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為什麼超越了《國富論》?

《資本論》為什麼超越了《國富論》?  

——對被資產階級視為萬古不變的「經濟規律」的一個分析批判  

   

◎傅晨光  

   

按:感謝何新先生,在整個80年代和90年代,思想界和學術界很多人逐步脫離馬克思主義經典的研究和指導而與西方新自由主義「接軌」的時期,他堅持對馬克思的原著進行研究並用以觀察現實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他在對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手稿》和《資本論》的理解研究中,看到了新自由主義思想的反動性和對中國與世界將帶來巨大危害;他最早指出西方自由市場經濟體系從來也不是鐵板一塊而是有「盎格魯-撒克遜模式」、「萊茵模式」……等各種不同模式,揭穿了個別國家把本國的經濟-社會模式理解和宣傳成資本主義已一統天下、只有他們的經濟-社會模式才是人類的歸宿的「理論」不過是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的謊言;他在改革過程中最早發現和提出中國出現了「弱勢群體」並提出要建立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以抵禦開始出現的兩極分化對於工人、農民等社會基本勞動者利益的損害等等,為及時撥正改革的方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何新先生對於《資本論》和《政治經濟學手稿》的研究,在經濟學界很多人甘願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應聲蟲的時代,有如足履龍背,熒火炳燭,使很多真正的學人重新看到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光芒,引導了中國年輕一代中很多優秀分子重新拿起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去認識和分析現實問題,從馬克思的思想中而不是從已經腐朽的資產階級破銅爛鐵的思想中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推動社會的前進。他的這些研究,成為蘇東巨變、馬克思主義思潮幾乎被「潛伏」的時代通向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必然復興的一個重要過渡和橋樑。  

也許何新先生的思想今後還有新的變化。但是,他在整個世紀之交的年代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研究,對於我們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始終保持社會主義的方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這個發生了各種翻天覆地的歷史階段中,何新現象,不僅是中國、而且也是世界一個極為重要、無法被人忽視的現象。  

本文的作者身在國有企業,親身經歷了國營企業從黨委領導下的廠長(經理)負責制到廠長(經理)負責制、「國營企業」變為「國有企業」等歷史轉變,經歷了國有企業改革改制、職工下崗分流等各種重要事件,從這些事件中看到了工人群體社會歷史地位的變遷。在社會基礎發生重大變革的過程中,不是「經院哲學」,而是何新先生和其他一些有思想堅持的先生對於《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手稿》的研究使我們耳目一新。「《資本論》是工人階級的聖經」,這也促使我們這些身在國有企業的工作人員面對時代問題重新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研究社會主義、研究公有制發展等問題。發表此舊文,一以繼續討論,同時也可作為何新先生對思想界起到的積極作用的一個歷史見證。

作者:2010.9.12 

 

   

近年來,受西方思想的影響,經濟學界又興起了《國富論》(商務印書館譯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及其原因的研究》)的「熱潮」,很多人把亞當·斯密(1723-1790)稱作「現代經濟學之父」,對《資本論》則表示出不屑一顧的態度。其實,《資本論》超越了《國富論》,把亞當·斯密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是有的是誤解,有的則是為了別有用心地貶低馬克思。亞當·斯密是古典經濟學的「最高代表」,《資本論》的誕生,開啟了真正的「現代經濟學」(也是哲學、世界歷史學)的先河。  

(一)  

《資本論》怎樣超越了《國富論》?這個問題不僅關係到怎樣認識《資本論》的性質和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問題,而且關係到人類將以什麼樣的理論指導社會發展的問題,重新研究這個問題,意義極為重大。  

《國富論》出版於1776年,是資本主義處在上升完成時期經濟學的經典;《資本論》第1卷出版於1867年,在時間上比《國富論》晚出版整整91年。《資本論》是資本主義已完成其全球化歷史使命而走向否定階段的開始的人類思想史的代表作。  

《資本論》超越了《國富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經濟學理論基礎超越了《國富論》。《國富論》的思想基礎是「自然秩序」理論。亞當·斯密把資本主義經濟秩序看成是「自然」的、「天然」的東西,他認為「社會」、「經濟活動」、「剝削」……等現象,都是「天然」的。  

亞當·斯密把《國富論》的思想奠定在「自然秩序」理論上,這就在經濟學中注入了「自然神學」,對此亞當·斯密自己並不清楚。「自然神學」 是一種新神學,在本質上與中世紀的宗教神學是相同的,它以為資本主義生產是「天然」的秩序。既然這些現象是「天然」的,因此也就必然是「永恆」的,人類是無法超越的。所以,亞當·斯密為資本主義經濟秩序提供了「自然規律」的理論依據,實際還是「神學」。  

亞當·斯密認為資本主義的經濟秩序是最合理的,他不能想像沒有這種秩序,人類社會怎麼發展!所以,他雖然也看到了這種自由市場經濟秩序中有很多不好的東西,但他認為人類社會要進步就不可能超越它。亞當·斯密的經濟學理論就是這樣矛盾的理論。  

《資本論》對世界歷史的認識就完全不同了。它認為,人類已經發展到全球化了的「商品經濟」是人類的勞動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才出現的,是「歷史的自然」,而不是「天然」的東西。「歷史的自然」實際上與「經濟基礎」這個概念含義是相同的,是對包括整個「自然界」在內的一切事物如 「經濟規律」、「資本主義」、「商品」……等總的認識。他認為,人們現在所認識到的任何事物,都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48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這就是說,人們現在認識到的這些事物,既不是從來就是如此,也就不可能是永遠如此的。這些事物過去有過去的形式,現在有現在的形式,未來必然還會有未來的形式,因而,任何一種事物現在的形式都只是暫時的而不是永恆的。《資本論》就是從這個思想出發去分析「商品」、「資本主義」、「經濟規律」……等各種事物的。  

以上就是《資本論》與《國富論》的思想區別。  

(二)  

那麼,《資本論》的思想與《國富論》的思想哪一種是正確的呢?顯然,《資本論》才是正確的。因為拿經驗事實就可以證明這一點。「經濟」不僅是最不自然的東西,而且是「改變自然」才能產生的東西,是導致一切「自然」成為「不自然」的東西,因此,「經濟規律」就不可能是「天然」的。原始社會的「經濟規律」就已不是「天然」的東西,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經濟規律」就更不是「自然」的了,那麼,據此推論,發展到十三世紀以後才誕生的資本主義的「經濟規律」倒反而還是「天然」的東西嗎?  

既然「經濟規律」不是「天然」的,那麼,任何「經濟規律」也就不可能是萬古不變的東西。而沒有萬古不變的「經濟規律」,那麼,建立在「經濟規律」之上、為一定的「經濟規律」所決定的社會形式、人與自然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難道不是在社會歷史中隨社會生產發展狀況的改變而改變的嗎?  

所以,《資本論》超越了《國富論》。這種超越,根本的原因是《資本論》的思想基礎與《國富論》完全不同,而《資本論》是正確的!《資本論》的思想基礎是「歷史的自然」理論。  

(三)  

《資本論》超越了《國富論》,是《資本論》而不是《國富論》才是現代經濟學的奠奠基之作!《資本論》的誕生,不僅標誌著人類經濟學發展到了新的階段,由於「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世界經濟基礎部分誕生了新的里程碑性的理論著作,也就意味著上層建築部分的一切理論也翻開了新的一頁——人類思想史就這樣以《資本論》的誕生進入到新的歷史時期!即使蘇聯社會主義出現了曲折,也不能改變世界歷史的發展趨勢。(原文發表於企業內部刊物《石化工人》2006年元月)  


推薦閱讀:

史上難以超越的經典華語武俠片,15部
太陽的後裔能超越來自星星的你嗎?
徐克這10部武俠片堪稱巔峰之作,至今無人超越,讓人享盡眼福!
鄧麗君還無人能超越?
張兵:提高10倍成交率的第一步,是。。。

TAG:超越 | 《國富論》 | 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