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人眼中的闖王李自成是這樣的,和中國人眼中的大相徑庭

李自成,原名鴻基,小字黃來兒,明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導者,崇禎二年(1629年)起義,他勇猛而又有識略,滎陽大會時,提出兵分定向,四路攻城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高迎祥犧牲後,他繼任闖王。有大將之風。

「闖王」李自成

中國人認為闖王是草根逆襲

李自成,起義之前,他只不過是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之後他卻看到明朝社會的黑暗,殺官起義,最終於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號「大順」,並設置了統治機構。

影視作品中的「闖王」形象

李自成然後北上,破京滅明,崇禎帝只得上吊自殺,歷史上,是他推翻了明王朝,所以在中國人的眼中,他是敢於反抗黑暗統治的勇者。

他是美國教科書中經常出現的三位中國名人之一

當你任意翻開一本美國教科書,會不約而同的提到中國的三位名人,分別是陶淵明、楊玉環和大名鼎鼎的「闖王」李自成。美國人對於這位「闖王」有自己的理解。

李自成雕像

被引人教科書的布·利耶特的《地球和居住其間的人民》中寫到:「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成功只是短暫的。明朝將領吳三桂相信,自己很難跟李自成那樣沒有文化卻具有很強暴力傾向 的人在一起共事。他就和滿族結成了聯盟。吳還可能因為李搶走了他的愛妾而心懷 憤恨。」

美國人認為「闖王」的功勞似乎沒那麼大

從上面美國的那篇被引入教科書的文章也可以看出來,美國人更多的認為李自成有很強的個人主義色彩,他們說「成功只是暫時的」。不錯,由於農民階級本身的狹隘性和局限性,他們容易推翻一個政權,卻難以鞏固一個政權。俗話說:「打江山易,坐江山難」。

李自成行宮

李自成個人的結局也是悲哀的,至於他的死因也是眾說紛紜。

美國人為何怎麼認為

美國人的思維方式和中國人有所不同,李自成在中國人的眼中是充滿敬意的,人們公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而西方則不然。這是由於西方和中國國情和思維方式的不同。

雖然西方也有過揭竿而起的革命,但是自從中世紀以來,就很少有暴力推翻政權的模式。在他們看來,沒有改變社會制度的革命,只不過是賭桌上換了一個玩家而已,規則也是原先一樣的。同樣,這也是美國人這麼認為的原因。

推薦閱讀:

男人眼中只有女人的下半身...這些圖你看過多少?
每個人眼中都有一個不同的世界,你的呢?
一個外國人眼中的乾隆盛世:扔垃圾遭百姓哄搶,士兵瘦的像乞丐!
環球小姐中國總決賽上海舉行內衣秀奪人眼球...
觀人眼相知婚緣好壞

TAG:中國 | 中國人 | 歐美 | 李自成 | 人眼 | 歐美人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