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原點疼痛療法

原點疼痛療法

生命有四大徵象,即是「體溫、血壓、脈搏、呼吸」,四者如果正常,就代表生命是健康的,但嚴格來說,應該要加上是否會「病痛」一項,五者合稱為「生命五大徵象」,因為,對一個健康的人來說,沒有「病痛」應該是很重要的健康指標。

     要特別注意的是:您覺得「病痛的地方」不過像是人的「影子」而已(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任何一處病痛,都有一個固定的起源點,只要在起源原始點適當的處理,那麼病痛就會立竿見影的消失,所以身體有病痛產生時,不能從病痛的地方去治療,那麼應該從何處去治療呢?應從病痛的上方或別處去處理(病痛在下,從上方處理,病痛在前,從後背處理,病痛在旁側,從中間處理)!張釗漢醫師在「以人為本,以病為師」的原則下,研創出十項治療原則,還有十三處人體部位的具體治療方法,相信只要經驗過本套疼痛原始點療法的人,都會對本套療法以簡馭繁的研創非常感佩,我們也深信這一套疼痛原始點療法,必定能讓更多身處病痛的病人不再感到疼痛,期望學得此疼痛原始點療法的人,都能多多去體會並在臨床上多多操作熟練,才能讓更多人從身體病痛的痛苦之中解脫出來,如果我們大家都能付出愛心,努力幫助解除他人的病痛,去服務、去福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相信您必定在心靈上感到無比的快樂與幸福,在此與您互勉互進,祝福您全家健康快樂!

一、十項的治療原則

1、大部份疼痛皆由筋傷所致,很少因骨頭及關節移位所引起。

2、患者感覺的痛處,不要推拿。

3、關節及骨頭,不要推拿。

4、疼痛的起源原始點,大多位在骨旁處。

5、感覺疼痛的起源原始點,一定要往上找,也就是推拿上面的起源原始點,才能解決下面感覺的疼痛,除頭部及頸椎例外。

6、在上肢,我把它分成陰面及陽面,只有在陽面才可找到原始的痛點,陰面大多無需推拿。

7、在下肢,除股內外側肌及陽陵泉外,包括大腿、膝蓋及小腿,都是不需要推拿的。

8、原始的痛處,有時並非一點,不過範圍絕不超過一根食指長。

9、關節受傷,如頸椎、手腕等,日常生活宜轉向不痛側。

10、因病情需要,推拿力道宜分輕重。

其它常見內科運用

心臟病:推拿背部與心臟相對等高的胸椎旁兩側之筋,將痛點揉開(寒證須加溫灸)

咳嗽、氣喘、發燒:推拿背部與肺臟相對等高的胸椎旁兩側之筋,將痛點揉開(寒證須加溫灸)

胃脘痛胃脹氣:推拿背部與胃相對等高的胸椎旁兩側之筋,將痛點揉開(寒證須加溫灸)

臍下小腹痛或左右少腹痛:推拿薦椎之兩側(即臀部之兩側),將痛點揉開。(寒證須加溫灸)

痛經:推拿腰椎及臀部之兩側,將痛點揉開(寒證須加溫灸)

皮膚癢:前胸癢推背部胸椎或腰椎之兩側,手上臂癢推拿肩胛骨中間及外側緣,手下臂癢推拿肘後肱骨旁之肱三頭肌外側肌頭,足下肢癢則推拿兩側之臀部,將痛點揉開

睡眠障礙:由頸椎推拿到腰椎,所有痛點將之楺開,即有助於睡眠(寒證須加溫灸)

6、臀部、下肢、下腹部

臀部定義:即髂骨上緣以下到臀橫紋以上之部位,相當於上肢的肩胛部;

治療原則:臀橫紋以上痛推腰部,臀橫紋以下痛推臀部。

臀部痛及上緣痛(即髂骨上緣、L4下面一點。約在腸薦關節)、坐骨結節痛、

髖關節痛(或叫環跳骨痛,大轉子痛,)(均屬臀部痛)

治療:臀部痛(臀橫紋以上),則推拿腰椎之兩側,

若腰部推完改善不大,才加推臀部。

坐骨神經痛(視其疼痛部位而定,有臀部、及下肢麻痛等)

治療:若僅臀部麻痛(臀橫紋以上),則推拿腰椎之兩側;

若僅下肢麻痛(臀橫紋以下),則推拿臀部之薦椎外側,順著薦椎的痛點揉開。

若臀部及下肢皆麻痛坐骨神經痛嚴重影響(腰)至下肢時,應優先推拿腰部再處理臀部。如腰部推完改善不大,才加推臀部。

下肢部(臀橫紋以下)

大腿痛(包含大腿前側痛、大腿後側痛、大腿內側痛、大腿外側痛)、

膝蓋痛(髕骨除外,包含膝蓋前緣痛、膝蓋後側痛、膝蓋內側痛、膝蓋外側痛)、

小腿痛(小腿後側除外,包含小腿前側痛、小腿內側痛、小腿外側痛)、

足跟腱痛(阿基利斯肌腱痛)

足踝關節扭傷疼痛

治療:可推拿臀部之薦椎外側,順著薦椎的痛點揉開(可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推拿均可)。

小腹少腹部

鼠溪溝痛、恥骨或****痛

治療:可推拿臀部之薦椎外側,順著薦椎的痛點揉開(可由上往下或由下往上推拿均可)。

下腹少腹部內科

治療:(1)、.推拿臀部與該臟器或疼痛部位相對等高的薦椎外兩側之筋,往上約一巴掌長的區域,將痛點揉開。

     (2)、.寒證須加溫灸。

     (3)、.請參考其它常見內科應用。

重點整理:

臀部痛,推腰部;改善不大時加推臀部。

薦尾椎、下肢部或下腹少腹痛,推臀部;

7、膝蓋

膝臏骨痛(例外)

治療:在膝蓋上緣股四頭肌之內側肌及外側肌位置找出痛點。

膝腘痛、膝蓋不能彎曲(即膝蓋後側痛)

治療(1)推拿同側之臀部

    (2)若仍疼痛再推拿胸腰椎之兩側。

8、小腿部

小腿脛骨粗隆痛(例外)

治療:可推拿小腿外側約陽陵泉穴之位置。(在脛骨及腓骨間)

小腿肚痛及抽筋:(屬於小腿後側部,例外)

治療:可推拿同側之胸椎旁(約略在T4-T7之側邊)。

9、足部

足跟底痛(足底痛):

治療:可推拿內踝骨旁之後緣及後緣之上部(約九成在內踝骨後緣,一成在外踝骨後緣)。

足扭傷、足底中段痛

治療:不管是踝骨內側或外側,都在踝骨旁之前緣及下緣,找出痛點然後加以處理。(以雙手虎口圍繞踝骨一周之圓線,暫稱為「踝骨圓線」,若痛點在踝骨圓線以上時應從臀部處理,痛點在踝骨圓線以下時從踝骨內前緣或外前緣處理)

足拇趾痛

治療:推拿拇趾外側骨旁之蚓狀肌。

足趾痛、腳底前半側痛、足趾發紫、足粘足濕足汗、足脹紅、足皮膚龜裂

治療:推拿腳趾骨間之蚓狀肌。

10、肩部(可略分前、後、上、下部位)、肩膀及上臂部

肩酸痛(五十肩、冰凍肩)

肩前面痛、肩胛骨上方酸痛、腋下及側胸部痛(側胸定義:在胃經外側旁,約略從腋窩前、下至乳下第五肋之間帶狀區域)

治療:可推拿肩胛骨之中間及外側緣,

少部份患者須推拿頸椎及胸椎(T1-T4)之兩側。

肩胛骨疼痛或膏肓痛(即肩後面痛)(膏肓痛應放在背部痛來講)

治療:推拿同側背部上胸椎旁痛點(由上面T1側邊往下推拿到痛點的水平線),

若對側有痛點,亦須將對側之痛點揉開。

肩膀酸痛(肩井穴附近痛)(這個部位視為頸部)

治療:可推拿頸椎之橫突處,約略在胸鎖乳突肌。

上臂痛(肩痛引上臂痛)

治療:推拿肩胛骨之中間及外側緣,但若無改善,則是屬胸椎問題,須推拿水平位置之胸椎旁。

肩痛不能舉或肩痛不能向後伸

治療:活動時肩前面或肩胛上方盡端痛,則可推拿肩胛骨中間及外側緣,

活動時肩後面痛,則推拿水平位置之胸椎(由上面T1側邊往下推拿到痛點的水平線),活動時肩膀痛,推拿頸椎,活動時肩膀上面及肩後面同時痛,則推拿頸椎到胸椎。

五十肩或冰凍肩(五十肩的痛很廣,可以是前、後、上、下)

治療:視其疼痛部位在前、後、上、下何處,再定治療點

注意:患者如果肩胛骨上面或肩胛骨痛合併五十肩或肩臂痛,應優先推拿頸椎及上胸椎,其次再處理肩胛骨中間及外側緣。

重點總結:

肩部前、上、下部位痛,都是推肩胛骨之中間及外側緣;

肩部後面部位痛(即胛骨痛)是推背部上胸椎旁痛點。

肩膀定義為肩井穴附近,將這部位視為頸部的範圍,所以若肩膀痛就推頸椎後之棘突兩側至橫突後或再加胸椎1~4。

11、肘部、下肘臂部

手肘痛、肘臂痛、網球肘、高爾夫球肘、手腕關節旋轉痛

治療:肱三頭肌之外側肌,即推拿肘後肱骨旁之肱三頭肌外側肌頭(痛點愈往下臂移,則按點由肘往上延伸),痛點推開即愈。

12、、腕部

手腕痛、媽媽手、腕關節腱鞘囊腫、腕隧道症候群

治療(1)推拿手背橈骨頭及尺骨頭中間肌腱之痛點。

    (2)部分患者須推拿肌腱之兩側。

13、手指部

拇指痛

治療:推拿第一掌骨及大多角骨間之骨旁,即拇短展肌,約魚際處。

手指痛、手掌正面痛、手指發紫、手粘手濕手汗、手脹紅、手皮膚龜裂

治療:推拿掌骨間之蚓狀肌

手指麻(手部過度使用導致局部肌肉緊繃造成之手指發麻,由矧狀肌所引起的原因最多,偶而拇指麻須找肘部外側肌推拿,整肢手麻要推肩外胛骨中間及外側緣)

治療(1)推拿掌骨間之蚓狀肌

    (2)若無效,則推拿肘後肱骨旁之肱三頭肌外側肌頭

    (3)整肢手麻,須推拿肩胛骨中間及外側緣

    (4)可配合拉指。

    (5)若為頸椎因素導致手麻:優先推拿頸椎,肩胛骨中間及外側緣,其次再處理手肘與手腕

推薦閱讀:

戒毒過程中的疼痛等級?
肩周炎,這是一個偽名詞。
跑步中常見的損傷及預防治療
蛋疼和生孩子哪個更疼?
慢性疼痛治療新方向 (大腦神經炎症)

TAG: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