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不易做到位的幾個動作
1、 無極式。無極式在練拳中常常無人重視,包括站樁時也會被忽略。其實無極式是進入正式練拳過程的一個前奏,它能讓人進入練拳時所要求的松、靜狀態。不重視無極式,至少可以說一趟拳下來的效果肯定沒有由無極式進入操拳直至結束後的效果來得好。《孫氏武學研究》的作者童旭東曾有過類似的體會。形意拳的三體式,應由無極式始,虎抱頭、三體式。他曾直接進入三體式的站樁,結果一路練下來,效果不甚理想。楊澄甫在太極拳一書中曾強調過此事:「此為太極拳出勢預備動作之形勢,站定時頭宜正直內含頂勁;眼向前平視,胸微內含,脊背拔起不可前俯後仰;兩肩下沉,兩肘微坐;兩手下垂,指尖向前,掌心向下;腰胯稍松,兩足距離與兩肩相齊。在此時精神內固,氣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造作。守我之靜以待敵人之動。然人每於此姿勢容易忽略。殊不知無論練法用法俱不得脫此。望閱者學者首當於此注意焉」。
2、 起勢。起勢要用腰力將兩臂提起,腹、臀內收,要像從水中提起,或者說意想兩手把井中之水欲吸起一樣;下落時,克服水的阻力與浮力,意想把水柱輕柔地壓下去。下落至兩胯時,兩掌根下沉,後兩手指尖下沉。
3、 攬雀尾。此式第一動要左臂的「掤」住,同時有一個肩靠;第二動是右臂「掤」,先是橫「掤」,轉左「捋」時,右肘隨腰右轉自然向左下垂後兩掌陰陽轉換;第三動是下「捋」後,要有一個稍向外的「挒」勁;第四動是下按與前推。下按時,兩手要稍內旋至兩手心分別斜向左與右,即兩手從正面看呈「八」字;下按至極處,要有一個丹田內轉,即腰腹有一個弧形動作,把腰提起以改變勁力的方向前推。
4、 單鞭。首先涉及到的是太極拳兩動作之間的轉換,由攬雀尾轉單鞭時,前推的雙手繼續前推,同時重心後坐,兩掌轉成掌心向下,再做下動。這樣,太極拳的味道,即連綿不斷由此生。也就是太極拳書中常說的前動的結束是後動的開始。兩臂的平轉像畫半個太極魚,且由腰勁帶動,即所謂的丹田要橫轉;右腳的扣腳要135度且一次到位,由胯帶動而不用膝帶動。
5、 白鶴亮翅。提手上勢後下「捋」後,先做靠的動作;後腰右轉,帶動右手臂右斜上旋;再左轉腰帶動身體坐正,右手有一個向前擊的動作,這是與簡化太極拳的不同之處。
6、 摟膝拗步。摟膝是摟別人的膝,不要打成摟自己的膝;摟膝與推掌要同步完成,不可摟膝結束了掌還沒到敵人身上。
7、 手揮琵琶。動作的意圖是左手粘住敵之肘部,右手擒住敵之腕部,兩手要有合勁,即左手向內橫擊,右手向外橫擊;然後有一個下「捋」的動作,待敵後撤時,再順勢向前推送。同時,左手向上向前一個勁,右手向下向前一個勁將敵送出。
8、 斜飛式。此式有三動,第一動後撤右腳,有一個背靠勁;第二動轉左右腳,有一個肩靠勁;第三動是右臂的一個上「挒」勁。斜飛式接提手上勢時,兩手要先外開,再內合。外開就是動作之間的連綿轉換。
9、 野馬分鬃。此式亦是三動。抱球過渡後出右腳靠出;右手「掤」出;用腰帶動右手「挒」出。此三動與斜飛的三動是不同的,從分解描述中一目了然。
推薦閱讀:
※如何做好反身動作?
※男女通用駝背矯正4個動作就能練好身型
※女人要「性奮」時的9個小動作 (2/10)
※異性之間,越是動情了,越會有這些「小動作」!一試便知
※序列動作,做過的人都懂,曾經練過整套的更明白它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