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曆和陽曆 誰發明 天文曆法

什麼是陰曆和陽曆?誰發明的?什麼是天文曆法?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1545579.html 2009-01-07 12:32 提問者: confident2 | 來自手機知道 |瀏覽次數:1465次2009-01-08 19:26

陰曆的主要特點是:歷月的長短依據天象即月相來確定,大月30日,小月29日,歷月的平均值大致與朔望月平均長度29。5306日相等。年的長短則只是歷月的整數倍,而與回歸年無關。因此,陰曆的月份也與四季寒暑無關。陰曆的日期表示著一定的月相,即初一是朔,即新月;十五、十六或十七是滿月,即望;初七、初八是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等,這對古人憑藉月相判斷日期是很方便的。而月相的變化又是人們最容易看見的天象,因此,各國的曆法大都先有陰曆後有陽曆。但是,由於陰曆與回歸年無關,因此,就與農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協調,後來便逐漸被淘汰。現今除了幾個***教國家,因宗教上的原因仍然使用一種稱為「回曆」的陰曆以外,其他國家已經廢棄不用。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此外,。1912年我國採用「公曆」安排月日後,人們就把公曆稱為「陽曆」,而把同時並存於民間的傳統的「夏曆」通俗地稱之為「陰曆」。

陽曆,亦稱公曆、太陽曆、新曆、西曆,也稱格里高利曆。它是1582年,由羅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實行的曆法。從這一年後,陽曆代替了公元前42年由羅馬皇帝朱里·愷撒所實行的「儒略曆」(舊曆)。陽曆是以地球環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算作一年。它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時四十八分四十六秒。由於它不是整數,為了把長短拉平,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六天,稱為「閏年」;有的年份是三百六十五天,稱為「平年」。這種曆法在每一萬年中約錯三天,比舊的「儒略曆」每四百年就錯三天。

由於這種曆法是根據地球與太陽距離的位置而定,所以它的「二十四節氣」是固定的:上半年的節氣多在每月的6日、21日,下半年多在每月的8日、23日,即使相差也不過一兩天。

西洋曆法是明朝萬曆八年(1580年),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傳進中國的。利瑪竇的「泰西曆法」當屬「儒略曆」。太平天國實行的「天曆」,對中國的陰曆起了革命,它採用了陽曆,但對它也有所改訂。「天曆」中有中國原有的「干支」,也有陽曆的「禮拜」(星期),可謂陰陽合曆。「天曆」在中國曆法上說來,是一個具有革命精神的特殊曆法。辛亥革命後,從1912年元旦起,採用中華民國紀年和陽曆。1949年9月27日,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從此,我國也採用了公元紀年的曆法。

 陰曆全稱「太陰曆」或「純陰曆」。陰曆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因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稱為「太陰曆」,簡稱「陰曆」。陰曆產生的確切日期已難確定,但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來判斷,陰曆大約在殷代已相當普及。

 二十四節氣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594783.html?fr=qrl&index=0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於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節氣的日期在陽曆中是相對固定的,如立春總是在陽曆的2月3日至5日之間。但在農曆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其他回答

  • 二十四節氣:陽曆
  • 二十四節氣:含義
  • 二十四節氣:農諺
  • 二十四節氣:驚蟄
  • 2007-04-18 二十四節氣是按陽曆算還是按陰曆算 33
  • 2008-03-30 二十四節氣與陽曆的關係 7
  • 2009-05-03 二十四節氣是陽曆還是陰曆? 4
  • 2006-07-21 二十四節氣是按陽曆還是陰曆劃分的? 10
  • 2008-06-14 關於「二十四節氣與陽曆」。。。 3

更多關於二十四節氣:陽曆的問題>>
推薦閱讀:

银河系和仙女座中间有什么,难道是一片百万光年的虚空?
閑談風水(相關)天文曆法之紀年
時間也是可以扭曲摺疊嗎?
丘靖嘉:傳統天文分野說中的 世界圖景與政治涵義

TAG:曆法 | 發明 | 陰曆 | 陽曆 | 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