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造相似性上下功夫

吳佩翠在《互聯網心理學》一書中提到,心理實驗表明,在網路聊天與網路空間相遇的時候,那些具有相似特點的人之間更容易快速產生好感,也可能有更多的交往。她說的這個道理其實是社會心理學中的一個常識了,那就是陌生人中間對於具有相似特點——相似種族、出生地、口音、經歷、知識與愛好的人更容易產生相互的吸引力。因此,我們在不同的場合中,如果能夠有意識地尋找、挖掘、運用與交往對象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接近對象的成功率。

    我自己觀察到,能和自己很快成為朋友的有這樣幾種人:一是知識面很廣,很容易產生知識共鳴的人;二是比較理想主義,不太會苟同一般常人的選擇,而會堅持自己的做法,同時有行動能力的人;三是有接近愛好——騎馬、圍棋、寫作、打球、旅行、詩歌、學術研究的人;四是喜歡社交同時又注意一定的社交品位的人;五是熱心公益的人。這些人,也許平時不需要多親密,但是交往很直接,有事情互相很體諒,有一種自心底很放鬆的感覺。所以有人說從一個人的朋友身上可以看到這個人的特點,我想是相似性原則的一個說明。    在所有的相似性特徵中可以分成兩類,一是天然而難以再造的,比如民族、出生地、家鄉口音。但是還有一類可以再造的,比如可以通過再學習改變求學背景——我到北京工作的時候就意識到在北京我原來在南方兩個大學的學習背景是不夠的,後來我又意識到搞國際化只有國內大學的教育背景是不夠的;比如可以通過學習掌握其他語言與方言——你會很容易發現一個老外在中國的演講中,說幾句洋涇浜中國話就能博得大家的好感;比如可以培養更多的愛好——我發現客戶非常喜歡與我交談共同的愛好,比如好吃的餐廳;比如增加自己的遊歷經驗——人們很容易對去過自己國家或者家鄉,了解彼此熟悉事物的人有好感。我們在可塑造的相似性方面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利用,關鍵在於我們有心與用心。    如果我一定要把世界上的人從非常成功到非常不成功劃成一條線的話,我就有一個不一定完全準確的觀察:越成功的人能夠富於建立與多種人的相似性,從而得到其他人的認同;而較不成功的人只有不可塑造的相似性,少自覺塑造的相似性,而且很重要的也是不在乎有沒有這些相似性或者沒有渠道得知這種相似性的重要;很不成功的人中還有一類就是明知自己的相似性資源很少,還堅持因陋守寡的。所以我們結果看到的是,所謂有相似性資源的人就是具有豐富的表現能力的人所以人際容納性好,而沒有相似性資源的人就是刻板單一的人所以人際容納性就弱得多。

本篇文章來源於 有效營銷 原文鏈接:http://www.em-cn.com/wenxue/2008/175861.shtml
推薦閱讀:

我們何曾相似
擇偶 找性格相似or互補的?

TAG:功夫 | 創造 | 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