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涅槃禪》 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2)

一 第一功德

5.大陰入塵愛煩惱

善男子。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令人養食瞻視卧起摩洗其身。若令一蛇生嗔恚者。我當準法戮之都市。爾時其人聞王切令。心生惶怖舍篋逃走。

菩薩摩訶薩得聞受持大涅槃經。觀身如篋。地水火風如四毒蛇。見毒觸毒氣毒嚙毒。一切眾生遇是四毒故喪其命。眾生四大亦復如是。或見為惡。或觸為惡。或氣為惡。或嚙為惡。以是因緣遠離眾善。……(約略去400字)

在本經中,第一段的末尾「爾時其人聞王切令,心生惶怖舍篋逃走」之後,原來是接著下文「王時復遣五旃陀羅拔刀隨之……」為了便於大家閱讀理解,將後面的段落組合到前面來,以下五陰六入六塵貪愛煩惱等亦復如是。

「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篋」,若人會得夾山禪師的「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將歸」,就明白此句的禪機了。

「觀身如篋,地水火風如四毒蛇」。如何觀照參究呢?觀禪床如身如篋,觀拄杖如地水火風四大如四毒蛇,觀禪師以拄杖擊禪床,如同毒蛇攻擊人身。

若人會得雲門宗的「咦」,或衲僧的揚眉瞬目,就明白「見毒」的玄機了。若人會得臨濟開悟後擊大愚禪師一掌,就體究到「觸毒」的厲害了。若人會得德山禪師悟後去參訪溈山祖,溈山擬取拂子,德山便喝的作略,就體會到「氣毒」的密意了。若人會得禪師見面就「叩齒」的機鋒,就嘗到「嚙毒」的禪味了。然後再通透前面舉過的「浮山四衢」公案,就真正明白本段的如來禪密意了。

本經此處世尊說:「觀身如篋,地水火風如四毒蛇」。可是在《楞嚴經》中,世尊又說:地水火風四大本歸於如來藏妙真如性。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火水風)真空、性空真色(火水風),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本經此處說「地水火風如四毒蛇」,是偏中說正,《楞嚴經》說地水火風本歸如來藏妙真如性是正中說正,二者都是眼見佛性的如幻法境界。這樣才稱得上「菩薩摩訶薩得聞受持《大涅槃經》」。

王時復遣五旃陀羅拔刀隨之。其人回顧見後五人遂疾捨去。是時五人以惡方便。藏所持刀密遣一人詐為親善。而語之言。汝可還來。

五旃陀羅即是五陰。云何菩薩觀於五陰如旃陀羅。旃陀羅者常能令人恩愛別離怨憎集會。五陰亦爾。令人貪近不善之法遠離一切純善之法。……(約略去810字)

   詐親善者名為貪愛。菩薩摩訶薩深觀愛結如怨詐親。若知實者則無能為。若不能知必為所害。貪愛亦爾若知其性。則不能令眾生輪轉生死苦中。如其不知輪迴六趣具受眾苦。……(約略去510字)

若人會得前面世尊本生因緣故事中那買人令割肉者「便當與汝金錢五枚」的機鋒,就明白此處「王時復遣五旃陀羅拔刀隨之」的密意,也明白本經中「五逆罪」、「五根五力」的密意了。下面舉出祖師禪公案一則,讓我們來共同體究五陰或五蘊中隱含的如來禪密意。

「長慶五蘊」公案。長慶大安禪師。曰:「離卻五蘊,如何是本來身?」師曰:「地水火風,受想行識.」曰:「這箇是五蘊?」師曰:「這箇異五蘊.」[《五燈會元》卷4]

學人問:離開有為生滅的五蘊,什麼是不生不滅的本來法身呢?長慶禪師答覆說:就在地水火風之色法和受想行識之心法中會取好了。學人非常不解地問:我的問題是離開五蘊如何會取本來法身,和尚卻說法身就在五蘊中尋找,這豈非文不對題嗎?長慶答:本來身異於五蘊。

從唯識的角度說,如來藏法身或本來身非五蘊非異五蘊。如果如來藏即五蘊,五蘊是生滅法,那麼如來藏也是生滅法;如果如來藏異於五蘊,就處於無餘涅槃中去了,我們就不能觸證如來藏了。但是長慶禪師的作略不僅是唯識明心的境界,而且是禪宗見性的境界,並且是破牢關之甚深境界。若人會得雲門祖的「三家村」和世尊常說的「四衢街道」,並會得克勤祖「腳跟下猶帶五色線在」,才能在「五旃陀羅」和「五陰」中看出如來禪的門道來。這才是《楞嚴經》所說的五陰本如來藏妙真如性的見地。

本段還有「旃陀羅者常能令人恩愛別離怨憎集會」,其中也隱含玄機。有人問:「如何是至極之談?」永安朗禪師曰:「愛別離苦」。德山仁繪禪師說:「若無憎愛,爭見明白?」佛法通常的看法是,要修滅道聖諦或般若中道空性觀,以便遠離恩愛別離怨憎集會之苦。可是,永安朗禪師卻說,愛別離苦是心領神會千聖不傳向上一路至極之談的著眼處。德山仁繪禪師更說:若無憎愛,怎能見到並明白見性開悟的境界。大家是否感到禪師說話出乎佛法的常理?石霜楚圓禪師在汾陽昭祖師的惡罵怪招下大悟後說:「是知臨濟道出常情」,便是說的這種道理。大家能看出「恩愛別離怨憎集會」中的眼見佛性之大涅槃道理嗎?

其人不信投一聚落欲自隱匿。既入聚中窺視諸舍都不見人執諸瓨器悉空無物。既不見人求物不得。即便坐地聞空中聲。咄哉男子。此聚空曠無有居民。今夜當有六大賊來。汝設遇者命將不全。汝當云何而得免之。

空聚落者即內六入。菩薩摩訶薩觀是六入空無所有猶如空聚。如彼怖人既入聚已乃至不見有一居人。遍捉瓨器不得一物。菩薩亦爾。諦觀六入空無所有。不見眾生一物之實。是故菩薩觀內六入空無所有如彼空聚。善男子。彼空聚落群賊遠望。終不生於空虛之想。凡夫之人亦復如是。於六入聚不生空想。以其不能生空想故。輪迴生死受無量苦。……(約略去1120字)

本段說六塵皆空和六入皆賊。「既入聚中,窺視諸舍都不見人,執諸瓨器悉空無物」,「菩薩摩訶薩觀是六入空無所有猶如空聚」,這就是《楞嚴經》耳根圓通的「入流亡所」乃至「空覺極圓」的見性境界,也是《心經》「照見五蘊皆空」的境界,亦是本經菩薩的「空平等地」的境界。在禪宗內,洞山祖說,「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僧問「如何是法身?」雲門祖曰:「六不收」,都是說的這碼事。

「即便坐地聞空中聲,咄哉男子,此聚空曠無有居民,今夜當有六大賊來」;「彼空聚落群賊遠望,終不生於空虛之想」。前面說「空」,這裡卻說「有」。正如洞山祖說「直須向萬里無寸草處去」,石霜禪師卻應對說「出門便是草」,洞山祖聞後讚歎道:「此是一千五百善知識語」。又如有僧問:「萬里無雲時如何?」禪師答道:「青天也許吃棒」。若人會得禪門「入草之談」和「草賊」等機鋒,就明白此處「狸奴白牯卻知有」的見性境界了。僧問:「古人得箇甚麼,便休去?」龍牙居遁禪師曰:「如賊入空室」。學僧問:從上祖師們證得什麼東西,便說參禪事畢歸家穩坐?龍牙禪師說:若你具有「賊入空室」的見地,就明白祖師歸家穩坐的道理了。若人會得如上佛祖西來意,就明白《楞嚴經》六入乃至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了。

爾時其人恐怖遂增。復舍而去。路值一河。河水漂急無有船筏。以怖畏故即取種種草木為筏。復更思惟。我設住此當為毒蛇五旃陀羅一詐親者及六大賊之所危害。若渡此河筏不可依當沒水死。寧沒水死終不為彼蛇賊所害。即推草筏置之水中身倚其上。運手動足截流而去。既達彼岸安隱無患。心意泰然恐怖消除。

   路值一河者即是煩惱。云何菩薩觀此煩惱猶如大河。如彼駛河能漂香象。煩惱駛河亦復如是。能漂緣覺。是故菩薩深觀煩惱猶如駛河。深難得底故名為河。邊不可得故名為大。其中多有種種惡魚。煩惱大河亦復如是。唯佛菩薩能得底故。故名極深。唯佛菩薩得其邊故。故名廣大。常害一切痴眾生故。故名惡魚。是故菩薩觀此煩惱猶如大河。

……(約略去450字)

「爾時其人恐怖遂增」。僧問:「如何是西來意?」洞山祖師曰:「大似駭雞犀」,育王弘通禪師曰:「老僧毛豎」。大家參究一下,佛祖西來意,同雞犀牛受驚及老僧汗毛直豎,有何干係?若看出其中的門道,就明白此處經句大有玄機了。

「路值一河,河水漂急無有船筏,以怖畏故即取種種草木為筏。」若人會得達摩大師「一葦渡江」的公案,或識得祖師手中經常拈提的拄杖子,就一眼看穿此處的玄機密意所在了。

譬如彼人畏四毒蛇五旃陀羅一詐親善及六大賊。舍空聚落隨路而去。既至河上聚草為筏。菩薩亦爾。畏四大蛇五陰旃陀羅愛詐親善六入空聚六塵惡賊。至煩惱河修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六波羅蜜三十七品。以為船筏。依乘此筏渡煩惱河。到於彼岸常樂涅槃。菩薩修行大涅槃者。作是思惟。我若不能忍受如是身苦心苦。則不能令一切眾生。渡煩惱河。以是思惟。雖有如是身心苦惱默然忍受。以忍受故則不生漏。菩薩如是尚無諸漏。況佛如來而當有漏。是故諸佛不名有漏。云何如來非無漏耶。如來常行有漏中故。有漏即是二十五有。是故聲聞凡夫之人言佛有漏。諸佛如來真實無漏。善男子。以是因緣諸佛如來無有定相。善男子。是故犯四重禁謗方等經及一闡提悉皆不定。

本段是對於上文的總結,其中的禪機要點有二處:

第一,「畏四大蛇、五陰旃陀羅、愛詐親善、六入空聚、六塵惡賊,至煩惱河、修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其中的數字和比喻,都是通透牢關的見性境界。

第二,諸佛非有漏非無漏,無有定相。這是說自性佛真空妙有不二的中道境界。以上是藉助譬喻來開示眼見佛性的大涅槃義,若不是作此解會,上文與聲聞緣覺的境界就沒什麼區別了,大涅槃的甚深微妙義又體現在哪兒呢?

6.大涅槃的八自在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如是如是。誠如聖教。一切諸法悉皆不定。以不定故當知如來亦不畢竟入於涅槃。如佛先說。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聞不聞。中有涅槃大涅槃。云何涅槃。云何大涅槃。爾時佛贊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有菩薩得念總持。乃能如汝之所咨問。善男子。如世人言。有海大海。有河大河。有山大山。有地大地。有城大城。有眾生大眾生。有王大王。有人大人。有天天中天。有道大道。涅槃亦爾。有涅槃有大涅槃。

德王菩薩問涅槃和大涅槃的區別,世尊以「海大海」乃至「道大道」十個譬喻來說明涅槃與大涅槃的區別。在本經前面,我們曾經拈提舉唱過「花大花」的禪機,說明自佛世界內有小世界與大世界、狹世界與廣世界相對照的如幻法。本段中的十個譬喻是用情與無情來開示自佛世界的般若波羅蜜如幻法。

云何涅槃。善男子。如人飢餓得少飯食名為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如病得差則名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如人怖畏得歸依處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如貧窮人獲七寶物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如人觀骨不起貪慾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如是涅槃不得名為大涅槃也。何以故。以饑渴故病故怖故貧故生貪著故。是名涅槃非大涅槃。

凡夫人從苦難轉為安樂,因此將此諸安樂當做涅槃,此凡夫式短暫涅槃既不同於小乘人的無餘涅槃,更不是佛菩薩的大涅槃。

善男子。若凡夫人及以聲聞。或因世俗。或因聖道。斷欲界結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不得名為大涅槃也。能斷初禪乃至能斷非想非非想處結則得安樂。如是安樂亦名涅槃。不得名為大涅槃也。何以故。還生煩惱有習氣故。云何名為煩惱習氣。聲聞緣覺有煩惱氣。所謂我身我衣我去我來我說我聽。諸佛如來入於涅槃。涅槃之性無我無樂唯有常凈。是則名為煩惱習氣。佛法眾僧有差別相。如來畢竟入於涅槃。聲聞緣覺諸佛如來。所得涅槃等無差別。以是義故。二乘所得非大涅槃。何以故。無常樂我凈故。常樂我凈乃得名為大涅槃也。……(約略去560字)

在《楞嚴經》五十陰魔行陰區宇第十種中,世尊指出:「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或以欲界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故,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淨依。如是循環五處究竟,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無論是凡夫或是小乘人斷除欲界結、色界結乃至無色界結,若是上升到色界天和無色界天,這還談不上是無餘涅槃;即使是小乘聖賢斷除非想非非想處能夠入滅受想定或入無餘涅槃,這仍然是小涅槃,而非大涅槃,因為聲聞緣覺斷除見思煩惱的現行種子,尚未斷除煩惱習氣,不能稱之為常樂我凈的大涅槃。

云何名為大自在耶。有八自在則名為我。何等為八。一者能示一身以為多身。身數大小猶如微塵。充滿十方無量世界。如來之身實非微塵。以自在故現微塵身。如是自在則為大我。

大自在之一,一身現多身,即一多相攝的華嚴境界。讀者一定有疑,如來丈六金身再大,哪怕將全身都分解為微塵,也不可能「充滿十方無量世界」呀!眾所周知,在《法華經》中,開多寶塔門之前,世尊將十方無量分身釋迦牟尼佛會集起來,儘管如此,也未能真的充滿十方世界,否則其他佛菩薩眾生又往哪兒擱呢?

《金剛經》云:「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在《金剛經》中,佛有兩處說到此三段式,但是並未予以解釋。在《大涅槃經》此處,佛雖然沒有明確地說出微塵眾三段式,但是卻實際上解釋了微塵眾三段式的含義。在此,世尊先說「身數大小猶如微塵」,這就是《金剛經》的「佛說微塵眾」;然後說「如來之身實非微塵」這就是《金剛經》的「則非微塵眾」;最後說「以自在故現微塵身」,這就是《金剛經》的「是名微塵眾」。佛知道大家定有疑惑,所以說「如來之身實非微塵」。也就是說,佛並未實際上化作微塵身充滿十方。「以自在故現微塵身」,這是指在其自佛世界內自在顯現無量微塵身遍復十方世界。若人會得宗門「杜撰禪和,如麻似粟」,就明白本處的密意所在了。

二者示一塵身滿於三千大千世界。如來之身實不滿於三千大千世界。何以故。以無礙故。直以自在故滿三千大千世界。如是自在名為大我。

大自在之二,一塵滿大千,即「大小相攝」的華嚴境界。大家一定感到,這未免太玄了,若真如此,我們的身體往哪兒擱,難道擠到他方世界去不成?

其問題的關鍵如同《金剛經》的二個三段式所說:「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也就是說,如來所說的自佛世界內的「微塵」或「三千大千世界」,都不是指三界俗世中的微塵或三千大千世界,只不過世尊方便將兩者都稱為微塵或三千大千世界罷了。若人會得「芥子納須彌」和「微塵里轉大法輪」的禪機,就明白本句的密意所在了。下面舉出祖師禪公案一則,讓我們來共同進一步對照體究。

「長沙身心」公案。長沙招賢祖師。僧問:「如何是學人心?」師曰:「盡十方世界是你心。」曰:「恁麼,則學人無著身處也。」師曰:「是你著身處。」曰:「如何是著身處?」師曰:「大海水,深又深。」曰:「學人不會。」師曰:「魚龍出入任升沉。」[《五燈會元》卷4]

有人問:如何是學人心?也就是問《楞嚴經》中七處征心之「心」。長沙祖師說,盡十方世界哪兒不是你的心呢?那僧倒有幾分世智聰辨,追問:若真如此的話,學人就沒有地方放置身體了也。長沙用問答回互的機鋒說:剛才你的問處不正是你得著身處嗎?這種啐啄同時的作略,令學人更加莫名其妙,便再問道:如何是著身處?長沙說:大海水,深又深。若不具《楞嚴經》所說的「十方如來清淨海眼」,具有「深深海底行」之手段,哪能會此祖師禪的機鋒呀!那學人還比較老實,坦白說:學人不會。長沙又入泥入水地說:魚龍出入任升沉。若人識得此祖師案中的「學人心」,就明白本如來禪中的「一塵」,既然學人心含攝十方世界,一塵身滿於三千大千世界也就不足為怪了。

三者能以滿此三千大千世界之身。輕舉飛空過於二十恆河沙等諸佛世界。而無障礙。如來之身實無輕重。以自在故能為輕重如是自在名為大我。

大自在之三,以大千身飛越恆沙世界。這與本經<四相品>中的境界相似:「復有菩薩摩訶薩住大涅槃,斷取十方三千大千諸佛世界,置於針鋒如貫棗葉,擲著他方異佛世界。……斷取十方三千大千諸佛世界,置於右掌如陶家輪,擲置他方微塵世界。」大家可參見前面的解說。若是利根禪和,見聞世尊如是說法之時,就立馬明白這是什麼不可思議的見性境界了。

四者以自在故而得自在。云何自在。如來一心安住不動。所可示化無量形類各令有心。如來有時或造一事。而令眾生各各成辦。如來之身常住一土。而令他土一切悉見。如是自在名為大我。

大自在之四,此是不變隨緣應機赴感。若人會得觀音菩薩三十二類應化身的機鋒,或會得「若能轉物,則同如來」,或會得臨濟祖師的「但看棚頭弄傀儡,抽牽全藉裡頭人」,或會得《楞伽經》的「機發像起,咒力起屍」,就明白本處的見性境界了。

「如來之身常住一土,而令他土一切悉見」。我們不禁要問,如來到底常住何土,我們怎麼見不到呀?其實如來就住在我們每人自己的身上,未明心見性者就無法見到。唯識明心者,能感知到自身那位無形無相的如來;禪宗見性者,則能在「他土」復世界的臣位,見到本土如來常住在仰世界的君位。在《法華經》中,世尊說,若人對於佛壽長遠的深心信解,就能見到世尊凈土常存和常見世尊法會不散等不可思議之聖境。其實,法華和大涅槃二經法同一味。

五者根自在故。云何名為根自在耶。如來一根亦能見色聞聲嗅香別味覺觸知法。如來六根亦不見色聞聲嗅香別味覺觸知法。以自在故令根自在。如是自在名為大我。

大自在之五,六根互通互用,卻又「知見非見」。尚若未禪悟見性者,以意識情解來揣度本段的文句,也許會感到此處是自相矛盾的。因為,既然「如來六根亦不見色聞聲嗅香別味覺觸知法」,也就是說,如來六根都不具備見聞覺知的功能,那麼六根中的任何一根都不能見聞覺知六塵了,怎麼可能「如來一根亦能見色聞聲嗅香別味覺觸知法」呢?因此說,若想禪悟見性,必須要遵循《入楞伽經》所說:「汝應永離心意意識,應勤觀察一切諸法,應修內行莫著外見。」

大家可能聽說,見性開悟後,六根能互通互用,有祖師禪語錄為證。

「凈因六根」公案。淨因繼成禪師,上堂:「鼻裡音聲耳裡香,眼中鹹淡舌玄黃,意能覺觸身分別。」[《五燈會元》卷12]

凈因禪師上堂開示說:鼻子里能聽聞到音聲,耳朵里能聞嗅到香氣,眼睛裡能品嘗到鹹淡滋味,舌頭能嘗出黑黃的色彩,意根能覺觸到身體的軟硬冷熱等感覺。大家對此一定難以理解,而且現實生活中,也未見哪位禪宗開悟者有六根互通互用的神通妙用。也許現代罕有見性開悟者了,但唐宋時期還是不少的,禪師嘴上是那麼說,實際上尚未見人都有此諸本事,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且聽下面分解。

「金山不見」公案。金山善寧禪師,上堂,顧視大眾曰:「古人道,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舌談論,在身覺觸,在意攀緣。雖然如是,祇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若是金山即不然,有眼覷不見,有耳聽不聞,有鼻不知香,有舌不談論,有身不覺觸,有意絕攀緣。一念相應,六根解脫。敢問諸禪德,且道與前來是同是別?[《五燈會元》卷16]

金山禪師開示說:古人說,六根見聞覺知六塵,達摩和臨濟二祖師都說過類似的話,指出佛性就在眾生的六根門頭放光動地。金山說,上述語錄雖然如是諦當,但只說了一方面的道理。依老僧的見地,眼色耳聲鼻香舌談身觸意法各不相到,即六根不能見聞覺知相應的六塵。若人於此一念相應,六根當下都得解脫。我敢問諸方禪德,我這麼說與從上古人的語錄,是相同還是有別?

一般學佛人肯定說,二種說法大相徑庭。因為前者說六根能見聞覺知六塵,後者否定之。其實此二說法講的是一回事,只不過著眼點不同罷了。說六根能「知見」六塵,是指在自佛世界內,六根彷彿在覺知六塵或六根互用,就像電影院銀幕上的有情似有感知能力甚至神通妙用;說六根「非見」六塵,是指銀幕布上的影像本身實際並不具備感知能力和神通妙用。若人見性開悟後,逐漸就明白此「知見非見」是怎麼回事了,如此才能步入「斯即涅槃,無漏真凈」的境界。

六者以自在故得一切法。如來之心亦無得想。何以故。無所得故。若是有者可名為得。實無所有。云何名得。若使如來計有得想。是則諸佛不得涅槃。以無得故名得涅槃。以自在故得一切法。得諸法故名為大我。

大自在之六,如來無所得而得一切法。正如慧能六祖徹悟後所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如來之心亦無得想」,就是本自清凈、本不生滅和本無動搖;「以自在故得一切法」,就是自性本自具足和能生萬法。

七者說自在故如來演說一偈之義。經無量劫義亦不盡。所謂若戒若定若施若慧。如來爾時都不生念我說彼聽。亦復不生一偈之想。世間之人四句為偈。隨世俗故說名為偈。一切法性亦無有說。以自在故如來演說。以演說故名為大我。

大自在之七,無量劫演說一偈義,但是說而無說。本段是禪機密語,若人會得<序品>中所舉的「雲門一杖」公案或禪師的一拂塵,這「一偈之義」、「經無量劫」、「戒定施慧」乃至「一切法性」都在里許,由此可見到如來「塵說剎說無間斷說」的見性境界。

八者如來遍滿一切諸處猶如虛空。虛空之性不可得見。如來亦爾實不可見。以自在故令一切見。如是自在名為大我。如是大我名大涅槃。以是義故名大涅槃。

大自在之八,如來遍滿一切諸處猶如虛空,實不可見,又令一切見。「虛空之性不可得見」,是《法華經》如來「法空之座」之境界,也是《楞嚴經》「空覺極圓」乃至「空所空滅」之境界,亦即本經「虛空等地」的見性境界。正如百丈懷海祖師上堂開示語:「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以自在故令一切見「,此說自性如來可為一切見性開悟者所見。

複次善男子。譬如寶藏多諸珍異百種具足故名大藏。諸佛如來甚深奧藏亦復如是。多諸奇異具足無缺。名大涅槃。複次善男子。無邊之物乃名為大。涅槃無邊是故名大。複次善男子。有大樂故名大涅槃。涅槃無樂。以四樂故名大涅槃。何等為四。一者斷諸樂故。不斷樂者則名為苦。若有苦者不名大樂。以斷樂故則無有苦。無苦無樂乃名大樂。涅槃之性無苦無樂。是故涅槃名為大樂。以是義故名大涅槃。複次善男子。樂有二種。一者凡夫。二者諸佛。凡夫之樂無常敗壞。是故無樂。諸佛常樂無有變異。故名大樂。複次善男子。有三種受。一者苦受。二者樂受。三者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是亦為苦,涅槃雖同不苦不樂。然名大樂。以大樂故名大涅槃。二者大寂靜故名為大樂。涅槃之性是大寂靜。何以故。遠離一切憒鬧法故。以大寂故名大涅槃。三者一切知故名為大樂。非一切知不名大樂。諸佛如來一切知故。名為大樂。以大樂故名大涅槃。四者身不壞故名為大樂。身若可壞則不名樂。如來之身金剛無壞非煩惱身無常之身。故名大樂。以大樂故名大涅槃。……(約略去310字)

大涅槃有四樂:一者斷諸樂故,二者大寂靜故名為大樂,三者一切知故名為大樂,四者身不壞故名為大樂。斷諸樂後的無苦無樂乃名大樂,但是一般人的不苦不樂之舍受亦為苦,大涅槃雖同不苦不樂,然名大樂。

善男子。是大涅槃亦復如是無有因緣強為立名。善男子。譬如虛空不因小空名為大也。涅槃亦爾。不因小相名大涅槃。善男子。譬如有法不可稱量不可思議。故名為大。涅槃亦爾。不可稱量不可思議。故得名為大般涅槃。以純凈故名大涅槃。云何純凈。凈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二十五有名為不凈。能永斷故得名為凈。凈即涅槃。如是涅槃亦得名有。而是涅槃實非是有。諸佛如來隨世俗故說涅槃有。譬如世人非父言父非母言母。實非父母而言父母。涅槃亦爾。隨世俗故說言諸佛有大涅槃。二者業清凈故。一切凡夫業不清凈故無涅槃。諸佛如來業清凈故。故名大凈。以大凈故名大涅槃。三者身清凈故。身若無常則名不凈。如來身常故名大凈。以大凈故名大涅槃。四者心清凈故。心若有漏名曰不凈。佛心無漏故名大凈。以大凈故名大涅槃。善男子。是名善男子善女人修行如是大涅槃經具足成就初分功德。

大涅槃的純凈或大凈有四種:一者二十五有名為不凈,能永斷故得名為凈;二者業清凈,諸佛如來業清凈故;三者身清凈,如來身常故名大凈;四者心清凈,佛心無漏故名大凈。菩薩修行大涅槃經的初分功德就解說到此。

 

第二功德

複次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二功德。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昔所不見而今見之。昔所不聞而今聞之。昔所不到而今得到。昔所不知而今知之。

第二功德,佛分五方面來開示,主要說菩薩神通的特徵,說的先後次序不是都按本段所說的那樣。

1.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云何名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所謂神通昔所不得而今乃得。通有二種。一者內。二者外。所言外者與外道共。內復有二。一者二乘。二者菩薩。菩薩修行大涅槃經所得神通。不與聲聞辟支佛共。云何名為不與聲聞辟支佛共。二乘所作神通變化。一心作一不得眾多。菩薩不爾。於一心中則能具足現五趣身。所以者何。以得如是大涅槃經之勢力故。是則名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世尊說,神通有二種:一外神通,這是指通過加修禪定在三界中顯現的有為法的境界,菩薩聲聞緣覺外道都是共通的,但神通大小有所差異。二是內神通,指阿羅漢和辟支佛的漏盡通,以及菩薩的明心見性等無生法忍,漏盡通是小乘聖人和大菩薩的共法,明心見性等無生法忍是不共法。這種不可思議的眼見佛性的無生大法,是菩薩身自內證的自佛世界的般若波羅蜜如幻法境界,也就是《華嚴經·如來出現品》所說的「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的境界,是故稱為不共的內神通。明白這一點非常重要,古來宗門見性開悟的禪師,有時並未顯現凡夫可以覺知的外神通境界,卻說出許多不可思議的神通妙用,這些大多都是指自佛世界內神通的見性境界,大家對此若無所知,就難免疑惑甚至毀謗那些菩薩。也就是說,外神通主要是指禪定神通意生身的境界,屬於三界俗世的有為法;佛菩薩內神通主要是指智慧觀照意生身的境界,屬於自佛世界如幻法。

「二乘所作神通變化,一心作一不得眾多。菩薩不爾,於一心中則能具足現五趣身。」本句所說的菩薩一心現五趣身,就是禪機密語,而且是通透法身句的祖師禪境界。若人會得前面的「五枚金錢」和「五旃陀羅」的密意,才能明白本句的玄機妙義。

「昔所不得而今得之」的真實義是,昔日未親證眼見佛性的大涅槃義,而今已證得之。

又復云何昔所不得而今得之。所謂身得自在心得自在。何以故。一切凡夫所有身心不得自在。或心隨身或身隨心。云何名為心隨於身。譬如醉人酒在身中爾時身動心亦隨動。亦如身懶心亦隨懶。是則名為心隨於身。又如嬰兒其身稚小心亦隨小。大人身大心亦隨大。又如有人身體粗澀心常思念欲得膏油潤漬令軟。是則名為心隨於身。云何名為身隨於心。所謂去來坐卧修行施戒忍辱精進。愁惱之人身則羸悴。歡喜之人身則肥鮮。恐怖之人身體戰動。專心聽法身則怡悅。悲泣之人涕淚橫流。是則名為身隨於心。菩薩不爾。於身心中俱得自在。是則名為昔所不得而今得之。

菩薩昔所不得而今得之的另一種情形,就是於身心中俱得自在。佛說,一切凡夫所有身心不得自在,或心隨身,或身隨心。世尊在此所譬喻的事,都是機鋒密語。僧問:「如何是西來意?」洞山祖師曰:「大似駭雞犀」,育王弘通禪師曰:「老僧毛豎」。若人會得此二則祖師禪案,就明白本經「恐怖之人身體戰動」的如來禪機了。又如,若人會得凌行婆斂手哭曰「蒼天中更添冤苦」,就明白「悲泣之人涕淚橫流」的密意了。其餘的禪機密語,就留待讀者自行參究了。

2.昔所不到而今能到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所現身相猶如微塵。以此微身悉能遍至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佛世界無所障礙。而心常定初不移動。是則名為心不隨身。是亦名為昔所不到而今能到。何故複名昔所不到而今能到。一切聲聞辟支佛等所不能到。菩薩能到。是故名為昔所不到而今能到。一切聲聞辟支佛等。雖以神通不能變身如細微塵遍至無量恆河沙等諸佛世界。聲聞緣覺身若動時心亦隨動。菩薩不爾。心雖不動身無不至。是名菩薩心不隨身。複次善男子。菩薩化身猶如三千大千世界。以此大身入一塵身。其心爾時亦不隨小。聲聞緣覺雖能化身令如三千大千世界。而不能以如此大身入微塵身。於此事中尚自不能。況能令心而不隨動。是名菩薩心不隨身。

本段說菩薩昔所不到而今能到的二種情形:一是「變身如細微塵遍至無量恆河沙等諸佛世界」,而心常定初不移動;二是「菩薩化身猶如三千大千世界,以此大身入一塵身,其心爾時亦不隨小」。

前者是一多相即,後者是大小相攝。此二者都是如來禪的見性境界。若人會得長沙祖師的「盡十方世界是沙門眼」,了知此沙門眼與本經「微塵」的關係,就明白前者「點密麻、線縱橫」的見性境界了。若人會得「須彌納芥子」的禪機,就明白後者是大小相攝的見性境界了。

3.昔所不聞而今得聞

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以一音聲。能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聞。心終不念令是音聲遍諸世界,使諸眾生昔所不聞而今得聞。而是菩薩亦初不言我令眾生昔所不聞而今得聞。菩薩若言因我說法令諸眾生不聞者聞。當知是人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眾生不聞我為說者。如此之心是生死心。一切菩薩是心已盡。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所有身心不相隨逐。善男子。一切凡夫身心相隨。菩薩不爾。為化眾生故雖現身小心亦不小。何以故。諸菩薩等所有心性常廣大故。雖現大身心亦不大。云何大身。身如三千大千世界。云何小心,行嬰兒行。以是義故心不隨身。菩薩摩訶薩已於無量阿僧祇劫。遠酒不飲而心亦動。心無悲苦身亦流淚。實無恐怖身亦戰慄。以是義故。當知菩薩身心自在不相隨逐。菩薩摩訶薩唯現一身而諸眾生各各見異。

本段的禪機要點有三:

第一,菩薩一音遍大千,但三輪體空。若人會得「馬祖振威一喝,百丈直得三日耳聾」公案,就明白本經句的密意了。

第二,菩薩摩訶薩所有身心不相隨逐,雖現身小心亦不小,雖現大身心亦不大。若人參透「須彌納芥子」公案,了知芥子並不放大須彌亦不縮小,就明白本句的禪機了。大家需體究,何為菩薩身?何為菩薩心?

第三,菩薩「遠酒不飲而心亦動,心無悲苦身亦流淚,實無恐怖身亦戰慄」。若人會得《法華經》的「若人散亂心,進入塔廟中,一稱南無佛,便已成佛道」;或會得六祖的「慧能無伎倆,不斷百思想,遇境心數起,菩提恁么長」;或會得「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就明白此處「遠酒不飲而心亦動」的玄機了。

至於「心無悲苦身亦流淚,實無恐怖身亦戰慄」的禪機,在前面「悲泣之人涕淚橫流」和「恐怖之人身體戰動」中已經解說過。大家需警覺,為何世尊反覆說這類的禪言密語?其中必然大有奧秘。

複次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昔所不聞而今得聞。菩薩摩訶薩先取聲相。所謂象聲馬聲車聲人聲貝鼓簫笛歌哭等聲。而修習之。以修習故。能聞無量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獄音聲。復轉修習得異耳根。異於聲聞緣覺天耳。何以故。二乘所得清凈耳根。若依初禪凈妙四大。唯聞初禪不聞二禪。乃至四禪亦復如是。雖可一時得聞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音聲。而不能聞無量無邊恆河沙等世界音聲。以是義故。菩薩所得異於聲聞緣覺耳根。以是異故。昔所不聞而今得聞。雖聞音聲而心初無聞聲之相。不作有相常相樂相我相凈相主相依相作相因相定相果相。以是義故。諸菩薩等昔所不聞而今得聞。……(約略去850字)

菩薩昔所不聞而今得聞有二方面的含義:一是菩薩一音遍大千,令眾生昔所不聞而今得聞,這在上一段中已經論述過。二是菩薩修習耳根圓通,能聞無量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獄音聲,令自己昔所不聞而今得聞。

此處說了修習耳根圓通的具體方法,「先取聲相,所謂象聲馬聲車聲人聲貝鼓簫笛歌哭等聲,而修習之」。大家會覺得《楞嚴經》中的觀音耳根圓通似乎不同於大涅槃的耳根圓通,《楞嚴經》從「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入手,進入空寂圓明的境界;本經卻從「先取聲相,所謂象聲馬聲車聲人聲貝鼓簫笛歌哭等聲,而修習之」,是從有入手。其實,《楞嚴經》觀音耳根圓通,先說入流亡所乃至十方圓明的「空平等地」見性境界,後說「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的「一子之地」的見性境界。本經前面已說「空平等地」,此處先取聲相等,側重說「一子之地」的見性境界,唯恐大眾誤解,接著又說「雖聞音聲而心初無聞聲之相」等。

關於菩薩清凈耳根功德,本經略說「能聞無量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獄音聲」乃至「能聞無量無邊恆河沙等世界音聲」;《法華經·法師功德品》則詳細說之,讀者可參閱拙著《法華禪》的有關章品。本段的禪眼在於,「象聲馬聲車聲人聲貝鼓簫笛歌哭等聲」上,世尊說菩薩「修習之」,其實暗示大眾由此入手著眼體究。若人會得「打起關南鼓,唱起雪峰歌」,會得凌行婆的「斂手哭蒼天」,就明白本句的禪機密意了。

   4.昔所不見而今得見

善男子。云何昔所不見而今得見。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先取明相。所謂日月星宿[這-言+(序-予+手)]燎燈燭、珠火之明藥草等光。以修習故得異眼根。異於聲聞緣覺所得。云何為異。二乘所得清凈天眼。若依欲界四大眼根不見初禪。若依初禪不見上地。乃至自眼猶不能見。若欲多見極至三千大千世界。菩薩摩訶薩不修天眼見妙色身悉是骨相。雖見他方恆河沙等世界色相。不作色相。不作常相有相物相名字等相作因緣相。不作見相。不言是眼微妙凈相。唯見因緣非因緣相。云何因緣。色是眼緣。若使是色非因緣者。一切凡夫不應生於見色之相。以是義故。色名因緣。非因緣者。菩薩摩訶薩雖復見色不作色相。是故非緣。以是義故。菩薩所得清凈天眼。異於聲聞緣覺所得。以是異故。時遍見十方世界現在諸佛。是名菩薩昔所不見而今得見。以是異故。能見微塵。聲聞緣覺所不能見。以是異故。雖見自眼初無見相。見無常相見凡夫身三十六物不凈充滿。如於掌中觀阿摩勒果。以是義故。昔所不見而今得見。若見眾生所有色相。則知其人大小乘根。一觸衣故。亦知是人善惡諸根差別之相。以是義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以一見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以此知故。昔所不見而今得見。

菩薩昔所不見而今得見有三種境界:

第一,菩薩修習眼根圓通,見他方恆河沙等世界色相,遍見十方世界現在諸佛,但三輪體空。

第二,見無常相,見凡夫身三十六物不凈充滿,如於掌中觀阿摩勒果。

第三,若見眾生所有色,則知其人大小乘根;一觸衣故,亦知是人善惡諸根差別之相。

菩薩修習眼根圓通,先取明相。所謂日月星宿、錠燎燈燭、珠火之明、藥草等光。若人會得《觀無量壽佛經》的第一觀「落日懸鼓」的「日觀」,或會得馬祖的「日面佛,月面佛」,或會得趙州祖師的「老僧把一枝草為丈六金身用」,「金佛不度爐,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內裡坐」,或會得禪宗公案語錄大多以「燈錄」來命名,就明白此句先取諸明相的眼通密意了。

若人會得趙州祖師的「菩提涅槃,真如佛性,盡是貼體衣服,亦名煩惱」,以及趙州「青州七斤布衫」和洞山祖師的「僧服衣線」,就明白「一觸衣故,亦知是人善惡諸根差別之相」的玄機密意了。

此處說菩薩眼根功德只是略說,《法華經》則廣說,「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其中的如來禪大涅槃義,讀者可參閱拙著《法華禪》的有關章節。

5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複次善男子。云何菩薩昔所不知而今得知。菩薩摩訶薩雖知凡夫貪恚痴心。初不作心及心數相。不作眾生及以物相。修第一義畢竟空相。何以故。一切菩薩常善修習空性相故。以修空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云何為知。知無有我無有我所。知諸眾生皆有佛性。以佛性故。一闡提等舍離本心。悉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此皆是聲聞緣覺所不能知。菩薩能知。以是義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昔所不知而今得知,主要說菩薩他心智通和空平等地的大涅槃義。本段的要點是,「菩薩摩訶薩雖知凡夫貪恚痴心,初不作心及心數相,不作眾生及以物相,修第一義畢竟空相。」菩薩知眾生心,是「一子之地」的見性境界;「初不作心及心數相」,是般若部佛經中所說的「非心心」和「無心相心」的幻人心識本來無的見性境界;修第一義畢竟空相,是「空平等地」的見性境界。

複次善男子。云何昔所不知而今得知。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念過去世一切眾生所生種姓父母兄弟妻子眷屬知識怨憎。於一念中得殊異智。異於聲聞緣覺智慧。云何為異。聲聞緣覺所有智慧。念過去世所有眾生種姓父母乃至怨憎。而作種姓至怨憎相。菩薩不爾。雖念過去種姓父母乃至怨憎。終不生於種姓父母怨憎等相。常作法相空寂之相。是名菩薩昔所不知而今得知。

本段說菩薩的宿命通智和「知見非見」。於一念中知無量眾生無量世的事情,這是一念萬劫的延促相攝的見性境界。如何契入菩薩的宿命通智呢?就從揚眉瞬目的觸目菩提道上著眼吧!若還不會,就從參取雲門拄杖入手吧!

複次善男子。云何昔所不知而今得知。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得他心智。異於聲聞緣覺所得。云何為異。聲聞緣覺以一念智知人心時。則不能知地獄畜生餓鬼天心。菩薩不爾。於一念中遍知六趣眾生之心。是名菩薩昔所不知而今得知。複次善男子。復有異知。菩薩摩訶薩於一心中。知須陀洹初心次第至十六心。以是義故。昔所不知而今得知。是為菩薩修大涅槃具足成就第二功德。

菩薩的他心智,於一念中遍知六趣眾生之心乃至四諦十六心。《法華經》廣說道:「三千大千世界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動作,心所戲論,皆悉知之。雖未得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淨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真實,亦是先佛經中所說。」本段同樣是說菩薩在自佛世界內的見性境界。「菩薩修大涅槃具足成就第二功德」就說到這兒。

 

第三功德

複次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三功德。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舍慈得慈。得慈之時不從因緣。云何名為舍慈得慈。善男子。慈名世諦。菩薩摩訶薩舍世諦慈得第一義慈。第一義慈不從緣得。複次云何舍慈得慈。慈若可舍名凡夫慈。慈若可得即名菩薩無緣之慈。舍一闡提慈犯重禁慈謗方等慈作五逆慈。得憐愍慈得如來慈世尊之慈無因緣慈。云何複名舍慈得慈。舍黃門慈無根二根女人之慈屠膾獵師畜養雞豬如是等慈。亦舍聲聞辟支佛慈。得諸菩薩無緣之慈。不見已慈不見他慈。不見持戒不見破戒。雖自見悲不見眾生。雖有苦受不見受者。何以故。以修第一真實義故。是名菩薩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三功德。

第三功德,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舍慈得慈。云何名為舍慈得慈?第一,得慈之時不從因緣。第二,舍世諦慈乃至亦舍聲聞辟支佛慈,得第一義慈乃至無緣之慈。第三,不見自他慈和持破戒,「雖自見悲不見眾生,雖有苦受不見受者」。此三點都隱含著禪機密意,下面分別解說。

第一,得慈之時不從因緣。所謂慈,就是給他人帶來歡樂福利。要實現予人歡樂的大慈,必然有給予者和接收者之間的因緣,佛門有言,佛不度無緣之人,此之謂也。儘管大慈的菩薩不執著大慈之行,三輪體空,但他要實現大慈行為,肯定離不開因緣。那麼本經為何作此說?其實,本句是說自佛世界內的見性境界,不是真說發生在三界世間中的大慈之行。若人會得「外道問佛」公案中的世尊良久的機鋒,就明白「得慈之時不從因緣」的奧秘所在了。

第二,舍世諦慈乃至亦舍聲聞辟支佛慈,得第一義慈乃至無緣之慈。此如來禪的機鋒更加隱秘,若看不透其中的奧妙,會覺得佛說「舍黃門慈、無根二根女人之慈、屠膾獵師畜養雞豬如是等慈」,有點過於瑣碎。其實,所謂舍慈得慈,就是舍復穢世界的此岸,得仰凈世界的彼岸,本段中舍的慈都是影射復穢世界臣者的見性境界,得的慈都是反映仰凈世界君者的見性境界。

第三,「不見已慈不見他慈,不見持戒不見破戒,雖自見悲不見眾生。雖有苦受不見受者。」既然不見自他慈和持破戒,又怎麼會「雖自見悲」和「雖有苦受」呢?這如何融會貫通呢?卻說凌行婆斂手哭曰「蒼天中更添冤苦」,是否「見悲」和「有苦」?若人不見其悲苦相,哪怕是佯裝的假相,眼根就有問題;若人見到其悲苦相,又逐外色迷自性。那麼如何是好呢?若會得臨濟祖師圓寂前對已開悟的三聖禪師說:「誰知吾正法眼藏,向這瞎驢邊滅卻」,就明白此處「雖自見悲不見眾生,雖有苦受不見受者」的玄機妙義了。

 

第四功德

複次善男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四功德。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成就具足第四功德。有十種事。何等為十。一者根深難可傾拔。二者自身生決定想。三者不觀福田及非福田。四者修凈佛土。五者滅除有餘。六者斷除業緣。七者修清凈身。八者了知諸緣。九者離諸怨敵。十者斷除二邊。

本段總說第四功德所具足的十種事,下面分別解說。

1.根深難可傾拔

云何根深難可傾拔。所言根者名不放逸。不放逸者為是何根。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根。善男子。一切諸佛諸善根本皆不放逸。不放逸故諸餘善根展轉增長。以能增長諸善根故。於諸善中最為殊勝。善男子。如諸跡中象跡為上。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最為殊勝。善男子。如諸明中日光為最。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最為殊勝。善男子。如諸王中轉輪聖王為最第一。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第一。善男子。如諸流中四河為最。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上為最。善男子。如諸山中須彌山王為最第一。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第一。善男子。如水生花中青蓮為最。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為上。善男子。如陸生花中婆利師花為最為上。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為上。善男子。如諸獸中師子為最。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為上。善男子。如飛鳥中金翅鳥王為最為上。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為上。善男子。如大身中羅睺阿修羅王為最為上。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為上。善男子。如一切眾生若二足四足多足無足中如來為最。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善法中為最為上。善男子。如諸眾中佛僧為上。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善法中為最為上。善男子。如佛法中大涅槃法為最為上。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為上。善男子。以是義故。不放逸根深固難拔。云何不放逸故而得增長。所謂信根戒根施根慧根忍根聞根進根念根定根善知識根。如是諸根不放逸故而得增長。以增長故深固難拔。以是義故。名為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根深難拔。

本段的禪機要點有二處:

其一,不放逸根深固難拔,令余善根展轉增長,成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根之正因。本段末尾列舉余善根的內容,「信根、戒根、施根、慧根、忍根、聞根、進根、念根、定根、善知識根」,即是信進念定慧五根和戒施忍聞善知識五善根。本句的如來禪密意是,「不放逸根」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根」,都是指全提向上一著的菩提路;不放逸根向下連接的其他二組五根都是隱復暗示祖師禪牢關句的深細境界,因而此處最後說:「不放逸根深固難拔」乃至「如是諸根不放逸故而得增長」。若人會得克勤祖所說的「收,腳跟下猶帶五色線在,乞爾一條拄杖子」,就明白本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根」之禪機。也就是說,會得腳跟下五色線,即明白本經二組五根;會得向上的「一條拄杖子」,就明白本經「不放逸根」。

其二,為說明「不放逸法亦復如是,於諸善法為最為上」,世尊又列舉十三個譬喻,也是十三個如來禪公案。如諸跡中象跡為上,如諸明中日光為最,如諸王中轉輪聖王為最第一,如諸流中四河為最,如諸山中須彌山王為最第一,如水生花中青蓮為最,如陸生花中婆利師花為最為上,如諸獸中獅子為最,如飛鳥中金翅鳥王為最為上,如大身中羅睺阿修羅王為最為上,如一切眾生若二足四足多足無足中如來為最,如諸眾中佛僧為上,如佛法中大涅槃法為最為上。這些譬喻中,南堂祖師關十門至少具有:三、須會無情說法與有情說法無二;四、須見性如觀掌中之物,了了分明,一一田地穩密;五、須具擇法眼;六、須行鳥道玄路;十、須向異類中行。這十三個公案中的為最者,都表示自佛世界內處於仰位君者的見性境界;其他都表示自佛世界內處於複位臣者的見性境界。

2.自身作決定想

云何於身作決定想。於自身所生決定心。我今此身於未來世。定當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器。心亦如是不作狹小不作變易。不作聲聞辟支佛心。不作魔心及自樂心樂生死心。常為眾生求慈悲心。是名菩薩於自身中生決定心。我於來世當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器。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於自身中生決定想。

本段主要說,菩薩對於悟入佛知見的向上菩提路之大事因緣,對於眼見佛性的大涅槃義,生起身自內證的決定想。南堂祖師關十門至少有四門反映了本段的境界:一、須信有教外別傳;二、須知有教外別傳;八、須摧邪顯正;九、須大機大用。大家請勿從一般教下的理解來看待南堂的此四門,這些都是眼見佛性的境界,而非泛泛的論理。

3、不觀福田及非福田

云何菩薩不觀福田及非福田。云何福田。外道持戒上至諸佛。是名福田。若有念言。如是等輩是真福田。當知是心則為狹劣。菩薩摩訶薩悉觀一切無量眾生無非福田。何以故。以善修習異念處故。有異念處善修習者。觀諸眾生無有持戒及以毀戒。常觀諸佛世尊所說。施雖四種俱得凈報。何等為四。一者施主清凈受者不凈。二者施主不凈受者清凈。三者施受俱凈。四者二俱不凈。云何施凈受者不凈。施主具有戒聞智慧。知有惠施及以果報。受者破戒專著邪見無施無報。是名施凈受者不凈。云何名為受者清凈施主不凈。施主破戒專著邪見。言無惠施及以果報。受者持戒多聞智慧。知有惠施及施果報。是名施主不凈受者清凈。云何名為施受俱凈。施者受者俱有持戒多聞智慧。知有惠施及施果報。是名施受二俱清凈。云何名為二俱不凈。施者受者破戒邪見。言無有施及施果報。若如是者云何復言得凈果報。以無施無報故名為凈。善男子。若有不見施及施報。當知是人不名破戒專著邪見。若依聲聞言不見施及施果報。是則名為破戒邪見。若依如是大涅槃經。不見惠施及施果報。是則名為持戒正見。菩薩摩訶薩有異念處。以修習故。不見眾生持戒破戒施者受者及施果報。是故得名持戒正見。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不觀福田及非福田。

本段大意,菩薩摩訶薩有異念處,不觀福田及非福田,以修習故,不見眾生持戒破戒、施者受者及施果報。另外說「施雖四種俱得凈報」。

菩薩的異念處,就是「空平等地」的見性境界。見性開悟者,說「不見惠施及施果報」,或說「見惠施及施果報」,都是持戒正見,都是在說自佛世界內施而未施、見猶非見、知見無見之真空妙有的見性境界。未開悟者,「言不見施及施果報,是則名為破戒邪見」。

4.修凈佛土

云何名為凈佛國土。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離殺害心。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眾生得壽命長有大勢力獲大神通。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國土所有一切眾生。得壽命長有大勢力獲大神通。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離偷盜心。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國土地所有純是七寶。眾生富足所欲自恣。以此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所得國土純是七寶。眾生富足所欲自恣。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離淫慾心。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所有眾生無有貪慾嗔恚痴心。亦無饑渴苦惱之患。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國土眾生遠離貪淫嗔恚痴心。一切無有饑渴苦惱。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離妄語心。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常有茂林花果香樹。所有眾生得妙音聲。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所有國土常有茂林花果香樹。其中眾生悉得清凈上妙音聲。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遠離兩舌。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所有眾生常共和合講說正法。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成佛之時國土所有一切眾生悉共和合講論法要。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遠離惡口。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地平如掌無有石沙荊蕀惡刺。所有眾生其心平等。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所得國土地平如掌。無有石沙荊蕀惡刺。所有眾生其心平等。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離無義語。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所有眾生無有苦惱。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國土所有一切眾生無有苦惱。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遠離貪嫉。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一切眾生無有貪嫉惱害邪見。以此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國土所有一切眾生悉無貪嫉惱害邪見。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遠離惱害。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所有眾生悉共修習大慈大悲得一子地。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世界所有一切眾生。悉共修習大慈大悲得一子地。複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微妙經典。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眾生故遠離邪見。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所有眾生悉得摩訶般若波羅蜜。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世界眾生悉得受持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名菩薩修凈佛土

本段大意,菩薩摩訶薩修佛凈土,度眾生故遠離十惡,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莊嚴殊勝。菩薩修佛凈土的關鍵入手之處,就是首先悟到本身內的自性凈土,然後微密觀照自佛世界內本來具足能生萬法。菩薩的此十個大願,也是如來禪的十個禪機。下面舉出一案,大家可以舉一反十。

菩薩「度眾生故離妄語心。以此善根願與一切眾生共之,願諸佛土常有茂林花果香樹,所有眾生得妙音聲。以是誓願因緣力故,於未來世成佛之時,所有國土常有茂林花果香樹,其中眾生悉得清凈上妙音聲」。大家需參究,此段菩薩「度眾生故離妄語心」的善根,與「願諸佛土常有茂林花果香樹,所有眾生得妙音聲」的因緣關係,不要僅從因緣果報上會,還需從禪機密意上會。下面舉出祖師禪公案一則,大家可對照體究。

「雲岩說法」公案。雲岩祖師。洞山禪師曰:「無情說法,該何典教?」巖曰:「豈不見彌陀經雲,水鳥樹林,悉皆念佛念法。」師於此有省。[《五燈會元》卷13]

洞山良價未悟之前,問:無情說法是哪部佛典的教義?雲岩曇晟和尚說:難道你沒有見到《阿彌陀經》說,水鳥樹林悉皆念佛念法嗎?洞山禪師聞和尚指點迷津後,反觀內照本身的自佛世界,忽然發覺自身內也有極樂世界的那種景象,於是初步開悟了。大家若會得洞山祖師開悟的門道,就明白本經句中的玄機密意了,接著其他九個如來禪公案也不難明白了。

5.滅除有餘

云何菩薩摩訶薩滅除有餘。有餘有三。一者煩惱余報。二者餘業。三者余有。善男子。云何名為煩惱余報。若有眾生習近貪慾。是報熟故墮於地獄。從地獄出受畜生身。所謂鴿。雀。鴛鴦。鸚鵡。耆婆耆婆。舍利伽鳥。青雀。魚。鱉。獼猴。獐鹿。若得人身受黃門形女人二根無根淫女。若得出家犯初重戒。是名余報。複次善男子。若有眾生。以殷重心習近嗔恚。是報熟故墮於地獄。從地獄出受畜生身。所謂毒蛇具四種毒。見毒觸毒嚙毒噓毒。師子虎狼熊羆貓狸鷹鷂之屬。若得人身具足十六諸惡律儀。若得出家犯第二重戒。是名余報。複次善男子。若有修習愚痴之人。是報熟時墮於地獄。從地獄出受畜生身。所謂象豬牛羊水牛蚤虱蚊虻蟻子等形。若得人身聾盲喑啞癃殘背僂。諸根不具不能受法。若得出家諸根闇鈍喜犯重戒乃至卑賤。是名余報。複次善男子。若有修習憍慢之人。是報熟時墮於地獄。從地獄出受畜生身。所謂糞蟲駝驢犬馬。若生人中受奴婢身貧窮乞丐。或得出家常為眾生之所輕賤破第四戒。是名余報。如是等名煩惱余報。如是余報菩薩摩訶薩以能修習大涅槃故悉得除滅。云何餘業。謂一切凡夫業。一切聲聞業。須陀洹人受七有業。斯陀含人受二有業。阿那含人受色有業。是名餘業。如是餘業菩薩摩訶薩以能修習大涅槃故悉得斷除。云何余有。阿羅漢得阿羅漢果。辟支佛得辟支佛果。無業無結而轉二果。是名余有。如是三種有餘之法。菩薩摩訶薩修習大乘大涅槃經故得滅除。是名菩薩摩訶薩滅除有餘。

菩薩摩訶薩滅除三種有餘:煩惱余報、餘業和余有。佛說眾生習近貪慾、嗔恚、愚痴、驕慢四種惡業,如何經歷地獄、畜生和人道,這是煩惱余報。餘業指一切凡夫有業和一切聲聞有業,即受分段生死之有的業力。余有指阿羅漢得阿羅漢果,辟支佛得辟支佛果,入無餘涅槃前的最後生之有。菩薩摩訶薩修習《大涅槃經》故,得滅除此三種有餘。雖說眼見佛性的菩薩摩訶薩滅除三種有餘,但是為了度化有緣眾生,有時不妨示現六道眾生身和聲聞緣覺身,此為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不可思議境界。

本段禪機要點在於,煩惱余報經歷地獄、畜生和人道論述中暗含的機鋒密語。若人會得祖師關的「須行鳥道玄路」和「須向異類中行」,及「狸奴白牯卻知有」的機鋒,就明白本段的密意了。

6修清凈身

云何菩薩修清凈身。菩薩摩訶薩修不殺戒有五種心。謂下、中、上、上中、上上乃至正見亦復如是。是五十心名初發心。具足決定成五十心。是名滿足。如是百心名百福德。具足百福成於一相。如是展轉具足成就三十二相。名清凈身。所以復修八十種好。世有眾生事八十神。何等八十。十二日。十二大天。五大星。北斗。馬天。行道天。婆羅墮跋闍天。功德天。二十八宿。地天風天水天。火天。梵天。樓陀天。因提天。拘摩羅天。八臂天。摩醯首羅天。半闍羅天。鬼子母天。四天王天。造書天。婆藪天。是名八十。為此眾生修八十好以自莊嚴。是名菩薩清凈之身。何以故。是八十天一切眾生之所信伏。是故菩薩修八十好其身不動。令彼眾生隨其所信各各得見。見已宗敬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修於凈身。善男子。譬如有人慾請大王。要當莊嚴所有舍宅極令清凈。辦具種種百味餚膳。然後王乃就其所請。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欲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輪王故。先當修身極令清凈。無上法王乃當處之。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要當修於清凈之身。善男子。譬如有人慾服甘露先當凈身。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欲服無上甘露法味般若波羅蜜。要當先以八十種好清凈其身。善男子。譬如妙好金銀寶器盛之凈水中表俱凈。菩薩摩訶薩其身清凈亦復如是。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水中表俱凈。善男子。如波羅捺素白之衣易受染色何以故。性白凈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以身凈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義故。菩薩摩訶薩修於凈身。

菩薩修清凈身,就是修習具足成就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成就三十二相的要素是,十戒善,五種心,五十心,具足百福成於一相,如是展轉具足成就三十二相。成就八十種好,世有眾生事八十天神,菩薩修此八十好以自莊嚴。菩薩修習具足成就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令彼眾生隨其所信各各得見,見已宗敬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本段禪機的要點,是各種數字里的玄機。首先須識得禪門一杖或向上一路,會此「一路」就會「十戒善」和「百福」之自性戒和自性福善;其次須會「五種心」,只有通透祖師禪牢關句者才真正明了於此;再次須會「十戒善」和「五種心」組合而成的「五十心」,由此牢關句和最初句打成一片了;最後,百福成於一相,即一多相攝,如是展轉具足成就三十二相,這是自下向上通透法身句的見性境界。

還有修習觀照成就八十種好的關鍵:一是識得「八十」,是圓成法身的見性境界;二是分別細觀八十種天神的相貌,先從容易領會的天神名字上入手,不熟悉的暫不參究。若實在無入手著眼處,就從第一功德中所舉的「雲岩良久」公案下手。若人會得洞山過水睹影徹見雲岩和尚大人相時,就明白眾生樂見宗敬菩薩相好的玄機了。後面世尊所舉的三個譬喻,重點也在「百味」、「八十種好」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數字上,何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人會得文殊大士的「前三三、後三三」,或會得臨濟祖師的「三玄三要」,就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涅槃門有個入處了。

7.了知諸緣

云何菩薩摩訶薩了知諸緣。菩薩摩訶薩不見色相。不見色緣。不見色體。不見色生。不見色滅。不見一相。不見異相。不見見者。不見相貌。不見受者。何以故。了因緣故。如色一切法亦如是。是名菩薩了知諸緣。

大家閱本段經文後,很可能有疑問:菩薩不見色緣等相,又怎麼了知色等諸緣呢?《維摩經》云:「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楞嚴經》云:「知見非見,斯即涅槃,無漏真凈」。此二段經文與本經文的意義是相同的。對此有二種理解:

一是唯識明心的見處,菩薩了知諸緣,是指如來藏了知七轉識的心行及其種子等;不見色相等,是指如來藏不入不會色塵乃至法塵。

二是禪宗見性的見地,菩薩了知諸緣,是指悟入佛知見向上一路的大事因緣;不見色相不見色緣等,是指菩薩的「空平等地」的見性境界。

8.壞諸怨敵

云何菩薩壞諸怨敵。一切煩惱是菩薩怨。菩薩摩訶薩常遠離故。是名菩薩壞諸怨敵。五住菩薩視諸煩惱不名為怨。所以者何。因煩惱故菩薩有生。以有生故。故能展轉教化眾生。以是義故不名為怨。何等為怨。所謂誹謗方等經者。菩薩隨生不畏地獄畜生餓鬼。唯畏如是謗方等者。一切菩薩有八種魔名為怨家。遠是八魔名離怨家。是名菩薩離諸怨敵。

一切煩惱是菩薩怨,故常遠離之。相比較而言,菩薩不畏生死煩惱,因為可藉此隨類現身展轉教化眾生;菩薩唯畏如是謗方等者,因為這是一闡提的業因。

9.遠離二邊

云何菩薩遠離二邊。言二邊者。謂二十五有及愛煩惱。菩薩常離二十五有及愛煩惱。是名菩薩遠離二邊。是名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具足成就第四功德。

菩薩常離二十五有及愛煩惱這二邊,常處生死為度化眾生,而不為愛煩惱的系縛;無緣慈愛眾生猶如獨生子,而非生死的業因;由此悟入「一子之地」和「空平等地」的境界。第四功德說有十事,經文論及九事,未專門說「六者斷除業緣」,也許在「五者滅除有餘」中已經包括後者的內容了。

爾時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如佛所說。若有菩薩修大涅槃。悉作如是十事功德。如來何故唯修九事不修凈土。佛言。善男子。我於往昔亦常具修如是十事。一切菩薩及諸如來。無有不修是十事者。若使世界不凈充滿,諸佛世尊於中出者無有是處。善男子。汝今莫謂諸佛出興不凈世界。當知是心不善狹劣。汝今當知。我實不出閻浮提界。譬如有人說言此界獨有日月他方世界無有日月。如是之言無有義理。若有菩薩發如是言。此佛世界穢惡不凈。他方佛土清凈莊嚴。亦復如是。善男子。西方去此娑婆世界。度三十二恆河沙等諸佛國土。彼有世界名曰無勝。彼土何故名曰無勝。其土所有莊嚴之事皆悉平等無有差別。猶如西方安樂世界。亦如東方滿月世界。我於彼土出現於世。為化眾生故於此界閻浮提中現轉法輪。非但我身獨於此中現轉法輪。一切諸佛亦於此中而轉法輪。以是義故。諸佛世尊非不修行如是十事。善男子。慈氏菩薩以誓願故。當來之世令此世界清凈莊嚴。以是義故。一切諸佛所有世界無不嚴凈。

接著德王菩薩將世尊一軍,說菩薩修大涅槃悉作如是十事功德,如來何故唯修九事不修凈土。言下之意是,世尊您若真修菩薩十事,為何如今在娑婆穢土成佛呢?世尊說,一切佛菩薩無有不修是十事者,諸佛世尊於不凈世界中出者無有是處。我實不出閻浮提界,出於西方無勝凈土,為化眾生故於此界閻浮提中現轉法輪,一切諸佛亦於此中而轉法輪。

本段的玄機在於:一是「一切諸佛亦於此(閻浮提)中而轉法輪」,二是世尊出於西方無勝凈土。眾所周知,一尊佛的教化範圍是一個大千世界,不可能有二佛或多佛住於同一世界弘法利生。為何此處如來這樣說呢?

大家須明了,此處世尊所說到「於此」,是指眾生的自佛世界;「一切諸佛」,是指自佛世界內的自性佛。若人親證自佛世界的見性境界,不僅能見到一切諸佛於此中而轉法輪,而且能見到世尊所說的西方無勝凈土。


推薦閱讀:

【白話】普賢菩薩行願品
《地藏菩薩本願經學記》大願法師講解
【農曆二月廿一】普賢菩薩聖誕
你藐視什麼,就會失去什麼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疏鈔  (第二十集)

TAG:菩薩 | 涅槃 | 二十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