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損傷最全評估總結 | 5個要點,3項特殊檢查和5塊重點肌肉!
一提到肩痛、頸肩不適,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肩周炎。但是,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已經科普過,其實80%的肩部問題都不是肩周炎,而是——「肩袖損傷」。
什麼是「肩袖損傷」呢?
肩袖損傷又稱肩袖創傷性肌腱炎。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四塊肌肉共同組成肩袖,它們的肌腱止於肱骨大、小結節把肩胛骨與肱骨相互連接,形狀相似於袖口把肱骨固定在盂窩,故名「肩袖」。
造成肩袖損傷的原因有很多,內因包括肩袖肌力量不平衡、肩袖肌靈活性差、內在彈性負荷過度、血液供應差、組織退變;而外因則有肩峰下撞擊、肩鎖關節形狀及外傷、肩胛運動異常、周圍肌肉不平衡、關節內損傷或病變、彈性負荷過度、反覆應力等。
但其實,臨床處理中會遇到的情況要複雜的多。即便診斷為「肩袖損傷」,也不能僅考慮肩關節周圍解剖結構。
今天,我們將為大家分享一個肩痛處理案例,不僅牽涉到肩關節本身問題,還包括腹部、頸椎和內臟等的影響。
文章導讀
1、肩痛評估的5個要點
2、肩部常用的3項特殊檢查
3、案例評估結果分析
4、肩袖損傷處理必知的5塊肌肉
肩痛評估的5個要點
▼ 案例展示
王女士,40歲,因雙側肩膀酸痛2年,反覆發作10月余前來就診。晨起加重、熱敷緩解。仰頭、低頭活動受限,伴有手麻、頭暈。
患者自述左側肩部疼痛明顯,誘因為2年前意外摔傷,左側肩關節負重撐地後持續疼痛,做外展位下外旋時,出現肩關節落臂征。後MRI顯 示岡上肌、岡下肌、肩胛下肌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頸椎C5、6,C6、7椎間盤突出,但無明顯壓迫硬膜囊現象。無其他疾病史。
接下來,我們康復機構的治療師從以下5點為王女士進行了評估和病症分析。
Ⅰ 體態觀察
王女士有明顯的圓肩駝背頭前引體態,雙側肩關節明顯內旋(左側尤甚),胸曲增大,腹部鬆軟,骨盆前傾伴有膝關節過伸。骨盆側傾(右側骨盆較左側高),骨盆旋轉(右側旋轉)。
評估思路
1) 圓肩駝背頭前引 → 提示其有上交叉綜合征,雙側胸鎖乳突肌、胸大肌、上斜方肌、枕骨下肌緊張,中下斜方肌、頸深屈肌無力。
2) 雙側肩關節內旋 → 提示肩關節內旋肌(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闊肌、大圓肌和三角肌前束緊張),左側較靠前提示左側更為緊張。
3) 胸曲增大 → 提示患者胸椎活動度降低,靈活性低。
4) 骨盆前傾、側傾和旋轉 → 提示其骨盆周圍肌肉不同程度損傷,可能存在過度緊張或薄弱,
5) 腹部鬆軟無力 → 提示核心肌群無力,呼吸模式紊亂或異常。
Ⅱ 核心影響
核心肌群是包括膈肌、盆底肌、腹橫肌和多裂肌、迴旋肌共同組成的四方形盒子,共同維持著腹內壓,對整個人體非常重要。
1997年,澳大利亞的物理治療師Hodges提出前饋機制,認為人體在做四肢關節運動中,除了局部的肌肉用力,首先發力的應該是腹橫肌。
因此,在四肢關節疼痛患者中,往往存在著核心肌群無力地情況。當站立做肩關節活動時,人是需要核心肌群發力來穩定的;而躺著時,卻不需要核心力量來去維持。
所以,對於這類人一般只需要簡單地躺在床上,讓患者做剛剛引起疼痛的動作,詢問患者疼痛和癥狀是否減輕,就可以判斷患者核心肌群薄弱對四肢關節疼痛有無影響。如若減輕,則是核心肌群力量不足,如若不變,我們就需要進行下一步的評估。
Ⅲ 頸椎影響
我們常說,近端的穩定是遠端靈活的基礎。所以,相對於肩關節,頸椎是屬於穩定的關節,頸椎穩定對肩關節的功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不僅大多數支配肩關節周圍肌肉的神經多來源於C5C6神經根,還包括頸椎的很多肌肉是附著在鎖骨、肩胛骨上的,比如肩胛提肌和斜方肌等等。
在肩關節疼痛的患者中,很多都伴有頭前引的姿勢,頭前引後,肩胛提肌往往是被拉長的,而在很多肩關節運動的過程中,肩胛骨是需要上迴旋,以完成整個肩關節活動度。
而肩胛骨的上迴旋是會拉長肩胛提肌這塊肌肉的,所以很多肩關節活動受限的根本原因並不是肩關節的問題,而是頸椎位置的問題。
那我們被動將患者的頭部置於中立位置,如果疼痛和關節活動度改善,則說明頸椎穩定性對其造成影響。如果未改善,則進行下一步評估。
Ⅳ 內臟筋膜
內臟筋膜評估往往是我們容易忽略的一部分,我們更多的注重著肌肉骨骼系統對其的影響,但是由於一些內臟筋膜和肩關節疼痛影響也非常大,所以我們也要注重對內髒的評估,尤其是和肩關節具有相同神經根支配的肝臟和胃臟。
肝臟往往會導致右側肩關節疼痛和右側肩關節活動受限,原因是因為肝臟的感覺受右側C3-C5神經支配,C5則是主要支配肩關節周圍感覺神經支;胃臟則主要是左側C4-6神經支配,C5C6都是支配肩關節的感覺運動支。
所以在問診時要問病人是否存在腹部不適,用手觸診胃臟和肝臟的體表,感受其能動律。但內臟筋膜評估多為比較困難,可行實驗性治療來判斷。
Ⅴ 呼吸模式
無論是肝臟還是胃臟,又或是體態均對呼吸造成很大的影響。內臟筋膜多相互影響,胃和肝本身和膈肌存在很深的聯繫,所以患者一定會存在呼吸模式的問題,只是呼吸是否和患者癥狀有關。
在讓患者自主呼吸時,發現患者存在明顯的抬肩式呼吸,胸腔和腹部擴張均不明顯,故判斷患者存在明顯的吸氣過淺,呼吸肌緊而無力,腹橫肌無力。
長期的斜角肌、胸大肌、胸鎖乳突肌過度的代償使頸椎周圍肌肉持續緊張,卡壓周圍神經或血管,出現更多的癥狀。
肩部常用的3項特殊檢查
▼ 特殊檢查一:推離測試(Lift off 試驗)
主要用於檢查肩胛下肌。
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將手置於下背部,手心向後。然後囑患者將手抬離背部,適當給予阻力,不能完成動作作為陽性,提示肩胛下肌損傷。
當患者主訴在做外展位下外旋時,因為疼痛而出現落臂征,需要判斷內旋肌是否損傷而導致肌肉的被動拉長疼痛,故作此測試。患者明顯出現無力和疼痛情況。
▼ 特殊檢查二:外旋抗阻測試
患者上肢外展90度,屈肘90°,肩關節外旋45°~60°,檢查者於手背處施加應力,囑患者做對抗動作,檢查肩關節外旋肌力(岡下肌和小圓肌)。
當患者主訴在做外展位下外旋時,因為疼痛而出現落臂征,需要判斷外旋肌是否損傷而導致肌肉的主動縮短疼痛,故作此測試。測試陰性,患者無明顯疼痛。
▼ 特殊檢查三:Jobe 試驗(空罐測試)
肩關節外展90°,水平面內收30°(肩胛骨平面),內旋使大拇指向下,然後檢查者在患者雙側手腕處施加垂直向下的應力,並囑患者抗阻力外展肩關節。
本實驗用於檢查岡上肌肌力。與對側相比力量減弱或者提示肩袖病變或者岡上肌腱病變或者撕裂。岡上肌完全撕裂,可以出現落臂征。
與剛剛患者所主訴的外旋落臂征做對比,即可判斷是岡上肌撕裂還是肩胛下肌損傷所造成。
案例評估結果分析
經過上述評估和特殊檢查後,判斷王女士存在下述問題:
(1) 肝臟和胃髒的能動律問題
(2) 呼吸模式紊亂,腹內壓不足、核心肌群無力
(3) 上交叉綜合征、頸椎穩定性不足(頸椎失穩)
(4) 肩胛下肌損傷
因此,在治療王女士的過程中,不只要處理好肩胛下肌,還要對呼吸、核心、內臟等進行整體調整。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王女士的癥狀基本消失。這提示我們,即使診斷為肩袖損傷,也要綜合考慮患者的整體情況,不能僅局限於肩部。
最後,限於篇幅,我們為大家分享其中肩袖肌群的處理手法和呼吸模式調整方式。
肩袖損傷處理必知的5塊肌肉
在文章開頭我們提到過,肩袖肌主要有四塊肌肉組成: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
Ⅰ 肩胛下肌
▼ 解剖
起點:肩胛下窩
止點:肱骨小結節
▼ 功能
內旋肩胛骨並穩定盂肱關節。在重複舉起重物時,肩胛下肌緊張。上臂不能完全抬高至頭上可能是肩胛下肌緊張的體征。
▼ 治療手法
病人坐位,雙手抱膝。治療師站在病人旁邊,面對需治療的肩部。將用於治療的一隻手的指尖放在形成腋窩後壁的肌纖維束的下方,向內側按壓肌束至肩胛下肌。
Ⅱ 岡上肌
▼ 解剖
起點:肩胛骨岡上窩
止點:肱骨大結節
▼ 功能
發動上臂外展
▼ 治療手法
1)病人俯卧位。治療師站在病人頭部需治療側的旁邊。
2)將用於治療的手的拇指放在肩胛骨上角肌肉的內側端。
3)向深部和下方按壓,沿著肌肉向外側移動拇指,向肩胛岡形成的凹槽方向按壓,直至拇指碰到肩峰。
4)這一治療方法也可用指尖或肘部操作。
Ⅲ 岡下肌
▼ 解剖
起點:肩胛骨岡下窩
止點:肱骨大結節
▼ 功能
功能:伸展上臂並使其向外旋轉
▼ 治療手法
1)病人俯卧位。治療師站在病人需治療一側的對側肩部旁,面對要治療的肩部。
2)將指尖、指關節或支撐的拇指放在肩胛骨內側緣肌肉上,恰好位於肩胛岡根部下方。
3)向深部按壓,在肩胛岡下方沿著肌肉向外側滑動,至肌肉與肱骨頭後部連接處。
4)將手放在原先開始點的下方並重複以上治療過程。繼續沿著肩胛骨向下,需要時變換角度,直至將整個肌肉治療完畢。
Ⅳ 小圓肌
▼ 解剖
起點:肩胛骨外側緣上2/3
止點:肱骨大結節岡下肌下方
▼ 功能
外展上臂並使其向外旋轉
▼ 治療手法
1)病人俯卧位。治療師站在病人需治療的一側,面對病人的肩部。
2)使用拇指在肩胛骨外側緣中點周圍,大圓肌和岡下肌之間尋找該肌肉
3)用支撐的拇指向深部按壓,沿著肌肉滑動,至肱骨後部的肌肉連接處。
Ⅴ 膈肌 | 呼吸模式調整
▼ 松解膈肌
1、患者仰卧,治療師站於患者一旁
2、治療師拇指重疊
3、從劍突下緣由上至下到肋骨外角
4、雙拇指點按進去往上推,往內操作
肩袖損傷是個大問題,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果你有更多感興趣的話題,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交流哦!
推薦閱讀:
※練背肌動作也會感覺胸肌緊繃是不是發力不對?
※健美運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畸形了?
※胸肌怎樣鍛煉才能最快出輪廓?
※體重體脂稱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