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朝的火器到底實力如何

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很自然,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把火藥用於戰爭的國家。當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把火器帶到西方時,給歐洲騎士帶來的衝擊和震撼,改變了歐洲人對戰爭的觀念。

大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在一支由4艘帆船組成的護航艦隊護送下,葡萄牙派往中 國的首位使臣皮雷斯(Tome Pires)抵達廣州。為了向中國人民表達敬意,對東方禮儀茫然無知的葡萄牙艦隊指揮官費爾南(Fernao Peres de Andrade)按照歐洲慣例下令升旗鳴炮,卻被廣州人誤認為是要開炮滋事,致使「放銃三個,城中盡驚」。經過一番煞費周折的解釋,明朝官員方才疑雲漸 消,但肇事的葡萄牙人也因此受到中國方面的格外關注。

所謂「紅夷大炮」,實際是前裝 滑膛炮,口徑大多在100毫米以上;多系鐵炮,也有銅製,重量從70斤至萬斤不等。彈藥前裝,重量較大,可達數斤至十數斤不等。彈丸由石、鐵、鉛等材料制 成的球形實心彈,以直接撞擊目標而起破壞作用。其炮管鑄造極為複雜,採用整體模鑄法,所鑄之炮的質量提高。紅夷炮由車運載,可以任意賓士;炮身的重心處兩 側有圓柱形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調整射角,配合火藥量改變射程;炮身上裝有準星、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射程可達四五里至七八里不等,殺傷力較大。

當 時的明朝軍政人物大多是以讚賞、欣羨的心態來看待「紅夷大炮」的。徐光啟在天啟元年(1621年)七月一封奏疏中寫道:「夫兵器之烈,至一發而殺百千人, 如今日之西銃極矣,無可加矣。」茅瑞徵則把佛郎機銃法當作「常技」看待,沈德符更視佛郎機為「笨物」。足見佛郎機在明末火炮中的重要性已經降至「紅夷大 炮」之下了,而一場頗有聲勢的引進、仿製紅夷大炮的軍事變革也在明末推廣開來。

1621年,明朝的欽差大臣持兵部檄文往澳 門聘請炮師和購買火炮,最終從葡萄牙人那裡購得了26門「紅夷大炮」, 並配有西人頭目7人、翻譯1人,服務人員16人及葡兵百人,一道帶往千里之外的北京。1623年4月,葡萄牙人在京營首次演示射擊這種新式武器,但很不幸 的是發生一起膛炸傷人的意外(這在早期火炮史上並不少見),迷信的明官員認為這是不祥之兆,於是將葡萄牙人全部遣返澳門。但「紅夷大炮」顯示出的強大威力 令因崛起的後金咄咄逼人的攻勢而焦頭爛額的明廷無法拒絕,11門「紅夷大炮」隨即被調往明軍東北前線的山海關和寧遠,剩下的大炮則被用來防衛京城。

由此可以看出,很多人誤以為明朝的火器技術領先世界,其實截然相反,由於明內部腐敗,加上科技不發達,製造工藝差,雖然仿製了西方的火器,但實際效果遠遠沒有達到同時期西方的標準。而且明軍缺乏有效的訓練和戰術,所以實際使用效果肯定無法發揮出來。雖然有紀錄片曾經依據明時期的火器複製出仿製品測試,但實際上這是運用現代工業技術的精品,要比古代的真品好很多,所以並不能說明當時的真實水平。試想一下,如果當時的火器能達到現在仿製品的水平,恐怕明也不會如此輕易的被淹沒在農民戰爭和後金的浪潮中。

推薦閱讀:

網路小說《官居一品》作者非常推崇司馬光,稱之為古代政治智慧集大成者,司馬光真的很厲害嗎?
怎麼評價明憲宗?
【原創】大明王朝覆亡過程中人性與獸性的擴張:張獻忠屠蜀(四)
如何評價白雲先生的新文章《被資本擊沉的大明王朝》?
天啟四騎士是什麼?

TAG:明朝 | 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