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提綱
《詩經》研究提綱
一、詩經的編集
二、詩經的流傳
三、詩經的分類
《詩經》題解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收詩三百零五篇。當時人們只稱它為"詩",或舉其成數稱為"詩三百","三百篇"。到了漢代,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原來經孔子整理過的幾部書正式被官方確認為"經",至此才確定了《詩經》的名稱。
一、詩經的編集
1、獻詩說:
《國語》召公諫厲王弭謗曰:"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百工諫,庶人傳語。"
獻詩制度體現出"主文譎諫"的文化傳統。
2、采詩說:
《漢書?食貨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使太師,比其音律,以聞於天子。故曰:王者不窺牖戶而知天下。"
3、刪詩說:
《論衡?正說篇》:"《詩經》舊時亦數千篇,孔子刪去其重複,正而存三百五篇。"
唐代孔穎達最先提出懷疑,刪定者或是周朝的樂官。
二、詩經的流傳
1、先秦:
1)《論語》說詩20則,其中出自孔子之口的有16則。如: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其弟子中,子夏將詩學傳於後世。
孔子論詩
學而第一
第1條 1?15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第9頁)
為政第二
第2條2?2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第11頁)
八佾第三
第3條3?8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第25頁)
第4條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泰伯第八
第5條8?3 曾子有疾,召門人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第79頁)
第6條8?8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第81頁)
第7條9?15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第92頁)
子路第十三
第8條13?5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第135頁)
第9條16?13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第178頁)
陽貨第十七
第10條17?9 子曰:「小子何莫學乎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第185頁)
第11條17?10子謂伯魚曰:「汝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第185頁)
詩的韻味,是詩的神韻之所在,是詩的生命之所在。如托物言志,觸景生情、寫景抒情的詩,寓意含蓄,表達委婉。
2)孟子說詩,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論世":
《萬章》上: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3)荀子首先尊《詩》為"經",從理論上闡明其"言志","明道"的性質及其政教功能。
2、兩漢:
1)"四家詩":齊,魯,韓,毛
A、齊人轅固生,亡於北魏。
B、魯人申培公,傳於孔安國,亡於西晉。
C、燕人韓嬰,亡於宋。
D、趙人毛萇,受業於六國時魯人毛亨。東漢鄭玄作《毛詩傳箋》,唐孔穎達疏之曰《毛詩正義》。流傳至今。
2)《毛詩序》:其作者有爭議,一般認為東漢衛宏。其內容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A、詩歌的特點: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B、詩樂舞之關係: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C、詩與時代政治之關係: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D,詩之分類與表現方法:"六義"的提出。(後詳)
《毛詩序》對中國傳統詩學產生過深遠影響。
3、魏晉南北朝:
1)魏晉:玄學對經學的衝擊,在《詩》學上有鄭學與王學之爭。實質是門戶之見與政治地位的爭奪。
2)南北朝:有南學與北學之分,南人簡約,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
4、唐代:
孔穎達《毛詩正義》集漢學之大成,具有里程碑意義。
5、宋代:
疑古思辨是宋學的主要特徵,因此,《詩》學也開始衝決漢學之藩籬,代表作為朱熹的《詩集傳》。簡明扼要。籠罩元明。(宋)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續呂氏家塾讀詩記》(宋)嚴粲撰《詩緝》。
6、清代:
經學復興,學派林立:
1)持毛反朱者,如陳啟源《毛詩稽古編》,陳奐《詩毛氏傳疏》及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等;
2)反毛詩者,如姚際恆《詩經通論》對毛,朱之說都有批判,還有方玉潤《詩經原始》,魏源《詩古微》亦有不少創見。
《經傳釋詞》王引之
詩三家義集疏(清) 王先謙撰虛受堂刊本 1915
毛詩後箋:(清)胡承珙
7、現代《詩經》學舉要:
聞一多《詩經新義》、《詩經通義》、《風詩類鈔》,高亨《詩經今注》,朱東潤《詩三百篇探故》,陳子展《詩經直解》,趙沛霖《詩經研究反思》,夏傳才《詩經研究史概要》等。余冠英選注《詩經選》,程俊英、蔣見元《詩經注析》,王力《詩經韻讀》,向熹《詩經詞典》。
三、詩經的分類
"六義"之說
《周禮·春官·宗伯》;"大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
《詩大序》:"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六詩"與"六義"同實而異名,對於"六義"的解釋,歷來研究者有種種不同的說法。
唐孔穎達《毛詩正義》:"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耳。大小不同,而並為六義者,賦,比,興是詩之所用,風,雅,頌是詩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稱為義。"即風,雅,頌是詩的體制,賦,比,興是詩的表現手法。這種說法,現在已為學者們所採用。
《詩經》的分類,古有六詩,六義,四始,四詩諸說,孔穎達曾謂:"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耳。" 異體,即不同的體裁;異辭,即在表現方法上的不同。此說多為今人所宗。而體裁的分類又關乎音樂。
1、音樂之分類:
1)朱熹《詩集傳》:"風者,民俗歌謠之詩也。"
2)《左傳?昭公二十年》:"天子之樂曰雅。"
3)清人阮元《研經室集?釋頌》:"頌之訓為形容者,本義也。……三頌各章皆是舞容,故稱為頌。 "
2、《毛詩序》之分類:
1)風: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上以風化下,下壓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是以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謂之風。
2)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興廢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3)頌: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
顯然,毛傳的分類帶有濃厚的政教色彩。
風:15國風共160篇,「風土之音曰風」,是帶有地方色彩的民歌。
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朝廷之音曰雅」,是宮廷正樂,用於典禮。
頌:周,商,魯頌共40篇「宗廟之音曰頌」,是宗廟祭祀時唱的讚歌。
3、《詩經》的重新分類:
由於古樂的失傳,《詩經》的分類標準也由音樂變為內容。故此,我們將《詩經》分為六大類:
1)周民族史詩
2)農事詩
3)燕饗詩
4)戰爭徭役詩
5)政治美刺詩
6)婚姻愛情詩
四、周民族史詩
1,關於"史詩":
1)最早出自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希臘語"epos"本義為平話或故事,後泛指人類童年時期歌頌民族英雄的敘事詩。
2)《辭海》的解釋:史詩,指古代敘事詩中的長篇作品。反映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事件或以古代傳說為內容,塑造著名英雄的形象,結構宏大,充滿著幻想和神話色彩。
3)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提出關於"史詩"的"七要素":歌謠,傳說,神話,以及創作時代(人類初期),形象,情節,敘述的方式。
2、周民族史詩:
《詩經》有五篇被視為周民族史詩。即《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皇矣》,《大明》等五篇。
1)《生民》: 敘述周始祖后稷的誕生,發明農業,定居邰地以及開創祭禮的事迹,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時期。
2)《公劉》: 敘述周部落首領公劉率領周人自邰遷至幽地,初步定居並發展農業,為周代統治階級的開國歷史。夏末商初,周人開始階級分化階段。
3)《綿》: 敘述古公亶父率領周人自幽遷至岐山之南的周原,營建政治機構,創業興國,以及文王姬昌的開國歷史,進入奴隸制時代。
4)《皇矣》:先歌頌周文王之祖太王,其伯太伯,其父王季之德,然後敘述周文王伐密伐崇,克敵制勝之武功。
5)《大明》: 敘述周文王,武王從開國到滅商的歷史。夏末商初,周人開始階級分化階段。
3、周民族史詩的多重價值:
1)歷史價值:
以周民族的發展歷史為軸心,以幾次大遷徙和大戰爭為重點事件,記錄了周民族的產生,發展及滅商建周統一天下的歷史過程,並記載了當時周人政治,經濟,軍事,民俗等方面的實況,因此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2)文學價值:
具備史詩的七要素,將敘事與抒情,描寫有機結合,具有一定的情節性,塑造一個個先王的光輝形象,此外,還很講究謀篇布局的章法結構和修辭技巧。
4、周史詩與荷馬史詩之比較:
1)相同點:
都是運用歌謠的形式記述本民族的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
2)不同點:
A,作者,功用之別:前者出於周王朝巫,史,樂官之手,是用於祭祀先祖的樂歌;後者處於民間行吟詩人,是用於娛樂消遣的說唱朗讀的韻文。
B,流傳過程之別:周史詩一經創作出來就成定本,成為王朝御用的莊嚴神聖的祭祖樂歌,不得輕意改動;而後者是長期在民間靠口耳相傳的過程中不斷增刪潤飾。
C,結構規模與藝術風格之別:周史詩結構規模偏小,史實性多而文學性少;荷馬史詩結構規模宏大,文學性多而史實性少。
D,思想內容與民族精神之別:從周史詩中可以看到以農業求自足,故而推尊勤勞精神,表現了人與自然的相安,對命運的滿足;從荷馬史詩中可以看到以戰爭去征服,因而崇尚英雄主義,表現了人與自然的對立,向命運的抗爭。
五、農事詩
1、關於農事詩:
1)概念:
指《詩經》中描述農業生產生活的以及與農事直接相關的政治,宗教活動的詩歌。
2)分類:
A,農業祭祀詩:指《詩經》中描述春夏祈谷,秋冬報賽等祭祀活動的詩歌。具體篇目包括《小雅》中的《楚茨》,《信南山》二篇及《周頌》中的《臣工》,《噫嘻》,《豐年》,《載芟》,《良耜》等五篇。
B,農業生活詩:指直接描寫農業生產生活的詩。重要作品有《七月》,此外,《小雅》中的《甫田》,《大田》也可視為此類。
2,農業祭祀詩:
1)產生的原因:
生產力水平低,幻想天神先祖的庇護與恩賜,祭祀活動(早春的"祈谷""籍田",夏天的"薅禮",秋冬"報賽"等)的開展。
2)價值:
A、記錄了周人為祈求農業豐收而進行的宗教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風俗禮制。
B、具體描寫了周人農業生產的方式,規模以及豐收的景象。
C、農業劑祀活動中蘊涵著一些積極因素:統治者對農業的重視,周人的勞動熱情與奪取豐收的信心。
3、農業生活詩的代表作——《七月》:
1)作者及創作時代:
舊說《七月》的作者是周公,其寫作目的是"陳王業"。
今人多以為作者的身份是被剝削的農奴,傾訴苦衷。
我們推測:《七月》非一時之作,先出自西周農奴之手,而最後完成於春秋周王朝的樂官。使之既保留了西周初期農業生產生活的歷史原貌,又具有春秋時期的藝術特徵。
2)詩歌的結構大致可以分四層:
A(1章),從歲寒授衣到春耕生產總括一年的農事。
B(2,3,4章),分述有關於"衣"的農事。
C(5章),由天寒寫到有關於"住"的事。
D(6,7,8章),主要敘述有關於"食"的農事。
3)詩歌的價值:
A,社會價值:詩歌再現了西周時期社會生活風俗畫卷,通過農奴與貴族在生活,地位上的懸殊,揭示了其階級對立的社會本質。所謂"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者也。
B,農業價值:詩歌多方面地表現了西周農業生產的具體內容,保存了許多重要的農業史料。
C,文學藝術價值:全詩採用"賦"法,將節令物候與農事結合起來寫,用一系列的物候形象地表現了季節更替的抽象概念,而且生動地傳達出農業生產生活的鄉土氣息。
六、燕饗詩
1,"燕饗詩"的發生及分類:
周朝是個多禮的王朝,燕饗詩的問世與周朝禮制直接相關。據《周禮》載,周禮有吉禮(用於祭祀),凶禮(用於喪葬),軍禮(用于軍事),賓禮(用於朝聘會盟),嘉禮五大類,其中,嘉禮較為複雜,又具體包括婚禮,冠禮,饗燕,立儲,賓射等不同內容。
燕饗詩是直接反映嘉禮中饗禮,燕(宴)禮等禮儀活動的詩,故也稱之為禮儀詩或宴飲詩。根據其不同內容的禮儀,又可細分為饗禮詩,燕禮詩,鄉飲酒禮詩等。
2,饗禮詩:
饗禮是周天子在太廟舉行的一種象徵性的宴會。規模盛大,但不真的飲食。《小雅》之《鹿鳴》,《彤弓》,《桑扈》,《魚藻》,《大雅》中的《泂酌》,均屬此類作品。
3,燕禮詩:
燕禮是諸侯,卿大夫宴飲賓客之禮。在主賓獻酒行禮之後可開懷暢飲。反映燕禮活動的作品較多,譬如:《小雅》中的《南有嘉魚》,《賓之初筵》,《湛露》,《魚麗》,《魯頌》中的《有駜》。
4,鄉飲酒禮詩:
鄉飲酒禮多指諸侯鄉大夫的宴飲之禮,有處士賢者參預。另有私飲酒禮,即周王之族宴。
反映鄉飲酒禮活動的作品,如《小雅》中的《常棣》,《伐木》,《頍弁》,《大雅》中的《行葦》,都是寫同族兄弟,親友之間的宴飲活動,表現親情與團結友愛的內容。
5,"燕饗詩"的價值:
A,政治價值:燕饗詩是周朝禮樂文化的直接產物,其寫作目的重在突出燕饗之禮對於政治的重要作用(燕饗之禮在周人的眼裡是和睦九族,溝通上下,鞏固統治秩序的政治手段),故為後代儒生,學者重視。
B,歷史價值:因為作品記載了許多燕饗之禮的程序和儀式,是研究周代禮制的重要史料
C,審美價值:真實地展現了周代燕饗活動的場面,巧妙地藉助歌舞音樂和自然物象來渲染烘托以表現宴會上和諧融洽,歡快熱烈的氣氛,同時又栩栩如生地塑造出燕饗席上種種不同的貴族形象。
七、戰爭徭役詩
1、戰爭,徭役詩的相通之處:
戰爭與徭役在周朝都被稱作"王事",是周人必須履行的義務。這些作品在情感上大多表現出對戰爭,徭役的厭倦,含有濃郁的感傷情緒和戀親意識,這正是周民族重農尊親的文化心理特點的反映。二者頗為接近。
2、戰爭詩:
《詩經》中的戰爭詩所表現的情感是比較複雜的,這與當時不同戰爭的性質直接相關。
周代戰爭主要有兩大類:一是對周邊部族(如西北的玁狁與戎狄,東南徐戎,淮夷,南方的荊楚等)的抵禦和進襲;
一是對內鎮壓叛亂,因為周武王四後,周公當政,先後出現武庚,管,蔡及徐國,奄國的叛亂,周公三年東徵才得平息。
因此,我們將《詩經》中的戰爭詩分為兩大類:
1)反映對外戰爭詩:詩歌在反映抵禦外族入侵戰爭時,既表現出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與民族自信心(如《小雅?六月》),也表現出同仇敵愾,保家衛國的鬥志(如《秦風?無衣》),還有些作品表現出抵禦外侮和思念家鄉的矛盾心情(如《小雅?採薇》)。
2)反映內部戰爭詩:詩歌在反映統治者內部政治爭奪的戰爭時,則表現出強烈的厭倦,怨恨之情。如《豳風?東山》
3、徭役詩:
1)《詩經》中的徭役詩因服役者的不同,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反映上層人物如大夫為諸侯,天子,或者士為大夫,諸侯,天子服役的作品。如《周南?卷耳》,《召南》之《小星》,《殷其雷》,《邶風?北門》,《衛風?伯兮》,《王風?君子於役》,《小雅》之《四牡》,《四月》,《北山》,《小明》等。
一是下寫下層士,庶民或農奴為國家服役的作品。如《邶風》之《擊鼓》,《式微》,《王風?揚之水》,《鄭風?清人》,《齊風?東方未明》,《魏風?陟岵》,《唐風?鴇羽》,《小雅》之《鴻雁》,《大東》,《漸漸之石》,《何草不黃》等。
2)徭役詩的情感表現比較統一,大致有兩類:
A,懷鄉思親:由於長期服役,使得其反農業生產遭到破壞,也違背人倫之常,所以,服役者在作品中常常傾訴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如《唐風?鴇羽》,《魏風?陟岵》,《衛風?伯兮》,《王風?君子於役》等。
B,怨天尤人:繁重的服役生活,使服役者有感於個人的勞苦與命運的不公平,表現在詩歌中就是深深的"怨尤"情緒。如《小雅?何草不黃》,《召南?小星》,《小雅?北山》,《王風?揚之水》等。
在30餘首的戰爭徭役詩中,徭役詩要多出許多,這些作品在整體上具有哀傷沉痛的特徵,寄予著周人深沉的世俗生活情感,因此,具有著極強的感人力量。
八、政治美刺詩
1,政治美刺詩創作時代及作者:
1)創作時代:
美與刺表達了作者對政治的兩種不同態度。美即頌美,主要創作於西周初,中期,是在宗周建國,領主封建制形成,封建禮制與道德確立與完備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
刺即怨刺,多為西周后期及東周初期作品,是在領主封建制衰落,禮崩樂壞的時代背景下創作的。
2)作者:美刺詩的作者都是周代貴族,具有卿士大夫的身份,作品主要存於"二雅"之中。
2、政治頌美詩:
政治頌美詩在內容上可分為兩類: 1)讚揚貴族階級的美德與容儀。因為在周人的文化觀念里,"治國"需從"修身"做起,道德踐履是政治實踐的基礎,所以,頌揚統治貴族道德人格之美也就具有特殊的意義,如下列詩句:
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既醉》)
豈弟君子,民之父母。豈弟君子,民之攸歸。(《泂酌》)
豈弟君子,四方為則。豈弟君子,四方為綱。(《卷阿》)
這些都是表現君子道德人格之美。因為在周人看來,君子之美不僅表現為內懷德性之美,也表現在外在儀容上。所以,描寫君子外在儀容之美,也是此類詩作中常見的內容。如下二章:
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歸於周,萬民所望。 《都人士》
威儀抑抑,德音秩秩。無怨無惡,率由群匹。受福無疆,四方之綱。《假樂》
兩段都從威嚴的容貌與優雅的言談上表現君子之美。
2)讚美貴族階級政治代表人物的政績。《大雅?烝民》是其中的代表作。
3,諷喻怨刺詩
就怨刺對象而言,此類詩又可分兩類:一是對統治者進行諷喻和規諫,二是對社會的黑暗現實進行諷刺和批判。相對而言,後者具有更強烈的批判精神。這些作品主要見於二雅。如《大雅》之《民勞》,《板》,《盪》,《抑》,《柔桑》,《瞻昂》,《召旻》,《小雅》之《節南山》,《十月之交》,《正月》,《雨無正》,《小旻》,《小宛》,《小弁》,《巧言》,《巷伯》等都屬於此類。
1)諷喻規諫詩 代表作《板》,相傳為周厲王時老臣凡伯所作,詩歌以天怒人怨作為警戒,勸導厲王懷德安民,不要倒行逆施,縱情妄為。表達了一個老臣對王室的忠心。
2)諷刺批判詩 代表作《十月之交》,作於周幽王時期,作品以日食為"日月告凶",聯繫到當時君昏臣佞的黑暗現實,表現作者疾惡如仇的政治態度和直言不諱的批判精神。
九、婚姻詩與愛情詩
《詩經》中表現男女愛情婚姻題材的作品約有50餘篇,根據內容的不同,又可分為愛情詩,婚嫁詩和棄婦詩三類。
1、愛情詩:即描寫男女之間互相悅慕,愛戀,思念的詩作。由於周代禮教初設,古風猶存,男女婚戀禁忌少,所以《詩經》中的愛情詩顯得特別的自由活潑,生動地再現了男女相愛相戀的世俗生活,內容豐富多彩。
A,男女間的悅慕:《鄭風?出其東門》寫男對女的悅慕之情,《鄭風?叔于田》則寫女對男子的悅慕。
B,描寫男女歡會:《鄭風?溱洧》寫鄭國風俗的背景中男女相聚河邊嬉戲調笑的情景。《召南?野有死麕》,《邶風?靜女》,《鄘風?桑中》則寫男女青年於城邊或郊外幽會。
C,男女之間的相思:《王風?采葛》,《鄭風?子衿》所抒發的就是"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思念之情。
D,寫男女戀愛中的挫折與煩惱:如《周南?漢廣》,《秦風?蒹葭》二首都是表現主人公對愛情的渴望而難以實現的憂傷,《鄘風?柏舟》,《鄭風?蔣仲子》則是描寫主人公因家長的反對使得愛情受挫的複雜心理。
2、婚嫁詩:
婚嫁詩又可分為兩類:一是描寫結婚儀式與結婚情景,表達對結婚者的祝願與禮讚;二是表達在婚嫁中的歡樂,幸福,失望,離別乃至於怨恨等各種感情。
A,描寫結婚的場面或對新娘的讚美。如《衛風?碩人》P93。《鄘風?君子偕老》,《周南?桃夭》等。
B,描寫男女主人公喜悅的心情或夫妻間的和諧幸福:《唐風?綢繆》,《小雅?車舝》及《鄭風?女曰雞鳴》等。
C,寫女子出嫁時對親人的留戀或嫁後失望的心情:如《邶風》中的《燕燕》,《泉水》以及《新台》就是表現這方面的內容。
3,棄婦詩:
《衛風?氓》堪稱此類詩歌的代表作。作品以一個被拋棄的女子的口吻,敘述自己從與丈夫相見相戀到結婚成家,最終被拋棄的經過,表達了受騙的悔恨與痛苦,同時也含有告誡年輕女子"無與士耽"之意。
此外,《邶風?谷風》,《小雅?谷風》,《王風?中谷有蓷》,《小雅?我行其野》都從不同的角度寫棄婦的悲哀。
4、婚嫁詩與愛情詩的價值:
A,思想價值:所表達的情感是高尚的,純潔的,此類詩歌的出現,標誌著那個時代的中國人對於愛情已經有了十分嚴肅的認識,已經由原始的性愛升華到情愛,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情感世界。
B,藝術價值:愛情詩是《詩經》中藝術價值最高的部分之一,尤其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與景物描寫方面。(P101)
C,社會文化價值:我們可以通過愛情詩中婚戀當事人的遭遇與命運,來透視當時社會歷史的本質。時值初期封建社會制度日漸形成,而原始社會的某些殘餘影響尚存,所以男女的結合雖一定程度地受制於禮教,但整個社會環境還是比較寬鬆自由的。至於婚嫁詩與棄婦詩,則反映當時社會的婚嫁習俗以及女性的社會地位與痛苦遭遇。
十、《詩經》的文化精神
1,植根於農業生產的鄉土情蘊:
農業的發展,形成了高於周邊民族的定居農耕文化。
《詩經》是具有濃重的鄉土之情的藝術。這不僅表現在周人對農業的重視及農事詩本身,也表現在《詩經》大部分作品中所蘊涵的眷戀故土與思鄉懷歸之情。它培養了周民族安分守己,不事擴張,不尚冒險的品格,這與古希臘崇尚獵奇冒險,宣傳域外擴張精神,歌頌英雄主義形成鮮明對比。
不僅如此,《詩經》也是一部充分體現中國農業文化精神的詩集。可以說,農業文化精神滲透到《詩經》的創作態度,表現方法,寫作目的與審美觀念之中。
2、濃厚的宗族倫理情味和宗國情感:
《詩經》幾大主要題材類別的作品中無不貫穿著濃厚的宗族倫理情味與宗國情感。在中國文學史上,《詩經》是最具有倫理情味的詩歌藝術。因為它產生於周代這一具有濃厚的宗族意識的農業社會。在周代,宗族觀念既是最重要的倫理觀念,也是最重要的政治觀念,已經內化為周人最為真摯的社會情感,鋱植根於故土,情深於親人,升華為愛國,而成為貫穿於周代抒情詩歌中的一個中心主題。
人倫之情與宗國之愛,也使得《詩經》超越時代的局限,具有不朽的藝術魅力。
3、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
在西方,神被看作是人的主宰,認為上帝和眾神永遠控制著人類的生活和命運。以這種觀念和情感進行藝術創作,是西方文學的一個重要特徵。
在中國文化里,並沒有創作宇宙並主宰人類的"上帝","天"主要是指宇宙的自然力量,"天命"也並完全不代表神的意志,而是靠人的自身努力獲得的,所謂"天命靡常,惟德是輔"
《詩經》作為我國古代第一部詩集,表現出鮮明的以人為本的民族文化特色。除《生民》,《玄鳥》等少數作品在敘述始祖誕生之時略有神話因素沉積外,多是描寫世俗生活,充滿濃郁的人情味,帶有親切的生活感。
4、現實主義創作態度:
《詩經》的現實主義 首先表現在周人立足於現實,對生活進行認真的記述和描寫,從而引導和教育人們對現實採取正確的認識態度,樹立起直面現實的生活觀念。《詩經》具有寫實和朴真的特徵。
其次,表現於直面現實的情感抒發,中國很早就有"詩言志"的傳統,詩人繼承這一傳統,以直面現實的抒情詩的創作態度,不但描述生活,還通過自己的情感表現,告訴人們怎樣去生活;不但以抒情詩的方式揭示生活本質,還表現了周民族的生活旨趣,觀念及其文化品格與才具。
十一、《詩經》的藝術形態
1,《詩經》於中國文學史上的創作意義:
1)由原始詩歌的實用功能到功利主義的創作自覺。
2)由原始詩歌和民歌的集體歌唱到個體詩人的出現。
3)由原始詩歌的簡潔樸素到藝術美的主動追求。
2、《詩經》標誌著中國抒情詩藝術逐漸發展成熟:
1)抒情詩中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其塑造人物形象有以下特徵:
A,通過事件的簡要敘述或抓住人物活動的典型場景的描述來塑造人物形象。
B,通過簡單的外貌描寫和心理描寫來塑造人物形象。
C,通過樸實無華的抒情議論來塑造抒情主人公形象。
2)中國古典詩歌藝術境界的始創
借景起興,創作了主客合一,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3)高潮的藝術技巧
"賦""比""興"是《詩經》的重要表現方法,對它的解釋可謂眾說紛紜,其中朱熹的解釋影響最大。他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此外,《詩經》還常用誇張,對比,借代,映襯等多種藝術修辭手法。
賦
鄭玄《周禮·大師》注:"賦之言鋪,直鋪陳今之政教善惡。"
朱熹《詩集傳》:"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
劉勰《文心雕龍·詮賦篇》:"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
"賦" 是通過客觀事物的描繪與敘述,以表達主觀思想感情的一種創作方法。
如《詩經·豳風·七月》,全詩均用賦體。
比
鄭玄《周禮·大師》注:"比者,比方於物也。"
朱熹《詩集傳》:"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劉勰《文心雕龍·比興篇》釋"比"時說:"且何謂為比,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
"比"是"比喻"的意思,也就是用打比方的辦法,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
《詩經》里有的詩整體用比,以擬物的手法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相感情。如《魏風·碩鼠》。
興
《毛詩正義》:"興者,起也,取譬引類,發起己心。"
朱熹《詩集傳》:"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劉勰《文心雕龍·比興篇》:"興者,起也,……情者依微以擬議。"
"興"是說某種客觀景物激發了詩人的思想感情,詩人就把它的形象描寫下來,作為詩的開端,以引出下面要詠唱的事物來,又稱"起興"。
《詩經》中"興"的運用,情況比較複雜。大多數兼有發端和比喻,象徵的作用,但有的只有發端的作用,有的僅與正句有音律上的聯繫。所以對於興,可根據詩的實際情況作具體分析,才能作出較為準確的解釋。
《毛詩序》,也就是《毛詩》的序言,簡稱《詩序》。
《詩序》有"大序","小序"之分。列在每首詩前面,說明該篇主題的序言叫做"小序";總論《詩經》的序言叫做"大序"。因為"大序"是附在首篇《關雎》"小序"後面的,所以對如何劃分大小序,也有不同的說法。
《詩序》對詩歌的創作與批評曾產生過很大的影響。
賦:敘述法。「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豳風。七月〉。
比:比喻法。「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魏風。碩鼠〉。
興:聯想法。「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周南。關睢〉。
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賦,即"鋪敘",是通過客觀事物的直接描繪與敘述以表達主觀思想感情的一種方法。
比,即"比喻",是借客觀景物作比況,使要說明的事理和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更具體形象。
興,即"起興"或"發端",是用眼前景物為比喻和象徵,把它作為詩的開頭,然後引出要歌詠的本事。
《氓》
這首寫婚姻悲劇的名篇,綜合運用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手法,表現出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主題思想。
它用鋪敘的方法,具體敘述了女主人公從戀愛,結合到被棄的經過和結果。
詩中運用"比"的地方就更多。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寫出兩種情感的具體表現;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說明男女社會地位的不平等;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表現兩人德行的根本區別。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比喻男子的變化無常,用的是隱喻。
"言既遂矣,至於暴矣",以男子前後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作對照,揭示其醜惡嘴臉,也是一種對比。
詩中也用了"興"的手法。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與"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都是用人們熟悉的景物"起興",引出下文,又兼有比喻女子顏色盛衰的意義。
3、《詩經》的藝術創作和周文化精神:
1)《詩經》中的物象擇取與周文化精神。
2)思維方式,審美心理與《詩經》作品的內在結構。
4、《詩經》的語言藝術特徵
1,名詞動詞的豐富多彩與具象化特徵 2,運用重言或雙聲疊韻形容詞摹聲摹形 3,二節拍的節奏韻律和語言的音樂美4,重章復唱的章法形式與中心詞語的多種形式錘鍊
句式以四言為主
雙聲,疊韻,疊詞的運用。
據有人統計,《詩經》中僅表示手的不同動作的動詞,就有采,掇,拔,折等五十多個。各種動詞,形容詞,也異常豐富。
此外,雙聲疊韻連綿詞的巧妙運用,對形聲,狀物與增強詩歌的節奏感和音樂美,也發揮了枳極的作用。
劉勰《文心雕龍·物色》:"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杲杲為日出之容,瀌瀌擬雨雪之狀,喈喈逐黃鳥之聲,喓喓學草蟲之韻,皎日,嘒星,一言窮理,參差,沃若,兩字窮形,並以少總多,情貌無遺矣。"這是對《詩經》語言精鍊,生動而又豐富特點的較為中肯的概括與說明。
重章迭唱與和諧的音韻
重章迭唱的形式,也有人稱它為復沓體。它是指由若干章(節)組成的一首詩,每章字句基本相同,只對應地更換少數關鍵性的詞語,反覆詠唱。
運用這種迴環詠唱的方法,可以加強抒情的效果,可以表示事物進展的程序,也可以逐步深化主題思想,同時也便於傳誦和記憶。《詩經》民歌中這一篇章結構上的特點,形成了它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詩經》中大部分詩歌,就具有顯明的韻腳和有規律節奏組成和諧音韻這一特點。
十二、《詩經》的歷史地位與影響
1,《詩經》奠定了中國詩歌藝術創作的民族文化傳統
2,《詩經》確立了中國詩歌創作和批評的藝術原則
3,《詩經》奠定了中國詩歌語言形式的基礎
經典章節——《無衣》(部分)
《無衣》,刺晉武公也。武公始並晉國,其大夫為之請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詩也。天子之使,是時使來者,○並,卑政反,下注同。為,於偽反。使,所吏反,注同。
[疏]"《無衣》二章,章三句"至"是詩"。○正義曰:作《無衣》詩者,美晉武公也。所以美之者,晉昭公封叔父成師於曲沃,號為桓叔。桓叔生庄伯,庄伯生武公,繼世為曲沃之君,常與晉之正適戰爭不息。及今武公,始滅晉而有之。其大夫為之請王賜命於天子之使,而作是《無衣》之詩以美之。其大夫者,武公之下大夫也。曲沃之大夫美其能並晉國,故為之請命。此序其請命之事。經二章,皆請命之辭。
○箋"天子"至"來者"。○正義曰:不言請命於天子,而雲請命於天子之使,故云是時使來。使以他事適晉,大夫就使求之,欲得此使告王,令王賜以命服也。案《左傳》桓八年,王使立緡於晉。至庄十六年,乃雲"王使虢公命曲沃伯為晉侯",不言滅晉之事。《晉世家》雲:"哀侯二年,曲沃庄伯卒。晉侯緡立。二十八年,曲沃武公伐晉侯緡,滅之,盡以其寶器賂周僖王。僖王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於是盡並晉地而有之。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計緡以桓八年立,至庄十六年乃得二十八年。然則虢公命晉侯之年始並晉也。虢公未命晉之前,有使適晉,晉大夫就之請命。其使名號,《書傳》無文也。或以為使即虢公,當來賜命之時,大夫就之請命。斯不然矣。傳稱王使虢公命曲沃伯為晉侯,則虢公適晉之時,齎命服來賜,大夫不假請之,豈虢奉使適晉,藏其命服,待請而與之哉!若虢公於賜命之前,別來適晉,則非所知耳。若當時以命賜之,即命晉之時,不須請也,故箋直言"使來,不知何使"。
參考書目
1。《詩集傳》20卷(宋)朱熹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2。《讀風偶識》4卷(清)崔述撰《崔東壁遺書》本
3。《詩經原始》18卷首2卷(清)方玉潤撰中華書局1986年版
4。《詩經六論》張西堂撰商務印書館1957年9月版
5。《詩經》周滿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5月版
6。《詩經韻讀》王力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2月版
7。《詩經選》余冠英撰重慶出版社1982年7月版
8。《詩經直解》陳子展撰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9。《詩經今注》高亨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8月版
10。《詩經譯註》程俊英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2月版
11。《詩經選譯》余冠英撰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10月版
12。《詩經詞典》向熹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
13。《十三經辭典》(毛詩卷)劉天澤,曾志華,司少華主編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