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是明代十三個皇帝陵寢的總稱,位於北京天壽山麓,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為盆地。在廣闊的盆地上,埋葬著明代13個皇帝、23位皇后和眾多的嬪妃、太子、公主等,是世界上保存較為完整和埋藏皇帝最多的墓葬群。建造用時長達200多年(1409~1644年),工程極為浩大。 十三陵陵區面積約120平方公里,各陵均依山面水。明成祖朱棣的長陵建於永樂七年(1409年),是陵區第一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前。此後明朝營建的仁宗獻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憲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慶陵、熹宗德陵等十一陵分別坐落在長陵兩側山下。陵區中部長達七公里的長陵神道)總神道)與各陵相通。崇禎帝朱由檢的思陵是最後一陵,位於陵區西南隅。十三個皇帝的陵寢,建築風格、整體十三陵石牌坊布局基本相同,均前方後圓,只有面積大小、築飾繁簡略有差異。其中,建築最為雄偉的是長陵,結構最為精美的是永陵,規模最小的是思陵。 沿陵墓中軸線,分別有石牌坊)石牌坊是陵區最南端的建築。該坊五門六柱十一樓,高14米,寬28.86米,建於嘉靖十九年[1540年],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大、最早的石坊)、大宮門)大宮門是陵墓區的正門。門分三洞,旁連40公里圍牆。門前豎著「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碑)、碑樓)該樓為重檐頂四齣陛,樓內存長陵的神功聖德碑,3000餘字,明成祖陵長子仁宗朱高熾撰)、石象生)神路兩側有一組石雕群,24獸,12人,共18對,36個。包括獅子、獬豸、駱駝、麒麟、馬、象各4匹,二卧二立。武臣、文臣、勛臣各4人)、欞星門)6根門柱形似華表,三門額坊中央雕有石刻火焰珠。欞星門北有7孔漢白玉神橋一座,通往長陵陵門)。
十三陵的神路尉為壯觀。關於神道兩側的石人和石馬,有兩個傳說。 對於石人和石獸身上的傷,當地有個傳說:石人和石獸白天不動,晚上則到附近村裡禍害百姓。百姓震怒,就把石人打得遍體鱗傷,傷了石人的元氣。此後,無論白天黑夜,石人都在原位不能再動了。 對於12尊石人,4匹馬的傳說更耐人尋味。傳說石人有12尊,但馬只有4匹,不夠每人一匹。由於誰都解決不了宣宗皇帝所要求的「十二石人要備十二匹馬,而且不得在神路兩旁立卧四匹以上的石馬」這一難題,宣宗皇帝為此殺了很多人,最後一個中年人把皇帝帶到神路旁指示天機。原來那兩個武臣的後身,各有4匹浮雕石馬,活脫逼真,與卧在神道上那4匹加起來,正好湊夠12匹之數,沒有違背「不得在神路兩旁立卧四匹以上的石馬」的要求。這漢子原本是參與雕刻石人的石匠,他認為12石人應有12石馬,而且早就雕成了四明八暗的樣式。後來,漢子為阻止皇帝濫殺無辜,才道破了天機。事後,他悄然返鄉種地去了。 長陵是在朱棣親自主持下修建的,於永樂七年(1409年)破土動工,永樂十一年(1413年)二月,朱棣把死去的皇后徐氏的屍骨從南京遷葬長陵。宣德元年(1426年),長陵最後竣工,歷時15年。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死於北伐蒙古之軍中,與徐皇后合葬長陵。長陵稜恩殿長陵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陵墓。陵門內有三進院落,陵門至棱恩門為第一院落,第二院落便是過去皇帝謁陵時舉行祭祀儀式的棱恩殿,面闊9間,進深5間,總面積1956.44平方米,內豎60根不加粉飾的楠本巨柱,高14米,直徑1.17米,這座楠木巨殿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築之一,是我國古建築中罕見的珍品,也是北京地區保存下來的最大而又完整的明代建築。第三進院落從內紅門至明樓,院內前部有二柱牌坊,依次為石五供、明樓和寶城。
昭陵是穆宗朱載垕和皇后李氏、陳氏、李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西南2.5公里的大峪山下。這裡依山傍水,環境優雅,佔地面積3.5公頃。昭陵也是按前殿後寢格局修建的,前面是兩進方形院落,長187.5米,寬95米。後面因地勢修為縱向橢圓形的寶城,周長約440米。中軸線上的建築從前至後依次有碑亭、石橋、陵恩門、欞星門、石五供、明樓、寶頂等。陵思殿前兩側對稱地建有配殿和神帛爐。寶頂下面是玄宮)即地下宮殿)。與其他陵不同之處在於,它有一個進深8.1米,高6.75米形同新月的全封閉式月牙城,俗稱啞巴院。據說建陵初期,修建陵墓的工匠、民工都要等陵建成後到此處被迫吃藥,變成啞巴,以免泄露地宮秘密。 定陵地宮前殿定陵出土的金壺、金爵定陵位於長陵西南約一公里的大峪山下,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和他的孝端、孝靖兩位皇后的陵寢。定陵始建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歷時6年竣工,役使軍匠、工匠達3萬餘人,耗銀800萬兩,佔地18公頃。定陵地宮於1956年發掘,1958年完工,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地下宮殿距墓頂27米,由前、中、後、左、右五個高大寬敞的殿堂組成,總面積1195平方米。地宮內全部是石結構,為拱券式無梁建築,殿門均用漢白玉雕成。地宮前殿是空的,中殿放有三個漢白玉石雕寶座和三盞「長明燈」。左右配殿放有棺床,但沒有棺槨。後殿是地宮最大的一個殿,地鋪磨光花斑石,棺床上放置著帝後棺槨,皇帝居中,左右各一個皇后棺槨,周圍放著26隻朱漆木箱,內裝隨葬器物。 長陵、定陵和昭陵是目前開放的三座陵墓。 獻陵是仁宗朱高熾和皇后張氏合葬陵,位於長陵西側的黃山寺。朱高熾於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死,終年48歲,在位僅10個月。死前遺詔:「朕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獻陵是明十三陵中除末代皇帝崇禎思陵外,最為簡約的一座帝陵。史家在評價十三陵時有「獻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說。 景陵是宣宗朱瞻基和皇后孫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左側的黑山。朱瞻基是仁宗的長子,是明代前期的守成之君。景陵也是較為儉樸的一座帝陵。景陵自宣宗死時即動工,斷斷續續到天順七年(1463年)才完工,歷時達28年。
裕陵是英宗朱祁鎮和皇后錢氏、周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西北2公里的石門山下。英宗在位期間,由宦官王振專權,政治腐敗,明王朝的衰敗由英宗始。英宗一生雖然在政治上無所作為,但其臨死之前卻做了一件令後人稱道的好事,廢止了明代開國以來妃嬪、宮人殉葬的制度。裕陵始建於天順八年(1464年),蒯祥和陸祥兩位技藝高超的技師督工,參加營建的工匠有8萬餘人。 茂陵是憲宗朱見深和皇后紀氏、王氏、邵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西北3公里的寶山下。茂陵是明朝第一個一帝三後的合併陵墓。每日用工數萬人,歷八月即成。 泰陵是孝宗朱祐樘和皇后張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西北約3.5公里的史家山下。因孝宗生前好舞文弄墨,故史家山又稱「筆架山」。泰陵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開始修建,同年十月葬孝宗。 康陵是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西南約5公里的金嶺山下。朱厚照的荒淫無道是明帝中較突出的一個。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死,終年31歲,同年五月葬康陵。 十三陵分布圖永陵是世宗朱厚熜及皇后陳氏、方氏和杜氏的合葬寢陵,位於長陵東南1.2公里的陽翠山,是繼長陵後規模最大、修建時間最長的一座陵園。世宗在位45年,修建永陵竟用了12年的時間。
慶陵是光宗朱常洛和皇后郭氏、劉氏、王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西約1.5公里的黃山陵下。慶陵的地上建築自天啟元年(1621年)動工,到天啟六年(1626年),歷時6年。 德陵是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張氏的合葬陵,位於長陵東約2.5公里的潭子峪。德陵是明朝營建的最後一座帝陵,始建於天啟七年(1627年),用了近5年的時間方建成。 思陵是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及皇后周氏、皇貴妃田氏的合葬墓,位於陵區西南約6公里的錦屏山下。思陵在明朝時僅是皇貴妃田氏之墓。崇禎帝自縊煤山後,葬入田氏墓中。清入中原後,才將這座葬有崇禎帝後的妃子墳命名為「思陵」。與其他諸陵比,思陵規模不大。 明末清初,陵區內的部分建築受到破壞,此後其他建築也不斷殘損。清政府於乾隆五十到五十二年(1785~1787年)對十三陵的主要建築進行過一次規模較大的修葺。民國建元後,北平市政府又於1935年修葺了長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先後對長、獻、景、永、昭、定、思七陵和神道建築進行修葺,發掘了定陵地下宮殿。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長、定、昭三陵和神道四處景點對外開放。 |
|
|
推薦閱讀:
※周朝王陵不樹不封是否真的找不到?有無可能已經發現但為保護古墓不予公示?
※古墓在沒發掘以前是個什麼結構呢?
※如何評價沒有墓葬入選此次十大考古發現?
※當前主流的殯葬方式會導致考古行業的消失嗎?或者說未來考古行業會發展出信息時代下的新形態嗎?
TAG:城市 | 墓葬 | 皇帝 | 十三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