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評論:請還考古發掘應有的尊重

盜墓題材影視劇這一陣子挺火,《尋龍訣》、《九層妖塔》、《盜墓筆記》票房或收視率似乎都不錯。考古發掘最近一年也挺火,「2015年六大考古發現」在各種新聞榜單中頗為顯眼。尤其是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發掘,隨著內棺被整體打包並吊運至實驗室,墓主人身份即將揭曉,社會關注度日漸升高。

2:57 請還考古發掘應有的尊重 來自上下探方五千年

圖為考古人員從五六米深的主槨室中通過航吊設備整體打包吊起。中央台記者李竟成攝

然而,「關注度」背後,一些質疑也甚囂塵上:比如,「盜墓是私盜,考古是官盜;一個在晚上,一個在白天」;又如,「考古是掘他人墳墓,擾祖先亡靈」;還有人發出感慨:「為何盜墓者一再搶佔先機,考古人卻總是"姍姍來遲"」?

這些聲音雖不失反對盜墓和尊重古人的積極意義,但對於考古這門嚴肅的學科,卻有失起碼的公允和尊重。

考古行為有公益性,既踐行「文物歸國家所有」的國法,也尊崇「考古不藏古」的行規,成果為國民乃至世界共享。而影視劇中渲染的充滿懸疑的盜墓,現實中卻實實在在脫不開私利驅動。一把洛陽鏟,粗暴穿破墳墓,徑直竊走寶物,甚至為掩飾犯罪痕迹,將墓葬炸掉燒掉。考古專家認為,「文物最大的價值,便是它所在的位置,和周圍環境的關聯」。當它已不在原處,信息便蕩然無存。盜墓不僅是考古的「公敵」,更是民族文化的「罪人」。

「不主動挖帝陵」是考古界的一條鐵律,文物不可再生,挖掘即是破壞。然而現代社會的大興基建、頻繁出沒的「摸金校尉」,都對古墓造成威脅,倒逼考古挖掘不得不啟動,這也使中國的考古發掘大部分成了「搶救性發掘」,再不發掘就毀了。

考古是門科學。考古人有如斷案,從人類物質遺存及它們的空間關係中,反推並挖掘背後的文化歷史價值。沒有考古學,缺乏文字記載的史前文化不會展示出自己的魅力,僅憑史書,人們也無法體驗與實物對視時的震撼。正是面朝黃土、背負責任的考古人,讓真實的歷史有了存在的證據,讓虛假的過去不再繼續偽裝。

海昏侯墓內棺開啟,一段歷史即將穿越2000多年呈現在世人眼前。我們慶幸,迎接它的不是利令智昏的盜墓者,而是摯情似海的考古人。也讓我們還考古發掘一份應有的尊重。

作者:丁飛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香港評論(53):貨櫃碼頭上蓋一次過滿足三個願望│脫苦海
5. 【一篇序言】21世紀:斷劍柄上的新藤
有人挾民族主義,以保護國產名義保護幾部電影
據說你想要轉生到異世界……

TAG:考古 | 評論 | 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