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期:論內家拳與河圖洛書太極圖之關係
作者/姜周存 ⊙編輯/張宏婉
導讀:通過對河圖、洛書、太極圖的剖析,闡述了三者與內家拳的關係。
論內家拳與河圖洛書太極圖之關係
內家拳是我國武術的精華,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拳理深奧,流派很多,其主要代表拳種有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等。數百年來,內家拳以其獨特的理論和拳法,不斷發展,自成體系,深受人們的重視與喜愛。內家拳早有「取法自然」,「在內為意,在外於形,合於術數」,「內外相合,剛柔相濟」,而「精、氣、神並修」,以及「以靜制動,以逸待勞」以求實用等,集「道、醫、拳」為一體的論述。因此,可以看出河圖、洛書、太極圖三者與內家拳理論和拳法的形成和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
1 河圖、洛書、太極圖的剖析
1.1河圖、洛書的剖析 「河圖」—孔穎達易疏說:「河圖、八卦伏羲氏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通八卦,謂之河圖」。河圖。陰陽合五行相生。二七在上,一六居下,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五十居中。如圖1所示。
「河圖」外圈為月之周期運動規律。東之八與南之七合而為十五,為一月之上半月的最佳態,其月象:東方木、朔;南方火、上弦。西之九與北之六合而為十五,為一月之下半月最佳狀態,其月象:西方金、下弦;北方水、晦。而中央土十與五,為合和態而為望。月屬陰,附其外,取「負陰」之義;日屬陽,納其內,取「抱陽」之義。「河圖」內圈為日之周期運行。東方卯時日出為陽,取數三,南方午時日中,陽極生陰,取數二。三與二合為五,是一日之陽的最佳態。西方酉時日落為陰,取數四,北方子時夜半,為陰極生陽,故取數一,為一日之起步。四與一合為五,是一日之陰的最佳態。一日之中子、午、卯、酉的運行至和而合陰陽生化返的全息規律。五是陰陽達到平衡至和的最佳值,即為日月極化產生的「陽中陰、陰中陽」,在圖中即為十數,分為兩個五。中央的梅花五,則是兩個五即陰陽(真陽),陽中陰(真陰)合和的新體系。十數分上之五為陽數之精華,下之五為陰數之精華,「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則有至和全息的新五產生。上五為天之精,下五為地之精,天地精結合和而為「人」。人為萬物之靈,是因為得天地合和的全息。「河圖」中,由日月運行的規律,推演出天地人三才的思想體系。如圖2所示。
「洛書」—孔傳易疏說:「大與禹,洛書出,神龜負文而出,列如背有數,至於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常道所以次序」。「洛書」,陰陽分五行相剋,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數居中,四隅為陰。如圖3所示。從圖3中「洛書」的縱橫排列,經外圍來看,為「陰中有陽」的布列,共有四組:六七二,二九四,四三八,八一六。內外斜交叉也為「陰中有陽」的組合,亦有兩組:四五六,八五二。至於東西南北而組成的兩組純陽數,如三五七,一五九,即為後天返還到先天的標準態。故道家要求「修真煉性」達到純陽之體,究其理論根據淵源恐就在此。「洛書」作為後天整體的穩態圖,在後天返先天的過程中,遵循的是「陽升陰返」的運行路線。這種陰陽相互消長、互抱互回的「陰陽運動」,就是古今共稱之為「太極」的運動。將「洛書」中的「陰」或「陽」的運行路線溝連,則正是古太極圖的原始式。
綜上所述,從「河圖」、「洛書」的產生過程來看,毫無神秘之處,正是當時發展起來的新科學,「天垂象,地成形」,「人靈而悟之」的方法論的成果。它揭示了天地生化返極化至和的全息規律。至和的全息規律,正是進入功能態的標誌,是人體激發潛能,返本還原的必經途徑。
1.2太極圖 古太極圖又名「天地自然圖」。古太極圖只是在圓卷內畫「S」曲線,既無黑白之分,也無黑白眼。如圖4所示。古太極圖是在原始太極圖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後來的「太極圖」在古太極圖的基礎上,有了黑白之分,即白色為陽,黑色為陰,在白色陽魚中加上黑色魚眼,在黑色陰魚中加上白色魚眼,也即所謂「陽中陰」和「陰中陽」。如圖5所示。
太極圖揭出「陰極生陽,陽極生陰」,皆復歸於中的極化規律,洛書中揭示出「後天返先天」,由「陽起」的陰陽運化,就是太極的運動。所以,「洛書」的形成之日,也就是「太極圖」出世之時。
2 內家拳與河圖、洛書、太極圖之關係
縱觀內家拳的「取法自然」,「在內為意,在外於形,合於術數」,「內外相合,剛柔相濟」,「以靜制動,以逸待勞」,而「精、氣、神並修」等等,集「道、醫、拳」為一體的論述。不難看出,內家拳的形成與發展與河圖、洛書、太極圖三者有著密切的聯繫。由於河圖、洛書、太極圖三者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依據,揭示了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和認識論,它們以「陰陽五行」聯繫自然界萬物,使之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以「整體觀」和「運動觀」為主導,闡述了萬物運動變化的客觀規律,從而指導了各學科理論的形成。所以河圖、洛書、太極圖不僅是「道教」和「傳統醫學」的理論核心,也是研究內家拳理論和拳法的重要部分。《周易》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一陰一陽謂之道」之說;道家稱之為「無字之真經」;傳統醫學又有「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之說,並指出「欲明陰陽五行之理,舍河圖、洛書奚自焉」;武術界歷來有「凡習內家拳者,須要學陰陽五行」之說。由此可見,河圖、洛書、太極圖在道、醫、拳中的重要地位了。
由於觀察和認識事物的方法不同,河圖、洛書、太極圖三者對「陰陽五行」的論述也各有所側重,這些理論在內家拳的發展中,又使「內家三拳」各具特色。為更好地說明「內家三拳」與三者的關係,下面就以人與自然的整體觀和運動觀為指導,以「河圖象天,洛書象地,陰陽為樞」,把圖1,3,5,在方位相同,中五為中心,三者重合為一體,成為一個新的綜合圖形。如圖6所示。並結合圖6對「內家三拳」進行探討。
2.1 形意拳 形意拳以「陰陽五行生剋制化,為指導思想,以演練人體內外「五行」為主」。所謂:外五行為五拳,即劈、崩、鑽、炮、橫,劈拳屬金,崩拳屬木,鑽拳屬水,炮拳屬火,橫拳屬土。按五行相生,故劈能生鑽,鑽能生崩,崩能生炮,炮能生橫,橫能生劈;按五行相剋,故劈能克崩,崩能克橫,橫能克鑽,鑽能克炮,炮能克劈。內五行為五臟,即心、肝、脾、肺、腎是也,心為火,肝為木,脾為土,肺為金,腎為水。拳法和功法講求「內三合」(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和「外三合」(即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的「形意合一」;「內外同化」來調和臟腑氣血,「精氣互化」來達到強體健身,延年益壽的效果。形意拳講求中正,「拳必中發」,手法以「起鑽落翻」為主;步法以進退閃轉為主,運動路線以直、斜線為主,即為:「形意拳生化之道,皆先天之橫而生,亦即萬物生於土之義。圖6中以五土為中心,貫串左右上下互為交叉的直線和斜線,就比較形象說明了形意拳的運動特點及五行(五拳)相生克制化的途徑。
2.2 八卦掌 八卦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以擺扣步行步走轉為主的拳法,也是對正斜八個方位的圓形運動,以及人體運動中的陰陽、開合、剛柔、快慢、動靜、虛實、進退、攻防等相互對立和變化規律的運用。八卦掌以「奇正相生」、「陰陽相合」、「八卦相盪」的卦位變化體現於八卦掌的運動中,並以《周易》64卦的既濟卦為主導,通過掌法、身法、步法,外踏八卦,內修人之陰陽水火,使水上火下,心腎相交,水火既濟來達到強身養性的目的。圖6中的外部大圓就是八卦掌的運動路線,且與內之「S"線相呼應,即與太極拳同理同義。後世拳家所謂:「展放收緊、動靜圓撐,神氣意力,合一集中」和「斜勢正練,陰陽悉變,巧運弧圈」。說明了八卦掌的運動特點。
2.3 太極拳 太極拳以陰陽學說來概括和解釋拳法中的各種矛盾變化,以中醫的經絡學說來闡明人體內的陰陽氣血的運化過程。其宗旨是以修練人體內外「陰陽」為主,通過拳法和功法來調節人體陰陽氣血,從而達到「練神」、「練氣」的目的。它的運動特點是:輕柔緩慢,勢正招圓,剛柔相濟,曲線螺旋。拳法講求「四正、四隅」,認為「只圓無方是滑拳,只方無圓是硬拳……剛柔得中,方見陰陽」。圖6中的運動曲線「S」外聯河洛的四正四隅及外圓,這就充分體現了太極拳的運動特點。因此,有的拳術家說太極拳:「腰為主宰」、「腰居中故太極生兩儀,太極拳寓意於陰陽之中,變化於陰陽之內……就是這個意思。故練拳之道,開合二字盡之,即一陰一陽謂之拳。
3 結語
綜上所述,河圖、洛書、太極圖三者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理論依據,揭示了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和認識論,三者與內家拳的形成和發展有著相當密切的聯繫。內家拳理論和拳法的形成是易理、醫理和拳法的綜合體,它是以我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的「陰陽五行」學說為核心,博採眾家之長,在拳法和功法中應用「陰陽升降消長」,「五行生剋制化」的原理,結合人體內外各部的運動規律,吸收了歷代武術流派的精華和經驗,而創建的獨特的內家拳理論和拳法。
4 參考文獻
1、張志祥.中國元極功法.湖北:科學出版社,1994.175-182
2、陳鑫.太極拳圖說.上海:上海書店影印出版,1986.11-24
3、劉國鈞.武林.廣州:科學普及出版社,1985.6-7
[本文來自《山東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1期,由太極禪話慧館(微信號taijihuahui)發表。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平台所發表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太極禪話慧館 丙申猴年六月十三654期
推薦閱讀:
※新時代下的僱主與員工新型關係
※如何看待 GAI 與 PG One 他們的關係?
※論大運流年與命局三者的理論關係
※周杰倫和昆凌關係好嗎?
※四大名著里的男女關係(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