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十大宰相
唐朝十大宰相併非以名相、賢相的標準來篩選的,他們之中既有賢明流於千古的名相,也有臭名昭著萬世不可洗刷的奸相,更有參與激烈政治鬥爭但卻體現出非常才能的是非之相。
一、貞觀名相之首:梁文昭公 房玄齡
房玄齡(579~648),別名房喬,字玄齡(一說名玄齡,字喬松),漢族,齊州臨淄人(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北人),是中國唐朝時的開國宰相。其父房彥謙,大業(605至616)時為涇陽令,謚定伯。善草隸。《北史本傳》。18歲時本州舉進士,先後授羽騎尉、隰城尉。隋末大亂,李淵率兵入關,玄齡於渭北投李世民,屢從秦王出征,參謀劃策,典管書記,任秦王府記室。每平定一地,別人爭著求取珍玩,他卻首先為秦王幕府收羅人才。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謀士。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並功第一。政變成功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房玄齡任太子左庶子。七月初五(8月2日),升為中書令。貞觀三年(629年)二月為尚書左僕射,監修國史。十一年封梁國公。與杜如晦、魏徵等同為太宗的重要助手。至十六年七月進位司空,仍綜理朝政。曾受詔重撰《晉書》。太宗征高句麗時,他留守京師。二十二年病逝,玄齡公去世後謚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
貞觀前,他協助李世民經營四方,削平群雄,奪取皇位。李世民稱讚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貞觀中,他輔佐太宗,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其參與制定的《貞觀律》為後來的《永徽律》及中國現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議》奠定了基礎;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為貞觀善政之首;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後世以他和杜如晦為良相的典範,如《舊唐書》贊曰:「文含經緯,謀深夾輔。笙磬同音,唯房與杜。」因玄齡善於謀劃,如晦善於決斷,史稱「房謀杜斷」。
房玄齡少年時代隨父親去京師,當時隋文帝當國,天下寧晏,一片大好太平景象,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齡已經對世事有精到的分析,私下對父親講:「隋帝本無功德,只知誑惑百姓。而且他不為國家長久之計,諸子嫡庶不分,竟相淫侈,最終會互相誅夷傾軋。現在國家康平,但滅亡之日翹足可待。」玄齡博覽經史,工書善文,十八歲時,本州舉進士,獲封羽騎尉。由於父親常年卧榻重病,房玄齡一直伺奉左右,以孝聞名。李世民領兵過渭北,房玄齡謁于軍門投靠。兩人一見,便如平生舊識,馬上任其為記室參軍。房玄齡為報李世民知遇之恩,竭盡心力籌謀軍政事務。每攻滅一方割據勢力,軍中諸人都全力搜求珍寶異物,惟獨房玄齡四處訪尋英傑人物,並把他們薦於秦王李世民。因此府中的謀臣猛將,心中都十分感念房玄齡推薦之恩,盡死力報效。房玄齡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軍謀大事,而且於軍書表奏,駐馬立成,文約理全,不用草稿。高祖李淵也對房玄齡深加嘆賞,對侍臣講:「此人深識機宜,足堪委任。每為我兒(世民)陳事,必會人心,千里之外,猶對面語耳。」後來太子李建成斥逐秦王府宮屬,房玄齡與杜如晦一併被驅斥於外任。「玄武門之變」前夕,李世民密召二人化裝成道士入閣秘計,最終贊畫計成。
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並功第一。政變成功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房玄齡任太子左庶子。七月初五(8月2日),升為中書令。論功行賞,太宗以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功為一等,進爵邢國公。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不服,說:「義兵初起,臣率兵先至。現在房玄齡、杜如晦等刀筆之吏(這位皇叔不敢提長孫無忌,因為他是太宗大舅子;也不敢提尉遲敬德和侯君集,二人都是武將,而且尉遲敬德老拳連世民弟弟臉上也不能倖免),反而功居一等,臣心不服。」李世民也不客氣,當廷駁斥道:「義旗初興,人各有心。叔父您雖率兵前來,也是因為懼禍怕被株連殺掉,而且從未親自上陣打過仗。與竇建德交手,您全軍陷沒(還被俘獲,只是建德仁德沒殺他。李世民給他面子沒點破);後來劉黑闥起兵,您又望風敗逃。如今論功行賞,玄齡等人運籌帷幄,安定社稷,功比蕭何,雖無汗馬之勞,但能以大計居功一等。叔父您國家至親,朕並不吝惜封賞,但不能因私情濫於功臣同受獎勵!」一席話,講得這位常敗皇叔慚愧退下,好沒面子。
貞觀二年,房玄齡改封魏國公,為尚書左僕射,監修國史。房玄齡盡心竭誠,夙興夜寐。加之他明達吏事,法令寬平,任人惟賢,不分卑賤,論者皆稱之為良相。貞觀三年(629年)二月為尚書左僕射,監修國史。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房玄齡護高祖山陵制度,以功加開府儀同三司。十一年封梁國公。與杜如晦、魏徵等同為太宗的重要助手。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加太子少師。至十六年七月進位司空,仍綜理朝政。曾受詔重撰《晉書》。太宗征高句麗時,他留守京師。他任宰相十五年,女為韓王妃,兒子房遺愛尚高陽公主,顯貴至極,但常常深自卑損,不敢炫人傲物。貞觀十八年,李世民親征遼東高麗,命房玄齡留守京城。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齡病重,太宗派名醫為其醫治,每日供給御膳,並親臨探望。七月,房玄齡與世長辭,終年七十歲。臨終之時,房玄齡對諸子說:「當今天下清平,只是皇上東討高麗不止,正為國患。主上含怒意決,臣下莫敢犯顏。我知而不言,就會含恨而死啊。」於是抗表進諫,請求太宗以天下蒼生為重,罷軍止伐高麗。太宗見表,感動地對房玄齡兒媳高陽公主說:「此人病危將死,還能憂我國家,真是太難得了。」臨終之際,李世民親至其病床前握手訣別,立授其子房遺愛為右衛中郎將,房遺則為中散大夫,使其在生時能看見二子顯貴。房玄齡受遇如此,死時定當含笑。卒年七十,誠為喜喪之年。太宗為之廢朝三日,贈太尉,謚曰文昭,陪葬昭陵。
後世史學家在評論唐代宰相時,無不首推房玄齡, 總是說:「唐代賢相,前有房杜,後有姚宋。」
唐太宗李世民稱讚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與初唐其他二十三位開國功臣一起由畫聖閻立本畫像並供奉於「凌煙閣」。
唐人柳芳嘆道:「房玄齡佐太宗定天下,及終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號為賢相。然無跡可尋,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禍亂而房玄齡不言己功;王圭、魏徵善諫,房玄齡贊其賢;李績、李靖善將兵,房玄齡行其道;使天下能者共輔太宗,理致太平,善歸人主,真賢相也!房玄齡身處要職,然不跋扈,善始善終,此所以有賢相之令名也!」柳芳的評論可謂恰如其分,司馬光、歐陽修後來寫有關這段歷史評論時,都全文抄錄。
二、兩朝外戚重臣:趙國公 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約597~659),字輔機,河南省洛陽人,唐初大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祖父長孫光,周開府儀同三司,平原公。父長孫晟,隋右驍衛將軍。長孫家先世乃鮮卑族拔拔氏,北魏皇族支系,後改為長孫氏,世為魏室重臣。隋朝末年,天下大亂,長孫氏是當時關中的大門閥之一,是李淵家族奪取天下的重要支持者。長孫無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內兄,太宗文德順聖皇后的哥哥,太宗廢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唐高宗李治的親舅。
長孫無忌博學多才,又有謀略,少年時即與李世民交好。隋朝義寧元年(617年),李淵起兵太原,無忌在長春宮進見,授任渭北行軍典簽,自此輔佐李世民征討。武德九年(626年),參與發動玄武門之變,幫助李世民奪取帝位。貞觀元年,遷吏部尚書,以功第一,封齊國公,後徙趙國公。歷任太子左庶子、左武候大將軍、吏部尚書、尚書僕射、司空,功勛卓著,又是外戚,是太宗最信賴倚重的大臣。雖然位極人臣,招致議論,但唐太宗多次表示對長孫無忌的信任,屢加恩寵。貞觀十一年(637年)奉命與房玄齡等修《貞觀律》。貞觀十七年,圖功臣二十四人於凌煙閣,長孫無忌名列第一。貞觀十六年(642年),太子李承乾謀反被廢,唐太宗欲立晉王李治,召長孫無忌、房玄齡、李勣密議,長孫無忌表示支持,次年李治被立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危,遺命長孫無忌與褚遂良輔政。
唐高宗繼位,拜無忌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揚州都督,主持朝政。永徽四年(653年),房遺愛與高陽公主謀反事泄,無忌為穩固高宗帝位,以謀反案誣陷吳王李恪,李恪與房遺愛、高陽公主等一同被殺。永徽六年(655年),高宗欲立武昭儀為皇后,無忌堅決反對,招致武后仇恨。許敬宗希旨,誣構無忌謀反,高宗削無忌爵,流黔州(今貴州),659年被逼自縊死,天下哀之,雖然不久後他的子孫就被召回仕官襲爵,但長孫一族由此衰敗。唐肅宗時,下詔追復無忌官爵。無忌有詩三首留於後世。
長孫無忌出身名族,才智卓著,於唐朝有開國之功,於太宗為知己之臣。居相位三十餘年,而忠心不渝,受命輔佐高宗,延續貞觀遺風。因堅持維護綱紀,最終受誣被害。史書認為長孫無忌被害,是唐高宗的統治轉向昏庸,權力落入武氏的開始。然傳統說法有失公正,無忌先前也誣陷殺害吳王恪,牽連李道宗、薛萬徹,並與褚遂良打擊異己,武后只是仿效他們而已。
三、唐室砥柱:梁文惠公 狄仁傑
狄仁傑(630~700年8月15日),字懷英,號德英,唐代并州太原府陽曲縣(今山西太原陽曲縣)人。為唐朝武周時的著名宰相,剛正廉明,執法不阿,以身護法。任大理丞,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到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先後舉薦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竇懷貞及姚崇等數十位幹練的官員,皆為唐朝中興之臣,朝中政風為之一變。有人對他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狄仁傑回答:「舉賢為國,非為私也。」狄仁傑曾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續立唐嗣,唐祚得以維繫。一生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為國貢獻卓著。
狄仁傑的高祖狄湛,隨宇文泰西走咸陽;祖父狄孝緒任貞觀時期的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任夔州長史。
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出任汴州判佐。時工部尚書閻立本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傑被吏誣告,閻立本受理訊問,不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且發現狄仁傑是一個德才兼備的難得人物,謂之「河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推薦狄仁傑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在此任內,狄仁傑通曉吏治、兵刑等封建典章和法律制度,這對他一生的政治活動都有重大影響。
唐高宗儀鳳年間(676年至679年),狄仁傑升任大理寺丞,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一時名聲大振。
垂拱二年(686年),狄仁傑出任寧州(今甘肅寧縣、正寧一帶)刺史。當時寧州為各民族雜居之地,狄仁傑注意妥善處理與外族的關係,深得人心,人吏為立生祠[1]。垂拱四年(688年),張光輔奏狄仁傑出言不遜被貶為復州(今湖北沔陽西南)刺史,入為洛州司馬。天授二年(691年)九月,被任命為地官(戶部)侍郎、同鳳閣(中書省)鸞台(門下省)平章事(宰相),開始了短暫的第一次宰相生涯。
長壽元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結來俊臣等酷吏誣陷狄仁傑等謀反,將他們逮捕下獄,狄仁傑等深知酷吏嚴刑拷打成性,寧為陛下賜死,也不願死於酷吏手中,為保全性命,權宜之計立刻招罪曰:「反是實!」仁傑拆下被褥帛書冤,置棉衣中,請獄吏轉告家人去其棉,得其冤狀。其子狄光遠持書上告朝廷,來俊臣接獲密報,遂偽造狄仁傑筆跡寫下《謝死表》上呈女皇。女皇召狄仁傑等大臣面詢:「承反何也?」狄仁傑答曰:「向若不承反,已死於鞭笞也。」又問:「何為做謝死表?」答曰:「臣無此表。」武則天弄清是偽造的,於是釋放此案七人,但俱貶為地方官,狄仁傑則被貶為彭澤令(今江西省彭澤)。
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攻陷冀州(今河北臨漳),為了穩定局勢,武則天起用狄仁傑為與冀州相鄰的魏州(今河北大名縣一帶)刺史。神功元年(697年)十月,狄仁傑被武則天召回朝中,官拜鸞台(門下省)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兼納言,恢復了宰相職務,成為輔佐女皇治理國家大政的左右手。
聖曆元年(698年),太子遲遲未立,武則天有意立侄梁王武三思為太子,狄仁傑以政治人物的深謀遠慮勸說武則天順應民心,還政於廬陵王李顯,勿讓權予侄。曰:「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附姑於廟者也。」武則天曰:「此朕家事,卿勿預知。」狄仁傑答曰:「王者以四海為家。四海之內,孰非臣妾?何者不為陛下家事!君為元首,臣為股肱,義同一體。況臣位備宰相,豈得不預知乎?」武則天採納了狄仁傑的意見,為表示心意,親自迎接廬陵王李顯回宮,立為皇嗣,賜武姓,使李唐得以維繫。
聖曆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入侵河北。女皇命太子為河北道元帥、狄仁傑為副元帥征討突厥,迅速恢復了河北的安定。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病故,朝野凄慟,女皇哭泣著說「朝堂空也」。贈文昌右丞,謚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又追封之為梁國公。
四、救時宰相:梁文獻公 姚崇
姚崇(650~721),唐高宗永徽元年出生於陝州(今河南省三門峽陝縣)一個武將之家,祖籍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是顯赫的吳興姚氏第二十一世孫,高祖姚宣業任南朝梁陳征東大將軍,屢建奇功,武帝最倚重之。曾祖姚安仁仕隋任青、汾二州刺史,為官清廉,秉公無私,遠圖膺錫,大名垂休。祖父姚祥任懷州長史,檢校函谷關都尉。父親姚懿仕唐任嶲州都督,贈幽州都督吏部尚書,文獻公。姚崇二十歲時,父親病故,隨母親遷回汝州梁縣廣成外婆家。
廣成澤在汝州西六十里,是東都洛陽外圍的一處名勝。東漢朝廷曾將這裡闢為宮苑,供皇帝遊獵娛樂。姚崇繼承了父親的尚武遺風,每日以習武為功課,經常同鄉里少年一起到山野射獵比武。十數年堅持不懈的鍛煉,煉就一身強健的體魄和勇猛無畏的精神,諸般兵器無所不通。後來飽學之士張憬藏遊學路經廣成,落腳姚崇家,見姚崇氣宇軒昂,眼神里透出一股靈氣,非一般山村野夫可比,但與之交談起來卻感到他知識貧乏,文理欠通,力勸姚崇好好讀書,增長識見,並鼓勵說:「廣成是上古賢人廣成子所居之地,黃帝曾問道於廣成子。你將來當以文才顯名,很可能作到宰相一級大官,不要自暴自棄,要好自為之!」從此,姚崇潛心修文,刻苦攻讀,學業大進,後以門蔭出身,應「下筆成章」制舉,授濮州司倉,步入政壇。他先後做了三次宰相。
姚崇自幼受父影響,孜孜好學,胸懷大志。長大入朝論政,答對如流,且下筆成章,得到武則天的賞識,初拜侍郎(四品官),後連續升遷,成為武則天、中宗(李顯)、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四朝宰相,是中國封建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
姚崇入朝做事,負責理案刑獄,正值武則天時嚴刑峻法橫生,他執法公正,把許多人從冤獄中解放出來,引起朝野注目,官職連續晉陞。聖曆元年(公元698年),武則天破格提升他為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擔任此職即被視為宰相),兼相王李旦府長史。五年後,因得罪武則天內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被借突厥犯境之際調任靈武道行軍大總管,雖仍是同鳳閣鸞台三品,但已無宰相實權。臨行推薦張柬之任宰相。705年,武則天病重,姚崇從邊關返京,同張柬之密謀誅殺了張氏兄弟,逼武則天讓位給太子顯。李顯複位,以姚、張為宰相,因姚有功,加封為梁縣侯。中宗繼位,但武家勢力仍然十分強大,姚崇沒有接受相位,以種種借口出任亳州刺史。
第二年,張柬之被殺、武三思和韋後掌權,太子殺死武三思,韋後和安樂公主毒死中宗掌握朝中大權,李隆基發動政變殺死韋後擁李旦繼位的宮廷權力爭鬥。姚崇幸免於難。
李旦繼位後,於公元710年,拜姚崇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姚崇第二次當了宰相。因太平公主想走母親的道路,掌握大權。姚崇向李旦建議將太平公主安置洛陽,諸王派往各州,確保東宮李隆基之位。昏庸的睿宗李旦如實轉告太平公主,使事情敗露。李隆基為爭取主動,以姚調撥兄妹關係為由,貶姚崇為申州刺史。這任宰相在職還不到一年。
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繼位消滅了太平公主的黨羽,鞏固了地位,決定起用姚崇為相。十月,唐玄宗在驪山下舉行盛大閱兵式,參加的有二十萬軍隊,旗幟相連五十餘里,但軍容不整,秩序紊亂。看到這種情況,玄宗大怒,下令把閱兵式總指揮宰相兼兵部尚書郭元振罷官流放。召姚崇速赴驪山行營。姚崇趕到驪山時,玄宗正遊獵於渭河之濱。玄宗問姚崇:「卿頗知獵否?」姚崇回答:「臣少孤,年二十居廣成澤,目不知書,唯以射獵為事。四十歲方遇張憬藏,謂臣當以文學備位宰相,無為自棄。爾來折節讀書,今雖官位過忝,至於馳射,老而猶能。」於是指揮卒伍,呼鷹放犬,投槍射箭,進退有序。玄宗很稱意,即拜姚崇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代替郭元振做宰相。
姚崇出任宰相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唐玄宗建議改除武則天晚年以來十幾年間混亂政治的積弊十種。主要是罷免冗官,行法自近,禁絕賄賂等。玄宗很爽快地全盤採納,並全力支持姚
崇逐條落實。姚崇任宰相三年,實行了選賢任能、獎勵清廉、精簡機構、裁減沉員、懲治貪官、愛護百姓的清明政治,為「開元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姚崇被譽為「救時宰相」,與唐太宗時的房玄齡、杜如晦並稱為賢相。
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姚崇的幕僚受賄,姚崇以嫌避位,推薦宋璟代替自己宰相之位。宋璟繼續推行姚崇的政治路線,司馬光《資治通鑒》稱:「唐時賢相,前有房(玄齡)杜(如晦),後有姚(崇)宋(璟),他人莫道焉」。
開元九年(公元721年)九月丁未(初三)日(9月28日)姚崇去世,享年72歲。當時國家經濟比較好,社會上特別是官吏中厚葬成風。姚崇對這一風氣極為反感,去世前留下遺囑:不準崇佛敬道,不準厚葬,只給他穿平常的衣服,不要抄經寫像。並告誡子孫去世後也要照他的囑咐去做,成為家法。姚崇節儉辦後事的故事被後人傳為佳話。
姚崇死後,唐玄宗追贈他為揚州大都督,謚號文獻,開元十七年,追贈為太子太保。葬汝州梁縣。
五、開元盛世名相:燕文貞公 張說
張說(667~730),唐代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范陽(今河北涿縣),世居河東(今山西永濟),徙家洛陽。武后策賢良方正,張說年才弱冠,對策第一,授太子校書。累官至鳳閣舍人。因忤旨流配欽州,中宗朝召還。睿宗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玄宗開元初,因不附太平公主,罷知政事。復拜中書令,封燕國公。出為相州、岳州等地刺史,又召還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遷中書令,俄授右丞相,至尚書左僕射,中與張嘉貞有過權力爭鬥,最後扳倒張嘉貞,自任首席宰相。卒謚號文貞。與蘇頲(封許國公)齊名,俱有文名,掌朝廷制誥著作,人稱「燕許大手筆」公元730年,不幸病逝,壽63歲。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知其父官職卑微,僅為洪洞縣丞。張說為文運思精密,年輕時很有造詣。垂拱四年(688年),武則天策試賢良方正,親臨洛陽城南門主考,張說應詔對策為天下第一。武則天以為近古以來沒有甲科,張說遂屈居為乙等,授任太子校書,遷左補闕。
長安初年(701年),詔令張說與徐堅等人撰修《三教珠英》,由麟台監張昌宗及成均祭酒李嶠總領此事。昌宗不學無術,只是廣引文詞之士,高談闊論,「歷年未能下筆」。唯張說與徐堅「構意撰錄,以《文思博要》為本,更加《姓氏》、《親族》二部,漸有條流」。書修成後,遷右史、內供奉,兼知考功貢舉事,後又擢任鳳閣舍人。
長安三年(703年),女皇男寵張昌宗誣陷御史大夫魏元忠與人私議「太后老矣,不若挾太子為久長」,稱此是謀反,並脅迫張說作證,張說應允了。當上廷作證時,再次威脅他,張說卻慷慨陳詞,對女皇說:「陛下視之,在陛下前,猶逼臣如是,況在外乎!臣今對廣朝,不敢不以實對。臣實不聞元忠有是言,但昌宗逼臣誣證之耳!」張昌宗陰謀敗露後,又氣急敗壞地反誣稱張說與魏元忠同謀反。張說又據理反駁,最後並說:「且臣豈不知今日附昌宗立取台衡,附元忠立致族滅!但臣畏元忠冤魂,不敢誣之耳。」張說理正詞嚴,揭露了張昌宗的非法行為,保護了耿直大臣魏元忠,但武則天卻不分是非曲直,反認為張說是「反覆小人」,再次鞫審,最後竟被無辜流放於嶺外。
唐中宗複位後,張說入為兵部員外郎,後轉工部侍郎。景龍年間(707年—709年),遇母喪離職,服喪未滿,中宗欲起複授黃門侍郎,當時「風教頹紊,多以起複為榮」,張說卻推辭不受,頗受有識之士的稱讚。服喪期滿,復授工部侍郎,不久改為兵部侍郎,加弘文館學士。
景雲元年(710年),唐睿宗即位,張說遷任中書侍郎,兼雍州長史。這年秋天,譙王李重福潛入東
都,欲謀奪皇位。兵敗後,東都留守捕獲了其黨羽數百人,審訊多月,遲遲不能定案,睿宗即命張說前去審理。張說很快查清了此案,一宿即捕獲了譙王的主謀張靈均、鄭愔等,弄清了其全部罪狀,其餘誤捕下獄的一律宣布無罪釋放。張說辦事幹練,深受睿宗的嘉獎,稱讚他說:「知卿按此獄,不枉良善,又不漏罪人。非卿忠正,豈能如此?」翌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
這時,李隆基尚居東宮為太子,張說為侍讀,備受親近禮敬。太子姑母太平公主交結朝臣,朋比為奸,干預朝政,圖謀廢掉太子。這年二月,唐睿宗曾對待臣說:「有術者上言,五日內有急兵入宮,卿等為朕備之。」侍臣們明白,此事顯然是旨在離間挑撥父子關係,以動搖太子地位,都面面相覷,不知說什麼好。張說則直言不諱地說:「此是讒人設計,擬搖動東宮耳。陛下若使太子監國,則君臣分定,自然窺覦路絕,災難不生。」睿宗聽後十分高興,即日下制止皇太子監國。第二年,又下制皇太子即位。
睿宗雖然退居為太上皇,但仍控制著朝政大權。太平公主仍依恃皇兄權勢繼續干預政事,變本加厲地謀害玄宗。她恨張說不趨附自己,便奏請睿宗,將他貶為尚書左丞,並出為東都留守。張說洞知太平公主之黨暗中懷有異謀,遂遣使者獻給玄宗一把佩刀,暗示他要果斷行事,以剷除太平公主之黨。故史稱「張說獨排太平之黨,請太子監國,平定禍亂,迄為宗臣。」在平定了太平公主的謀亂之後,玄宗即召張說拜中書令,封燕國公。
開元元年(713年)十月,玄宗欲召回同州刺史姚崇為相。張說因與姚崇不和,暗中指使御史大夫趙彥昭彈劾,玄宗不予理睬。接著,張說又使殿中監姜皎向玄宗建議,任命姚崇為河東總管,以阻止姚崇入相。玄宗知是張說的計謀,不顧一再阻撓,仍拜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姚崇任相後,張說就私自到岐王李范家申述誠意。姚崇告發此事,張說被貶為相州刺史,充河北道按察使。
張說被貶不久,又因他事牽連,再貶為岳州刺史。蘇頲擢任宰相,張說與其父蘇瑰為故交,撰《五君詠》獻蘇頲,其中一則是記蘇瓖事。蘇頲讀後很感動,上奏稱張說為「忠貞謇諤,嘗勤勞王室,亦人望所屬,不宜淪滯遐方」。開元六年(718年)二月,張說遷任荊州長史。不久又遷任右羽林將軍,兼檢校幽州都督。開元十年(722年),詔命張說為朔方節度大使,並去朔方巡視邊防,處置兵馬。開元十一年(723年),張說進為中書令。開元十七年(729年),再拜張說為尚書右丞相,集賢院學士。
張說在位時做了幾件大事,第一就是討滅了朔方的反胡;第二是大裁軍,實行募兵制,將無所事事的府兵裁撤,招募民間勇士進入軍隊;第三是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二省合一,權力集中;第四就是主持李隆基封禪泰山。這幾件都是有著重大影響的事件,特別是中間兩件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而最後一件也使得李隆基成為為數不多的幾個封禪泰山的皇帝之一。
開元十八年(730年),張說患病,玄宗每天都遣中使前去看望,並御筆寫藥方賜予他。由於醫治無效,這年十二月病卒。時年六十四歲。贈太師,謚曰文貞,玄宗還親自為張說撰神道碑文。
六、口蜜腹劍:晉國公 李林甫
李林甫(683~752),唐宗室,小字哥奴。通音律,會機變,善鑽營。開元中,遷御史中丞、吏部侍郎,深結唐玄宗寵妃武惠妃及宦官等,僭伺帝意,故奏對皆稱旨。開元二十二年(734)五月拜相,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開元二十四年(736)底代張九齡為中書令,大權獨握。李林甫居相位十九年,專政自恣,杜絕言路,助成安史之亂。天寶十一載(752年)十月抱病而終。李林甫死後遭楊國忠告發,時尚未下葬,被削去官爵,子孫流嶺南,家產沒官,改以小棺如庶人禮葬之。
李林甫原為吏部侍郎,奸佞多狡詐,他與眾宦官、妃嬪交情深厚,故而對皇帝一舉一動最先知道。因此他每次都能順皇帝心態奏旨,獲得唐玄宗賞識。當時武惠妃最得寵,其子壽王瑁也最受玄宗寵愛。李林甫諂附武惠妃,因此得以擢升為黃門侍郎。開元二十二年(734年)五月二十八日,玄宗任命裴耀卿為侍中,張九齡為中書令,李林甫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從此李林甫漸漸專權。在他19年為相生涯中,玄宗對他始終深信不疑。李林甫是著名的奸相,喜歡玩弄權術,表面上甜言蜜語,背後卻陰謀暗害。凡被玄宗信任或反對他的人,他總會親往交結,等他權位在握時,便設計去除此人。即使是老奸巨猾的人,也往往敗在李林甫的手下。他善音律,無才學,會機變,善鑽營。出身於李唐宗室,是李淵叔伯兄弟李叔良的曾孫。祖父李孝斌,官為原州長史:父親李思誨,官為揚府參軍。初為千牛直長(宮廷侍衛)。開元初,遷太子中允。不久通過他舅姑夫的叔叔侍中乾曜的關係,升至國子司業。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遷為御史中丞,隸管刑部、吏部侍郎。至此,他已躋身李唐高層統治者行列。其時武惠妃專寵,李林甫極盡逢迎諂媚之能事。惠妃之子壽王,極得玄宗鍾愛,李林甫托宦官稟告惠妃,「願護壽王(李瑁)為萬歲計」,即是說,他將擁護壽王登上皇帝寶座。惠妃聞稟感激涕零,在玄宗面前經常稱頌李林甫之「德政」。因諂附玄宗寵妃武惠妃,擢為黃門侍郎。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五月,拜相,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李林甫長期專權,遍用蕃將、阻絕邊將入相,又一手炮製了針對太子李亨(唐肅宗)的多起冤案,李適之、王忠嗣、皇甫惟明等重臣良將均遭其迫害。但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終於有年老勢衰之時,被唐玄宗提拔的另一奸臣楊國忠所算計。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十月抱病而終。
李林甫雖然是唐明皇身邊的大奸臣,對於他的罪過已經聽的很多了。但是,唐明皇既然能認清李白這個詩人沒有政治才華,也一定能看出李林甫身上可取之處。他不至於一無是處,對於盛唐氣象,李林甫確實不錯,只有他才能控制各地的蕃將,這些蕃將包括安祿山。李林甫時搞得社會矛盾極其激烈,一觸即發,李林甫死後,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發動兵變。當然,唐朝皇帝自己也有責任,沒有識人和用人之能是封建社會任何皇帝的致命傷,不應該只是指責李林甫楊國忠或者安祿山。
史稱:自處台衡,動循格令,謹守格式,百官遷除,各有常度。可見他辦事謹慎,綱紀嚴明,講究效率。如果沒有這一點,恐怕李林甫很難獨攬朝政達十六年之久。雖然李林甫依法辦事的目的在於個人專權,但是完善立法,對於穩定封建統治秩序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為什麼天寶時期維持十多年的安定局面,原由在於此。
七、中唐權臣: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元載
元載(?~777),字公輔,鳳翔岐山(今陝西岐山縣)人,唐朝中期政治人物。其妻是河西節度使王忠嗣的女兒王韞秀。元載出身於貧寒之家,其父原名景升,在扶風為曹王李明的妃子元氏主管賜田產業,准冒姓元氏,改名元升。元載幼年嗜學,博覽群書,尤通道學。天寶初年,玄宗皇帝崇奉道教,下詔選精通莊、老、文、列學說的人才,元載應舉中高科,授邠州新平(治今陝西彬縣)縣尉。後歷遷大理評事、大理司直。
天寶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亂髮生。京城失陷,元載逃往江南。次年(756)七月,肅宗即皇位,蘇州刺史、江東採訪使李希言奏元載為副手,因拜祠部員外郎,遷任洪州刺史。當年十月,京城收復,肅宗回長安,元載入京任度支郎中。由於他聰明善應變,又有學識,能言善寫,得肅宗喜愛,命他去江淮督領漕輓,加授御史中丞。數月時間,又遷戶部侍郎、度支使並諸道轉運使,掌管了財經。
寶應元年(761)四月,肅宗病重,幸臣李輔國掌宮禁,權傾內外,凡所言事,肅宗皆從其意。元載同輔國之妻元氏為同宗近族,又巧於趨炎附勢,因與輔國相善,被輔國擢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當了宰相,度支、轉運使如故。不久,肅宗病卒,李輔國又以擁立代宗即位之功,驟居中書令要職,掌握禁軍,控制朝政,代宗不能制,呼其為「尚父」。經輔國推薦,元載遷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集賢殿大學士,修國史。他善察代宗之色,揣摸皇帝之意,言詞乖巧,遂頗受代宗賞識。又加銀青光祿大夫,封許昌縣子。
李輔國的驕橫使代宗深為憂懼,亦引起宦官程元振的不滿。因之,代宗用元振之計,逐步限制李輔國的權力。六月,代宗突然罷李輔國天下元帥行軍司馬及閑廄等使職,命遷出禁中,居於宮外。隨即又罷其中書令職。十月,李輔國被暗殺,程元振起而代之。廣德元年(763)十月,吐蕃乘唐廷全力東顧,關中空虛之機大舉入侵,攻佔了長安。元載隨代宗逃往陝州(今河南陝縣)。是年底,代宗依靠魚朝恩除了專權的大宦官程元振。隨之魚朝恩又恃寵專權,引起朝廷內外的憤怨。在這期間,元載靜觀政局變化,耐心等待機會。他認為主管錢糧,事務繁瑣,將所任度支、轉運使職移交劉晏,提拔劉晏專管財政。又密結內侍董秀,探聽內宮的動靜,潛通密旨,因而所言皆符合代宗之意,得寵於帝。
魚朝恩驕橫跋扈,欺壓大臣,也威脅著代宗的權力。元載為了自己的地位和安全,伺機進行反擊。大曆四年(769)冬,元載權知門下省事,立即向代宗密奏魚朝恩圖謀不軌,要求剪除,代宗便委託元載「徐圖之」。元載調心腹、左散騎常侍崔昭任京兆尹,命將魚朝恩的不法行為隨時密報給代宗。同時,又以重金收買了魚朝恩的親將皇甫溫和周皓。皇甫溫時領兵駐屯陝州,周皓為魚朝恩的親隨射生將,二人隨時將魚朝恩的詭密行動和隱謀奧語報告皇帝。元載為了藉助皇甫溫的兵力,便調皇甫溫節度鳳翔,並故意將皇甫溫留在京師,未立即發遣,約定與周皓共誅魚朝恩。計議妥當,報告代宗,代宗叮囑元載說:「善圖之,勿反受禍」(《舊唐書》)。時值寒食節,代宗設宴禁中,宴罷,魚朝恩將準備返回軍營,皇帝有詔留朝恩人宮議事。魚朝恩乘小車人宮,代宗端坐等候,元載守候中書省。魚朝恩進見,代宗責備他有不軌意圖,朝恩不知是計,非常傲慢地爭辯。護衛魚朝恩的周皓指揮武士擒拿了魚朝恩,立即將其處死。
李國輔、魚朝恩相繼被除,元載的地位大大提高,成為代宗最重用的人。他掌管朝政,號令各司,安插親信,排除異己,培植個人勢力,依權貪財受賄。凡想求官入仕或加官晉級的人,皆要向元載之子或其主書送厚禮,造成拜門競進、賄賂公行的局面。他在京城建了大寧、安仁里兩座府第,豪華宏麗,百官無比。又在城南修建了別墅,凡數十所,規模宏大。家中歌妓成群,男僕女婢一百餘人,驕侈淫逸,揮霍無度。「又於近郊起亭榭,所至之處,帷帳什器,皆於宿設,儲不改供」。他的妻子亦恃勢欺壓吏民,聚斂資財,他的「兄弟各貯妓妾於室」,沉緬於酒色之中,橫行不法。
元載的恣意妄為,是李林甫、楊國忠之後,在肅、代兩朝的權臣中無與其比,他的貪財聚斂,雖李國輔、魚朝恩不及,在朝廷內外引起眾怒,代宗皇帝有所聞,曾告誡元載收斂,但他陽奉陰違。有已罷殿中侍御史李少良上疏奏陳元載惡跡,元載得知,枉加罪名將李少良等數人杖殺於公府。代宗聞報,於大曆十二年(777)三月,命左金吾大將軍吳湊收捕了元載,其黨羽中書主事卓英倩、李待榮,宦官、左衛將軍、知內侍省事董秀,其子元仲武、元季能同時收禁。命御史大夫、吏部尚書、兵部侍郎、禮部侍郎、諫議大夫、左散騎常侍等六官共同審訊。代宗下詔日:「……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元載,性頗奸回,跡非正直。寵待逾分,早踐均衡。亮弼之功,未能經邦成務;扶邪之志,常以罔上面欺。……納受贓私,貿鬻官秩。凶妻忍害,暴子侵牟,曾不提防,恣其凌虐。行僻辭矯,心狠貌恭,使沈柳之流,無因自達,賞罰差謬,罔不由茲。……宜賜自盡。……」元載及其妻並三子全逼令自殺,其女原已為尼,命收入掖庭,其黨徒多處死刑。
元載死後,家中積存搜刮來的「資貨不可勝計」,「名姝、異樂,禁中無者有之」。悉數抄沒入官,以其中鍾乳500兩分賜中書門下、御史台五品以上官員,尚書省四品以上官員。其兩座宅第,充作百司廨宇。元載一案,牽連受貶官員近百名,波及較大。
但元載是一個有學問的名士,文章寫得好,有文集10卷;又擅長書法,曾為弘揚佛教律宗書寫了懷素新疏40本。他在任期間,提拔任用的劉晏、楊炎、韓洄,皆是著名的理財名臣。這一點是構成這個肅代兩朝中樞特色的一個重要原因。早在廣德元年(763)十月,吐蕃攻佔長安之際,元載曾上表代宗,建議以河中府(今山西永濟縣)為中都,皇帝秋冬遷居,春天返回長安,以避西北部的蕃族侵襲。魚朝恩被殺後,他自作主張,命人在河中府營建,「以關輔、河東等十州戶稅入奉京師,創製精兵五萬,管在中都,以威四方,辭多開闔」。
大曆八年(773),吐蕃入侵邠寧一帶。元載當時曾就西北部邊防的防禦問題提出建議:「今國家西境極於潘源(在今甘肅平涼東涇水南岸),吐蕃防戍在摧沙堡(在今寧夏固原西北),而原州(今寧夏固原縣)界其間。原州當西塞之口,接隴山之固,草肥水甘,舊壘存焉。吐蕃比毀其垣墉,棄之不居。其西則監牧故地,皆有長濠巨塹,重複深固,原州雖旱霜,黍稷不藝,而有平涼附其東,獨耕一縣,可以足食。」他認為將京西軍隊調戍原州,全力修築原州城。將郭子儀大軍移屯涇州,守衛木門谷(在甘肅天水市西南)、木峽關(在寧夏固原西南)、隴山(在陝西隴縣、寶雞與甘肅清水縣,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之間,為關中西部屏障)三關,置鳴沙縣、豐安軍(治所在今寧夏中衛縣長流水鎮)為原州之翼,與北部的靈武,五城共為犄角,組成西北邊境防線,可保關輔安全。他並畫出地形圖,連書呈給皇帝。這本來是一個比較可取的建議,對於唐朝廷的安全是有利的。但曲於有將領反對,代宗遲疑未決。元載死後,此事遂寢。直到德宗朝楊炎為相,又重新提出築原州城的意見,但痛惜吐蕃已盡有河西。
八、白衣山人:鄴侯 李泌
李泌(722~789),字長源,京兆(今西安)人,唐朝大臣。天寶中,自嵩山上書論施政方略,深得玄宗賞識,令其待詔翰林,為東宮屬言。為楊國忠所忌,歸隱名山。安祿山叛亂,肅宗即位靈武,召他參謀軍事,又為幸臣李輔國等誣陷,復隱衡岳。代宗即位,召為翰林學士,又屢為權相元載、常袞排斥,出為外官。千百年來,李泌一直是南嶽衡山的一位傳奇人物,為儒家、佛家、道家所共同讚頌。
李泌恐怕是唐朝宰相中最具傳奇色彩的一個。之所以說他很傳奇,主要表現在以下。
首先,他是和神仙走得最近的宰相。他自幼研習佛道,對易經、老子很有研究。成年之後,遊歷道教名山,學習神仙不死之術。後來身為高官,亦不避諱大談神異之事。其子所著《鄴侯家書》更是對其事迹說得神乎其乎。
其二,他雖然精通黃老之術,但是在處事之中亦懂得儒家出世之道。以往的黃老專家或是玄學家針對政治大多無為而治,但是李泌不同,一旦為官,決不虛妄浮華,而是做了很多實事。肅宗時期他被李亨的倚為肱股;代宗即位後又成了天子之師;到了德宗朝,是名副其實的真宰相。安史之亂,李泌是首席謀臣。後來德宗以安西北庭賄賂於吐蕃,以期吐蕃出兵協助鎮壓朱泚,幸得李泌極力反對,安西北庭乃得全。張延賞改革吏治,正員多有裁撤,但是冗官並沒有解決,反而使得怨聲載道。李泌上台後馬上停止了這一政策,避免了人事局面的進一步惡化。由此可見,李泌絕非空談者而是實幹家。玄宗重道,他培養的一批黃老專家中,成為聞名的宰相者有三。其唯諾者如陳希烈;善聚斂者如元載;而可謂賢相者僅有李泌一人。
其三,李泌直至貞元三年才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至貞元五年卒,居相位僅僅兩年時間,但是他執掌實際的中樞事務在肅宗時期就開始了。肅宗想拜他為相,他不受;代宗專門請他出山做宰相,他也不接受,直到德宗時候才答應了。范文瀾稱「李泌也大概感到非任職不可,這時候確實只有李泌一人可以挽救危局。」
其四,李泌歷經四朝,受到的嫉妒誹謗無數,但最後還是得到善終。玄宗時候,他由於得罪楊國忠而被貶;肅宗時候,又不為崔圓、李輔國所容;代宗即位後,由於沒有接受首相元載的拉攏而被元載趕出了京城;元載死後,代宗以為可以重用李泌,沒想到有過不了權相常兗那一關。這種尷尬局面一直持續到後來的權臣楊炎、盧杞、張延賞死後或是失勢後。象劉晏、楊炎、盧杞都還只是一個人咬一個人,但是這足以致命。而李泌樹敵如此之多,但是還可以安然無恙,這絕對是一個奇蹟。能有這個奇蹟並不是說李泌很幸運,而是因為他這方面的「智慧」要高一些,知道什麼時候應該閃,要怎樣閃。
李泌是中唐史上突出的人物,他幾乎和郭子儀相終始,身經四朝——玄宗、肅宗、代宗和德宗,參與宮室大計,輔翼朝廷,運籌帷幄,對外策劃戰略,配合郭子儀等各個將領的步調,使其得致成功,也可以說是肅宗、代宗、德宗三朝天下的重要人物。只是因他一生愛好神仙佛道,被歷來以儒家出身、執筆寫歷史的大儒們主觀我見所摒棄,在一部中唐變亂史上,輕輕帶過,實在不太公平。
其實,古今歷史,誰又敢說它是絕對公平的呢?說到他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善於運用黃老撥亂反正之道的作為,實在是望之猶如神仙中人。李泌的處世態度十分機智,充分地表現了一位政治家、宗教家的高超智慧,四次歸隱,五次離京,隨時隨地牢記並顯示自己的布衣、道士的身份,以此來避害全身。
貞元三年(公元787年)六月他終於同意德宗的請求,出任宰相,可當時已經是六十七歲高齡。貞元四年(公元788年)三月,李泌便與世長辭。雖然執政的時間很短,可李泌在任期間卻做了許多意義重大的事,從而在相當程度上保證了貞元年間帝國總體形勢的和平與穩定。在貞元三年七月,命各道及州縣將正常的政府稅收之外所有的非法聚斂悉數革除,緩解民生困難。同月,下令邊防戍卒開荒屯田、自力更生,目的是解決軍費嚴重不足的問題。八月,向德宗勸諫,消除了李適對太子李誦的猜忌,成功化解了一場廢立風波。九月,力諫德宗,聯合回紇與南詔共同對抗吐蕃,減輕了帝國邊境線上的軍事壓力。貞元四年十一月,設置徐泗濠節度使(治所在徐州),以保障帝國的生命線、即江淮漕運不受平盧(李納轄區)等藩鎮的威脅。
總之,李泌在政治上是成功的,在多次危機中挽救了唐朝,也總能自保善終,當時人柳砒就說:「兩京復,泌謀居多,其功乃大於魯連、范蠡。」(《新唐書·李泌傳》)
九、元和中興名相:晉文忠公 裴度
裴度(765~839),字中立,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東北)人,唐代文學家、政治家。曾率兵討平淮西割據者吳元濟勢力,使唐朝一度出現中興局面。後又以擁立文宗有功,進位至中書令(宰相),封晉國公。
裴度貞元五年(789年)進士及第,登宏詞科,又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對策高第,授河陰縣尉。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累官至御史中丞。時憲宗在宰相李吉甫、武元衡的支持下,決心削平不受朝命的藩鎮。
淮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自李希烈以來,節度使均由軍中擁立,專制一方。這一年節度使吳少陽死,子吳元濟圖謀繼立,發兵侵擾鄰境,威脅朝廷。憲宗發兵征討。成德(今河北正定)節度使王承宗、淄青(今山東益都)節度使李師道與元濟勾結,派遣刺客刺死主張討伐的宰相武元衡,砍傷裴度。憲宗即命裴度代元衡為相,主持討叛軍事。
元和十二年(817年),討叛軍打了一次大敗仗,宰相李逢吉等以淮西屯兵四年,勞師弊賦,力主罷兵。裴度認為淮西是腹心之疾,必須掃除,且河北藩鎮正據此估計朝廷強弱,故不宜中止討伐,並自請督師。同年八月,裴度以宰相領淮西節度使、淮西宣慰招討處置使,赴前線,出發時,裴度慷慨誓道:「臣若賊滅,則朝天有期;賊在,則歸闕無日。」憲宗為之流淚。這時諸道兵都有宦官監軍,諸軍將事權不專,裴度奏准罷去監軍,加強了統一指揮。十月,名將李晟之子李訴雪夜破蔡州,行軍深入七十里,生擒元濟。李愬打下蔡州後,迎接裴度進城,拜謁道旁。李訴誠懇說:「蔡人頑悖,不識上下之尊,數十年矣,願公因而示之,使知朝廷之尊。」淮西既平,河北震懾,諸藩相繼歸順。貞元十四年,又平定淄青李師道。史稱「元和中興」。
「憲宗朝,則有杜邠公(黃裳)之器量,鄭少保(餘慶)之清儉,鄭武陽(絪)之精粹,李安邑(吉甫)之智計,裴中書(垍)之秉持,李僕射(絳)之強貞,韋河南(貫之)之堅正,裴晉公(度)之宏達,亦各行其志也。」這段話是來自於李肇的《唐國史補》。憲宗元和年間是李肇的當代,所以這段話可以大體反映當時輿論對元和諸相的評價。
裴度以功業著稱,在文學上也有成就。他認為「文之異,在氣格之高下,思致之淺深,不在磔裂章句,隳廢聲韻」,主張「不詭其詞而詞自麗,不異其理而理自新」(《寄李翱書》)。這對於當時古文寫作上追求奇詭的傾向,具有補偏救弊的意義。他對韓愈的才能是讚賞的,但不贊成韓愈「以文為戲」,寫那些嘲諷性的雜文。晚年留守東都,築綠野堂,與白居易、劉禹錫等名士唱酬甚密。方回說:「裴晉公度累朝元老,於功名之際盛矣,而詩人出其門尤盛。」(《瀛奎律髓》)他對文士多所提掖,時人莫不敬重。
憲宗以後,裴度又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在當時有「勛高中夏,聲播外夷」的盛名和地位,但由於宦官當道,其雖有「將相全才」而不能為天子所用。裴度為將相20餘年,薦引過李德裕、李宗閔、韓愈等名土,重用過李光顏、李朔等名將,還保護過劉禹錫等,但從不薦引無才的親友為官。敬宗、文宗二朝,裴度歷任淮南等四道的節度使,其間雖曾短期入相,亦遭到李逢吉等排擠,不能久任。開成三年(838)冬,因病乞還東都,翌年去世。裴度死後,追贈太傅,謚文忠。宣宗大中年間,配享憲宗廟廷。
元和宰相中活到文宗朝的不少,像李絳、王涯、李逢吉、裴度均是。李絳元和以後再也沒有做過宰相,一代名臣,可謂無用武之地,最後還冤死於劍南;王涯積怨眾多,身死甘露之變,中外稱快;李逢吉是一大奸臣,遺臭萬年;只有裴度一人善始善終,名動華夷,風度傳於古今。關於裴度風度的野史記載很多,他的處變不驚、神觀邁爽,操守堅正不僅直接影響了大唐的下一位名相李德裕,而且成為宋代宰臣效仿的榜樣。
十、中晚唐大政治家:衛國公 李德裕
李德裕(787~850年1月26日),唐後期宰相,著名政治家。字文饒,趙郡(今河北趙縣)人。祖棲筠,唐代宗時御史大夫;父李吉甫,唐憲宗時名相。德裕少好學,精通《漢書》及《左氏春秋》,善為文。
元和十五年(820)穆宗即位,德裕以監察御史充翰林學士。歷穆、敬、文、武四朝(821~846),他外任浙西、鄭滑、劍南西川、淮南等鎮觀察使、節度使;還朝,歷任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兵部侍郎、兵部尚書、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加官至太尉,封衛國公。在著名的牛李黨爭中,他是李黨的領袖(關於「牛李黨爭」,歷代學者見解不一,此暫不提)。政治上李德裕主張強化朝廷威權,維護統一;主張抑制不服從朝命的藩鎮,反對姑息;主張整頓吏治,反對虛浮和朋黨結交;重視門第,反對進士浮華。
長慶、寶曆年間,在浙西(今江蘇鎮江)觀察使任上,他廢除境內祀典以外的祠廟一千零十所,私邑山房一千四百六十,諫止敬宗要浙西進奉銀器和繚綾。文宗大和四年(830),他任劍南西川節度使;五年,吐蕃將領悉怛謀以維州(今四川汶川西北)歸附,德裕派兵接管。但宰相牛僧孺卻勸文宗下詔把悉怛謀等送還吐蕃,於是唐兵退出維州。這件事激化了以後的牛李黨爭。
會昌間,德裕為相,深得唐武宗李炎信任。這時回鶻被黠戛斯所破,部落南移。武宗採納德裕意見,發糧賑濟回鶻,同時又嚴加備御。會昌三年,回鶻烏介可汗大掠雲朔北邊(今山西北部及內蒙古境),德裕命河東(今山西太原西南)節度使劉沔與幽州(今北京)節度使張仲武協力招撫。劉沔部將石雄率騎夜襲烏介牙帳,烏介遁走,唐軍取得重大勝利。同年,澤潞(今山西長治)節度使劉從諫卒,侄劉稹擅稱留後,意圖繼位。德裕力主討伐,武宗支持他,組織諸鎮軍隊進擊;同時讓德裕起草詔書給成德(今河北正定)、魏博(今河北大名北)二鎮,說明朝廷對河北的政策不變,允許子孫世襲,兩鎮遂奉命出兵助攻劉穆。經過一年的戰鬥,澤潞平定。在這次戰役中,德裕從流配軍人中提拔起來的石雄為澤潞西面招討,首破劉稹軍。
武宗尊信道教,鑒於佛教長期盛行、寺院經濟惡性膨脹,嚴重影響國家的課役徵發,會昌五年決定廢佛。早在浙西觀察使任上,李德裕就奏請制止徐州出賣度牒,以免減損州縣戶口。這時,他從這一角度支持武宗廢佛行動。擁立武宗的仇士良在文宗朝十分專橫跋扈,會昌三年德裕掌權時,迫仇士良致仕而卒。宦官權力有所削弱。
李德裕是個有作為的宰相,在唐武宗會昌年間執政六年,成就了大唐帝國爆發最後之生機氣象的「會昌中興」。會昌六年,武宗死,宦官擁立武宗叔光王怡,是為宣宗。宣宗即位,德裕罷相為東都留守,牛黨白敏中、崔鉉等為相。不久,德裕又被貶為潮州司馬,再貶崖州(今海南島瓊山東南)司戶。
李德裕愛才,常提拔那些出身貧寒的人讓其入仕。在他被貶到南荒之地後,這些貧苦的書生為之悲痛,並作詩來描述他們的心情:「八百孤寒齊下淚,一時南望李崖州。」李德裕在崖州任期,著書立說,獎善嫉惡,備受海南人民敬仰,生前代表作有著有《會昌一品集》、《次柳氏舊聞》,今存。又著有《文武兩朝獻替記》、《會昌伐叛記》、《大和辯謗略》等,均佚。
大中三年(公元八四九年)十二月十日(850年1月26日)卒於貶所,終年63歲;十年後,牛黨新貴們盡數罷相,朝廷追封其為太子少保、衛國公,贈尚書左僕射。與他同時代的李商隱稱他為「成萬古之良相,為一代之高士」。近代梁啟超把他與管仲、商鞅、諸葛亮、王安石、張居正並列,稱他是中國古代六大政治家之一。
候補:
貞觀之治名相:鄭文貞公 魏徵(580~643)、
貞觀之治名相:高唐忠公 馬周(601~648)、
笑裡藏刀:河間公 李義府(614~666)、
復辟李唐:漢陽文貞王 張柬之(625~706)、
開元盛世名相:廣平文貞公 宋璟(663~737)、
開元盛世名相:始興文獻公 張九齡(678~740)、
理財大家:彭城公 劉晏(715~780)、
清正浩氣:吳宣公 陸贄(754~805)、
大中宰相:太原丑公 白敏中(792~863)、
晚唐名相:滎陽文昭公 鄭畋(824~883)。
推薦閱讀:
※盤點選美出道的十大貌美如花女星(圖)
※好老公十大標準出爐!中了四個以上,就是嫁對人了
※2017十大奇葩襲警事件,阻礙民警執法後果很嚴重!
※香港80年代最拉風十大天王天后巨星(圖)
※長壽老人的十大飲食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