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 | 網路技術引發的虛擬自我認同危機與倫理建構

原載《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09年第6期  

作者:徐琳琳 王前

由於網路技術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日益深入,不少人把自己平移到網路世界裡,把這裡形形色色的際遇、人與人的交往關係當成自己生活的重要部分。如果隔一段時間不能上網,便產生無所適從的空虛感,上網已成為這類人逃避現實、尋求解脫的重要出路。因為在網路中,他們擁有了事業與地位,獲得了眾人的尊敬,自己夢寐以求的所有東西都在這個虛擬世界裡擁有了。當他們在網路中的等級、地位越來越高時,就陷入了網路營造的世界,一刻也離不開網路中的那個虛擬自我了。這些沉迷於網路的人,依賴虛擬現實並由此忽視了現實的存在,或是對現實生活不再滿足,常常導致離開網路以後,在現實生活中出現角色混亂和反社會人格等偏差,甚至不知不覺總會產生錯覺,好像網路中的自己才是真實的,而現實中孤獨而失意的自己是虛幻的,這就產生了虛擬自我認同危機。對這種情況,值得從倫理角度進行認真反思。

  

一 虛擬自我認同危機概念辨析

  

「認同」一詞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指個人與他人、群體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趨同的過程[1]。自我認同也稱自我同一性,是由美國精神分析學家艾瑞克·埃里克森提出的,他在弗洛伊德自我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並形成了系統的同一性發展理論,認為自我認同是個體在職業、政治、宗教、價值觀等方面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定位[2]。自我的基本功能是建立並保持自我同一性[3],但是在個體的自我意識中,常常會出現個體不能形成統一的、連續的、整合起來的自我觀念形象,或者失去對自我價值、自我意義的積極感受的情形,這種現象被稱為「自我認同危機」[4]。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指出,個體通過內在參照系統而形成自我反思性,由此形成自我認同的過程[5]。在他看來,個體的自我常常在斷裂的時空情景中被撕成碎片:我怎麼了?我在哪裡?於是自我認同危機便不可避免地產生了。

  

自我認同危機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表現。在前現代社會,由於生產方式的落後,使得社會變遷緩慢,事件的產生呈現出有序、有層次,甚至是可以預料到的景觀。時空的阻隔使人的實踐範圍和方式能夠事先確定,其發展程度和方式也是被預先限定的,並賦予外界強大的思想控制。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於自我的地位和角色的確定是單一而僵化的,很少會有人對「自我」產生長時間的困惑,自我認同危機也是隱而不彰的。19世紀中葉以後,隨著資本主義的蓬勃發展,其自身固有的矛盾性日益暴露,個人的精神領域也日益複雜,人們往往難覓精神家園,於是出現了從社會批判的角度探索自我認同問題的思潮。這種現象在20世紀中葉以後尤為突顯,表現為機器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對理想自我的否定。馬克思的勞動異化理論中已經蘊涵了對自我認同的闡釋。盧卡奇的物化理論、馬爾庫塞的單向度的人以及哈貝馬斯的交往理論,都立足於技術對人的異化[6]。技術對人的異化體現為工具理性對價值理性的衝擊。當人們把服務於自我的工具上升為追求目的時,目的與手段的關係便被顛倒了。由此可見,自我認同危機是一個具有濃厚現代色彩的問題。正是現代社會的不確定性和多樣性,使得個體出現自我認同危機。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深入,特別是網路技術的出現,自我認同危機問題越來越突顯出來並呈現擴大化趨勢。

  

網路世界崇尚個性化和價值多元化,而且網路技術提供了許多佔有機會,人們可以自由選擇生活方式,不斷追求個性風格和自我實現。但網路空間的特殊性也使得個體失去了控制力,許多現實社會生活中的要素在網路空間中不再具有決定性的權威或終極力量,個體的網路生活充滿了不確定性。由於虛擬身份的增加,使自我擁有了多重身份,這些虛擬身份與現實生活中的真實身份可能彼此緊密相連,又可能相互衝突,這使網路空間中的自我變得更加複雜,無疑增加了自我把握的難度,其結果往往導致虛擬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分離、自我與社會關係的分離。同時,網路環境下的多重自我、非常規人際互動性的虛擬交往,容易造成孤獨、空虛、成癮等心理問題,使得人們自身以往積累的經驗形式趨於消解,先前形成的個人早期認同心理受到衝擊。這意味著個體在網路技術衝擊下有可能被吞沒、粉碎和傾覆,最終有可能成為焦慮的無意識的犧牲品。所有這一切,導致了虛擬自我認同危機的出現。

  

二 虛擬自我認同危機帶來的問題

  

自我認同涉及到三個方面的問題:自我同一性的建構、自我社會角色歸屬感的獲得、自我價值的追尋。而虛擬自我認同危機恰好與以上三個方面相對應,即自我同一性的消解、自我社會角色歸屬感的匱乏和自我價值的喪失。

  

(一)自我同一性的消解

  

人們在網路中自由、隨意地設定自我、肢解自我,在無限多樣的可能性中體驗自我,在多重身份幻象中敘說自我,在現代敘事中卻又無法確認真正的自我,因而,自我沉浸在持續地設定——破裂——建構的狀態之中,使自我現身於所謂「脫域」狀態,而「脫域」機制的發展使時間、空間無限化、空洞化,進而出現「自我整合」的困境[7]。這樣,在一個人身上出現了多個「自我」——一個「真實的自我」和諸多「虛擬的自我」,或者多個相互衝突的「虛擬自我」,以至於個體沒有統一的自我支配下的確定一致的行為模式。在這種情況下,當個體對「自我」反思的時候,不能把關於自己的各種觀念整合到一個完整的自我概念中,形成統一的自我觀念,這就意味著對自我同一性的消解。

  

(二)自我社會角色歸屬感的匱乏

  

虛擬世界中個體所具有的多元分裂式的角色和身份,使得自我認同失去了穩固的基礎,自我不再是與穩固的傳統社會結構相一致的穩定的東西。在傳統社會中,每個人的社會地位一定時期內是相對固定的,固定的社會地位規定了個人行為的具體細節,人們隨之有了對個人角色以及所從事活動的認知。處於穩定秩序中的個體,通過其在秩序中所處的環節而獲得自己的認同感和社會角色歸屬感。在這樣一種穩固的結構中,由於每個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屬的群體以及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因而無需為「我是誰?」、「我的同類何在?」這類問題而費心勞神。但是在網路社會中,人們擺脫了既定的人身依附關係的束縛,存在著多種身份認同的可能性選擇,並且這些不同的認同領域和認同範疇又相互交叉、相互矛盾,甚至是相互衝突,個體無法確定自己群體性,無法獲得對「我是誰?」這一類問題的確認,進而喪失了自我社會角色歸屬感。

  

(三)自我價值的喪失

  

沉浸在虛擬世界中的人們經常會出現對自己否定的現象,表現為對自己的行為無法控制和預測,經常會懊惱後悔,找不到過去的「我」,但又建構不出理想的「我」;極力想給自己定位,但又不明確自己是誰,現實自我和虛擬自我出現斷裂。最典型的困擾在於,「覺得自己不是自己了」,甚至感覺到自己也很陌生,無法接受自己、認可自己。此時角色的完整感被打碎了,對自己不理解、不滿意,對自己的評價偏低,甚至消極,感覺無奈、茫然,陷於一種無力的狀態[8],進而出現自我認同危機。虛擬自我比現實中的自我可能更加憂慮和焦躁。這種憂慮和焦躁可能並不是由缺衣少食引起的,而常常是一種沒有具體根由的焦慮狀態。個體常常不知道生活的目標是什麼,也不能肯定自己生活的價值是什麼,對生活沒有樂趣,常常有一種無聊感和厭倦感,個體這種精神狀態就是人生價值的危機。

  

三 引發虛擬自我認同危機的網路技術原因

  

從網路所具有的內部環境來看,網路以其獨有的特點如虛擬性、超時空性、匿名性等,造成了現實主體對以往經驗的質疑。以往經驗無法為網路空間出現的新問題,如虛擬自我、新的人際互動方式、時空阻隔的突然消失等等,提供現成的答案,自我的恆常性賴以存在的因素消失了,這就使自我認同危機容易出現。從網路功能設計的角度來看,造成虛擬自我認同危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網路多視窗功能設計

  

網路設計的多視窗功能是造成虛擬自我同一性消解的主要原因。部分熱衷於網路的人因為工作和學習的需要終日與電腦為伍。他們在網路上可以隨時讓所扮演的角色睡覺,而繼續現實生活中的工作,但是他們心理上還在網路世界中並未退出。這樣他們就可以不停地在虛擬和現實中穿梭,遊離在虛擬自我與現實自我之間,此時自我被一分為二。接下來,在不同的視窗下,個體的心智還可以被繼續分割開來。人們可以看見自己一分為二、一分為三,甚至更多。當個體從現實走到虛擬當中,進而從一個視窗跳到另一個視窗時,自我同時也將心靈的某一部分打開或關掉。視窗所帶來的世界是去中心的自我,在同一個時段活在不同的世界並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視窗功能設計下的虛擬生活讓人們同時擁有幾種平行的身份及人生。這個平行、對應的感覺促使人們將網路與現實一視同仁。網路帶來的經驗延伸了視窗的隱喻——好比「網蟲」所說的,此刻的現實生活只是另一個視窗,因而不必再主張自我的完整與一致性,而是認為每個窗口中的自我都同樣真實,並不存在相互確認的關係。[9]這種情況下,許多人往往形成了多重角色差異和衝突。當多重角色之間的衝突達到一定程度或角色轉換過頻時,就會導致個體沒有統一的自我支配下的確定一致的行為模式,不能把關於自己的各種觀念整合到一個完整的自我概念當中,這就引發了自我認同危機。

  

(二)網路去中心化功能設計

  

網站設計者往往極力調動起人們的感性慾求,甚至會從根本上影響到人的理性思維能力,擾亂了人類思維中那種察覺不到的邏輯線路。網路超文本鏈接功能是網路去中心化的設計之一,它往往儘可能吸引用戶的注意力,為此在形式和內容上儘可能新鮮刺激,使用戶的興趣集中在某一網頁界面上,隨著相關鏈接提示不斷往前走,越走越遠,以至於長時間駐足某一網站而流連忘返。這是網路經營者所期望的,但對廣大用戶而言,卻意味著在一個虛擬環境中的感官沉浸,致使人們經歷一種與藥物致幻相似的以被動為主的經驗[10]。虛擬世界向人們展示的五光十色的情慾空間具有強烈的誘惑性,需要保持理智的頭腦才能清醒地鑒別。於是,理智能力薄弱者便很難抵禦這種誘惑的吸引而深陷其中。在虛擬世界中,事物顯得栩栩如生,相形之下日常的經驗似乎乾癟不實。而一旦人們對此採取放任的態度時,就存在滑向後現代道德相對主義的危險。諸如非中心主義、多元化、表面化、無終極目標等特徵,在網路世界中找到了最適宜生長繁衍的土壤。互聯網去中心化的功能設計,使網路世界沒有中心,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這種狀態,除了容易使人忘記對終極目標的追求以外,還會讓人不想對任何事情負責。因為作為一個個體,陷在無邊無際的網路之中,他無法覺得自己有能力對任何事情負責。這就為道德相對主義提供了極好的借口。

  

結果正如美國學者斯蒂文·貝斯特等人所揭示的:後現代空間成功地超出了個人軀體的定位能力,使他無法藉助感知來組織周圍環境,無法在一個原本可以圖繪的外在世界中理智地標定自身的位置[11]。這樣,自我認同危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

  

(三)網路遊戲內容及升級模式功能設計

  

大部分青少年沉溺於網路主要還是沉溺於網路遊戲,而網路遊戲運營商的收入來源主要是點數卡,也就是依靠用戶上線時長。所以,許多網路遊戲依靠耗時來迅速升級和更新裝備。在線時間的長短,奪寶的先後,往往決定了能否儘快搶佔領先地位,而遲一兩天打到「寶」時,「寶」也許就一文不值了。巨大的投入使得網路遊戲的畫面非常精美。製作精細的3D畫面、可以隨意轉換視角的360度全方位旋轉設計、精緻準確的人物形象、絢麗的魔法效果以及龐大的世界構造,都使這個遊戲世界看似真實而又充滿了神奇的魅力。遊戲里動態光影、晝夜及氣候變化、無縫銜接的龐大場景等,運算量非常大,但是因為使用了新的圖形演算法,遊戲的流暢度絲毫未受到這些方面的影響。遊戲的音樂非常恢弘,多首音樂交替播放,整個音樂都充斥著神秘的色彩,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12]。這一切設計都極力吸引玩家沉溺其中並將自我虛擬化。

  

沉溺其中的自我被遊戲角色所代替,「我是誰」這樣一個簡單問題變得十分虛幻複雜。人們帶上角色的面具,幻化成遊戲世界中的角色,滿足著種種現實中無法實現的成就感、虛榮心乃至暴力慾望。這時候,網路沉溺者往往對網路和現實的界限感到模糊,將現實中的自我與遊戲中的角色混同起來,甚至情願認為遊戲中的角色才是真的自我。而且長時間沉溺網遊,會使人感到自己無法適應現實生活,很多網遊沉溺者對這種情況採取逃避的方式,更加沉溺到網路遊戲當中。他們通過虛擬的情境、一時忘我的激情,逃避現實生活中痛苦、失落、孤獨、苦悶,結果只是使問題變得更嚴重、更複雜。而且,一旦離開網路,馬上就會重新面對現實的一切危機。最終就會墮入逃避煩惱——加重煩惱——更逃避——更加重……的惡性循環之中。進而否定自己,不願接受自己,從而出現自我認同危機。

  

顯然,網路技術引發的虛擬自我認同危機,為自我倫理的建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迫切要求。

  

四 虛擬自我認同的倫理建構

  

當網路技術日益深入地滲透到人們生活之中時,虛擬世界中的觀念和規則也越來越明顯地在人們的行為中表現出來。很多不良網路內容所宣揚的觀念和規則,使得許多人潛移默化加以接受。更有甚者,一些青少年將這些觀念和規則從網路延伸到了現實,於是一幕幕的悲劇不斷上演。不可否認,商業化運作的網路公司抓住了人們將網路視為獵奇與宣洩情緒的場所和尋求隱秘嗜好的途徑這種心態。為了留住網民,他們在網路內容上追求流行化、花邊化甚至低俗化、暴力化。政府有關部門需要對此採取有效的對策,網路經營者也要進行自律。而只有從心靈層面著手,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尋回失落的自我。當自我在真實與虛擬之間不停轉換時,如何避免上癮和沉溺?如何享受幻想帶來的愉悅,而又不至於喪失相對穩定的自我認同?如何使自我在網路這一新的境遇中獲得幸福的生活?要實現這些訴求,必須建構一種網路空間的自我倫理,即虛擬自我倫理。虛擬自我倫理應遵守以下三個原則:

  

首先是自我選擇原則。雖然網路提供了塑造無限多樣自我的可能,但是發展哪種自我要有倫理選擇。長期沉浸在不健康的虛擬自我當中,容易使人喪失是非判斷標準,進而使消極的自我不斷膨脹,不利於人格的全面、健康的發展,對他人和社會也會造成危害。可以想像,當一個人在網路上以隨意講庸俗話、騙取他人感情、偷看他人或者國家的秘密信息時,在現實生活中也會逐漸變得道德淪喪。所以必須依據倫理原則重建自律意識,去掉多重自我當中陰暗的、消極的自我,建構一個健康、積極、全面發展的自我。

  

其次是自我節制原則。自我倫理是疏導慾望的倫理,蘊涵著對自我的內在安寧與和諧的追求。網路技術的商業化知識權力結構,為了刺激消費而無原則地調動著人們的慾望,這就導致了網路運營商為了吸引網民,用各種根本不能帶來理智能力及精神境界提升的享樂性消費,通過外在的誘導和心理暗示,使人們愈來愈陷於非自主的慾望追求和消費之中。在這種情況下,自我要維持其同一性,就必須適度放棄不正當的慾望追求和消費,做到自我節制。

  

第三是虛實協調原則。網路空間的匿名狀態不斷誘使人們進行一些「不為人知」的反社會行為,如非法入侵他人電腦,偷看他人郵件等,這使人們處於罪的快感和悔恨交加狀態,更為嚴重的是有些人沉迷網路會導致模糊虛實,進而出現角色混亂,喪失自我的問題。虛擬身份與真實身份所導致的多元自我,必須進行一定程度的整合,重點是消除自我對消極性的虛擬生活的過度依賴,並在真實生活與虛擬生活之間做出必要的協調,使虛擬生活成為改善真實生活質量的一種有益補充。

  

總之,在這個對工具理性普遍不滿的時代,自我的去中心化也引發了某種特殊的共鳴,呼應了後現代思潮。近些年來,眾多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哲學家都認為,雖然傳統文化將一致與連貫性視為自然,但人們卻常常有斷裂的感覺,網路社會尤然。有人甚至認為斷裂感恰恰是後現代社會的特徵,因為它們提供了一種討論自我的語言,能反映人們所體驗到的分裂感。實際上,身份多元化有某種積極意義,它使過去在統一的身份認同狀態下處於邊緣地位的個體和群體獲得了話語權。從自我的開放性和未完成性意義上看,網路技術使自我發展的空間更為廣闊了。只要正確對待,合理調控各種自我的關係,網路空間的自由化和虛擬性無疑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自我認同、創造自我的實驗室,虛擬自我也將成為現代社會中人們重構自我的寶貴資源。但是,如果不能進行正確的倫理建構,網路技術引發的虛擬自我認同危機就會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這是必須認真解決的。

  

【參考文獻】

  [1]車文博.弗洛伊德主義原著選輯[M].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375.

  [2]雷靂,陳猛.互聯網使用與青少年自我認同的生態關係[J].心理科學進展,2005(2):169-177.

  [3]艾瑞克·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M].孫名之,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7.

  [4]尹岩.論個體自我認同危機[J].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5):24-28.

  [5]安東尼·吉登斯.現代與自我認同[M].趙旭東,方文,譯.北京:三聯書店,1998:275.

  [6]李輝.網路虛擬交往中的自我認同危機[J].社會科學,2004(6):84-88.

  [7]張首先.當代大學生的自我認同危機與核心價值體系[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7(2):52-56.

  [8]江琴.當代大學生自我認同危機省思[J].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1):111-114.

  [9]雪莉·特克.虛擬化身——網路世代的身份認同[M].譚天,吳佳真,譯.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10.

  [10]邁克爾·海姆.從界面到網路空間——虛擬實在的形而上學[M].金吾倫,劉鋼,譯.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115.

  [11]斯蒂文·貝斯特,道格拉斯·凱爾納.後現代理論:批判性的質疑[M].張志斌,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245-246.

  [12]張春良.網路遊戲憂思錄[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199.

推薦閱讀:

糾結是認清自我的好時候
探究迷失的自我(一)
你永遠無法成為一個好孩子,因為好孩子都在別人家 | 如何擺脫「低自我認同感」?

TAG:文獻 | 倫理 | 技術 | 自我認同 | 自我 | 危機 | 虛擬 | 認同 | 建構 | 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