨著重心漸漸移向右腿而至全腳踏實,身體也同時漸漸右轉,弓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同時,右掌隨轉體向下經右膝前以半圓形摟至右胯旁;左掌也隨著重心前移和身體左轉繼續弧形向上經左耳旁向前(東)推出。眼一關及右掌摟過膝部,即向前平視,眼神並要關及左掌前推。(圖40—41)

    要點與左摟膝拗步同,惟左右式相反。

    (三)左摟膝拗步

    動作與前右摟膝拗步相同,惟左右式相反。(圖42接31-33)

    要  點

    1.同前摟膝拗步要點。

    2.練習該拳套時,其步型中弓步、虛步的兩腳不可站在一條橫線上,這樣容易產生重心不穩和彆扭的現象;必須後一腳與前一腳彼此稍微離開橫線。所以每當上步或退步時就應注意落步的地點要稍開一些,才顯得平穩。「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引自《太極拳論》)這句話,也包括步型與步法的正確性在內。

第十式  手揮琵琶

    動作和要點皆與第八式「手揮琵琶」相同。(圖34—35)

第十一式  左摟膝拗步  

    動作和要點皆與第九式「左右摟膝拗步」中(一)左摟膝拗步相同。(圖36接圖31—32再接圖43)


推薦閱讀:

【太極說 | 敢問敢答】陳有華答拳友問
楊式太極拳的「正舒松慢勻穩」
陳式太極拳怎樣移重心重心轉內弧怎麼轉
陳氏太極拳四十二發勁

TAG:太極拳 | 太極 | 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