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關節扭傷

骶髂關節扭傷骶髂關節扭傷多因姿勢不正,肌力失調驟然扭轉而致,也有少數無明顯外傷史者。骶髂關節扭傷是因外力作用使該關節周圍韌帶被牽拉而引起的損傷並可由於韌帶鬆動而引起關節移位,並出現程度不同的疼痛這種情況在臨床上稱為骶髂關節半脫位本症多呈急性發作,癥狀嚴重者常無法站立,甚至卧床不敢移動。少數也可轉為慢性病程,遷延可達數月之久。 疾病病因

骶髂關節扭傷--影像大多與急性扭傷或長時間在不良體位下勞動有關。

骶髂關節扭傷的發病原因大多與急性扭傷或長時間在不良體位下勞動有關當人體直立時,重力中線經骶髂關節前方對其產生一定扭力;當前屈彎腰時,脊柱前傾骨盆腘繩肌牽拉固定或後旋,易造成骶髂關節扭傷或勞損此外,妊娠期可因黃體酮的分泌使韌帶鬆弛及體重增加,致使骨盆向前下方傾斜引起損傷。此外醫源性損傷的原因主要是在對髂後部取骨做植骨手術時,如範圍過大,可因破壞了髂腰韌帶而引起骶髂關節不穩。

臨床表現:

患者大多見於劇烈體育活動、外傷或久坐後。少數患者可無明顯外傷史

急性發作期在下腰部一側可出現疼痛,大多較為嚴重,可放射至臀部或腹股溝區;但一般不會放射到坐骨神經的小腿分布區。患者常取側卧位或俯卧位,翻身時疼痛加劇拒絕站立,或是下肢取屈曲姿勢。步行時,患側常呈臀溝下垂狀跛行步態

體格檢查時骶髂關節處可有局限性壓痛,直腿抬高患側受限,並有骶部疼痛。骨盆分離試驗「4」字Patrick試驗、對抗性髖外展試驗及俯卧提腿(Yeomen)試驗等均為陽性,其他凡可促使髂骨旋轉的活動均可引起患肢疼痛但無神經根性放射痛

X線檢查早期常無特異性改變但後期可出現骶髂關節炎症。

病因學

骶髂關節扭傷骶髂關節由凸凹不平相互交錯的耳形關節面組成,前後有長短不等的韌帶予以穩定,軀幹的重力經骶髂關節傳達至兩下腰。當孕婦受內分泌改變的影響,或因長期卧床,腰麻或全麻後均能引起骶髂關節鬆弛,影響骶髂關節的穩定,當受到外力時引起骶髂關節扭傷或錯位。但由於骶髂關節堅強而穩定,不易引起扭傷或錯位。當姿勢不正、肌力失調、韌帶鬆弛時, 扭轉的外力可使凸凹不平的骶髂關節面排列紊亂,間隙加寬。在關節腔負壓的情況下將滑膜吸入關節間隙嵌頓,引起劇烈疼痛。根據扭傷的方向不同可引起骶髂關節前脫位或後脫位。 

(一)骶髂關節前脫位 是當髖關節伸直,膝關節屈曲,拉緊股四頭肌和髂股韌帶向前牽拉髂骨時,軀幹、脊柱及骶骨,向後旋轉的外力可使髂骨向前移位。

(二)骶髂關節後脫位 當髖關節屈曲,膝關節伸直,腘繩肌緊張向後牽拉髂骨時,軀幹脊柱及骶骨向對側前方旋轉時,則骶骨與髂骨發生方向相反的扭轉,可引起髂骨後旋移位。 

臨床表現

骶髂關節扭傷骶髂關節扭傷後突感傷側骶髂部劇烈疼痛,動轉不靈,面色蒼白甚而休克,同側下肢不敢負重,軀幹向前及病側傾斜,約20%~60%的患者合併同側下肢放射痛,多在臀部、大腿後部(股後側皮神經)坐骨神經分布區和大腿根部前內側,引起放射痛的原因有: 

1.骶髂關節附近的韌帶、肌肉或其他軟組織受第4、5腰神經、骶神經支配,當骶髂關節扭傷時可引起這些神經的反射性神經疼。

2.坐骨神經或股後側皮神經束緊貼骶髂關節和梨狀肌的前側,當骶髂關節周圍的韌帶因扭傷出血,腫脹或梨狀肌痙攣時可直接刺激神經束引起放射痛。

3.骶髂關節扭傷時合併腰骶關節扭傷也可刺激神經根引起坐骨神經痛。

當檢查時可發現:立體姿勢,站立時軀幹向健側傾斜,以健肢負重,患腰足尖著地,手扶患髖以減少活動及疼痛。坐位姿勢、坐位時以健則坐骨結節負重,雙手支登以減輕負重。上床姿勢,患者先坐於床旁,然後以雙手扶住患肢以防止患側骶髂關節疼痛。骨盆分離試驗陽性,內收肌緊張。骶髂旋轉試驗陽性。直腿抬高受限。髂後上棘較對側升高或降低。壓痛在髂後上棘。 

輔助檢查

X線正位片顯兩髂後上棘高低不等,斜位片可見骶髂關節間隙加寬,凸凹關係紊亂。

疾病治療

普魯卡因1.非手術療法採取一般保守方法如卧硬板床休息理療、局部按摩、膏藥外敷及局部封閉等方法,癥狀多數可緩解。對同時伴有腰椎或腰骶關節退變或椎間盤突出者,需加以相應處理

(1)局部封閉:一般用1%普魯卡因10~20m1(可酌情加入1.5~2ml醋酸氫化可的松)操作者手持長針頭注射針管,在壓痛最重處注射一般位於骶髂後韌帶及骶棘肌附著點處注射針頭應深達骨膜下並可沿髂骨內面深入骶髂關節注射後數分鐘疼痛大多消失。一般每周注射1次,3~4次為一療程但不宜多用同時可用彈性骨盆帶進行骨盆制動加強腹肌、背肌和臀肌鍛煉避免彎腰、舉重物等活動對有骶髂關節退行性變的患者及分娩後的產婦,應特別注意

(2)手法按摩:患者俯卧,助手固定骨盆,手術者按正規的按摩手法由輕至重由點及面對骶髂關節局部及周邊肌肉、韌帶進行手法按摩在操作過程中患者在感到舒服的同時,亦可有骶髂關節複位感

2.手術治療對反覆發作、癥狀嚴重者可經後路暴露行骶髂關節融合術。

本症經手法整復可立見功效。一般先採用「離而複合的牽引手法」使關節內嵌頓的滑膜解脫,緩衝肌肉緊張。對髂骨向前旋轉移位者,使患髖過伸拉緊股四頭肌及髂骨韌帶,使髂骨向前旋轉複位。整復後以寬膠布作環形固定,休息三周後開始功能練習,以免複發。

相關詞條 
推薦閱讀:

TAG:關節 | 扭傷 | 骶髂關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