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功夫片,十年兩孤峰

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過去10年,真正的功夫片也只有兩部:《功夫》和《一代宗師》。

「真正的」意思是:一,打得賞心悅目,二,進至哲學境界。說它們是孤峰,因為無從模仿,後無來者。

過去10年,武俠功夫片的發展方向是融會貫通,以他者的元素和類型來雜糅這個已經被香港電影人發展到極致的類型,雜交的效果決定了成就大小。

《武俠》嘗試把武俠功夫片和科學、醫學相融通,前半部分做得挺好,後半部分一瀉千里。《投名狀》嘗試把宮廷權謀和搏擊格鬥相融通,兩者都達到了水準線,都還不足以開宗立派。《十月圍城》嘗試把虐心戲和打鬥戲相融通,「為革命犧牲個人性命」的內核在今天不易喚起共鳴,那麼多感情戲起的是包裝和解構作用。很明顯,陳可辛拍什麼都能八九不離十,都有個人的獨到建構,可他終歸是個對世界持懷疑眼光的人,懷疑世界的人是達不到武俠這種浪漫文藝形式的最高境界的。

《葉問》嘗試把生活流和動作戲相融通,應該說已經成功了,可是兩部影片的高潮都是子虛烏有的中國人打洋人,落到了愛國神油的窠臼。《殺破狼》和《龍虎門》嘗試把混合格鬥的技法與中國武術相融通,技術層面已經成功了,但甄子丹只是赳赳武夫,他所能做的革新也就到此為止。而一部電影真正煥發征服人心的力量,必得有情感和文化層面的建樹,這是他的弱項。這其實也是袁和平和程小東是最好的動作導演,卻始終無法獨立執導出一部寬頻視野的武俠片一樣。

我們當然不能忘了徐克。過去10年中,徐克嘗試了極致環境和實戰武俠結合的《七劍》,實驗失敗。嘗試了探案懸疑和3D武俠相結合的《狄仁傑》和《龍門飛甲》,技術上亮瞎觀眾,故事上亂粥一鍋。他最好的作品竟然是紅色經典加武俠槍戰的《智取威虎山》,但一是不能忽視黃建新監製的大局觀,二是這樣一棵老樹上結出來的果實,怎麼都不會有徐克初涉江湖時鷹擊長空的氣象了。

過去10年,成龍大哥一直在更換龍女郎,也一直在試圖找回舊日的榮光,他的改變體現在對主流意識形態的歸化上,電影方面的進步有限。還有個郭子健值得一說,獨立執導了《打擂台》,聯合執導了《西遊降魔篇》,這是個有著牛逼潛質的新導演,他最好的作品應該還在路上。

繞一圈,還得回到周星馳和王家衛這裡。

周星馳的《功夫》是喜劇和功夫兩個類型的結合。他真的結合得很好。他是喜劇之王不用說了,作為導演他沒和手下演員搶戲,演的角色其實不太搞笑,甚至悲劇和凄惶感大於喜感。可看看他調教出來的「包租婆」和豬籠城寨里一眾奇葩,你就知道他的功夫沒丟下。就連三分鐘不到就掛的馮小剛,那一嗓子也足以讓人多年以後記憶猶新。還有另一個大嘴田啟文,他振聾發聵的一吼「街坊們不用睡覺了」,堪比天問。

周星馳是李小龍的狂熱崇拜者,武學痴迷者,處處致敬經典武俠電影。他的致敬和姜文的區別是,你看出來是致敬是加一個樂子,即使看不出來一樣充滿快感。而《一步之遙》的致敬你看不出來的話,就真的有些沉悶了。他如同一個吃百家飯長大竟然修鍊成大廚師的人,也像陳家洛的「百花錯拳」一樣處處有痕,處處有我。

這還不是他最厲害的地方。他用一個簡單的由好變壞,由壞變好的故事完成了「善念如燈,風惡不滅」的主題,用寫意、抒情的鏡頭語言描繪了蝶變之美。在電影面前,他是個簡單的人。簡單的人容易走向極致,「狐狸知曉很多事物,刺蝟只知道一件重要的事」,為了這件事他可以開罪任何人,所以他的電影完成度高。

簡單的人也容易投身哲學的懷抱,哲學都有兩副面孔,對於複雜的人來說至為複雜,對於簡單的人來說至為簡單,複雜的人往往陷入種種可能而逡巡無路,簡單的人倒能直取中宮,探得寶物。這就好比片中袁祥仁高價兜售的那些武功秘籍,到了有慧根的人手裡,它終究會煥發神奇,而到了不開眼的人手裡,它就只不過是騙錢的道具。

《功夫》抱持著什麼?不過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過是有志者,事竟成,不過是否極泰來,至善無敵。而已。一個理念上極致簡單,形式上極致求精的導演烹調了這道菜,作為食客,我得說:我信,很美味。

王家衛的《一代宗師》是文藝片和功夫片的結合。他結合得也是真好。有個煮鶴焚琴的提問是:「葉問一身功夫,在日寇入侵之後一無作為,功夫練來是幹麼子的,專門用來內耗嗎?這一下,人物全榻。」還有更等而下之的人說:「全是意淫」。這麼說話的人,其實就是沒看懂或者不理解這種結合的妙處。

從歷史說,葉問沒幹過與日本人刀兵相見的事,非要加上恐怕才是意淫。從現實邏輯說,任何時候也不能要求所有人去做烈士。更重要的是,文藝就是文藝,文藝負責與審美和思考有關的事情,文藝不負責對現實進行原生態還原,更不負責去實現每個人想像中的政治正確。

《一代宗師》是不是百分之百還原了「逝去的武林」?答案是否定的。《一代宗師》有沒有意淫的成分?加上引號就有,因為藝術在相當程度上就是「意淫」。《一代宗師》從採訪和故紙堆中的提及的民國風物,生髮出了規矩之美,舞蹈之美,執著之美,暗戀之美,有這四美還不夠嗎?即使不夠,需要探討的也是怎麼更美的問題,而不是葉問抗沒抗日的問題。

2D版像散文,有種混沌之美。好這口的人也有,但我有一個顯在的觀感是,因為結構上不夠提綱挈領,滿篇的金句時有突兀之感。3D版像小說,有種清爽利落之美。好這口的人更多,而且看2D版時那些喧賓奪主的金句各歸其位,與故事渾然一體了。不管是葉問傳還是宮二傳,渾然一體本身就更勝一籌吧?

推《功夫》和《一代宗師》為行業翹楚,前頭說了兩個原因(那些動作戲和深長意味我就不細說了),這裡再補兩個:一是美學上精微,讓人只能直著腰身,無法安坐於位;二是技術上精緻,保障了美的自由伸展。墨鏡王和周星星的共同特點是都追求完美,區別在於王怎麼玩都不得罪人,周卻是人紅謗隨,無處躲避。

以上是我對這兩部捲土重來的影片的新感悟。以下是當年看片之後的第一印象,一篇寫於兩年前《一代宗師》2D版上映時,一篇寫於十年前《功夫》2D版上映時。雖然有些觀點早已自我揚棄,還是盡量不動刀斧,原貌呈現。諸君上眼,看是昨日之我還是今日之我說得在理。

(1)

《一代宗師》,三色武俠

《一代宗師》是文藝片大導演王家衛的情懷之作。每個導演都想拍情懷之作,但只有聲望和資源兼備的導演才能圓夢。因為情懷之作不惜工本,不計得失,只管順應心之所向。《一代宗師》籌備15年,拍攝三年,檔期一推再推,差點成為「一代失蹤」。

《一代宗師》的最大特點是有質感。畫面有質感,年代有質感,武林風物也有質感。影像講究是王家衛的固有特點,《一代宗師》中小到燃燒的煙絲和頭髮,大到驟雨中的硬橋硬馬,都有寫實和詩意兼有的飄忽感。年代逼真是因為影調素樸和器物復古,也是「墨鏡王」精雕細刻的成果。武林風貌和宗師氣度卻是全新的感覺:以往的功夫片總脫不了赳赳武夫的氣質,過招也不過是血腥的力氣活,甄子丹的葉問和李連杰的黃飛鴻在文戲上出了彩,立刻便顯得出挑。但他們再有氣質也比不過「電眼」梁朝偉,而梁氏葉問身後是一座「逝去的武林」。

「逝去的武林」是一本武林人物的口述實錄,也是《一代宗師》里群星共鑄的奇幻世界。這個世界渾然一體,又有好多斷面。

片中有近年功夫電影里最好的動作戲。袁和平掌勺的動作,基本遵循力學原理,既有實戰的凌厲,又能兼顧視覺快感。而王家衛的電影總是在不斷地調試方案,不斷地推倒重來。當袁和平遇到王家衛,出來的便是既遵守武術的攻守法度,又有高耗片比支撐的精美動作影像。雨中激戰,車站死戰,梁朝偉並不花拳繡腿,章子怡看上去氣定神閑,張震盡顯八極拳冠軍的霸蠻。

片中勾畫了武林門牆,進行了武學探討。功夫片從來都是視覺冰淇淋,雖然片中白鬍子老頭也喜歡講講「武德高於技巧」的大道理,但打得花哨和過癮才是王道。而《一代宗師》是真的想把武林門派的格局和高手的精神世界呈現給觀眾。開篇宮羽田(王慶祥)約戰葉問,南派武林高手們輔導葉問,各有各的高招,各有各的傲嬌。宮和葉最終「掰餅」較技的那場戲,充滿了中國人崇尚的以柔克剛的武學意境。宮老有扶掖新人之意,他的女兒宮二(章子怡)有維護門第尊嚴之志,宮二和葉問的交手宛如舞蹈,「秋天的菠菜」滿天亂飛。平地一聲驚雷,日本人打破了葉問的安逸生活,也改變了宮二的人生軌跡。一個在亂世中苦苦守著武師的尊嚴,一個用自己的綺年玉貌和似水年華殉了武道。「新人要出頭」,宮老有著海一樣的胸懷。「無瓦遮頭不教」,葉問有著餓而不改其志的執著。「不嫁娶不傳藝」,宮二道是倔強硬氣,實則暗傷累累。

片中的情感滲透著一股王家衛式的憂傷。葉問和妻子(宋慧喬)的舉案齊眉家常而幸福,不期然一別成永訣。宮二與葉問相遇在格鬥場上,也結緣於此。一場雙人舞般的較量,令宮二情根深種。她孤獨終老,既是為父復仇發的願,也是因為「我的心裡有過你(葉問)」。王家衛這次講的故事,脈絡較以往作品清晰,以至於有人發出「太不王家衛」之嘆。但有了這段不可能開花的情緣,足證這還是那個永遠把鏡頭對準若即若離花的王家衛。

如果把《一代宗師》仍視為武俠片,片分三色:動作武俠,哲學武俠,情傷武俠。雖然影片缺乏明晰的故事線,主角也由葉問走著走著就變成了宮二,但三色分明,各有魅力。從《一代宗師》的記錄片中可以看到,王家衛曾經南下北上拜訪了幾十個武術門派的傳人,既過招,也言教,那份痴迷已非一個導演在為一部電影做功課,而是他的確在用心感受逝去的武林。情懷之作都難免用力過猛,王家衛尚無法把他的武學心得自如地轉化為一部電影,全片有些像動作片段和亮點台詞的簡單連綴,沒有故事片應有的起承轉合和謹嚴架構,但我們仍然能從中感知到他的武學修為和情懷。王家衛老了,開始語重心長,「羅里羅嗦」。但他做成了自己喜歡做的事,而喜歡王家衛的人也能從中觸摸到他想像中的武師和武林。

(2)

《功夫》是集大成,不是創世紀

《功夫》的票房只能用井噴來形容,《功夫》的好評率為近年華語電影所僅見,《功夫》的FANS看了一遍又一遍,把玩不已,心思難平。一種山呼萬歲的朝拜氛圍中,出現了這樣的聲音:「終結一切的武俠片」「完美的圓」「沉寂的武俠片將要復甦的標誌」「如果一定要有一個分數,我給100分」。

我不想說「藝無止境」這樣的老話,而是《功夫》本身有明顯的欠缺。我是一個嗜「打」如狂的影迷,從三十年代的《火燒紅蓮寺》算起,武俠片的源流演進基本瞭然。邵氏武俠片算觀其大略,近二十年的武俠好片那是一個都不能少。同時,我也是周星星同學的死忠FANS,他所有的電影都看了兩遍以上,包括早期幼稚園水平的《雌雄雙辣》《龍蛇爭霸》之類。因為熟悉,所以珍愛,武俠片和周星馳對我來說都算自己人,可我不能接受這種非理性的評判。

什麼樣的電影能得一百分?對於藝術片來說,得形式創新加內涵深刻。對商業片來說,得把內容好玩和手法創新做到極致。《功夫》特技眩目、配樂得當、台詞搞笑,編導演攝錄美諸軍兵種配合默契,毫無疑問是一部好看煞人的大片。但作為一部功夫片,它在創新上做的不夠,它不可能開一代風氣,也沒有確立新的行業標準。

比如說,它就沒有《東方不敗》的魔幻轉折。中國動作片二水分流,古裝武俠片,時裝動作片。濫觴於上海的「火燒紅蓮寺」系列,再起於五十年代香港的「黃飛鴻」系列,都曾是萬人爭睹的局面。早年間技術粗陋,暫且不說,從六七十年代邵氏武俠說起,大致是十年一變的格局。每一變不是技術上的乾坤倒轉,就是創意上的能級跳躍,兩者往往齊頭並進,互為表裡。話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邵氏電影沒落,武俠片頹勢顯現時,徐克徐大俠躍馬出陣,奏出《東方不敗》的激越篇章。一聲「有殺氣」,千里草葉動。獨孤九劍能使山崩地裂,吸星大法能使天地變色,東方不敗接住荷蘭戰艦發來的炮彈,豪氣干雲地說:「你有科學,我有神功!」技擊神奇化,這一變如同打通任督二脈的阿星,登時蠶蛹化碟。徐老怪為武俠片底定十年江山,《卧虎藏龍》未出圈外,《英雄》《埋伏》盡在轂中。

《功夫》固然了得,但基本上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邵氏電影就是其中的一位。「斧頭幫」的大陣仗是邵氏老片《馬永貞》先擺下的,「五郎八卦棍」來自劉家良導演劉家輝主演的電影,「陳真」梁小龍就不用說了,「洪家鐵線拳」趙志凌是拍過幾十部電影的邵氏武行,油炸鬼董志華是張徹晚年的弟子。其他的,肥婆四的「獅吼功」來自《依天屠龍記》里的謝遜,「如來神掌」本是當年一部同名的邵氏武俠片,「火雲邪神」雙指夾住子彈跟東方不敗阿姨差相彷彿。當然還有「浩氣長存的偉大武術家李小龍先生」。《功夫》致敬了香港武俠片的黃金年代,薈萃了那個年代的諸多見證人,是為集大成者。

當然,《功夫》也有創新,「送鍾(終)」和「大喇叭」的轉換,「踩腳功」又實用又搞笑,包租公做人隱忍打的是太極拳,功夫和劇情結合得不著痕迹,難怪周星星得意不已。還有苦力強被琴聲所殺那段,未見一拳一腳,幾個剪影殺意無窮。論智力含量,這些不太顯眼的設計要超過驚天動地的場面。只是,這些火花還不足以點亮一個新的世界。

話說回來,《功夫》已經是一部相當好看的電影了,三年來嘔心歷血的周星馳值得尊重。神化周星馳問題不在於他,也不在於網上的洶洶之眾,而在於一些掌握了話語權的年輕寫手,總為痴迷遮望眼,一撒歡把話說大了。《功夫》里有一段極其搞笑,斧頭幫去豬籠城寨鬧事被打敗,師爺田雞被肥婆四制住後,見風使舵訓斥手下:「你們有沒有公德心啊?這麼晚了又吵又鬧的,街坊們不用睡覺了?」套用一下:你們有沒有公德心啊,這麼早就又捧又拜的,周星星不用進步啦?

文╱李星文


推薦閱讀:

凈空老法師:念佛功夫成片,才有資格幫助別人【強烈推薦】
知乎格鬥區的真的技術型大V有哪幾位?
喜歡李小龍先生的電影,原諒我的無知愚昧,請問李先生為中國人站起來,踢碎東亞病夫招牌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
【典傳國術】功夫核心之【胯,肩,肘,肋】四大關節開發的價值。
《功夫2》開拍曝光,馬雲客串、吳孟達上陣輕鬆超越《美人魚》?

TAG:武俠 | 功夫片 | 功夫 | 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