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抗生素
一、概述
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如在其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的,為了生存競爭需要而產生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可保證其自身生存,並能在低微濃度下選擇性地殺滅它種生物或抑制其機能的化學物質。如青黴菌產生的青黴素,灰色鏈絲菌產生的鏈黴素都有明顯的抗菌作用。人類充分利用了後一點,將抗生素廣泛應用於臨床。最早從微生物的培養液中提取而得,現除此方法外,還可用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大量生產。
嚴格意義上講抗生素是對所有的生命物質有抑制和殺滅作用的藥物。針對細菌、某些病毒、寄生蟲甚至抗腫瘤的藥物都屬於抗生素的範疇。能夠殺滅生命體的東西是比較多的,比如通常使用的消毒劑也能殺滅生命體但只能叫消毒劑,這種消毒劑不能用在人體裡面,只能用在體外的環境消毒使用。抗生素是在很低濃度下並且能夠在人體裡面使用的毒性比較低安全性比較高的藥物。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殺滅感染我們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體殺滅,控制疾病,以最終治療疾病。那些作用於動植物的抗生素不在此論述。
我們在日常生活和醫療當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針對病菌的藥物,它的種類是相當多的。大概可以分成十餘種大類。在臨床上常用的應該有一百多品種,比如我們常用的青黴素一類就有很多的品種。頭孢菌素類、紅霉素類也有很多種。每一種類都有自己的特點,在使用時針對不同的疾病、人群、細菌等予以適當地選用。最常見的抗生素有:
β-內醯胺類(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氨基糖甙類(鏈黴素、慶大黴素、新黴素、卡那黴素、丁胺卡那黴素、壯觀黴素、安普黴素等)四環素類藥物(土霉素、四環素、金黴素、強力黴素等),大環內酯類(羅紅霉素、泰樂菌素、替米考星、北里黴素等) 喹諾哃類(恩諾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達氟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等等!
由於最初發現的一些抗生素主要對細菌有殺滅作用,從最早發現用青黴素治療細菌性疾病開始,就把這類由某些生物產生的代謝產物和後來發現可用人工合成或半合成方法製得的物質稱為抗菌素。隨著幾十年的不斷研究和發展,又發現了這類藥物有許多新的用途,近些年來在抗生素的作用對象方面,除了抗菌以外,在抗衣原體、抗支原體以及抗腫瘤,抗病毒等領域也有較快發展。有些抗生素具有抑制某些特異酶的功能,另外一些抗生素則具有其他的生物活性或生理活性的作用。鑒於「抗菌素」早已越出了抗菌範圍,繼續使用抗菌素這一名詞已不能適應專業的進一步發展,也不符合實際情況了。因此1981年我國第四次全國抗生素學術會議決定將抗菌素正式更名為抗生素。抗腫瘤抗生素的出現,說明微生物產生的化學物質除了原先所說的抑制或殺滅某些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之外,還具有抑制癌細胞的增殖或代謝的作用,因此現代抗生素的定義應當為:由某些微生物產生的化學物質,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細胞增殖的物質叫做抗生素。
二、抗生素的副作用及濫用的危害
1、 抗生素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醫學發現,它的發現對人壽命的延長至少貢獻了10歲。然而抗生素本身也是一個藥物,俗話說「是葯三分毒」,抗生素進入人體之後,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也會引起不良反應,藥物越多,引起不良反應的機會就越高。這是大家屢見不鮮的。比如小孩使用了慶大黴素、丁胺卡那黴素如果出現了耳聾,以後會成為聾啞兒童。成人使用可能會有腎臟的問題。四環素大量使用會造成肝臟損害,兒童長期使用還會影響牙齒和骨骼的發育等等。
2、 抗生素可以產生耐葯,其他藥物沒有這個問題。人和細菌、病毒、真菌等都是生命體,作為生命體,當這些微生物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會像我們人體一樣對外面侵入的東西進行自衛、防禦、反擊,最後的結果就是對抗生素產生抵抗力,也就是產生了耐藥性。這是細菌保護自己的措施。細菌對抗生素(包括抗菌藥物)的抗藥機制有:細菌可以通過產生水解酶把抗生素水解掉;使抗生素的作用靶點(如核酸或核蛋白)的結構發生變化,使抗菌藥物無法發揮作用; 細菌細胞膜滲透性的改變或其它特性的改變使抗菌藥物無法進入細胞內等等,在此不予贅述。抗生素真正用於臨床有六十餘年的歷史。青黴素首先被發現,當時是非常有效的藥物,使用量非常小。但現在就是上幾百萬單位的青黴素使用效果也不是很好。結核病是結核桿菌引起的傳染病,很多年前結核桿菌對抗生素很敏感,結核病控制得非常好,但是,現在耐葯的結核菌多了,治療起來就很困難。這些都說明了細菌耐藥性帶來的嚴重後果。在我國抗生素的使用是非常廣泛的,其中肯定有很多不合理之處。很多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抗生素的不規範使用,必然加速引起細菌耐葯。雖然經過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不斷有新的抗生素問世,但細菌耐葯產生的速度遠遠快於我們新葯開發的速度。
3、長期、不規範使用抗生素還可引起菌群失調,二重感染。在我們人體的開放部位,比如皮膚上、腸道中、鼻咽部等,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細菌,在正常情況下,相互制約處於一個平衡狀態,人體對這種狀態是適應的,不會發生疾病,但當長期使用某種抗生素後,其中的某類細菌被殺死,而另外的細菌在沒有制約的情況下,就會大量繁殖,生長,引起人體的感染,這種感染也叫二重感染。例如很多婦科藥品含有甲硝唑、克霉唑類抗生素,過多使用這類藥品的直接後果就是使病菌產生耐藥性,破壞陰道菌群間的制約關係,導致真菌生長旺盛,有炎症的女性會使治療周期不斷延長,不斷增加藥品劑量,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療。
對上述種種,不僅僅醫務工作者和有關職能部門要警惕和重視,即使是普通民眾和患者也要有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識。三、合理使用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表現在很多方面。但主要原因是有的使用者對抗生素的適應症掌握不嚴,有的給藥劑量、給葯途徑及給葯時間等方面不規範,個別人在經濟利益驅動下給患者開根本不需要的高檔抗生素。有些患者也盲目地認為價格越貴檔次越高,療效越好。另外一些藥品廣告,往往誤導不大懂得醫療的人們去濫用抗生素,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的廣告--"嚴迪治療感冒",這就是一個誤導人們的廣告. 嚴迪又叫羅紅霉素,是地地道道的抗生素,他根本就不治療感冒所引起的早期癥狀。這些都可加速耐葯細菌的產生。
那麼應該如何使用抗生素呢?就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不要自己盲目使用。凡屬可用可不用的盡量不用。
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病毒性或估計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一般的抗生素對各種病毒性感染並無療效,對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是無益的。咽峽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為細菌感染者外,一般不採用抗生素。但大家可能都有過這種經歷,感冒以後習慣性在藥店買一些感冒藥,同時加一點抗生素來使用。目前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一般的藥店出售抗生素,就是為了防止抗生素的濫用。但是在某些基層醫療部門還存在給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濫用抗生素的情況。某些家長也喜歡給感冒患兒使用抗生素。實際上無併發症的普通感冒患兒很少需要使用抗菌素,只有當鼻分泌物呈黏稠不透明、持續七到十天無改善或體溫持續不退或退後復升、外周血白細胞升高、c反應蛋白增高等,考慮並發細菌感染時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二)發熱原因不明者不宜採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懷疑為細菌感染者外,因抗生素用後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檢出,且使臨床表現不典型,影響臨床確診,延誤治療。
(三 )選定何種抗生素?必須知道感染的類型,原則上不提倡盲目地選擇高檔、廣譜的抗生素,因為在使用廣譜抗生素的同時也增加了耐葯細菌產生的機率。用窄譜抗生素能解決問題的就不選擇廣譜抗生素。用一種抗生素能解決問題的就不選用兩種以上抗生素。最好要根據細菌培養、葯敏試驗的結果來決定。例如急性泌尿系感染就應該作尿的細菌培養、葯敏試驗。根據葯敏試驗結果決定選擇那種抗生素。
(四)服用抗生素必須遵醫囑定時、定量。如果擅自減少劑量或這次吃那次不吃,以及沒到療程,癥狀消失就自行停葯,不僅影響療效,而且容易導致病原微生物產生耐藥性。
(五) 皮膚、粘膜局部盡量避免應用抗生素,因用後易發生過敏反應且易導致耐葯菌的產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黴素、桿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別是青黴素G的局部應用盡量避免。在眼粘膜及皮膚燒傷時應用抗生素要選擇適合的時期和合適的劑量。
zgx風清雨潤編創推薦閱讀:
※抗生素 強弱排序是怎樣的?
※求教有關抗生素抗藥的問題?
※濫用抗生素導致致病菌種的抗藥性是一個公眾後果還是一個個體後果?
※美國對抗生素類藥物管理的那麼嚴,他們感冒、發炎了吃什麼葯?
※頭孢類抗生素bid有特殊的規定兩次給葯時間間隔么?
TAG:抗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