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筷子的論道

              

    筷子是中華民族發明並值得驕傲和推祟的進食工具,古代稱「箸」(筯),後來因「箸 」和「住」諧音,有停住、不吉利的意思,就用停住的反義字「快」加個竹字頭,即成了現在筷子的名稱。

    相傳大禹為中國用筷第一人,其在治理水患時三過家門而不入,都在野外進餐,有時時間緊迫,等獸肉剛燒開鍋就急欲進食,然後開拔趕路。但湯水沸滾無法下手,就折樹枝夾肉或粉粢(米飯)食之,這就是筷(箸)最初的雛形。發現用兩根小木棍兒之類撥食的方法後,人們紛紛模仿,熟能生巧,使用的技藝越來越高,直到使得上下翻飛,如同自己的十指一樣靈活自如,筷子就誕生了。

    當然,任何傳說都是經過歷代的取捨、剪裁、虛構、誇張、渲染甚至幻想加工而成的,它是將數千年百姓逐漸探索的創造過程,集中到一個典型人物身上。其實,筷子的產生和筷子文明禮儀的發展,應是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歷史推衍的必然結果。筷子自古流傳至鄰國,也成為東南亞多個民族常用的飲食工具。外國人對這兩根神奇的棍狀物能施展出夾、挑、舀、撅等功能欽羨不已,並以自己能使用它進食而感到高興。 

   方頂圓身的筷子,寓意天圓地方.天長地久;婚俗中,筷子祝福新人快生貴子;送情人的筷子,表達成雙成對.永不分離的信念;送親朋的筷子,表示貼心的關懷對方生活;送合作人的筷子,代表相互依存的協作關係.在中國傳統節日中,八雙筷子祝福大吉大發;十雙寓意十全十美.團團圓圓。

    隨著西餐文化的不斷滲入,媒體相繼載文介紹了刀叉的使用方法及禮儀,於是許多人嚼著文字細節,學著洋人的樣子,食無聲、語不驚、輕輕地切、小口地品,吃得十分雅緻斯文。然而,有著悠久歷史蘊積了豐富內涵的東方飲食文化和筷子禮儀,已經很少有人論道,缺乏應有的重視,在一些正式場合的餐桌上的不雅之舉,隨時可見,形成強烈的反差。

     我們並不主張按照條條框框飲食進餐,只是覺得一些基本規矩還是不能淡忘的。飲食不僅品其味,更要享其韻,其韻,便是一種文化修養,一副尚好的吃相,也是一道風景,呈自己一份精緻,給別人一份愉悅。傳統飲食文化中對筷子的運用很有講究,絕對禁忌以下十二種筷子的使用方法:

    三長兩短----將筷子長短不齊的放在桌子上,有人會聯想到棺材板的「三長兩短」,被視為極為不吉利。

   仙人指路----用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在北京人眼裡叫「罵大街」。因為在吃飯時食指伸出,總在不停的指別人,帶有指責罵人的意思,是不能允許的。還有一種情況也是這種意思,那就是吃飯時同別人交談並用筷子指人。

   當眾上香----往往是出於好心幫別人盛飯時,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飯中遞給對方。會被人視為大不敬,因為有的傳統習俗是為死人上香時才這樣做,所以這是絕對不被接受的。

   品箸留聲----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裡,用嘴來回去嘬,並不時的發出噝噝聲響。這種行為令人生厭,被視為是一種下踐和缺少家教的做法。

   擊盞敲盅----用筷子敲擊盤碗,被看作是乞丐要飯,因為過去只有要飯的才用筷子擊打要飯盆,其發出的聲響配上嘴裡的哀告,使行人注意並給予施捨。

   執箸巡城----旁若無人的用筷子來回在菜盤裡巡找,不知從哪裡下筷為好。此種行為是典型的缺乏修養的表現,且目中無人極其令人反感。

   迷箸刨墳----手拿筷子在菜盤裡不住的扒拉,以求尋找可口食物,就像盜墓刨墳的一般。

   淚箸遺珠----用筷子往自己盤子里夾菜時,手不利落,將菜湯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被視為嚴重失禮,同樣是不可取的。

   顛倒乾坤----將筷子顛倒使用,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謂飢不擇食,以至於都不顧臉面了。

   定海神針----用一隻筷子去插盤子里的菜品,會被認為對同桌用餐人員的一種羞辱,無異於在歐洲當眾對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樣的,這是不行的。

   交叉十字----將筷子隨便交叉放在桌上,會被認為在飯桌上打叉子,是對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就如同學生寫錯作業,被老師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質一樣。除此以外,這種做法也是對自己的不尊敬,因為過去吃官司畫供時才打叉子。

   落地驚神----指失手將筷子掉落在地上,這是嚴重失禮的一種表現。迷信說法是,筷子落地就等於驚動了地下的祖先,也是不被允許的。

   以上所述筷子的種種忌諱,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應當注意的,作為一個禮儀之邦的華夏子孫,通過一雙小小筷子的用法,能夠讓人們領悟到那深厚的文化積澱和內涵。

推薦閱讀:

遠處的燈塔356的文件夾【談武論道】3

TAG:筷子 | 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