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普度眾生的觀世音菩薩的來歷是什麼

觀音菩薩,即觀世音菩薩。觀世音,是鳩摩羅什的舊義,玄奘新譯為觀自在菩薩,通常簡稱觀音。

圖片來源於網路

對於觀世音的釋義有兩個:

一個是自修義。在《楞嚴經》里,觀音菩薩自述得名的原因乃是達到了「觀世音」的修行境界,才被當時的如來所讚歎,並予以賜名,為觀世音。到底怎麼樣的境界,才是到了「觀世音」的修行境界呢?《楞嚴經》里也對這種境界,做了解釋:觀世音,是觀音菩薩最初修行的方法,耳根不向外聞,而是向內自聞耳根中能問的聞性,以此達到「動靜二相,瞭然不生」的境地。

另一個是度他義。《法華經普門品》是這樣解釋的:「凡有眾生,若在苦惱之時,只要聽說有一位觀世音菩薩,而專心虔誠地念觀音聖號,觀音菩薩便會立即聽到每一眾生的音聲,同時給予救濟,所以叫做觀世音。」所以,觀世音,就是指這位菩薩能夠觀察世間眾生的心聲並救拔其苦。《悲華經》里也寫道:「寶藏佛正是因為他有這樣的功德,所以賜名為『觀世音』。」

觀音菩薩有著平等無私的廣大悲願,在眾生遇到困難或者痛苦的時候,只要誠心的稱念觀音菩薩,就能夠得到觀音菩薩的庇佑。也正因如此,在佛教眾多的菩薩中,觀音菩薩最為民間所熟知並且信仰。同時,觀音菩薩也是最能適應眾生要求的菩薩。他對不同的眾生,現化不同的身相,說不同的法門,這是不是也能說是因材施教呢?

觀音菩薩的來歷

觀音菩薩,即觀世音菩薩。很多時候,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觀音菩薩為什麼叫觀音菩薩呢?為什麼不是別的菩薩叫觀音菩薩?」在這種時候,我們往往就說不上來。

圖片來源於網路

古時候,盛行的《華法經普門品》在中國通行。中國通行的是鳩摩羅什的譯本。在五胡亂華的時代,北涼國國主沮渠蒙遜生了一場大病,群醫束手無策。就在這時,一名來自印度的名叫曇無讖的人,勸國主誠誦《華法經普門品》。沮渠蒙遜聽取了他的建議,誠心誠意的誦讀《華法經普門品》,不久竟真的不藥而癒了。自此以後,國主在國內廣弘《普門品》。在《普門品》里,有這樣一句話,如果眾生在受苦之時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觀世音菩薩就能讓其得到解脫。

其他的佛經中,也有關於觀音菩薩的來歷的話語:

《悲華經》中說,阿彌陀佛在過去生中,曾為轉輪王無諍念。阿彌陀佛有子一千,長子名叫不眴。不眴出家之時,在寶藏佛前發願,如果眾生在遭受種種苦惱恐怖的時候,能夠憶念我,稱念我的名號,我就能幫他免除那些他所正在經受的種種痛苦煩惱。因此,寶藏佛為他授記並命名觀世音。

由不空三藏譯出的密教《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經》中,則認為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又名「得自性清凈法性如來」、「觀自在王如來」,只是他在西方清凈佛土中現佛身,在五濁惡世中現菩薩身。這裡的觀點是認為阿彌陀佛就是觀音菩薩。

《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說,觀音菩薩亦稱觀世音、觀自在、捻索、千光眼,既有不可思議的威神力,於過去無量劫中已然成佛,名為正法明如來。然以大悲願力,以菩薩行廣度眾生。所以觀音菩薩早已成佛,之所以我們仍然叫他觀音菩薩是因為他要廣度眾生,便自降佛位,任為菩薩。

這就是觀音菩薩的來歷了。

推薦閱讀:

觀世音菩薩師兄弟都成佛了 為什麼她卻沒能成佛
觀世音菩薩三十三化身

TAG:菩薩 | 觀世音菩薩 | 來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