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不斷的強調基本功對舞者的重要

從事舞蹈教學以來,筆者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多舞蹈學生都不夠重視舞蹈基本功的訓練。不論是芭蕾基礎訓練還是古典舞基礎訓練,學生上課的狀態並不是很投入,基本功訓練的興趣也不是很高,沒有意識到基礎功在舞蹈藝術中的重要性,而是很被動地當作是老師授予的技術,沒有全身心的感受它。

舞蹈基礎訓練是對人的骨骼和肌肉的複雜結構去進行嚴格訓練的開始,這些動作構成了整個身體處於無休止的多種變化形態之中。芭蕾訓練主要訓練腿部的肌肉能力,包括開度、柔軟度、直立以及身體、頭、手的配合和動作的協調性。通過練習可達到身體的直立感和穩定性,以及較準確地移動重心的能力。中國古典舞基礎訓練主要目的是為了舞蹈的表現創造以物質為前提的身體條件,以培養技術技能為主要功能,強化身體韻律與動作技能的有機結合,創造具有高水平專業舞蹈藝術所需要的身體表現語言與手段。

初學舞蹈的學生,往往缺乏藝術需要的「力度」、「柔韌性」、「乾淨」、「穩定性和協調性」,跳起舞來呆板、鬆懈、不協調。因此必須通過系統的舞蹈基本功訓練才能克服自然形態的各種毛病,掌握正確的姿態,訓練肢體的柔韌性,能很自由控制能力和關節的力度。很多學生不重視基本功,覺得「只要表現能力好就行,基本功沒有多大的用處。」不少學生為了追求高考成績不得不拔苗助長,還沒有開始把基本功練紮實就開始了成品舞的練習。一旦遇到稍微難的動作,往往就力不從心。殊不知如果不經過系統地、專業的訓練,只片面追求舞蹈感覺,學生必定跳不好舞。這正如一個不懂語法也不會寫字的人,必定寫不出文章,正如沒有打牢地基,沒有一磚一瓦,怎麼會有牢固的高樓大廈是一樣的道理。道理說起來似乎人人都懂,但是做起來就與之背道而馳了,因為他們覺得基本功訓練枯燥、乏味、又苦又累,所以能認真地堅持以衡就很難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對基本功訓練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它的客觀規律,要由淺入深、有量變才能達到質變。舞蹈訓練更是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把上把下的練習,沒有良好的柔韌性和軟開度,舞姿是不會達到要求,跳起舞來也就不會有流暢性和優美性。例如控制(控腿)。如果自身的訓練能力達到了把腿抬的很高,超過頭部,並長時間地控制在保持的高度上,那就會喚起觀眾們的熱烈掌聲,這是因為訓練的效果達到了超出常人的承受範圍,他的技能受到了觀眾的讚賞和肯定。而基本功沒有練紮實的話,就會起反效果。整個舞姿被破壞,搖搖晃晃,腿部也發抖,那就形成了醜態,反而讓觀眾倒胃口。比如旋轉。如果能飛速地旋轉多次並且很穩地落到舞姿上,同樣會得到觀眾的認可。而沒有練好的話,還沒有轉幾圈就動倒西歪甚至暈眩在舞台上。又比如兩腿在空中來回穿行形成了空中劈叉的瞬間懸浮狀態,然後又與地面相接觸,這時就必須具備具有彈性的柔軟的膝蓋和踝關節有能力去排除隨時可能發生的刺激,並通過腳下產生的某種輕巧的力使控制力和重力保持平穩,從而使動作 顯得輕盈。

一代代舞者正因為熟練掌握了讓人驚嘆和欽佩的舞蹈技藝而成為舞蹈藝術家。舞蹈演員對基本功的長期的艱苦訓練視為保持舞蹈藝術生命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而他們在訓練中所獲得的超人技藝不僅是舞蹈家可以炫耀和觀賞者嘆為觀止的資本,在驚嘆、欽佩中更孕育了技藝本身的文化因素和審美價值。所以,舞蹈教師應該首先讓學生認識到基本功的重要性,在舞蹈的基礎訓練中把技術訓練運用到有目的的表演組合或具體的作品中時,進入了某種輕鬆活潑的狀態之中,成為滿足實際需要的有目的的技術訓練。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基礎訓練得到和諧的運用和強而有力的展示。

舞蹈是借用人體動作、手勢、姿態等人體語言作為藝術表達的工具,其靈魂是情感,以展現人的思想情感、展現時代文化背景為最終目的。

在學生掌握動作的同時,應當滲透充滿感情和想像的舞蹈藝術語言,在基本功訓練的基礎上發展形象思維、自由地、創造性地表演舞蹈。這樣才能以情動人,達到「以舞帶情」、「以情舞動」的藝術效果。這種「情動並茂」的表演才能化為動態美的藝術形象,才能引起觀眾的審美興趣,得到觀眾的認可和讚賞。進而產生情感共鳴,收到動人的藝術效果。學生才能夠真正地從課堂邁向舞台。

推薦閱讀:

練芭蕾會改善腿型嗎?業餘同學應該怎樣練?
【攝影基礎】基本功訓練(圖示)
我眼中的繪畫「基本功」
孫存周談孫式拳基本功
平時想練習舞蹈基本功,卻找不到場地,怎麼辦好呢?

TAG:基本功 | 舞者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