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信義:恩義情義道義—朋友之信

    兄弟之間要言而有信,兄弟之間也要互相提攜照顧。在明朝的時候,有個讀書人叫陳穗,他的女兒沒有留下姓名,所以史書上是寫陳穗之女。剛好父母比較早去世,留下兩個弟弟,一個五歲,一個六歲,而她又已經到要出嫁的年齡。所有的親朋好友了解到她家庭的狀況,對他們家的財富就虎視眈眈。她當姐姐體驗到絕對不能離開她的弟弟,一定要好好把他們撫養長大,所以她就下定決心現在不嫁。她也很有智慧,了解到這些親友都在虎視眈眈。她有一天就煮了很多好菜,在門口點了蠟燭,點了火把,剛好這些親戚都走到她們家來看看,她就很大方把他們找進來:來來來,不要客氣,來吃點東西。當她對她這些親人愈客氣,他們愈覺得慚愧,我們是來看看有什麼下手之處,結果人家這麼客氣對待我們。這些親人都說,我剛好走到這裡,我的蠟燭熄掉了,所以我是進來借點蠟燭,沒有別的事。

  她善巧用一個圓融的態度把這個危機解掉了,這些親友從此以後就沒有到家裡來騷擾,而且他們也感受到這位姐姐已經決心要好好拉拔這兩個弟弟。後來兩個弟弟都長大也成家立業,她才出嫁,那時候她已經四十五歲,後來終身沒生孩子,她的弟弟把她接回來奉養到老。所以上天一定會垂愛這些真正有道義之人,老子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我們要相當有信心,這樣理得心安。  

    朋友之間的信,言出必行,我們早上也提到在漢朝時候,張劭跟範式相約兩年之後相見,範式也如期到了張劭的家裡。後來張劭病危,他就跟他的太太說要聯絡範式,他一定會全心全力照顧他的家人。後來張劭去世以後,正要把他葬好,因為範式人還沒到,所以怎麼葬好像都量不準,後來範式趕到了,這個棺木才順利葬下去。範式也對於張劭的妻兒有很好的照顧、很好的安排。所以他兩之間的信義非常的濃厚。

  我們可以從古代這些讀書人對朋友的態度,感受到他們的存心。在漢朝時代有個讀書人叫荀巨伯,剛好他去探望他的朋友,朋友也生了一場大病。很不巧,剛好有盜賊到他朋友居住的地方搶奪食物,所有村莊的人都趕快跑掉了。他的朋友就勸荀巨伯:這裡太危險了,你趕快走!荀巨伯願不願意走?不願意,他說我是來探望你、來照顧你,我怎麼可以捨下你離開,這樣的事我做不出來。荀巨伯就走到屋外,跟這些盜賊說:我的朋友已經病得很嚴重,你們不要傷害他,你們要傷害,就對我就好了。結果因為他很真誠,不畏生死,這分道義連盜賊都為之動容,盜賊的頭目就對他的這些同夥說:我們皆是無義之人,怎麼可以來搶這個有義的地方?因為他感受到荀巨伯的道義,他就一聲令下,把盜賊全部都撤回去。所以諸位同修,一個人的至誠心、道義之心,化解了一次大的災禍。而且假如荀巨伯那天沒有顧他的朋友,自己走了,會有什麼結果?當然盜賊肆虐,而他自己終身會良心不安。

  古代人確確實實對於聖賢教誨都是常常放在心上,他們都能做到殺身成仁,捨身取義。而這分道義非常的細微,甚至於都沒有開口,他自己就期許自己一定要做到。在漢朝時候,有個讀書人叫朱暉,他在太學讀書的時候,他的同學叫張堪,張堪在旁邊觀察朱暉觀察很久,覺得他這個人很講義氣。所以張堪就跟朱暉講:我希望假如我有什麼三長兩短,你可不可以幫我照顧妻兒?他們兩個雖無交情,可是張堪這番話是把他當很信任的朋友。朱暉覺得很突然,所以話也沒有回答。結果過沒有多久,張堪就死了,很有可能他自己心裡有數。後來朱暉聽聞這個消息,他就帶了很多的財物去看張堪的妻兒。他的孩子跟著他一起去,很納悶,他就問父親:父親,你從來就沒有跟這個人交往過,為什麼你要來幫助他?結果朱暉就說:張堪能這麼樣的信任我,代表他在心上把我當知己,而他這樣的態度,我的心裡面也提起了把他當朋友看的心境,既然已經把他當朋友看,就應該盡心盡力。所以,古代人對於自己的一個念頭都不願意違背。

  所以,朋友之間相交往,要互相提攜、互相成就,朋友對我們的影響也是非常潛移默化。有句話提到「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親附善友,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這段話對朋友對我們的影響,敘述的也很微妙。我們身體得自於父母,我們的成長也是父母的協助,等我們出了社會,朋友的影響就日漸加大。親附善友就好像走在霧裡面,如霧露中行,雖然衣服看起來沒有馬上濕掉,但是時時刻刻都在影響,都在滋潤我們,所以「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我們希望自己能有好朋友,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孩子以後交到好朋友,如何才能交到好朋友?是不是每天到處去找朋友:你要不要跟我交朋友?這樣累不累?一切要隨緣,但是有一點很重要,我們要先擦亮自己的光圈,所謂眾星拱月,只要我們把自己的月亮擦亮,這些星星自然而然就圍過來。《易經》裡面有提到「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現在一般都講「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其實意思都是相近的。善的人就會吸引善的人,只要我們自己提升道德學問,我們自己都能信守朋友的一種道義,自然就會吸引很多善友到身邊來。

  很多家長會擔心說,我的孩子出社會,會不會被欺負?有沒有這種擔心?我們在推展中國文化的過程,很多家長也都反應,假如孩子教得這麼善良,出去一定被人家欺負的。這樣想對不對?我們學佛人要隨順佛菩薩教誨,隨順真理思考,不能隨順煩惱、隨順憂慮思考。我們剛剛也提到,善人才會吸引善人,只要孩子善,朋友就會善。我畢業也已經十年了,這十年來我們也沒有被欺負過,所以很多想法叫杞人憂天。而學習聖賢學問,當個善人,不是當個傻人。善人又不是處處分辨不了是非善惡,善人懂得察言觀色,懂得審時度勢,懂得什麼時候要趕快敬而遠之。

  我的外甥他也是二、三歲就開始讀《弟子規》,我的姐姐也一句一句跟他從生活當中去教育。那時候他每次到自己屋外去玩耍,看到一些小朋友動手打人,有時候開口罵人。他在旁邊就會拉拉他母親,然後告訴他母親:這個小朋友不可以亂打人,這個小朋友不可以亂罵人。諸位同修,一個三歲多的小孩怎麼會判斷?當我們教他《弟子規》,告訴他孝是對的,那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惡,他會不會?什麼是惡?不孝!當我們告訴他,尊敬長輩、兄弟友愛是善,什麼是惡?沒有這麼難,不悌就是惡。生活很有規律,很懂得自我約束,生活不會亂七八糟,請問他知不知道什麼是惡?不謹就是惡。汎愛眾是善,那什麼是惡?不愛護眾人就是惡,所以他就善惡分明。

  是非善惡絕對不是大學來教,是從小就開始紮根。現在很多青少年容易遇到一些惡緣,整個人就偏差掉了。也曾經看到一則新聞,他的孩子犯了很重的罪,警察用電話聯繫他,他接到電話非常的驚訝,他說絕對不可能是我兒子,一定是同名同姓的。當他趕到警局去,還念念有詞。突然警察局的門一打開來,看到坐在那裡錄筆供的是誰?果然是他兒子,他馬上改口說「都是被那些壞朋友帶壞的」,一句話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其實壞朋友只是個緣而已,真正的因在哪?萬法因緣生,才會結惡果;因就在善惡不分,緣才是惡友,才會結惡果。他從小根本不知道對錯,然後一遇到這些壞朋友,自然而然沒有定性,一下就牽走,才結惡果。而這個因取決於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因素。當孩子的根紮好了,善惡分明,縱使遇到惡緣,他也不會結惡果,他懂得趕快遠離這樣的因緣。

  我們為人長者,與其在那裡擔心孩子以後會不會遇到惡友,不如現在好好的把教育紮好,讓他有判斷能力,讓他能夠取捨好壞。我們自己要交到好朋友,首先自己要做好一個朋友的角色,這樣就能擦亮光圈,讓眾人歡喜跟我們相交往。朋友之間應該時時互相提醒、互相勸誡,因為我們無法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都需要身旁這些朋友給我們適時的提醒。所以,身旁有直言不諱的朋友,我們要好好珍惜。至於朋友之間如何勸誡,我們在「親有過,諫使更」,有比較詳細的說明。

  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關懷,常常慰問,常常去了解他的近況,所謂見面三分情,就能夠彼此適時的協助。不只關心對方,還要多關心他的家人,當我們去關心他的父母,朋友會非常歡喜,只要我們有這顆心,朋友也可以感受到。有時候通電話的過程,我們也可以關心一下,你父母最近身體好嗎?代我問你父母好。假如剛好「我父母最近身體欠安」,我們了解之後,畢竟對方的父母也是我們的長輩,我們抽空也要去慰問一下,這樣朋友的情誼就會愈來愈深厚。

  朋友之間要互相稱讚,互相讚歎,佛教也常常提到「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佛法如此,聖賢教誨亦如此。古代文人相輕,這是不是好現象?讀書人互相輕視,覺得他的道德、學問也比不上我,我比較好,這樣的情況只會讓自己墮落,因為嫉妒心一起,德行就不相應。不只讓自己墮落,很可能在這相輕的過程,又毀謗了對方。假如對方德行確實很好,跟著他學習的人被我們的毀謗所影響,到最後他們都不跟他學了,我們造的罪業就相當的大。這是斷人慧命,果報在哪裡?阿鼻地獄。不隻影響到當時候,假如這個文人相輕的風氣太明顯,可能又會影響到往後讀書人的態度,所以謹言慎行。其實當我們在讚歎對方,見人之善的時候,自己有沒有受益?有沒有提升?那是絕對有的。猶太教裡面也提到一句話,他說:什麼是聰明人?是向每個人學習的人是聰明的人。我們時時互相讚歎,讓更多的人對於德行有信心,讓更多的人歡喜來跟這些有道德、學問的朋友相接觸、相交往。

  朋友之間還有不言家醜,不可以講對方家裡的一些私事。因為朋友相交,可能交情比較久了,有些比較隱私的事會告訴我們,我們要謹慎一點,不能不經意把這些話語講出去,到時候這些話又變成他人的話柄,這樣就可能會傷了彼此的感情。其實家裡面的隱私適不適合跟他人講?不適合!你把家裡,比方說把先生的一些事到處講,講到最後,這些你講的話會流到誰的耳朵裡面來?到最後反而又流到你先生的耳朵來,那他一定會氣得半死,我在外面的名聲都被你毀掉了。所以,家裡面有事家裡面自己要做好溝通。其實當我們自己道德、學問有提升了,自然面對很多問題都能夠提起理智去應對,就可以化解掉,不需要到處宣揚。

  最後一個,朋友之間要有通財之義。東北有句話叫「三貧三富過一生」。這句話也流露出來,人的一生難免會有什麼?起起落落,所以當朋友有危難之時,我們應該極力幫助他,通財之義。可能父母剛好出了狀況需要一大筆醫藥費,我們當然要盡心盡力協助。通財之義也要懂得權變,我們昨天也提到,學問除了要屹立不搖以外,也要懂得視情況通權達變。假如朋友常常去喝酒、去玩樂,來跟你借錢,要不要借給他?不能借,那是害了他。這個時候他來找你也是緣分,錢可以不借,但是也要給他一些勸導,一些引導。假如他肯受教,說不定慢慢他的觀念就轉了。

  除了要通財以外,也要通比方說我們把自己人生的一些經驗,工作的能力,也可以告訴他,也可以幫助他,讓他的做事能力慢慢提升起來,這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俗話講「救急不救貧」,當他思想貧窮,你是不可能長期一直去協助他。當一個人思想貧窮,最重要是引導他破迷開悟,引導他正確的人生態度,進而再把很多的做人做事能力告訴朋友,這樣才能根本協助他把人生經營好。當我們時時能記住這些朋友的道義,相信我們身旁一定會聚集很多同道中人。

——出自《弟子規》與佛法修學22,23
推薦閱讀:

TAG:朋友 | 道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