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廣場:三國中央官制

法規歷史文學 天文 地理 偉人 軍事 時政 生活 收藏 圖片 網路 教程 音畫 娛樂 素材

古代史近代史 現代史 革命史戰爭史和平史黨    史紀念館

【古代史】歷史廣場《三國中央官制》【上古先秦】目錄 【秦漢三國】目錄 【兩晉南北朝】目錄 【隋唐五代】目錄 【宋遼夏金】目錄 【元 明 清】目錄

三國中央官制三國為一過渡時代,亦東漢之殘局,三國是繼東漢而出現的時代稱號,由於魏、蜀、吳三國鼎立而得名。三國始與公元220年魏國代漢,終於公元265年晉代魏。但史家往往以公元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公元280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三國官制和漢朝官制基本相同,沿襲了東漢官制的內容。各國間有因時制宜之措施,但變革不多,在原則上一切承襲東漢制度,而略有改變。⒈曹魏中央官制曹魏的國家體制,脫胎於曹操所建魏國(指漢末魏王封國,不是後之曹魏)體制。曹丕稱帝後,將魏王國官署與東漢的既有官署合併,產生了曹魏的國家體制,由於曹魏的建立系漢獻帝禪讓的結果,所以東漢官制的舊制基本得以保留。魏國(公元220~265年),共46年,歷五帝,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魏少帝(曹芳)、高貴鄉公(曹髦)、魏元帝(曹奐)。⑴曹魏之上公上公指位在三公以上的公。西漢時,有太師、太傅、太保,稱為上公,而東漢上公則僅有太傅一人(鍾繇、司馬懿、司馬孚等曾為太傅),但不常設,一般是皇帝初即位時,為總攬朝政才設。太傅即輔弼國君之官,作為重臣參與朝政,掌管全國的軍政大權。董卓也稱過太師,位在太傅之上。漢末別置大司馬,位在三公上,大將軍有時也位在三公上。三國時魏國,魏明帝(曹叡)即位後,任鍾繇為太傅;高貴鄉公(曹髦)即位後,拜鄭沖為太保。曹丕代漢之前,控制中央軍隊的是中領軍和中護軍,都是丞相的屬官,資深者可稱「領軍將軍、護軍將軍」,負責統領武衛、中壘、驍騎、中堅、游擊等新禁軍。軍隊出征的時候,任命征東將軍、征西將軍、征南將軍、征北將軍統軍,號四征,品秩相當與六卿(中二千石)。此時大將軍官職保留,但是沒有實際權力。魏文帝(曹丕)稱帝後,以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為軍隊最高統帥,後又於大將軍之上設大司馬,大司馬、大將軍均位在三公之上,為上公。大司馬掌武事;大將軍掌征伐,其屬有左右長史,左右司馬,軍師,從事中郎,參軍,列曹掾屬,舍人。大將軍其屬官主簿外尚有記室,列曹掾外尚有都督。⑵曹魏之三公曹魏以司徒、太尉、司空為三公,但都沒有實際職權,在每月初一、十五奉詔入殿講議朝政。也由於三公不再負責政務,所以漢朝策免三公以應天變的制度也在曹魏時期廢除。三公均開府置官屬,這些官員雖然沒有實際職務,但是都是一時清選,可以參予朝廷事務的討論,是官員升遷的很好的基礎。司徒:秦之丞相,西漢初,稱丞相或相同,漢哀帝(劉欣)時丞相改稱大司徒。漢光武帝(劉秀)即位,置大司徒官,後改稱為司徒。漢獻帝(劉協)時改司徒為丞相(曹操擔任)。三國曹魏建國,再次設立相國,在漢丞相之下,鍾繇和華歆擔任過,曹丕代漢稱帝後,改相國為司徒。三國後期,曹魏議封司馬懿為丞相,被辭讓,又議封相國,再次辭讓。其子司馬師也辭讓相國。魏末司馬昭為晉公時,也兼任相國,與曹操任魏公兼任丞相相仿。太尉:秦之太尉,漢武帝(劉徹)時罷太尉,始置大司馬,並作為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的加官稱號。漢光武帝(劉秀)即位,置大司馬官,後改稱為太尉。曹魏沿置。司空:秦之御史大夫。漢成帝(劉驁)時更名為大司空,漢哀帝(劉欣) 建平二年(前5年)復稱御史大夫,元壽二年(前1年)仍改稱大司空。漢光武帝(劉秀)即位,置大司空官,後改稱為司空。漢獻帝(劉協)時改司空為御史大夫。曹丕代漢稱帝後,改御史大夫為司空。⑶曹魏之官品制度(九品中正法)曹魏一改兩漢用官員秩奉作為官階的舊制,始創了品級制度,即官品;官職以品論高下,一直延續到清末。後官品與九品中正法的鄉品一起作為魏晉時期門閥形成的根源。魏文帝(曹丕)稱帝後,任命御史大夫華歆為司徒。宗室輔政為制度,尊親輔政時,稱大丞相,第一品;其他或設丞相,或設司徒,第二品,廢置不定。漢之官階,僅稱若干石,以秩祿多寡分高低。至魏始定品位,從第一品至第九品,共為九等,如三公、大將軍開府者為一品官,金紫光祿大夫為二品,九卿為三品,御史中丞為四品,黃門侍郎五品,尚書郎六品,中書通事舍人七品,主書令史八品。魏創立九品中正選舉制度亦與官品之制相配合,官品之制從此始。⑷曹魏之封爵制度魏文帝(曹丕)黃初三年(公元222年)制定爵位等次,封爵所以優待宗室功臣,保存封建之名,無封建之實,皆食祿而不治事。封爵為王侯兩等爵,分王、公、侯、伯、子、男,縣侯、鄉侯、都鄉侯、亭侯、都亭侯、關內侯等爵。除了宗室封爵外,其餘諸爵均無封地、也沒有租稅收入,史稱虛封。虛封制度徹底結束了從周朝延續下來的分封制(封建制),除了西晉一度反其道行之外,此後歷代均實行了虛封制度。曹魏唯宗室、前代賓(指遜位後的漢獻帝及其後代)所封親王、公爵、侯爵有封地。王國置相一人,第五品,相當於郡太守。王國其餘屬官有都尉(掌王國捕盜、駐軍)、傅(職比朝廷太傅、保(職比朝廷太保)、友(掌規諫),以上均為第六品;長史(掌王府事務)、郎中令(掌王宮內務)、中尉(掌親王衛隊)、大農(掌財物),以上均為第七品;常侍(親王隨從)、侍郎(職比朝廷門下諸郎)、家令(掌奴婢)、諸雜署令,以上均為第八品;謁者(職比朝廷謁者)、大夫(職比朝廷門下諸大夫)、諸雜署丞,以上均為第九品。公國體制比王國,但是諸官的品級均有貶損。侯國相相當於縣令。⑸曹魏之尚書台尚書,秦屬少府,為低級官員,在殿中主發布。秦及漢初與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稱「六尚」。漢武帝(劉徹)建元四年(前137年),始設尚書四人,分掌四曹,開始分曹辦事,尚書有實權,地位漸高。漢成帝(劉驁)時,置尚書五人(秩六百石),分掌五曹,職權始重。漢光武帝(劉秀)特別重尚書,將尚書分為六曹。漢靈帝(劉宏)時正式稱為「尚書台」,政務悉歸尚書台,各曹尚書地位更見重要。曹操取得東漢執政權力之後,罷三公官(司徒、太尉、司空),自任丞相、相國職以表明自身地位的崇高,但是他沒有簡單的恢復西漢時期的丞相制度,而是直接將東漢末的尚書台劃轉到丞相府官屬序列。尚書台已正式脫離少府,成為全國政務的總匯。曹丕代漢稱帝後,尚書不再是丞相屬官,成為獨立的政務機關。設尚書令一人(第三品),尚書左、右僕射各一人(第三品)。尚書令下設五曹,每曹設尚書一人(第三品)。㈠吏曹,掌官員遷調;㈡左民曹,掌人民戶籍、稅賦;㈢客曹,掌屬國事務以及與東吳蜀漢的外交事務;㈣五兵曹(領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掌軍官選任與軍隊訓練;㈤度支曹,掌國庫治事。各曹尚書之下設侍郎、郎中等官,有殿中、吏部、駕部、金部、虞曹、比部、南主客、祠部、度支、庫部、農部、水部、儀曹、三公、倉部、民曹、二千石、中兵、外兵、都兵、別兵、考工、定科共二十三郎,協助尚書分領諸務。魏明帝(曹叡)青龍二年(公元234年)時,吏曹尚書陳矯奏置都官、騎兵,合二十五郎。五曹尚書,與一尚書令、兩僕射,共稱八坐。尚書台在東漢時已擴大組織,成為一個單獨機構,但名義上仍屬「少府」,至三國曹魏則完全獨立與少府無關。⑹曹魏之中書省漢武帝(劉徹)時進一步強化君權,以主管文書的尚書掌握機密要政。為便於出入後宮,用宦者擔任,稱為中尚書,簡稱中書,又因兼謁者之職,故又名中書謁者,其長官有中書令或中書謁者令、僕射。漢宣帝(劉詢)時,弘恭為中書令、石顯為僕射;漢元帝(劉奭)時,石顯為中書令、牢梁為僕射,均專權用事,為朝臣所惡。漢成帝(劉驁)時廢除由宦者擔任中書之制,此後至東漢末,改以士人為尚書。尚書台獨掌樞要,地位日益崇重。東漢末,曹操受封為魏王后,在建置魏國百官時,便設立秘書令、秘書丞,管理機要檔案並起草文書,典尚書奏事。魏文帝(曹丕)黃初(公元220年)之初,改秘書令為中書令(以秘書右丞孫資為中書令),又置中書監(以秘書左丞劉放為中書監),並掌機密,中書令、中書監蓋始於於此。中書令、中書監之下置通事郎、黃門郎若干人,掌起草詔命,原來由尚書郎擔任的詔令文書起草之責,轉由中書省官員擔任。其官員由士人充任,與西漢時用宦者充任的中書不同。中書監、中書令的品秩雖低於尚書令、僕射,但與皇帝的近密程度過於尚書,故機要之權逐漸移於中書省,尚書台的地位因之削弱。中書令、中書監的官署稱為中書省,於是中書省正式成立。中書省掌機密與草擬詔令,遇有機密事宜或緊急事務,中書省直接發出詔令交由負責處置具體國務的尚書省有關官員執行,權力日漸加重,魏明帝(曹叡)時號稱「專任」。⑺曹魏之侍中寺西漢之侍中,秩比二千石,屬於少府,東漢沿置。職掌為侍從皇帝左右、贊導眾事、顧問應對,皇帝外出,則侍從參乘。侍中或作為加官。漢靈帝(劉宏)熹平六年(公元177年)時,始置侍中寺,作為宮內侍從官的辦事機構,仍隸屬於少府,以侍中、給事黃門侍郎為長官,掌門下諸大夫、郎。曹魏以侍中為主官,第三品,置四人,以其中資歷深的一人為祭酒。侍中同時也是加官的一種,作為加官授予的侍中沒有人數的限制。侍中的主要職務就是陪侍皇帝左右,隨時規諫得失,同時作為門下主官節制其他各類皇帝侍從。掌儐贊威儀,大駕出則次直侍中護駕,正直侍中負璽陪乘,不帶劍,餘皆騎從。御登殿,與散騎常侍對扶,侍中居左,常侍居右。備切問近對,拾遺補闕。侍中還常代表皇帝與公卿辯論朝政,其地位雖然不高,但因接近皇帝,顯得很重要。曹魏門下諸官有:散騎常侍,第三品。此官的前身是西漢的散騎、常侍和東漢的中常侍三種官職,曹魏合併為散騎常侍,置四員,年資深的為祭酒。散騎常侍也用為加官。此外,還有散騎侍郎、員外散騎常侍等,散騎侍郎4人,員外散騎常侍,無定員。曹魏官制的特點是將曹操秉政時期的「外重內輕」結構改變為「外輕內重」結構。由此,尚書台的權力由最高峰開始下滑,逐漸成為最高執行機關。侍中得以成為政治權力的中心。同時,中書省也建立起來,歷經兩晉、南北朝,在隋唐時期正式發展成為著名的三省六部制。⑻曹魏之秘書監漢桓帝(劉志)延熹二年(公元159年)始置秘書監,屬太常寺,典司圖籍,後罷省。曹操受封為魏王后,初置秘書令、秘書丞,曹丕代漢稱帝後,改為秘書監、左右丞,專掌藝文圖書,下有秘書郎與校書郎。秘書監,第三品;秘書丞,第六品;秘書郎、校書郎,第八品。⑼曹魏之九卿曹操建魏國之初,因為不能與天子匹敵,所以只設立六卿。曹丕稱帝後,沿東漢制度置九卿。九卿為太常卿、光祿勛、衛尉卿、太僕卿、廷尉卿(蜀稱大理)、大鴻臚卿、宗正卿、大司農卿與少府卿。屬於太常之五經博士,魏增為十九人,太史令丞之下魏增設中郎、待詔與靈台丞。其他列卿如執金吾,將作大匠等,皆與漢同。曹魏九卿與漢朝相比,除了職權大大縮小之外,最主要的變化是將光祿勛所屬的文職侍從官全部改隸侍中,光祿勛僅僅管理武職侍從官。此外,曹魏非常重視屯田,在光祿勛諸中郎將之外特設屯田中郎將,下隸典農校尉、典農都尉分駐各地負責屯田事務。光祿大夫,在漢時屬於光祿勛,秩比二千石,不過是皇帝的侍從。到曹魏時地位特別提高,並能比三公諸將軍開府,有光祿大夫、左光祿大夫、右光祿大夫,號為三光祿,成為朝廷顯職。又凡告老之重臣,還鄉退休後,朝廷常賜以光祿大夫之名,以為榮寵。光祿大夫皆銀印青綬,更有加賜金章紫綬者,則稱金紫光祿大夫。曹操立曹丕為儲的時候,任命他為五官中郎將,名義上是光祿勛屬官,但以副丞相統領百官。曹丕稱帝後廢。給事中,第五品。西漢為加官,掌顧問應對,位在中常侍下;東漢廢此官,曹魏復置,或為正員,或為加官,無定員。奉車都尉,掌乘輿車駕。駙馬都尉,掌副馬。騎都尉,掌羽林從騎,皆第六品。這三都尉在漢時均屬光祿勛,曹魏卻是加官。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夫、議郎皆第七品。曹魏時均脫離光祿勛,改隸侍中,掌顧問應對。⑽曹魏之御史台秦之御史大夫,兩屬官是御史丞和御史中丞。漢成帝(劉驁)時御史大夫更名為大司空,漢哀帝(劉欣) 建平二年(前5年)復稱御史大夫,元壽二年(前1年)仍改稱大司空。漢光武帝(劉秀)即位,置大司空官,後改稱為司空。漢獻帝(劉協)時改司空為御史大夫。曹丕代漢稱帝後,改御史大夫為司空,仍以御史中丞為御史台長,督司百僚,有違法憲者,皆得糾彈。御史中丞下設有治書侍御史(掌律令)、給書執法御史、侍御史(掌奏劾)殿中侍御史(執法殿中),又轄有五都侍御史,分駐在洛陽、長安、譙城、許昌與鄴城。⒉蜀漢中央官制蜀漢(公元221~263年),共43年,歷二帝,昭烈帝(劉備)、後主(劉禪)。蜀漢沒有實行曹魏那種九品官制,因此官制與東漢相仿(可參見東漢中央官制)。由於昭烈帝(劉備)和後主(劉禪)對諸葛亮及其後繼者的信任和依賴,蜀漢形成了以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等政府首腦執掌大權的體制;與曹操執漢政不同點在於諸葛亮等蜀漢政府首腦並無意取代君主的地位。另外就是蜀漢皇權受到削弱,權力集中在外朝官丞相、大司馬等手中,與曹魏皇權集中內朝官(中書令、侍中)領政相異。蜀漢中央官制主要行政權力集中在丞相手中,建國之日起即以諸葛亮任之。丞相可以開府(即內閣)治理事務,丞相府作為全國的行政中樞,負責一切軍政事務。府內編製屬官有軍師祭酒、前、後軍師、長史、司馬、從事中郎、主簿、參軍、東曹掾、西曹掾、倉曹掾、令史,記室、門下督等。與東漢府官均由府主自行徵辟不同,蜀漢丞相屬官均由朝廷任命,成為實際上的朝臣。諸葛亮去世後,不再置丞相之職,以示諸葛亮無人可及之地位。以蔣琬為大司馬領政,後任者費禕、姜維則任大將軍之職,名號不一。置三公,用以位置勛舊大臣,沒有實際權力,也不開府。置太常,但博士無專經,可能系蜀漢地僻人稀,缺少足夠的經學之士。置衛尉、光祿勛、太僕、大鴻臚、大司農、少府等諸卿,但沒有廷尉、宗正。蜀漢諸卿的官稱沿用漢制,均不帶卿字,與官署名一致。光祿勛設置五官郎將、左中郎將、右中郎將,分領三署郎。另有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等。內朝官如散騎常侍,中常侍等均沿用東漢舊制,以宦官充任,與曹魏任用士人為內朝官不同,說明蜀漢的內朝官不如曹魏重要。這與蜀漢以丞相、大司馬等開府領政,皇權受到削弱、外重內輕的政治格局是相應的。置尚書台,尚書僕射一人,不分左、右,也不分曹屬辦事,尚書郎唯有吏部、選曹、左選、右選、度支等,較曹魏簡略。這是因為蜀漢軍政事務集權於丞相府有關,蜀漢的行政中心是丞相府而不是尚書台,丞相府屬官如長史、司馬等實際代替了尚書台屬官的職務。⒊東吳中央官制吳國(公元222~280年),共59年,傳四帝,吳長沙恆王(孫策)、吳大帝(孫權)、吳廢帝(孫亮)、吳景帝(孫休)、吳末帝(孫皓)。東吳的中央官制與曹魏、蜀漢相仿。東吳置丞相,名義上也是百官之長,但實際上是僅僅管理例行政務,往往不參與重大政務的決策。東吳丞相設置於吳末帝(孫皓)寶鼎元年(公元266年),一度分置為左丞相和右丞相。丞相屬官有軍師、長史、掾等。東吳的三公,廢置不常,除授因人而異。吳景帝(孫休)廢司空改置左右御史大夫,至孫皓登位,復置司空。吳末帝(孫皓)建衡三年(公元271年)置太尉,寶鼎三年(公元268年)以丁固為司徒,以孟仁為司空。東吳三公的特點是司徒與丞相併置而不治民、太尉不領軍、司空不視土木事,這個特點可以說是後世以三公為虛銜的開端。東吳政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大司馬、上大將軍、大將軍等內朝將軍,這些將軍外則領軍,內則領政,是事實上的宰相。吳大帝(孫權)黃武七年(公元228年)置大司馬,黃龍元年(公元229年)以陸遜為上大將軍,諸葛瑾為大將軍,赤烏九年(公元246年)分置左、右大司馬,並置上大將軍、大將軍。孫權初置奉常,吳大帝(孫權)黃武四年(公元225年)改太常,太常置博士。東吳初置郎中令,後改光祿勛,有三署中郎將,領三署郎,還有羽林督、繞帳督、帳下右部督,皆領衛兵。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少府諸卿建置均與魏、蜀同。東吳在屯田各郡置典農都尉,統轄屬縣,職如太守。典農都尉掌管軍糧,不屬於大司農。這不同於曹魏制度。孫權初年設左節度,專掌軍糧會計。門下官吏:散騎常侍,給事黃門侍郎、散騎侍郎等設置略與曹魏同,但地位不甚重要。尚書台:分選曹、戶曹、左曹、賊曹等四曹,可見東吳尚書職任較曹魏為輕。中書官吏:中書監、中書令、僕射、丞、郎、令史等。御史台:設御史中丞,督軍糧御史及監農御史;又置中執法,左右執法各一人,在殿中察舉違法行為,也稱侍御史。宮官:有大長秋,設置略如曹魏制。又有太子太傅、少傅。黃龍元年(公元229年)置左輔、右弼、輔正、翼正等都尉,為太子四友。又有太子賓客及率更令、中庶子、庶子、輔義都尉、右部督等。


推薦閱讀:

第一次北伐即使是不失街亭,諸葛亮能滅魏國嗎?
三國演義中有哪些不被察覺卻很重要的小角色?
東漢亡於宦官亂政?非也!宦官有功有過,士大夫不可免責
三國演義33-20
《隆中對》「待天下有變」,可惜智多近妖的諸葛亮最終還是輸了!

TAG:歷史 | 三國 | 官制 | 中央 | 廣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