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張衡《南都賦》
[張平子]
於【烏】顯樂都,既麗且康!【毛萇詩傳曰:於,歎辭。詩曰:適彼樂國。】陪京之南,居漢之陽。【京,謂洛陽也。尚書曰:嶓塚導漾,東流為漢。鄭玄曰:漾水至武都為漢。】割周楚之豐壤,跨荊豫而為疆。【西京賦曰:周即豫而弱。呂氏春秋曰:河、漢之間為豫州也。漢書地理志注曰:南陽屬荊州。又曰:荊州,楚故都。】體爽塏以閑敞,紛鬱鬱其難詳。【爽塏,已見西京賦。楊雄豫州箴曰,鬱鬱京河,伊、洛是經也。】 爾其地勢,則武闕關其西,桐柏揭【竭】其東。【武闕山為關在西也。漢書音義,文穎曰:武闕山為關而在西,弘農界也。漢書曰:南陽之平陽縣有桐柏山。】流滄浪而為隍,廓方城而為墉。【尚書曰:漢水又東為滄浪之水。左氏傳,屈完曰: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說文曰:城池無水曰隍。毛萇詩傳曰:墉,城也。】湯穀湧其後,淯【育】水蕩其胸。【盛弘之荊州記曰:南陽郡城北有紫山,紫山東有一水,無所會通,冬夏常溫,因名湯穀。山海經曰:攻離之山,淯水出焉。南流注於漢。郭璞曰:今淯水在淯陽縣南。蕩,他浪切。】推淮引湍,三方是通。【淮水自此而去,故曰推。湍水自彼而來,故曰引。說文曰:推,排也。山海經曰:翼望之山,湍水出焉。郭璞曰:湍,鹿摶切。今湍水逕南陽穰縣而入淯也。三方,東西及南也。】 其寶利珍怪,則金彩玉璞,隨珠夜光。【彩,金之彩也。璞,玉之未理者。淮南子曰:隨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而富,失之而貧。高誘曰:隨侯,漢中國姬姓諸侯也。隨侯見大蛇傷斷,以藥傅而塗之,後蛇於夜中銜大珠以報之,因曰隨侯之珠,蓋明月珠也。鄒陽曰夜光之璧,劉琨雲夜光之珠。尹文子曰:田父得寶玉徑尺,置於廡上,其夜明照一室。然則夜光為通稱,不系之於珠璧也。】銅錫鉛鍇【苦駭】,赭堊【惡】流黃。【鄭玄周禮注曰:錫,□也。說文曰:鉛,青金。又曰:九江謂鐵為鍇。山海經曰:陸危阝之山,其下多堊;若之山,其上多赭。郭璞曰:赭,赤土也。堊似土,白色也。危阝,音跪。本草經曰:石流黃生東海牧陽山谷中。本草言其所出,此亦兼而有之。博物志曰:雄黃似石流黃。】綠碧紫英,青雘(烏郭)丹粟。【廣志曰:碧有縹碧,有綠碧。本草經曰:紫石英生太山之穀。山海經曰:景山之西曰驕山,其下多青雘。郭璞曰:雘,黝屬,音瓠。山海經曰:荊山之首曰景山,睢水出焉。其中多丹粟。郭璞曰:細沙如粟。】太一餘糧,中黃(角)玉。【本草經曰:太一禹餘糧,一名石,生山谷。博物志曰:石中黃子黃石脂。又曰:欲得好玉,用合漿,於襄鄉縣舊穴中鑿取,大者如魁鬥,小者如雞子。】松子神陂,赤靈解角。【習鑿齒襄陽耆舊記曰:神陂在蔡陽縣界,有松子亭,下有神陂也。赤靈,赤龍也。解角,脫角也。事未詳。】耕父揚光於清泠之淵,遊女弄珠於漢皋之曲。【山海經曰:有神耕父處豐山,常遊清泠之淵,出入有光。韓詩外傳曰:鄭交甫將南適楚,遵波漢皋台下,乃遇二女,佩兩珠,大如荊雞之卵。】 其山則崆(口江□五江)嶱(苦葛)嵑(五葛),嵣(大朗)芒(莽){山}(遼)剌(力割)。【崆、{山}、嶱、嵑,山石高峻之貌。字書曰:崆,山貌也。嵣芒,山石廣大之貌也。{山},山高而相戾也。廣雅曰:{山},高也。說文曰:剌,戾也。】岝(仕白0{山客}(額)嶵(祚囬)嵬(五囬),嶔(香金)巇(許宜)屹(魚乞□五結)。【埤蒼曰:岝{山客},山不齊也。說文曰:嶵嵬,山石崔嵬,高而不平也。廞巇,山相對而危險之貌也。屹□,斷絕之貌也。】幽谷嶜(岑)岑(吟),夏含霜雪。【毛詩曰:出自幽谷。楊雄蜀都賦曰:玉石嶜岑。又曰:夏含霜雪。嶜岑,高峻之貌也。】或峮(丘筠)嶙(鄰)而纚(力氏)連,或豁爾而中絕。【峮嶙,相連之貌。】鞠(九六)巍巍其隱天,俯而觀乎雲霓(五結)。【鞠,高貌也。班孟堅西都賦曰:其陽則崇山隱天。楊雄蜀都賦曰:蒼山隱天。】 若夫天封大狐,列仙之陬(子侯)。【天封,未詳,或曰山名也。南郡圖經曰:大胡山,故縣縣南十裏。張衡雲:天封,大胡也。薛綜注曰:區陬,隅隙之間也。】上平衍而曠蕩,下蒙籠而崎(溪)嶇(區)。【孫子兵法曰:草樹蒙山籠。廣雅曰:崎嶇,傾側也。】阪坻(遲)嶻(在結)薛(五結)而成甗(魚勉),谿壑錯繆(謬)而盤紆。【郭璞上林賦注曰:坻,岸也。又曰:截嶭,高峻也。毛萇詩傳曰:巘,小山,別大山也。錯繆,雜亂貌也。】芝房菌(奇殞)蠢生其隈,玉膏滵(密)溢流其隅。【芝房,芝生成房也。菌蠢,是芝貌也。山海經曰:密山,丹水出焉,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滵溢,流貌。】昆侖無以奓,閬(浪)風不能逾。【東方朔十州記曰:昆侖其北角曰閬風之顛。】 其木則檉(敕貞)松楔(更黠)畟(即),槾(萬)柏杻橿(疆)。【檉似柏而香。爾雅曰:楔曰荊桃。郭璞曰:櫻桃也。郭璞山海經注曰:畟似松柏有刺。槾,荊也。又曰:杻似桑而細葉。又曰:橿,中車材。】楓柙櫨櫪,帝女之桑。【爾雅曰:楓,聶。楓,音風。聶,之涉切。劉逵吳都賦注曰:柙,香木。智甲切。郭璞上林賦註:櫨,橐。櫨,力胡切。櫪與櫟同,來的切。山海經曰:宣山有桑焉,其枝四衢,名帝女之桑。郭璞曰:婦人主蠶,因以名桑也。】楈(胥)枒(邪)栟(並)櫚(閭),柍(於兩)柘檍(憶)檀。【郭璞上林賦注曰:楈枒似栟櫚,皮可作索。張揖註上林賦曰:栟櫚,椶也,皮可以為索。柍,未詳。爾雅曰:杻,檍。郭璞曰:似桑。蒼頡篇曰:檀,木名。】結根竦本,垂條蟬(蟬)媛(袁)。【結,猶同也。廣雅曰:竦,上也。嬋媛,枝相連引也。】布綠葉之萋萋,敷華蕊之蓑蓑【素囬反。毛萇詩傳曰:萋萋,茂盛貌。王逸楚辭注曰:蕊,實貌也。劉淵林蜀都賦注曰:蕊,一曰花頭點也。蓑蓑,下垂貌。】玄雲合而重陰,穀風起而增哀。【淮南子曰:玄雲素朝。毛詩曰:習習穀風。】攢(在官)立叢駢,青冥千瞑(音眠)。【言林木攢羅,眾色幽昧也。楚辭曰:遠望兮芊眠。王逸曰:芊眠,遙視闇未明也。芊眠與千瞑音義同。】杳藹蓊鬱於穀底,森々(祖本)而刺天。【皆茂盛貌也。司馬相如吊二世曰:眾樹之蓊鬱兮。】虎豹黃熊遊其下,□(呼穀)玃(居縛)猱(奴刀)犬廷(廷)戲其巔。【六韜曰:散宜生得黃熊而獻之紂。說文曰:□,類犬,腰以上黃,以下黑。爾雅曰:玃父喜顧。郭璞曰:似獼猴而大,蒼黑色。鄭玄禮記注曰:猱,獼猴也。張載吳都賦注曰:犬廷,猿屬。】鸞鸑(嶽)鵷雛翔其上,騰猿飛蠝(壘)棲其間。【國語曰: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賈逵曰:鸑鷟,鳳之別名也。山海經曰:南禺之山有鵷雛。郭璞曰:鳳屬也。上林賦曰:蜼玃飛蠝。張揖曰:蠝,飛鼠也。蠝與犬畾同,並音壘。】其竹則籦(鍾)籠(龍){堇}(謹銘決),筱(蘇了)簳(幹)箛(孤)箠(追)。【戴凱之竹譜曰:籦籠,竹名也。伶倫吹以為律。竹堇皮白如霜,大者宜為篙。筱,出魯郡山,堪為笙。孔安國曰:□,桃枝也。簳,小竹也。宋玉笛賦曰:奇簳。箛、箠,二竹名,其形未詳。】緣延坻(遲0阪,澶(徒幹)漫陸離。[陸離,猶參差也。]阿(烏可)郍(奴可)蓊(烏孔)茸(如湧),風靡雲披。【阿郍,柔弱之貌。說文曰:蓊,竹貌也。埤蒼曰:茸,竹頭有文也。風靡雲披,言隨風而靡,如雲之披也。】 爾其川瀆,則滍(雉)澧氵藥(藥)濜(自吝),發源岩穴。【水經曰:滍水出南陽縣西堯山。山海經曰:澧水出雅山。郭璞曰:今出南陽。字書曰:氵藥水出泚陽。泚,音此。酈善長水經注曰:濜水出襄鄉縣東北陽中山。】潛<廠盍>(於臘)洞出,沒滑(骨)□(□)潏(決)。【□,山傍穴也,言水洞出此穴。沒滑□潏,疾流之貌也。】布濩(戶)漫汗,漭(莽)沆(胡朗)洋溢。【言廣大也。漭沆,已見西京賦。】總括趨欱(呼答),箭馳風疾。【言江海欱受諸水,故總括而趨之。說文曰:欱,歠也。慎子曰:西河下龍門,其流敵於竹箭。孫子曰:其疾如風。】流湍投濈(戢),砏(普貧)汃(八)輣(普耕)軋(烏八)。【許慎淮南子注曰:湍,水行疾也。埤蒼曰:濈,水行出也。砏汃輣軋,波相激之聲也。埤蒼曰:砏,大聲也。】長輸遠逝,漻(流)淚(力計)淢(域)汨(為筆反)。【廣雅曰:輸,寫也。韓詩外傳曰:漻,清貌也。淮南子曰:水淚破舟。說文曰:淢,疾流也。王逸楚辭注曰:汨,去貌。】其水蟲則有蠳龜鳴蛇,潛龍伏螭。【抱樸子曰:蠳龜啖蛇。山海經曰:鮮水多鳴蛇,其狀如蛇,四翼,其音如磬,見則其邑大旱。說文曰:螭若龍而黃也。】鱘(尋)鱣(張連)鰅(隅)騄,黿鼉鮫觿(以規反)。【鱘、鱣,已見上文。郭璞上林賦注曰:鰅魚有文采。騄似鰱而黑。山海經注曰:鮫,昔屬也,皮有班文而堅。鮫觿已見東京賦。】巨蜯函(含)珠,駮(剝)瑕委蛇。【楊雄蜀都賦曰:蜯函珠而擘裂。蜯與蚌同,函與含同。郭璞爾雅注曰:蝦大者長一二丈。委蛇,長貌。瑕與蝦古字通。】 於其陂澤,則有鉗盧玉池,赭陽東陂。【杜預表曰:所領部曲,皆居南鄉界,所近鉗盧大陂,下有良田。舊說曰:玉池在宛也。】貯(知旅)水渟(亭)洿(汙),亙望無涯(宜)。【說文曰:貯,積也。廣雅曰:渟,止也。說文曰:洿,濁水不流也。方言曰:亙,竟也。上林賦曰:察之無涯。】其草則藨(平表)薴(直呂)薠(煩)莞(桓),蔣(將)蒲(孤)蒹葭。【說文曰:藨,粦之屬。又曰:薴可以為索。郭璞山海經注曰:薠,青薠,似莎而大。鄭玄毛詩箋曰:莞,小蒲也。說文曰:蔣,菰蔣也。爾雅曰:蒹,薕也。葭,蘆也。】藻茆(卯)菱芡(渠儼),芙蓉含華。從風發榮,斐披芬葩。【藻,已見西京賦。爾雅曰:茆,鳧葵。菱芡、芙蓉,並見東京賦。】其鳥則有鴛鴦鵠鷖(烏兮),鴻鴇(保)鴐(加)鵝。契(苦劄)鶂(雅劄)(步覓)鶙(吐雞),鷫(肅)鸘(所良)鶤(昆)鸕(盧)。【毛詩曰:鴛鴦於飛。班孟堅西都賦曰:黃鵠鸛,鳧鷖鴻雁。張平子西京賦曰:鷫鸘鵠鴇,鴐鵝鴻鶤。說文曰:契鶂,鳧屬。方言曰:野鳧,甚小而好沒水中者,南楚之外,謂之鶙。鶤與鶤同。蒼頡篇曰:鸕甪似鶂而黑。甪,音磁。】嚶々(烏耕)和鳴,澹(徒濫)淡(徒敢)隨波。【言自恣也。毛詩曰:鳥鳴嚶々。爾雅曰:關關嚶嚶,聲之和也。上林賦曰:隨風澹淡。】 其水則開竇灑(所蟹)流,浸彼稻田。【鄭玄周禮注曰:竇,孔穴也,音豆。漢書音義曰:灑,分也。毛詩曰:浸彼稻田。】溝澮脈連,隄塍(繩)相輑(丘筠反)。【爾雅曰:水注溝曰澮。韋昭國語注曰:脈,理也。隄塍已見西都賦。輑,相連之貌。】朝雲不興,而潢潦(老)獨臻。【左氏傳曰:潢汙行潦之水。說文曰:潢,積水池也。潦,雨水。】決渫(薛)則又(罕),為溉(古愛)為陸。冬稌(肚)夏穱(側角),隨時代熟。【說文曰:渫,去除也。又曰:又,乾也。又曰:溉,灌也。稌,已見東京賦。楚辭曰:稻粢穱麥挐黃粱。】其原野則有桑漆麻薴(直旅),菽麥稷黍。百穀蕃廡(武),翼翼與與。【說文曰:薴,麻屬。鄭玄毛詩箋曰:菽,大豆也。百穀蕃廡,並已見東京賦。毛詩曰:我黍與與,我稷翼翼。】若其園圃,則有蓼(了)蕺(側立)蘘(而羊)荷,藷(之餘)蔗薑(□煩),菥(析)蓂(覓)芋瓜。【說文曰:蓼,辛菜也。風土記曰:蕊,香菜,根似茆根,蜀人所蒩香。蕊與蕺同。說文曰:蘘荷,葍蒩也。葍,普蔔切。蒩,子餘也。漢書音義曰:藷蔗,甘柘也。字書曰:□,小蒜也。爾雅曰:菥蓂大薺。】乃有櫻梅山柿,侯桃梨栗。【漢書音義曰:櫻桃,含桃也。郭璞爾雅注曰:梅似杏,實酸。說文曰:柿,赤實果也。曹毗魏都賦注曰:侯桃,山桃。子如麻子。】甹(郢)棗若留,穰橙鄧橘。【說文曰:甹棗,似耎,如兗切。廣雅曰:石留,若榴也。漢書,南陽郡有穰縣、鄧縣。說文曰:橙,橘屬也。】其香草則有薜(萍計)荔(力計)蕙若,薇蕪蓀萇。【王逸楚辭注曰:薜荔,香草也。郭璞山海經注曰:蕙,香草也,若,杜若也。本草經曰:靡蕪一名薇蕪。陶隱居注曰:蕙葉似蛇床而香。王逸楚辭注曰:蓀,香草也。萇,萇楚也。爾雅曰:蓀楚,銚戈也。銚,音遙。】晻(於感)曖(愛)蓊(烏楤)蔚,含芬吐芳。【言草木闇暝而茂盛也。說文曰:晻,不明貌。王逸楚辭注曰:曖,闇昧貌。】
若其廚膳,則有華薌重秬(渠舉),滍(秩履)皋香秔(公行反)。【華薌,鄉名也。毛萇詩傳曰:秬,黑黍,一稃二米,若曰重也。稃,音敷。滍皋,滍水之澤也。廣雅曰:秔,秈也。秈,音仙。】歸雁鳴鵽(陟滑),黃稻鮮(□連)魚,以為芍(張略)藥(音略)。【雁能候時去來,故曰歸。史記曰:楚人有以弱弓微繳,加歸雁之上。爾雅曰:鵽鳩,寇雉。郭璞曰:鵽,大如鴿,群飛,出北方沙漠。聲類曰:□,小魚也。子虛賦曰:芍藥之和具而後進也。文穎曰:五味之和。】酸甜滋味,百種千名。【說文曰:甜,美也。】春卵夏筍,秋韭冬菁(音精)。【爾雅曰:筍,竹萌也。廣雅曰:韭,其華謂之菁。】蘇{艸殺}(殺)紫薑,拂徹膻(屍然)腥。【爾雅曰:蘇,桂荏。字書曰:{艸殺},茱萸也。司馬彪上林賦注曰:紫薑,紫色之薑也。杜預左氏傳注曰:徹,猶去也。】酒則九醞(於問)甘醴,十旬兼清。醪敷徑寸,浮蟻若蓱。【魏武集,上九醞酒,奏曰:三日一釀,滿九斛米止。廣雅曰:醞,投也。韓詩曰:醴,甜而不□也。十旬,蓋清酒百日而成也。鄭玄周禮注曰:清酒,今之中山冬釀接夏而成也。漢書音義,晉灼曰:百日之末酒也。說文曰:醪,汁滓酒也。徑寸,蓋酒膏之徑寸也。釋名曰:酒有汎齊,浮蟻在上,汎汎然如蓱之多者。】其甘不爽,醉而不酲。【老子曰:五味令人口爽。廣雅曰:爽,傷也。毛萇詩傳曰:病酒曰酲。】 及其糺宗綏族,禴祠蒸嘗。【左氏傳曰:召公思周德之不類,故糺合宗族於成周。爾雅曰:綏,安也。毛詩曰:禴祠蒸嘗,於公先王。】以速遠朋,嘉賓是將。揖讓而升,宴於蘭堂。【儀禮曰:速賓。鄭玄曰:速,召也。論語曰:有朋自遠方來。毛詩曰: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儀禮曰:若四方賓燕,則揖讓而升。賈逵國語注曰:不脫履升堂。漢書曰:袚蘭堂。】珍羞琅玕,充溢圓方【。爾雅曰:珍,美也。方言曰:羞,熟。以羞之美,故喻於玉也。圓方,器也。尚書曰:厥貢琅玕。又曰:惟辟玉食。】琢琱狎獵,金銀琳琅。爾雅曰:玉謂之琱。琱與彫古字通也。爾雅曰:理玉曰琢,都角切。狎獵,飾之貌,胡甲切。獵,士甲切。尚書曰:厥貢球琳琅玕。】侍者蠱媚,巾冓鮮明。【蠱,已見西京賦。毛萇詩傳曰:綦巾,女服也。字書曰:冓,上衣。】被服雜錯,履躡華英。【雜錯,非一也。華英,光耀也。被,皮義切。】儇才齊敏,受爵傳□。【方言曰:儇,急疾也,呼緣切。齊,在雞切。毛萇詩傳曰:敏,疾也。】獻酬既交,率禮無違。【毛詩曰:獻酬交錯。左氏傳,晉侯曰:魯侯自郊勞至於贈賄,禮無違者。東觀漢記曰:朱浮上疏曰:陛下率禮無違。】彈琴擫籥,流風徘徊。【言樂聲之結風也。說文曰:{厭手},一指按也。{厭手}與擫同,烏牒切。鄭玄周禮注曰:籥,舞者所吹也,如{遂}三孔。籥,音藥。{遂},音敵。】清角發徵,聽者增哀。【言既奏清角而又發徵聲,故增哀也。韓子,師曠曰:清徵之聲,不如清角。許慎淮南子注曰:清角弦急,其聲清也。】客賦醉言歸,主稱露未晞。【毛詩曰:鼓咽咽,醉言歸。又曰:湛湛露斯,匪陽不晞。厭厭夜飲,不醉無歸。】接歡宴於日夜,終愷樂之令儀。【毛詩曰:愷樂飲酒。又曰:莫不令儀。】 於是暮春之禊,元巳之辰,方軌齊軫,祓於陽瀕。【毛詩曰:惟暮之春。史記曰:武帝禊霸上。續漢書曰:三月上巳,宮人皆禊於東流水上,祓除宿垢疾也。周禮曰:女巫掌歲時祓除。楊雄蜀都賦曰:相與如乎陽瀕。】朱帷連網,曜野映雲。【網,維網也。】男女姣服,駱驛繽紛。【駱驛繽紛,往來眾多貌。】致飾程蠱,偠紹便娟。【廣雅曰:程,示也。便娟,則蟬蜎也。蠱及偠紹便娟,已見西京賦】。微眺流睇,蛾眉連卷。【鄭玄禮記注曰:睇,傾視也,徒計切。毛詩曰:螓首蛾眉。郭璞爾雅注曰:蠶蛾也。連卷,曲貌。卷,音權。】於是齊僮唱兮列趙女。【齊、趙,二國名也。楊惲書曰:婦,趙女也。】坐南歌兮起鄭舞。白鶴飛兮繭曳緒。【呂氏春秋曰:禹行水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省南土,塗山之女乃令其妾往候禹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曰:候人猗兮!實始為南音。周公、召公取風焉。高誘曰:取南音以為樂歌也。楚辭曰:二八齊容起鄭舞。王逸曰:鄭國舞也。白鶴飛兮繭曳緒,皆舞人之容。】脩袖繚繞而滿庭,羅襪躡蹀而容與。【繚繞,袖長貌。躡蹀,小步貌。說文曰:躡,蹈也,徒頰切。許慎淮南子注曰:蹀,蹈也,蘇協切。】翩綿綿其若絕,眩將墜而複舉。【毛萇詩傳曰:綿綿,長而不絕貌。國語曰:觀美而眩。賈逵曰:眩,惑也。】翹遙遷延,敝薛蹁躚。【翹遙,輕舉貌。遷延,卻退貌。上林賦曰:便跚蹩屑。敝,蒲結切。薛,素結切。蹁,步先切。躚,素田切。】結九秋之增傷,怨西荊之折盤。【古樂府有曆九秋妾薄相行歌,辭曰:齊謳楚舞紛紛,歌聲上徹青雲。西荊,即楚舞也。折盤,舞貌。張衡有七盤舞賦,鹹以折盤為七盤也。】彈箏吹笙,更為新聲。【毛詩曰:吹笙鼓簧。史記曰:衛靈公見晉平公曰,今者未聞新聲,請奏之。更,古衡切。】寡婦悲吟,鶤雞哀鳴。【寡婦曲,未詳。古相和歌有鶤雞之曲。】坐者淒欷,蕩魂傷精。【楚辭曰:憯淒增欷,傷精神也。神女賦曰:精神相依憑。】 於是群士放逐,馳乎沙場。【逐,馳逐也。】騄驥齊鑣,黃間機張。【騄、驥,駿馬之名也。穆天子傳,八駿有赤驥、騄耳,音錄。說文曰:鑣,馬銜也,彼驕切。漢書曰:李廣以大黃射其裨將。鄭氏曰:黃間,弩淵中黃牙。尚書曰:若虞機張。孔安國曰:機,弩牙。】足逸驚梠,鏃析毫芒。【言馬疾而矢利。析,音錫。】俯貫魴鱮;仰落雙鶬(音倉)。【魴鱮,已見西京賦。列子曰:蒲且子連雙鶬於青雲之上。鶬,已見西都賦。】魚不及竄,鳥不暇翔。【言急遽也。高唐賦曰:飛鳥未及起,走獸未及發。】爾乃撫輕舟兮浮清池,亂北渚兮揭南涯。【浮,已見西都賦。爾雅曰:水正絕流曰亂。說文曰:揭,高舉也。】汰(太)瀺(仕減)灂(仕角)兮船容裔,陽侯澆兮掩鳧鷖。【楚辭曰:齊吳榜以激汰。王逸曰:汰,水波也。上林賦曰:瀺灂隕隊。戰國策曰:塞漏舟而輕陽侯之波,則舟覆矣。淮南子曰:武王伐紂,渡於孟津,陽侯之波,逆流而擊之。高誘曰:陽侯,陽國侯也,溺死於水,其神能為大波。王逸楚辭注曰:囬波為澆。毛詩曰:鳧鷖在潀。】追水豹兮鞭魍魎,憚(丁達)夔龍兮怖蛟螭。【水豹,已見西京賦。說文曰:魍魎,山川之精物也。蛟螭,若龍而黃。國語曰:木石之怪夔,水之怪龍。韋昭曰:木石為山也。夔一足也。】 於是日將逮昏,樂者未荒。【毛詩曰:好樂無荒。】收驩命駕,分背囬塘。【孔叢子曰:巾車命駕。廣雅曰:塘,堤也。】車雷震而風厲,馬鹿超而龍驤。【雷震,言多也。風厲,言疾也。毛詩曰:戎車焞々,如霆如雷。毛萇詩傳曰:雷出地奮,震驚百里。古詩曰:涼風率已厲。杜預左氏傳注曰:厲,猛也。韓子曰:馬如鹿者千金。鄒陽上書曰:蛟龍驤首。舞賦曰:龍驤橫舉,揚鑣飛沫。周禮曰:凡馬八尺已上為龍。】夕暮言歸,其樂難忘。此乃遊觀之好,耳目之娛。未睹其美者,焉足稱舉。【言此游觀耳目之樂,非極美也。】 夫南陽者,真所謂漢之舊都者也。遠世則劉後甘厥龍醢(海),視魯縣而來遷。【左氏傳曰: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後,夏後饗之,既又使求之,懼而遷於魯縣。漢書曰:南陽郡魯陽縣即禦龍氏所遷。】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祀乎堯山。【先帝,謂堯也。皇甫謐曰:堯始封於唐,今中山唐縣是也。後徙晉陽。及為天子,都平陽,於詩為唐國。是堯以唐侯升為天子也。水經曰:南陽縣西堯山。酈元曰:魯縣立堯祠於西山,謂之堯山也。】固靈根於夏葉,終三代而始蕃(音繁)。【言劉氏植根於夏葉,終三代而始蕃昌也。毛萇詩傳曰:葉,世也。三代,已見班固兩都序。】非純德之宏圖,孰能揆求癸而處旃!【孔安國尚書傳曰:揆,度也。鄭玄毛詩箋曰:旃,之也。】 近則考侯思故,匪居匪寧。穢長沙之無樂,曆江湘而北征。【東觀漢記曰:舂陵節侯,長沙定王中子買。節侯生戴侯,戴侯生考侯。考侯仁以舂陵地勢下濕,難以久處,上書原徙南陽守墳墓,元帝許之,於是北徙。考或為孝,非也。】曜朱光於白水,會九世而飛榮。【朱光,火德也。已見東京賦。東觀漢記曰:考侯仁徙封南陽白水鄉。又曰:世祖光武皇帝,高祖九世孫,承文、景之統,出自長沙定王。榮,光榮也。封禪書曰:發號榮。】察茲邦之神偉,啟天心而寤靈。【言考侯既察此都之神偉,且啟上天之心,又寤先靈之意,使之而王也。說文曰:偉,奇也。】 於其宮室,則有園廬舊宅,隆崇崔嵬。【說文曰:崔,高大也。】禦房穆以華麗,連閣煥其相徽。【禦房,帝舊房也。相徽,言俱美。孔安國尚書傳曰:徽,美也。】聖皇之所逍遙,靈祇之所保綏。【聖皇,謂光武也。逍遙,謂潛龍之日。韓詩外傳曰:逍遙也。靈祇,天地之神也。毛詩曰:神保是饗。又曰:綏以多福也。】章陵鬱以青蔥,清廟肅以微微。【東觀漢記曰:建武中,更名舂陵為章陵。光武過章陵,祠園廟。爾雅曰:青謂之蔥,林木茂盛之貌。微微,幽靜貌。】皇祖歆而降福,彌萬祀而無衰。【毛詩曰:獻之皇祖。說文曰:歆,神食氣也。毛詩曰:降福孔夷。爾雅曰:彌,終也。又曰:祀,年也。】帝王臧其擅美,詠南音以顧懷。【帝王,光武也。顧懷,過章陵祠園廟之時也。爾雅曰:臧,善也。說文曰:擅,專也。左氏傳,楚鍾儀囚於晉,與之琴,操南音。劇秦美新曰:後土顧懷。】且其君子,弘懿明叡,允恭溫良。容止可則,出言有章。進退屈伸,與時抑揚。【班固說東平王蒼曰:體弘懿之姿。叡,哲也。已見東京賦。尚書曰;允恭克讓。論語,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孝經曰:容止可觀,進退可度。毛詩曰:其容不改,出言有章。周易曰:往者屈也,來者伸也,屈伸相感,而利害生焉。班固漢書,叔孫通述曰:叔孫奉常,與時抑揚。】 方今天地之睢(虛惟)剌(力達),帝亂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漢書音義曰:方,向也。謂高祖之時。蒼頡篇曰:今,時辭也,謂光武。天地,猶天下也。睢剌,喻禍亂也,謂秦二葉也。淮南子曰:萬物盱睢。楚辭曰:獨乖剌而無當。王逸曰:剌,邪也。帝謂高祖也。馬融論語注曰:亂,理也。豺狼貪殘,謂王莽也。真人,光武也。文子曰:得天地之道,故謂之真人。革命,已見東都賦。】爾其則有謀臣武將,皆能攫(九縛)戾執猛,破堅摧剛。排揵(件)陷扃(古熒),槅蹈咸陽。【蒼頡篇曰:攫,搏也。說文曰:揵,距門也。又曰:扃,外閉之關也。】高祖階其塗,光武攬其英。【漢書曰:沛公圍宛城,南陽守齮降,引兵西,無不下者。爾雅曰:階,因也。齮音蟻。東觀漢記曰:鄧禹、吳漢並南陽人。三略曰:主將之體,務在攬英雄之心。】是以關門反距,漢德久長。【言居西而距東,居東而距西,故言反也。杜篤論都賦曰:是時山東翕然狐疑,意聖朝之西都,懼關門之反距。】及其去危乘安,視人用遷。【去危乘安,謂太平也。視人用遷,謂觀人所安而設教。】周召之儔,據鼎足焉,以庀(匹婢)王職。【史記曰: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輔武王。又召公奭,姓姬氏。成王時,召公為三公。漢書曰:夫三公,鼎足之輔也。賈逵國語注曰:庀,由理也。】縉紳之倫,經綸訓典,賦納以言。【漢書音義,臣瓚曰:縉,赤白色。紳,大帶也。周奇曰:搢,插笏於大帶。周易曰:君子以經綸。國語曰:修其訓典。尚書曰:敷納以言也。】是以朝無闕政,風烈昭宣也。【春秋考異郵曰:後雖殊世,風烈猶合於持方。宋均曰:持方,受命者名。】於是乎鯢齒眉壽,鮐背之叟,皤皤然被黃發者,【毛詩曰:以介眉壽。毛萇曰:眉壽,毫眉也。爾雅曰:黃發、鯢齒、鮐背、耇老,壽也。皤皤,已見東京賦。】喟然相與歌曰:「望翠華兮葳蕤,建太常兮裶裶(音霏)。【上林賦曰:建翠華之旗。葳蕤,翠華貌。太常已見東京賦。上林賦曰:衯衯裶裶。】駟飛龍兮騤騤(逵),振和鸞兮京師。【飛龍,言疾也。周易曰:飛龍在天。毛詩曰:四牡騤騤。鄭玄禮記注曰:鑾輅,有虞氏之車也。有鑾和之節。】總萬乘兮徘徊,按平路兮來歸。」【萬乘,見東京賦。毛萇詩傳曰:囬,遲也。然徘徊即遲遲也。毛詩曰:行道遲遲。南陽舊居,故曰來歸。毛詩曰:來歸自鎬。】豈不思天子南巡之辭者哉!遂作頌曰:【毛詩曰:豈不爾思。尚書曰:五月南巡狩。】皇祖止焉,光武起焉。【皇祖,高祖也。周易曰:庖犧氏沒,神農氏作。】據彼河洛,統四海焉。【河、洛,謂東都也。西都賦曰:嘗有意乎都河、洛。】本枝百世,位天子焉。【毛詩曰:文王子孫,本枝百世。】永世克孝,懷桑梓焉。【毛詩曰:永世克孝。又曰:維桑與梓,必恭敬止。】真人南巡,睹舊裏焉。【東觀漢記曰:光武征秦豐,幸舊宅。酈元水經注曰:光武征秦豐,張衡以為真人南巡,觀舊裏焉】
落落校録編輯 附錄: 《兩都賦》的創作背景、體制及影響 一、《兩都賦》體制溯源 清程廷祚《騷賦論》雲: 若夫體事與物,《風》之《駟》,《雅》之《車攻》、《吉日》,田獵之祖也;《斯幹》、《靈台》,宮殿、苑囿之始也;《公劉》之「豳居允荒」,《綿》之「至於歧下」,京都之所由來也。 程氏的見解是很精闢的。但陳氏只從內容方面說,並沒有考慮到這些不同題材、內容的賦作體制上的特徵。如果將二者結合起來考慮,情形就會小有不同。從京都賦的內容上說,它同《詩·大雅》的《公劉》、《綿》中某些段落有相同處,也同《小雅·斯幹》、《大雅·靈台》相近。因為漢代京都賦除寫地理形勝、文物、禮制之外,也還寫到宮殿、苑囿、田獵等。如果從京都賦的題材與結構的關係方面說,似與《詩·小雅》之《吉日》、《車攻》二篇的關係更為密切。 《詩經》中《吉日》寫西都之田獵,《車攻》寫東都之田獵,皆以美頌為宗旨。朱熹《詩集傳》於《吉日》題下引呂東萊語:「《車攻》、《吉日》所以復古者,何也?蓋sōu@①獵之禮,可以見王賦之複焉,可以見君實之盛焉,可以見師律之嚴焉,可以見上下之情焉,可以見綜理之周焉。欲明文武之功業者,此亦足以觀焉。」這同班固說的「抒下情而通諷諭」、「宣上德而盡忠孝」相一致,正所謂「賦者,古詩之流也」(《兩都賦序》)。從功用方面說,賦是由詩分化發展而來的。《吉日》、《車攻》都是以天子的行動為中心寫田獵,而且一在鎬京,一在東都洛邑,這同《兩都賦》的結構有些相近。而且《車攻》第一章曰:「我車既攻,我馬既同,四牧龐龐,駕言徂東。」寫東都洛邑之田獵,卻從由鎬京起程說起,將西京同東都聯繫了起來。因而,它們雖為獨立的兩首詩,但從文字、內容上說,也有一定的聯繫。所以,我覺得《兩都賦》在構思之初可能受到《吉日》、《車攻》之啟發。拋開內容、題材不說,只就體制言之,《兩都賦》同《子虛》、《上林》有更多的相同之處。第一,都用「述客主以首引」(《文心雕龍·詮賦》)的方式。《西都賦》開頭雲:
有西都賓問於東都主人曰:「蓋聞皇漢之初經營也,嘗有意乎都河洛矣。輟而弗康,shí@②用西遷,作我上都。主人聞其故而睹其制乎?」主人曰:「未也。願賓攄懷舊之蓄念,發思古之幽情,博我以皇道,弘我以漢京。」賓曰:「唯唯。……」(註:引文據中華書局影印胡克家校刻《昭明文選》李善注本。本文所引賦原文,未另外註明者皆據此。) 以下便是描述西京長安的文字,洋洋灑灑,兩千多言,再無一句對話。人們讀賦之時,根本就忘掉了有一個東都主人在睜大兩眼獃獃地聽著,也忘記了這是一個叫西都賓的在向人講述,只覺得在讀一篇文章。其未尾曰: 若臣者,徒觀跡於舊墟,聞之乎故老,十分而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偏舉也。 便算是收尾。這種開頭結尾的辦法,全是學了《子虛賦》的一套。 再看《東都賦》開頭: 東都主人喟然歎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予實秦人,矜誇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雲為乎?」 以此作為上下兩篇的連接。這種以問答對話的形式將整篇文章裝進去的方式來自先秦時的「問對」和散體賦(如屈原的《卜居》、《漁父》、莊辛的《諫楚襄王》、宋玉的《高唐賦》、《神女賦》、《釣賦》等)。從全篇來說,以問對為框,以賦的描述部分為畫面。但這畫面不是一個整幅,而是多片並接成的。賦中描繪場面與情節多用韻語或排偶段落,但這些韻語和排偶段落之間,又往往以散文句式組合起來。這就很像在各個畫面之間又有些較細的金屬條作為聯綴物。由於賦的開頭有這麼一段交待背景、人物的文字,全文又以對話的形式組織起來,使它多少帶有一點情節的因素,故國外有的漢學家稱漢代大賦為「史詩」。從題材、內容方面說,京都賦的史詩性質最為突出。 第二,風格上都有「極聲貌以窮文」(《文心雕龍·詮賦》)的特徵。列舉物事,鋪采chī@③文,也即司馬相如說的「合綦組以成文,列錦繡而為質」。由於《子虛》、《上林》、《兩都》等賦的影響,這成了漢大賦的共同特徵。追求壯美,以大、以多、以窮盡為上,有時其描述純粹成了一種表現精神、氣概、願望的手段。 第三,都是葫蘆形的結構方式:兩大部分自具首尾,但二者又有一定的聯繫。這種結構方式(體制)如再向上追溯,乃是來自宋玉《高唐賦》、《神女賦》,但不能說這當中沒有司馬相如的創造。其中最明顯的一點,便是司馬相如用宋玉寫男女之情的一種特別的形式,表現了一個現實性很強的主題,因而《子虛》、《上林》後來成為寫田獵、京都題材的大賦的範本。《兩都賦》之前明確以京都為名的賦作,當推揚雄的《蜀都賦》。揚雄賦多因襲模仿之作,但也有變革與創新,其由司馬相如的遊獵賦而受啟發創作《蜀都賦》,即為一證。明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未收此篇,今人或疑其非揚雄之作,以其韻不葉。實際上此賦押韻與漢時韻部一致,並無不合(參羅常培、周祖謨合著《漢魏晉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嚴可均《全漢文》於揚雄賦中則列為第一篇,蓋以為揚雄早期之作。後人依託的說法似不能成立。
司馬相如取《高唐》、《神女》的形式而反映了現實的主題;班固由《車攻》、《吉日》的內容表現和《子虛》、《上林》賦的模式而成《兩都賦》,表現對當時政治的看法,展示了前後漢政治中心的壯闊圖畫,表現了人們要求安定的願望和作者的歷史觀。《子虛》、《上林》是寫苑囿、田獵,而《兩都賦》擴大至寫京都,包括宮殿、苑囿、田獵、禮俗、文教等,內容的歷史文化蘊含更為豐富,從而使它獲得了永久的藝術生命力和不朽的價值。 二、《兩都賦》的背景與作時 公元二十五年劉秀稱帝後,定都於洛陽。劉秀為安撫天下和表明自己是繼前漢的正統,於建武六年、十年兩次親幸長安,祠高廟,祭前漢十一陵;十八年三月,又重複此舉。明年,「有詔fù@④函谷關,作大駕宮、六王邸、高車廄於長安,修理東都城門(李賢註:「長安外城門,東面北頭第一門也」),橋涇渭。往往繕離觀,東臨灞chǎn@⑤,西望昆明,北登長平,規龍首,撫未央,@⑥平樂,儀建章。是時山東翕然狐疑,意聖明之西都,懼關門之反拒也」(註:杜篤《論都賦》。據中華書局校點本《後漢書·杜篤傳》,下同。《後漢書·光武帝紀》十九年有「是歲,複置函谷關都尉,修西京宮室」的記載。)。建武二十年,京兆杜陵人杜篤上《論都賦》(註:杜篤上《論都賦》時間,可參陸侃如《中古文學系年》,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六月版。),以為關中表裏山河,是先帝舊京,不宜改營洛邑(《後漢書·杜篤傳》)。但此等大事他不敢直言,而設為客有為篤言者,「篤因為述大漢之崇,世據雍州之利,而今國家未暇之故,以喻客意」。但杜篤封奏此賦之後並未見朝廷有什麼反應,他個人也未因此而得到任命褒獎(註:《後漢書·杜篤傳》:「杜篤,字季雅,京兆杜陵人也。……篤少博學,不修小節,不為鄉人所禮。居美陽,與美陽令遊,數從請托,不諧,頗相恨。令怒,收篤送京師。會大司馬吳漢薨,光武詔諸儒誄之,篤於獄中為誄,辭最高,帝美之,賜帛免刑。篤以關中表裏山河,先帝舊京,不宜改營洛邑。乃上奏《論都賦》曰……。篤後仕郡文學椽,以目疾,二十餘年不kuī@⑦京師。」)。但是,希望遷都長安的呼聲卻時有所聞。這似乎反映出東漢政權重建之後,在社會趨於安定的情況下人們對前漢昌盛時代的嚮往——人們無形中以前漢武宣之世作為發展的藍本。故終光武、明帝之世,一直有人重提遷都之事。甚至到章帝時,還有人希望遷都長安。《文選》卷一《兩都賦》題下李善註: 自光武至和帝都洛陽,西京父老有怨,班固恐帝去洛陽,故上此詞以諫,和帝大悅也。李善以為《兩都賦》作於和帝(公元八十九年-公元一零伍年)時。陸侃如先生《中古文學系年》卷二言「和帝恐系明帝之誤」,而「假定在為郎後一二年」,故系於明帝永平九年(公元六十六年)。二者相差三十來年。按班固遷為郎典校秘書在永平七年(公元六十四年),陸說似為有理。然《東都賦》東都主人對西都賓說:「今將語吾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顯然是作於永平以後的語氣。則陸說有誤。根據其他方面材料看,《兩都賦》之作亦不至遲至和帝之時。根據我的研究,其應作於章帝(公元七十六-公元八十八年)之時。因為: 一、班固於永平七年因為同睢陽令陳宗、長陵令尹敏、司隸從事孟異共成《世祖本紀》,而遷為郎。《後漢書》卷四十《班固傳》在「遷為郎,典校秘書」下雲:「固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孫述事,作《列傳》、《載紀》二十八篇奏之。帝乃複使終前所著書。」因《世祖本紀》為四人所同撰,班固遷為郎之後一方面是受旨著書,一方面自己也急於自證其史才,應忙於撰前漢史之《列傳》、《載紀》,尚不能銳意於詩賦。則《兩都賦》不作於明帝永平(公元伍十八-公元七十伍年)年間,可以確定。 二、班固在章帝章和元年(公元八十七年)上《漢儀》、《南巡頌》之後因母喪去官,第二年即為中護軍,因而於和帝永元元年有《北征頌》及《燕然銘》,均與軍事有關,不會於馬背上去構思《兩都賦》這樣遠離軍旅生活的鴻篇巨制、所以也不會是作於和帝之時(和帝於公元八十八年二月繼位,次年為永元元年)。據此,則只有作於章帝時。章帝有建初(公元七十六-公元八十三年)、元和(公元八十四-公元八十六年)、章和(公元八十七-公元八十八年)三個年號。其不作於章和年間,前所論第二條已明之。建初、元和之中,究竟作於哪一段時間呢?我以為當作於元和的三年之中。因為班固於永平十五年定《建武紀注》(註:《後漢書·馬援傳》記馬嚴「與校書郎杜撫、班固等釐定《建武紀注》」。),永平十七年雲龍門對策,作《神雀頌》、《秦紀論》及《典引》(註:參陸侃如《中古文學系年》九十二-就是三年頁。),當年八月明帝薨。章帝建初四年(公元七十九年)作《白虎通》,建初七年上《漢書》。則此前主要精力乃在《漢書》上。又:《兩都賦序》中說,「臣竊見海內清平,朝廷無事」。而建初元年大旱,酒泉太守段彭等擊車師、攻交河城,山陽、東平地震,其秋有星孚於天市,不可謂之「無事」;二年發永昌等三郡兵擊哀牢,馬防等擊羌從二年至三年,三年又有武陵濫中蠻反:五年擊濫中蠻,亦俱可謂多事之秋;六年至八年從所存史實看,尚無作此賦之因由。 由以上事實看,《兩都賦》應作於元和的三年之中。 除以上所述兩方面理由之外,還有下面幾個方面的理由: 首先,從賦的內容看,《兩都賦》末尾所附《明堂詩》、《辟雍詩》、《靈台詩》、《寶鼎詩》、《白雉詩》,反映了此賦作於這幾種祥瑞出現之後,朝廷議禮之時。據《後漢書·章帝紀》,建初「三年春正月己酉宗祀明堂。禮畢,登靈台,望雲物,大赦天下」。七年(公元八十二年)冬十月西巡狩,幸長安,祠高廟,祭十一陵。「岐山得銅器,形似酒尊,獻之。又獲白鹿」。這同賦末所附《寶鼎詩》中說的「登祖廟兮享聖神,昭靈德兮彌億年」一致。又元和二年(公元八十五年)五月詔書雲:「乃者鳳皇、黃龍、鸞鳥比集七郡,或一郡再見,及白鳥、神雀,甘露屢臻。」則《兩都賦》不作於見白鳥等祥瑞之前。所以我以為《兩都賦》作於元和二年或元和三年。其次,從班固的生平活動與創作動機方面看。《後漢書·章帝紀》元和元年八月「改建初九年為元和元年」。次年二月,東巡狩。五月有關於白鳥等祥瑞的詔書。四月還宮,班固上《東巡頌》。這證明此次章帝東巡狩班固是從駕的。我以為班固於從駕出巡中對聖意有所體察,應是其作《兩都賦》的思想基礎。不然,班固也是扶風安陵人,如從家鄉感情方面說,應同杜篤、傅毅一樣是希望建都長安的。即使從政治上考慮他認為建都洛陽於國家有利,如果不知聖意如何,在事情尚拿不準的情況下,他至多只能上疏陳事,不會作賦以張揚之。
一般說來,用於獻納的作品的創作動機有兩展:其表層的動機往往是出於客觀的原因,而其深層的動機則往往是要達到個人的某一目的。這裡先談談班固創作《兩都賦》的表層的動機。《兩都賦序》雲:「臣竊見海內清平,朝廷無事,京師修宮室,浚城牆,起苑囿,以備制度。西土耆老,感懷怨思,冀上之juàn@⑧顧,而盛稱長安舊制,有陋雒邑之議。故臣作《兩都賦》,以極眾人之所眩曜,折以今之法度。」這就是說,班固是針對有些人的遷都之議而寫《兩都賦》的。我們再深一層考慮:不僅作賦頌贊建都洛陽決策有一個機緣問題,西土耆舊重提遷都也有一個機緣問題。我以為章帝時一些人鼓吹遷都之事,當發生在建初七年冬十月章帝西巡狩前後。那麼,班固之作《兩都賦》,應在此後。以如此的鴻篇巨制,從地理、史實到辭章,恐非數月能就。 第三,從人事關係上看。班固作《兩都賦》,儘管序中說是針對主張遷都的「西土耆老」而作,但客觀上與杜篤的《論都賦》針鋒相對。杜篤之賦未引起光武帝的重視,故「二十餘年不kuī@⑦京師」,仕郡文學椽,而在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六十九年)前後入馬防門下(註:參陸侃如《中古文學系年》卷二。)。馬防為馬援次子,其女弟於永平三年為後。據《後漢書·馬防傳》,馬防於「永平十二年與弟光俱為黃門侍郎」。「防兄弟貴盛,奴婢各千人以上,資產鉅億,皆買京師膏腴美田。又大起第觀,連閣臨道,彌亙街路。多聚聲樂曲調,比諸郊廟。賓客奔湊,四方畢至。京兆杜篤之徒數百人,常為食客,居門下」。真可謂權傾朝野。在這種情況下,班固恐不敢明目張膽同杜篤較勁。建初三年(公元七十七年),杜篤為馬防從事中郎,隨馬防擊羌,戰歿。這樣,班固寫《兩都賦》,才不至因得罪杜篤而惹出麻煩。 在主張都於洛陽的賦作家中來看,班固作《兩都賦》實際上是要同傅毅的《洛都賦》一比高低。傅毅字武仲,扶風茂林人(《後漢書·文苑傳》),班固對他有些看不起。曹丕《典論·論文》雲: 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台令史,下筆不能自休。」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傅毅善為誄、頌、詩、賦,以文才稱,而班固在青年時曾作《幽通賦》,此後繼父作史,以史才稱。從明帝永平至章帝建初二十六年中,傅毅作《迪志詩》、《七激》、《北海王誄》,對策作頌,又作《明帝誄》、《顯親頌》。班固作《安侯戴侯頌》、《世祖本紀》、《列傳》、《載紀》二十八篇,及《建武注紀》、《神雀頌》、《秦功論》、《典引》、《耿恭守疏勒城賦》、《答賓戲》、《白虎通》。傅毅顯然只長於詩賦,而班固文史兼通,賦、頌並能,大約自視更高。所以,傅毅《洛都賦》出,班固並不稱許,而有意要與之相較短長。傅毅為蘭台令,與班固共同典校經書在建初二年(註:參陸侃如《中古文學系年》卷二。),當時班固已十四年沒有升遷,自然牢騷滿腹,羞與為伍。但無論怎樣,總不至明白顯露,有失士大夫的風度。次年,傅毅為馬防司馬,班固大約也不會為此而惹事。建初八年(公元八十三年)馬防敗,傅毅免官。則在此以後作《兩都賦》,便沒有什麼妨礙。因此,從人事的方面說,班固之作《兩都賦》也當在元和年中的二年至三年間。這對於瞭解班固的生平及把握《兩都賦》的思想內涵,體會其中所包含作者的情感,都是有意義的。 三、由班、傅關係看傅毅《洛都賦》的作時 傅毅《洛都賦》已散佚,《藝文類聚》卷六一錄有一大段,《初學記》卷二四和《康熙字典》「寮」字條各引數句,費振剛等先生編《全漢賦》皆錄入,《北堂書鈔》卷一三七有二句,文字與《藝文類聚》小異,《全漢賦》校記中亦提及。此賦作於何時,於史無考,陸侃如《中古文學系年》亦未系年。 《後漢書·傅毅傳》雲: 傅毅字武仲,扶風茂陵人也。少博學。永平中,於平陵習章句,因作《迪志詩》曰……。毅以顯宗求賢不篤,士多隱處,故作《七激》以為諷。建初中,肅宗博召文學之士,以毅為蘭台令史,拜郎中,與班固賈逵共典校書。毅追美孝明皇帝功德最盛,乃依《清廟》,作《顯宗頌》十篇奏之。由是文雅顯於朝廷。
車騎將軍馬防,外戚尊重,請毅為軍司馬,待以師友之禮。及馬氏敗,免官歸。 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複請毅為主記室,崔駟為主簿。及憲遷大將軍,複以毅為司馬,班固為護軍。憲府文章之盛,冠於當世。毅早卒。 據《後漢書·馬廖傳》和《馬防傳》,馬防之敗在建初八年,那麼,傅毅之免官也應在建初八年。傅毅之撰《洛都賦》,當在建初八年免官以前。因為免官之後他只有小心謹慎地生活,豈敢多事,以引起朝野的注意。永元元年竇憲以之為記室,也只能于軍中安心供職,不敢預於朝廷之事。 同時,《洛都賦》也不作於明帝之時,因為當時他以為明帝「求賢不篤」。《論衡》第二十卷《佚文》雲:「永平中,神雀群集,孝明詔上爵頌。百官頌上,文皆比瓦石,惟班固、賈逵、傅毅、楊終、侯諷五頌金石,孝明覽焉。」(註:傅毅此「神爵頌」即《神雀賦》。《隋書·經籍志四:「《神雀賦》一卷,後漢傅毅撰。」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卷四十疑此賦作於章帝元和中,《中古文學系年》系於明帝永平十七年。)但此後傅毅似乎並未升遷,因此才有《七激》之作(註:《中古文學系年》系《七激》於永平二年,似非。因其中說到「漢之盛世,存乎永平。」為永平之後的語氣。)。所以我以為,傅毅之作《洛都賦》,當在建初二年任蘭台令史之前:他正是因為獻納此賦得章帝稱賞,而拜郎中、為蘭台令史的。曹丕《典論·論文》中說班固與其弟班超書中譏嘲傅毅,事在何年,史書也無載,《中古文學系年》繫於建初二年(公元七十七年),是也;但列於「傅毅為蘭台令史,拜郎中,與班固共典校書,作《顯宗頌》」一條之前,欠妥。因據信中所說,顯然在傅毅任蘭台令史之後。那麼,《洛都賦》,作於傅毅任蘭台令史之前,當在建初元年或二年之前半年。有可能在班固《耿恭守疏勒城賦》作成之後。據《後漢書,耿@(十四)傳》,耿恭於永平十八年三月引兵據車師,建初元年三月至玉門曆艱難困苦死傷餘十三人,鮑昱奏耿恭節過蘇武,因而拜為騎都尉。《中古文學系年》系班固之作《耿恭守疏勒城賦》於建初元年,是也。估計當在建初元年之末。因耿恭之事傳至朝廷,再議奏請等,亦需時日。 又《後漢書·楊終傳》,楊終於建初元年上疏議改廣陵、楚淮陽、濟南之獄徙罪人於絕域事,章帝下其章,令大臣議之,司空第五倫亦同楊終之議。「太尉牟融、司徒鮑昱、校書郎班固等難倫,以施行既久,孝子無改父之道。先帝所建,不宜回異」。看起來,朝廷當時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也視維護先帝懿旨為一重要原則。這自然也是堅持都於洛陽問題上可以拿出來的一個理由,至少以此為理由主張都於洛陽不至獲罪。故我以為,傅毅的《洛都賦》作於班固的《耿恭守疏勒城賦》之後,大體當在建元二年(公元七十七年)前後。班固因為自己有一代史才,又能為賦,而十多年未見升遷,傅毅作賦而被任為蘭台令史、郎中,故譏其「下筆不能自休」。班固在七八年後作《兩都賦》,表面上看來與傅毅無關,其實也是有些聯繫的。 同時,我們應看到,班固儘管對傅毅看不起,但畢竟一起共事,不至有失縉紳風度,在傅毅因寫《洛都賦》而獲升遷之後自己立即寫一篇與之相較。但建初八年(公元八十三年)傅毅因馬防事敗而免官,趁著朝廷獲嘉瑞、皇帝有意制禮之機,作《兩都賦》以顯露其作賦之才,則是完全可能的。 除《洛都賦》之外,傅毅又有《反都賦》,已佚,今只存《水經注·伊水注》所錄兩句。崔yīn@⑨也有同題之作,卻存有序和開頭一段。其《序》雲:「漢曆中絕,京師為墟,光武受命,始遷洛都。客有陳西土之富,雲洛邑褊小。故略陳禍敗之機,不在險也。」(註:據《藝文類聚》卷六一。)由此看來,其主旨還是贊成建都洛陽,並非主張遷都長安。其正文中說建武受命之後「觀三代之餘烈,察殷夏之遺風,背崤函之固,即周洛之中,興四郊,建三雍,禪梁父,封岱宗」,也是說建都洛陽的雄略與大典。那麼,傅毅的《反都賦》同《洛都賦》也應主旨相同,大概角度上是從返還長安並無益處的方面立說。同一事而顛來倒去寫,這也就難怪班固要說他「下筆不能自休」了。 四、《兩都賦》的創作心態與特色 無論怎樣,傅毅之作是在題材上、構思上給班固的《兩都賦》的創作以啟發的。傅毅等的《反都賦》是針對主張返都長安的人而發,大約從「地利不如人和」的方面立論,今所存「因龍門以暢紀,開伊闕以達聰」,就是由地利而言人和,說建都洛陽的好處的。《洛都賦》則一開頭即寫建都洛陽,大漢復興,再不復提西都之事。傅毅這樣寫,可能同杜篤的《論都賦》內容有關。《論都賦》全文大體分兩部分:前一部分論西都之便利和前漢之功業,第二部分論東都之仁德,申未暇遷都長安之由。前一部分篇幅大,而後一部分篇幅小,結構不夠勻稱。傅毅的《反都賦》專門針對杜篤《論都賦》之前一部分,而《洛都賦》則專門發揮杜篤《論都賦》不作為重點的後一部分。但其《反都賦》因為要講不能遷於西都而必建都洛陽之理由,也寫到洛都,故同《洛都賦》在內容、題材上有重合的部分。班固的《兩都賦》則學習了《子虛》、《上林》的結構方式,合二為一,又相對獨立城篇。上篇只寫西都,下篇只寫東都,內容劃分清楚,結構較為合理。從主導思想上說,他不在規模和繁華的程度上貶西都而褒東都,而從禮法的角度,從制度上衡量此前讚美西都者所述西都的壯麗繁華實為奢淫過度,無益於天下。《西都賦》寫長安都城的壯麗宏大,宮殿之奇偉華美,後宮之奢侈淫靡,也極盡鋪排之能事,使作者著實表現出了寫騁辭大賦的才能。但結果卻不是寫得越奢華便越體現著作者對它的讚揚,而是折之以法度,衡之以王制。《東都賦》寫洛陽,雖也寫宮室、田獵的內容,但比較概括,而從禮法制度出發,宣揚「宮室光明,闕庭神麗,奢不可逾,儉不能侈」,「順時節而sōu@①狩,簡車徒以講武,則必臨之以王制,考之以風雅」。
杜篤的《論都賦》建議遷都長安,寫得很策略;班固維護建都洛陽,在處理對前漢西都評價上,也極為謹慎小心。《西都賦》本為讚美、誇耀之詞,不用說。《東都賦》開頭雲: 東都主人喟然而歎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子實秦人,矜誇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雲為乎?」 批評的矛頭對準的是秦皇而非漢帝。下面接著一小段寫「大漢之開元」,十分概括。因為後漢以承前漢之皇統自居,對前漢不能不加肯定;但從前、後漢的比較來說,當時統治者需要的是對後漢功業和東都洛陽的讚揚、歌頌,故對前漢的功業不能作太具體、詳細的表述。下麵說:「今將語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監於太清,以變子之惑志」,開始對後漢王朝功業、禮制的鋪敍。又說:「遷都改邑,有殷宗中興之則焉;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又從歷史方面來論證定都洛邑,前有先例,且居天下之中,得地利之便。由賦中內容的安排和措詞的上下照應情況,可以看出當時最高統治者的心態和班固對此的把握。 《東都賦》以封建禮法為準則,讚揚了建武、永平的盛世,以「盛乎斯世」一語作為大段描述的結尾,對西都賓先予稱讚,再予批評,行文搖曳多姿,善於達意。下面又將西都同東都的形勢及風俗直接加以比較: 且夫辟界西戎,險阻四塞,修其防禦,孰與處乎土中,平夷洞達,萬方輻湊?秦嶺九@⑩,涇渭之川,曷若四瀆五嶽,帶河sù@(十一)洛,圖書之淵?建章、甘泉,館禦列仙,孰與靈台、明堂,統和天人?太液、昆明,鳥獸之囿,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遊俠逾侈,犯義侵禮,孰與同履法度,翼翼濟濟也? 態度鮮明地稱讚東都洛陽地利、形勢及禮俗之淳厚,建築、設置之合於王道。「統和天人」、「同履法度」,點出了《東都賦》的主題;「圖書之淵」、「道德之富」,是《東都賦》著力鋪敍、宣揚之所在。下面照應本篇開頭部分:「子徒習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識函谷之可關,而不知王者之無外也」。完全以一個新的尺度來衡量秦(實際上是代指前漢)和東漢王朝政教之得失。接著以西都賓的折服為賦正文部分的收束。這同《上林賦》的結尾完全一樣。但整個說來,班固的《兩都賦》開頭、結尾、過渡等章法更為嚴謹、自然,且富於情態,長於韻味。 班固《兩都賦》由於創作的目的在於表述一個政治問題上的個人見解,甚至是為了參與一場爭論,故它不似《子虛》、《上林》的有很多虛誇的部分,以氣爭勝,而更多實證。它主要不是抒發一種情感,表現一種精神,而是要表現一種思想,體現一種觀念。這也可以說是同時代風氣有關,是當時文風和社會風氣的體現。另外,同該賦中強調禮制、強調崇儒思想相一致,賦的語言典雅和麗(馬積高先生《賦史》即已指出這一點),節奏步武從容,和鑾相鳴,可謂金聲玉振,有廟堂朝儀的風度。 在結構上,《兩都賦》對《子虛》、《上林》也有突破,上文已言及。下面再看看其結尾上的創意。作為全賦的結束,《東都賦》末尾不是在西都賓「矍然失容,逡巡降階,@(十二)然意下,捧手欲辭」之後即結束,下面接上說:「主人曰:復位,今將授予以五篇之詩。」大約是考慮到下面即錄附詩,會使結尾割裂而失去風韻,故將詩附於篇末,而以西都賓的稱讚為結尾: 賓既卒業,乃稱曰:「美哉乎斯詩!義正乎揚雄,事實乎相如,匪唯主人之好學,蓋乃遭遇乎斯時也。小子狂簡,不知所裁,既聞正遭,請終身而誦之。」顯得輕鬆而詼諧,多少帶有一點寓言的味道,使這篇騁辭大賦在莊嚴之中,帶有活潑之氣。其中「義正乎揚雄,事實乎相如」,也可以看作是班固自己對《兩都賦》特色的概括。
五、從《二京賦》等看《兩都賦》的影響 因為《兩都賦》寫長安與洛陽兩都的形勝、制度、文物等,同《子虛》、《上林》的僅寫田獵者相比,內容要更為豐富、開闊,也更能集中地、多角度、多方面地展現一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狀況,因而後世時有人加以摹擬,形成「京都賦」的類型。《昭明文選》分賦為十五類,「京都賦」列在第一。《文苑英華》、《歷代賦匯》等也有「京都」或「都邑」一類。 儘管在班固之前已有京都賦之作,但能使這類題材以及表現方式、結構方式結合而形成大賦的一種門類,乃有賴於《兩都賦》取得的成就。歷史上很多優秀的作品,尤其具有某方面劃時代意義的作品,往往成為後來作家學習、甚至摹擬的範本。班固之前的京都之作,揚雄的《蜀都賦》已有殘缺,崔yīn@⑨、傅毅的《反都賦》只余殘章剩句,傅毅《洛都賦》也有殘缺,便說明了它們的歷史地位。 最早摹擬《兩都賦》的作品,是張衡的《二京賦》。《後漢書·張衡傳》說,張衡年輕時曾「游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然後說: 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 則《二京賦》的創作動機同二京本身無關,作者是要藉此反映當時的社會,並表現諷諫之意。 漢和帝在位計永元十六年,元興一年,共十七年(公元八十九-公元一零伍年)。其後為殤帝,僅一年。安帝在位二十伍年。按其「十年乃成」之說,則當作於殤帝延平(公元一零六年)前後。 正如《後漢書·張衡傳》所指出,《二京賦》的意義正在於對統治者奢侈腐朽生活的細緻描寫和對這種現象的抨擊。如其中在展現後宮之豪華之後說: 惟帝王之神麗,懼尊卑之不殊。雖斯宇之既坦,心猶憑而未攄。思比象於紫微,恨阿房之不可廬。 有的地方還帶有諷刺的口吻。如寫苑囿之美和漢武帝迷信方士煉仙丹之後說: 若曆世而長存,何遽營乎陵墓? 對最高統治者荒唐行為的揭露,可謂一針見血。這表面看來是寫西京,實際上是借西京以表現作者對當時京都奢侈的看法,是將一地而分為兩地來寫。因為作者並不生活於前漢。如果說班固寫《兩都賦》時長安還大體存有當時的規模與形勝,也能從乃父及其他長者聽到有關西京為都城時的繁盛景象,到張衡之時,能看到的西京舊貌就要失色得多;其所聽聞,也只是傳聞之辭,非親見者所述。然而,張衡《西京賦》的篇幅又將近班固《西都賦》的二倍!可見,作者是將本應放在《東京賦》中講的話策略地放到《西京賦》中去講,本應在《東京賦》中加以描述的場面,放到《西京賦》中去描述。要不然,他是有感於東漢中期「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又何必如此用力去鋪寫西京呢?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說,《西京賦》是對《東京賦》的補充;其中所寫西京,實為東京的影子。張衡的這種藝術處理的辦法,卻為後代作家寫現實生活中有所禁忌的題材,開了一個法門。這似乎是以往的研究者所沒有注意到的。 《二京賦》同《兩都賦》比較起來,形式上是依樣畫葫蘆《都是葫蘆形結構》。但我們說的這個「葫蘆」只是「形」,而不是「神」。就《二京賦》的思想和藝術表現手段來說,自有其獨特處,前面所說以西京為東京影子,便是一端。在展現社會生活圖景的方面,比《兩都賦》更為豐富,前人論述已多,這裡不贅述了。 但《兩都賦》的結構形式畢竟在題材上有所限制,故後代也有承揚雄《蜀都賦》、崔yīn@⑨《武都賦》、傅毅《洛都賦》之形式而只寫一都者。這在漢代尚有張衡的《南都賦》,在魏晉時代有劉楨《魯都賦》(殘,《全後漢文》由《藝文類聚》卷六一錄入,又據《初學記》等所引佚文穿插其中)、徐幹《齊都賦》(《全後漢文》由《藝文類聚》錄入,又以《初學記》等輯得佚文穿插補入),魏劉劭《許都賦》、《洛都賦》(並佚,題見《三國志·劉劭傳》)、何楨《許都賦》(《全晉文》據《宋書》錄其殘文三段。據《中古文學系年》均作於青龍元年》、吳質《魏都賦》(據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考證,作於黃初元年至太和四年間》,蜀文立《蜀都賦》(《文選·蜀都賦》劉淵林注引一句),晉左思《齊都賦》(《晉書·左思傳》)。這些都是單獨成篇,自具首尾,不作蟬聯結構。東晉南北朝時代也有過一些以京都為題材的賦作,大多數散佚,有的存殘篇零句,有的只存篇名,可見並無獨創之處。只有鮑照的《蕪城賦》寫廣陵在經過多次戰亂後的殘破景象,作者撫今追昔,感慨萬端,真實地反映了戰亂頻仍的南北朝時代人們的心情,故成千古傳頌的名篇。 沿《兩都》、《二京》的路子而在晉代取得很高聲譽的,是左思的《三都賦》。《三都賦》從形式上的創新在於,它不同於《高唐》、《神女》、《子虛》《上林》、《兩都》、《二京》「分則為二、合則為一」的結構方式,而是由三篇組成。張衡在《二京》之外,也有《南都賦》,但其間並無聯繫。左思卻是將三者聯結為一。從題材內容方面說,它不是寫一個王朝前後期的兩個都城,進行比較,而是寫同時存在過的三個國家的都城。 左思賦的成功不僅因為它述事之翔實、辭采之華美,更在於其適應了晉國平定蜀、吳,一統天下後,要明確晉承魏統的需要。《文選·三都賦》李善注引臧榮緒《晉書》一段文字,末雲:「思作賦時,吳、蜀已平,見前賢之是非,故作斯賦,以辨眾惑。」當時有什麼惑呢?無非是蜀、吳正統,還是曹魏正統、晉承魏統的問題。所以清王鳴盛說:「左思於西晉初吳、蜀始平之後,作《三都賦》,抑吳都、蜀都而申魏都,以晉承魏統耳」(註:《十七史商榷》卷五一《三江揚都》條。)。因此說,這篇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適應了當時政治的需要。其本傳載,「安定皇甫謐有高譽,思造而示之。謐稱善,為其賦序。張載為注《魏都》,劉逵注《吳》、《蜀》而序之」。兩序皆給以很高評價。陳留衛權又為思賦作《略解》,序中也給以很高的評價;「司徒張華見而歎曰:『班張之流也。使讀之者盡而有餘,久而更新。』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難道《三都賦》真的驚采絕豔,壓倒前賢嗎?我們今天讀《三都賦》本文,便覺並非如此。這些注家、序家與那些豪貴之家一樣,也都是因為經多年戰亂之後,晉朝一統,空前興盛,大家都希望向司馬氏表示對統一三國的擁護,故一時趨之若鶩,使其身價百倍。《晉書·左思傳》雲:「初,陸機入洛,欲為此賦,聞思作之,撫掌而笑,與弟雲書曰:『此間有傖父欲作《三都賦》』。」可見不少文人想到了這個題材、這個主題,只是左思之作先一步問世(註:關於《三都賦》的作時,前人看法不一。據《晉書·左思傳》,陸機入洛時,左思《三都賦》尚未成,而左思作此賦之事,人已知之。陸機尚未及作,左思之賦已成。《晉書·陸機傳》言陸機「至太康末與弟雲俱入洛」。太康末不一定在太康十年,亦有可能在九年、八年。《晉書·左思傳》言「構思十年」,《文心雕龍·神思》言「左思煉《都》以一紀」為十二年。均大略取其成數。如以陸機入洛在太康九年,左思之賦成,當在太康十年或太熙元年;如以陸機之入洛在太康十年,則左思賦成當在太熙元年或惠帝永熙元年,或稍遲。則言作於太熙元年(公元二九零)前後,大體不會錯。王夢鷗以為作於公元二七二年-公元二九七年間(王氏《古典文學論探索,關於左思〈三都賦〉的兩首序》),李長之認為作於公元二八零-公元二八二年間(《西晉大詩人左思及其妹左芬》,《國文月刊》第七十期),均嫌過早,而陸侃如系惠帝太安三年(公元三零三),似過遲。)。及左思賦一出,機「遂輟筆焉」。其輟筆之原因,不僅僅因為左思之作「辭義@(十三)瑋」等藝術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已有人領此風騷,他再來一篇,無論怎樣雕鑿,也難與爭勝了。 學習《兩都》、《二京》的蟬聯結構的賦,左思之後絕響近二百一十年,北魏宣武帝(公元伍佰年-公元伍佰零三年)時有陽固為《北都賦》、《南都賦》以為諷諫(註:《魏書·陽固傳》:「初,世宗委任群下,不甚親覽,好桑門之法。……而王畿民庶,勞弊益甚。固乃作《南、北二都賦》,稱恆、代田漁聲樂侈靡之事,節以中京禮儀之式,因以諷諫。辭多不載。」),然其作失傳。到唐文宗太和年間,有李庾作《西都賦》、《東都賦》,直接上繼班張,寫長安與洛陽,成了唐代少見的大賦(註:李庾《西都賦》、《東都賦》載《文苑英華》卷四四。其創作時間,馬積高考證作於唐文宗太和四年或五年(公元八三零或公元八三一年),是也。參馬先生《賦史》三四二-三四三頁,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七月版。)。長安在西漢以後,先後有前秦、後秦、前趙、西魏、北周建都。洛陽在西晉以後,北魏後期曾為都城,至隋以長安為京師,而以洛陽為東都。大唐建國,定都長安,高宗顯慶二年也「以洛陽宮為東都」(《新唐書·高宗紀》)。故李庾所寫「西都」、「東都」不僅同班固、張衡以前後古今的都城對比者不同,也與左思的以被統一國家之都城對比而寫者不同,它是以當時朝廷確定的都城和東都為題材。從時間背景上來說,李庾作此賦,不在大唐鼎盛、國勢興隆之時,而是在統治集團奢侈腐朽社會各種矛盾逐步激化之時。作者的用意,既不是因為遷都的問題,也不是為了歌頌天下一統,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的經驗。這同張衡的《二京賦》有些相近,但又有所不同:《二京賦》主要是就作者所見,想通過描寫京都的奢淫過度而起到諷諫的作用,李庾之賦卻是包含著更多的哲理,以長安和洛陽的興廢為主線,縱觀兩千年的歷史,有著更深刻的思想哲理。因為自周人建都鎬京、周公經營雒邑,長安、洛陽,一直為歷來政治家所關注,在歷史上建都次數最多,時間最久。李庾賦中,對周、漢以來建都兩地之國有道而興、無道而亡的情況均加議論,弔古憑今,感慨萬端。尤其自漢代曾有過西都、東都之爭以後,政治家往往臨事而議,各計短長。故李庾《西都賦》縱論周、秦、漢、隋亡國之教訓,加以總結,認為應「鑒秦敗,知恃刑不如恃德也」;「鑒隋怠,知獵獸不如獵覽也」;「鑒周勤,知祖基作艱,傳萬年也」;「鑒漢誤,知去淫即正,獲天祚也」。《東都賦》之末則作出更為精闢透徹的議論:「則知鑒四姓之覆轍,嗣重葉之休烈,用是言也,理是事也,即所都者在東在西可也。」然而唐王朝統治者也未能避免周幽王、秦二世、漢獻帝、隋煬帝那樣的結局。唐亡以後,只有五代的唐建都洛陽(名東都),以長安為西都,再無有在長安建都者。洛陽,則只有五代的梁以為西京(建都開封,名東京),晉、漢、周的京都建制與梁相同。實際除五代的唐以外,長安、洛陽都再沒有真正成為政治中心。所以說,李庾的《西都賦》、《東都賦》是對長安、洛陽這兩個古都歷史的總結,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中國近二千年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歷史的總結。後來明代桑悅作《北都賦》、《南都賦》,寫明之北都南都,今所存殆非完篇(註:見《歷代賦匯補遺》卷五。)。就這種蟬聯結構的賦而言,也就成為絕響了。 字形檔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艸下加鬼 @②原字為宀下加是 @③原字為扌加離 @④原字為彳加複 @⑤原字為氵加產 @⑥原字為(派右)加見的繁體 @⑦原字為門內加規 @⑧原字為目加卷 @⑨原字為馬加因 @⑩原字為山加(凶下加八下加夂) @(十一)原字為氵加斥 @(十二)原字為忄加碟右 @(十三)原字為「壞」的繁體字的「土」換成「王」 @(十四)原字合下加廾 轉載自中華辭賦網 落落校録編輯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