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特:懦夫自己造成了懦弱,英雄是自己造成的英雄

薩特:懦夫自己造成了懦弱,英雄是自己造成的英雄路金波07.16 21:04閱讀19272imgLoading

1905年6月21日,薩特出生於巴黎,他是標準的「富二代」,但卻不是「高帥富」,四歲時,薩特由於角膜翳導致右眼斜視,個子還很矮,這讓他顯得有點「丑」。他的那些流傳於世的肖像照都用厚厚的眼鏡和巧妙的角度來修飾,他也可以說是美顏界的鼻祖。

薩特父親在他1歲的時候就過世了,母親帶他回娘家,投奔做德文教師的外祖父。薩特在書香門第的外祖父家裡接受良好的教育。據說,他看的第一本書是《一個中國人在中國的苦難》。

薩特的傲嬌估計遺傳了外祖父的基因。外祖父把他送到蒙田公立學校,要求校長直接給天才的外孫上8年級,但是校方很快以薩特「基礎太差」為理由,要求他從1年級開始學。外祖父竟然一怒之下讓孩子退學,請了家庭教師在家裡上課。

imgLoading

年輕時代的薩特

薩特的確是學霸,而且情商也極高,他在大學期間遇到了後來的「終生情侶」西蒙娜·德·波伏娃。

薩特和波伏娃之間的感情可以寫成一本傳世小說。他們在世界舞台上出雙入對,還曾經一起到過中國,上過天安門城樓。光是那女高男矮的形象就足以引起圍觀。

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們相守半生,卻一直沒結婚,並且開創出一個著名的短語:契約式愛情——精確詮釋「婚姻只是一張廢紙」。

薩特喜歡對西蒙娜說:「我們的結合是一種本質上的愛。」這句話意味著,他們都可以體驗偶然的風流韻事。

imgLoading

波伏娃與薩特在北京 ,1955

薩特是典型的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二戰爆發以後,他應徵入伍,很快於1940年被俘。他在德國的戰俘營里研讀海德格爾,然後,他以眼睛有疾病不能打仗為由,使德軍軍官相信他不是士兵而逃出戰俘營。

戰爭期間是薩特創作的黃金期,他不但寫出了存在主義哲學的專著《存在與虛無》,還有大量文學作品問世。

這其中最著名的要屬獨幕劇《間隔》(Huis-clos,又譯《密室》),這部劇的結尾讓人難以忘懷,「我萬萬沒有想到,你們的印象中,地獄裡應該有硫磺,有熊熊的火堆,有用來烙人的鐵條。啊!真是天大的笑話!用不著鐵條,他人就是地獄!」

「他人就是地獄」成為薩特最著名的名言。

imgLoading

【《禁閉》Huis -clos是薩特著名的哲理劇代表作,「他人即地獄」就是出自這部戲劇。在幻想中的地獄裡有一間無窗的密室,時間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在薩特那裡,存在主義既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文學。薩特存在主義的主要內容是:

(1)存在先於本質

薩特把「存在先於本質」看成是存在主義的第一原理。「存在先於本質」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薩特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一書中說得很清楚,他說,人首先是存在,與自己相遇,在這個世界上崛起,然後才規定他自己。

更通俗地說,人在一開始時無所謂本質,人之初什麼也不是,直到後來,他才成為他自己所創造的東西。

在薩特看來,人的本質不是上帝賦予的,也不是環境決定的,而是在人的「自由選擇」,自我創造的過程中不斷獲得的。人如果不能進行自由選擇,自我謀劃,自我創造,他就永遠不能獲得自己的本質,他就不是真正的「存在」,他已降到了物的「存在」狀態。

imgLoading

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里受到存在主義思想影響,他的作品《小王子》中就描畫了一系列「已經降低到『物』的存在狀態」的人,比如醉心於數字的「生意人」】

薩特所說的「存在」是人所特有的,「物」不具備這種存在。比如一粒種子,在長成植物之前,它的一切特質早已規定,我們可以預知它將成為什麼樣子,開什麼花,結什麼果,它的形狀、大小、類別早已決定了。所以,「物」是「本質先於存在」。

但這種「存在」不是薩特所要說的「存在」。人的「存在」區別於物的「存在」,在於人有自我意識,在一定條件下,人可以面臨多種選擇,一個人將成為什麼樣的人,最終獲得什麼樣的本質,預先無法確定。只有自由選擇、自我創造、敢於衝破壞境束縛的人才會有真正的「存在」。

薩特有一句名言叫:「懦夫自己造成了懦弱,英雄是自己造成的英雄」。簡單地說,人只能自己把握住自己的命運,而不是把自己交給自身以外的力量來安排。

imgLoading

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他的命運是荒誕而痛苦的,但他因推石頭而存在,他的荒誕屬於他自己,他的石頭也屬於他自己,他支配了他的荒誕。】

(2)人是被判定為自由的

薩特在他的哲學著作《存在與虛無》一書中提出一個命題:人是被判定為(condemned)自由的。在薩特看來,人的本質是自由的,存在與自由不可分,自由是絕對的。儘管自由都是一定境遇中的自由,但任何境遇都不能限定自由。人一旦被拋到世界上來,他就享有絕對自由,對人來講,自由無須追求、他自身就是自由,自由與生俱來,無可逃避,無可選擇,它是命定的。

薩特如此強調自由的絕對性,這似乎難於理解,人真的能絕對自由,不受任何束縛嗎?人真的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嗎?當然不能。

薩特所強調的自由的絕對性,是指人的選擇的自主性。「選擇的自由」與「獲得自由」是不同的,選擇的自由是永恆的,有許多東西人們永遠不能得到,但卻可以永遠地自由選擇行動。

imgLoading

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原本是證券經紀人,中年時捨棄家庭和事業獻身繪畫。作家威廉·毛姆以他的生平為背景創作了小說《月亮和六便士》。】

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限制人的自由。

人的地位不能限制人的自由,比如,人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環境不能由人自己自由選擇,但是家庭環境對人生的意義,卻是由自己選擇和決定的。

貧寒的家庭環境,對有的人來說,可以激勵他奮鬥,促他成功,而有的人卻在貧寒中自暴自棄;富裕的家庭環境,有的人可以充分利用其有利條件,發展自己,而有的人卻在養尊處優中享樂消沉。

薩特還以無產者為例來說明自由的絕對性。當我們說,一個失業者是自由的,這並不是說他能夠為所欲為,能夠立即變成一個富裕安樂的資產者。他之所以是自由的,是因為他始終可以選擇,究竟是逆來順受地接受命運的安排呢?還是起來反抗命運呢?他大概難於擺脫貧困,但在包圍著他的貧困之中,他可以代表他自己和所有其他人,向形形色色的貧困進行鬥爭。他可以選擇做這樣的人:不承認貧困是「命中注定」。

因此薩特極其稱讚馬克思的「叛逆」精神,他說:馬克思就是社會的叛逆,馬克思說過,我們要改變世界,他用這句簡單的話表示:人是自己命運的主人。

imgLoading

有一個青年學生曾求教薩特——在侍奉母親與參軍反抗法西斯之間如何選擇,薩特做出了出人意料又「在乎情理」的回答:「你是自由的,所以你自己選擇吧。」】

(3)他人就是地獄

薩特有一句名言:他人就是地獄。他把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看作是敵對的關係。

在薩特看來,人是絕對自由的,但這種自由只有在擺脫了與他人的聯繫時才能實現。他人和社會對個人的自由總是一種限制,要維護個人自由,就必然與他人的自由相衝突。薩特甚至認為,一對相戀的情人之間也是相互鬥爭的,雙方都想剝奪對方的自由。

imgLoading

行為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和搭檔烏雷的許多作品都展現了戀人間相互吸引和鬥爭的矛盾心理】

個人的自由只有與他人隔絕時才是可能的,但個人又不得不與他人共存。「我」一旦與別人發生聯繫,兩者之間必定有一方是作為主體性的存在,更通俗地說,必然有一方是處於積極的主動的地位,而另一方則降低為客體,也就是被降低為一個被動的物件。

所以薩特強調說,一方面「我」要設法從他人的掌握之中解放「我」自己,另一方面他人也試圖從「我」的掌握之中解放他自己:一方面「我」竭力要去奴役他人,另一方面,他人又要竭力奴役「我」。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人與人之間是敵對的。「他人即是地獄」。「地獄」意味著禁錮、束縛,他人對我的自由而言就是一種束縛。

(4)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

在薩特看來,世界是荒謬的,人生也是荒謬的。人的存在是偶然的,沒有什麼理由。人生毫無目的地處於不斷變幻之中,沒有任何穩定性,正象薩特的小說《噁心》的主人公所感覺的那樣,「一切都是沒有根據的,這所公園,這座城市和我自己,都是等我發覺了這一點以後,它就使我感到噁心」。在一個偶然性的世界裡,充滿著醜惡和混濁。世界的混亂,生活的苦難使人感到世界不可捉摸,不可理解,因此一切都是荒謬的。

imgLoading

二戰解放後,法國對在戰爭期間與德軍有過往來的女子進行羞辱,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當眾剃頭。其實這些女人只是為了生存,但清算在很多時候往往是不問理由的。】

薩特的存在主義在二戰以後風行一時,持續了十多年之久,這絕非偶然。

二戰期間,法國所受戰爭破壞十分嚴重,戰爭結束後,人們心靈的創傷卻一時難於醫治,戰爭所留下的陰影一時不易抹去。另一方面,資本主義世界所固有的各種矛盾並沒有消除,有時還趨於激化。人們普遍感到精神上的壓抑,感到自己所處的世界是一個動蕩不安的世界,他人與社會似乎都成了自己的敵對力量,從而陷於苦悶焦慮之中,甚至感到絕望。人們對現實不滿,要求反抗現實,希望恢復人的自由和尊嚴,但又找不到出路。薩特的存在主義既揭示了世界的荒謬性,又呼喚人們積極行動、自由選擇,反抗絕望,把握自已的命運,因此引起社會普遍的強烈共鳴,這正是他的思想在戰後普遍流行的社會原因。

薩特有一句著名的口號是:我們必須為我們的時代而寫作!他把這種態度稱之為「介入」,他認為作家須通過作品對當代社會、政治事件表態,從而保衛日常生活中的自由。

imgLoading

薩特、波伏娃在古巴與切·格瓦拉見面 ,1960

正是這樣的態度,讓他的文學作品擁有深入人心的力量。作為一個傑出的文學家,薩特1964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但他卻拒領了,理由是「不接受來自官方的任何榮譽」。

薩特被諸多人惦記,就是因為他堅持維護自己的獨立人格與自由精神——一切是非善惡都可以由人自己選擇。但也因為絕對自由,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現實世界中,人們感到焦慮,恰恰是因為有選擇的自由。用流行的話講,這是「選擇恐懼症」。例如大三學生要面臨考研還是就業的選擇,有人面臨移民還是繼續留在國內發展的選擇,這些抉擇沒有任何因素可以依靠,只能靠自己,於是就產生了「焦慮」。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自由時代,薩特所倡導的「自由選擇」在生活里已經蔚然成風。許多人奉行這個原則,並不是因為看過薩特的書。

就像王朔說的,「以前我不知道薩特、尼采什麼的,後來我看了,才發現他們說的我都已經知道了。」

imgLoading

布面油畫《他是他自己——薩特》(鐘鳴,1980年)iiiiiiiiii

延伸閱讀

imgLoading

                                                《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法)讓-保羅·薩特 著  周煦良 、 湯永寬  譯者

                                                      上海譯文出版社

存在主義是現代西方哲學中影響極大、流行極廣、風行一時的哲學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法國哲學家薩特。這本小書由兩篇構成:《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和《今天的希望:與薩特的談話》。「我從未認真考慮過絕望可能作為一種屬於我的品質」,其中薩特一再強調,他的存在主義本質上是一種對人生充滿希望的樂觀主義哲學。

imgLoading

                                                        《未竟的往昔》

                                           (美)托尼·朱特 著   李嵐  譯

                                                          中信出版社

「二戰」之後,法國知識分子在歐洲文化及政治生活中扮演著獨特的重要角色,托尼·朱特在這部經典著作中就分析了這個知識分子圈最大的衝突:如何回應共產主義的許諾及其背叛;以及在面對斯大林領導下的前蘇聯、共產主義的新東歐及法國本身的偽善時,如何維繫對激進理念的堅持。

朱特關注的對象不僅包括時髦的「存在主義」代表人物——薩特、加繆和波伏娃,還涉及到了重要的天主教哲學家、中立的報界人士、文學批評家和詩人等。

imgLoading

                                                          《文字生涯》

                                          (法)讓-保羅·薩特 著  沈志明 譯

                                                           商務印書館

《文字生涯》是一本作者以敘述自己童年生活為主的小說,發表後,法國以至整個西方文壇反響熱烈,很快被譯成各種文字。薩特罕見地受到了各界各派的一致好評,諾貝爾獎金的決策者們以為薩特經歷了十餘年坎坷的社會活動家生涯之後回到了純文學的領域,為了表彰他的成就,決定向他頒發諾貝爾文學獎金。但是出乎人們的意料,薩特謝絕了這項世界性的最高榮譽。

他說:「每時每刻都是我的不斷再生。」

薩特生平引自中新網作者:鄭琳

「路老師讀經典」編輯部整合

推薦閱讀:

懇求諸位幫助,青春期?
懦弱和寬容的區別?
跟人打架心狠不起來。?
如何讓自己不在是老實人?
如何看待「紐約時報」評論稱川普不敢親自宣布停止DACA是懦夫行為?

TAG:英雄 | 自己 | 懦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