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道與人道
修行從忘我到無我,那就是禪心的浮現。從心所欲,自然恬淡是人生之真味。怡然自得者心自安,靜心者方能悟禪,平靜的心使人永遠理智平和,智慧來自空與靜的好心態。寧靜和諧:生活的最高境界。得意須淡然,真君子胸懷;失意要泰然,方是大丈夫風度。然而生活中有多少人則是: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
生活中有太多的誘惑,於是有人執迷不悟;人生實在沉重,於是有人潛心參悟;生命只有一次,於是所有的人都無比珍惜。 自從有了文明以來,人類就一直不停地認識生令,不停地創造生活,不停地思考人生。千百年來,人類歷史曾先後出現了無數種人生觀和生活觀。然而,影響深遠的卻為數不多。在歷史風雲的跌宕起伏中,在芸芸眾生的損毀頌敬中,禪是為數不多的人生觀與生活觀中的一種妙趣空靈、意境幽遠的生命智慧。
禪之道,傳承至今,日漸光大。越來越多期望返樸歸真的現代人,紛紛投入禪學禪道的領悟之中,尋覓著生命的真諦,尋求著生活的智慧,尋找著人生的答案。
禪之道,與其說是一種信仰,莫若說是一種遠離塵囂、淡泊寧靜的人生態度。 禪之本意,原為「棄惡」、「靜慮」、「思維修」、「功德林」等,即是佛的意思,是修鍊佛學的一種方法。由達摩傳至我國後,形成了佛學的一個派宗,並代表了一種內心的思悟,一種生命的境界。世人通稱為「禪道」。現代禪學,對禪的理解和詮釋更加生活化、人性化:禪是自然而真實的生活,小到人心深處,大到萬物萬象。禪是每個人的精神世界,是宇宙與人的結合總體。 禪並不神秘,因為禪早已融入到你我的生活之中。參悟禪道也並不複雜,因為修禪與做人同源、同理、同道,都需要把心田清掃乾淨,都需要破除心魔的誘惑,都應當不失仁善本性,不做世俗的奴隸,以超然自在的心態,迎接每一天的新生。 禪道用於人生,具有三大功能: ——凈化人心,讓我們接納自我,肯定自我; ——教化人性,讓我們超脫慾念,隨緣來去; ——開化人生,讓我們靜心立世,慧心處世。 一個熱愛生活、熱愛人生、熱愛生命的人,內省凈心之後就會與禪結成慧緣,超然物外之後就會覺而徹悟,升華自己的生命,達到人生的快樂境界。 本書是在深刻領會禪學精義,拜讀佛教思想的基礎上,對古今傳承的禪的故事、禪的思悟、禪的智慧,進行了深入的發掘,擷取其中對現代人生頗具開悟與啟迪的哲理名言與精思妙論,與實際生活融匯貫通有機結合,加以濃縮概括和精要點評,使讀者閱讀後產生一種情感的共鳴和心靈的觸動,從而為自己的未來人生做出積極有益的選擇。全書共分十四章,以活潑生動的體裁,對禪道做了簡要的概述,以發人深思的議論,對人生的軌跡做了精要的評析。
禪道之博大,遠非一部書所能包容。人生之豐富,也絕不是一部書所能涵蓋。但如果我們的心靈已同荒漠,那麼本書就如同甘泉,讓你覺醒,重新走向生命的綠洲;如果我們的人生煩惱太多,那麼本書就如同清風,讓你自我解脫和精神振奮。 禪的哲理就是人生的教科書,值得你我去探求尋索。禪的智慧就是生命的導引師,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本應得到的自在與快樂、幸福與祥和。
日常的生活中。處處顯露著大道;最平凡的人生,蘊含著純真的意趣。
禪其實最貼近大眾、最人性化。我們心中那種返於自然、獲得平凡恬淡的平常心,這就是禪心。 禪心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人生哲理:平和的人生,才能使人活得自在。勞動也好,休憩也好,都能入佛入禪。若總是被物慾所牽,被名利所誘,那麼,勞動不是勞動,休憩不是休憩,就會墮於人世苦境。 很多美食家,在嘗盡山珍海味之後,反倒思念起青菜、白豆腐的清淡滋味來。原因是他們於咀嚼清淡中悟出,原來「淡」才是人間永恆的真味。 淡與濃是相對的。這就像人們喜愛並熟悉的雨花石,那些原本極普通的山石,由於經年被沖刷磨礪,外形漸至圓潤,色彩漸至淡然。將它們浸放在水裡,一顆顆便像白玉般晶瑩剔透,還隱隱呈現出淡淡的七彩色;而一拿出水面,就頓時失去了剔透的光澤。將這些普通的石頭放入盛滿水的杯中,宛如澄澈的夜明珠一般,煞是好看。若不小心滴入了幾滴顏色,瞬間,再也看不到那可愛的石頭了。由此使人頓悟,淡才能見真,濃往往失真。雨花石就像是人的真我本性,水清才會現石,心凈才會見性。水要清澈才是好水,心要淡泊才是好心。似諸葛孔明那樣,「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高風亮節,才能活出人生的真味,才會贏得千秋萬世的景仰。淡泊、寧靜,永遠是聖者的情操,永遠是生活的真諦。
禪的智慧告訴我們:「得意須淡然」。這就是要有平常心,惟恐得意而忘形,變得驕恣跋扈、不可一世。我們如果能經常用「智慧的水」來稀釋「得意的情」,就更能夠贏得生活的樂趣與別人的尊敬。 金利來領帶大王曾憲梓先生非常富有,但他若無要事,每天堅持去公司上班,用餐時刻,則吃著和普通員工一樣的飯菜。雖然有詩人說:「人生得意須盡歡」,但他卻是人生得意知惜福,生活雖清淡一點,但他卻樂在其中,這實在是「得意,淡然處之」的情懷。 得意須淡然,而失意則須泰然。這也是要求有平常心。泰然就是坦然處之的意思,心裡了無牽掛。人生就像是波浪,起起伏伏在所難免,台灣諺語說:「有時星光,有時月明。」你可以注意觀察,農曆初一前後,只要是夜空無雲,必定星光燦爛;而十五前後,則換月亮當令。星星與月亮往往是各擅其場的。人生有起有落、有明有晦,也是非常自然的現象。人,一時跌倒並不足畏,失意中的檢省往往就是爾後東山再起的動力,所以哲人說「失敗為成功之母」,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然而有些人在遭逢失敗時,就「破罐子破摔」,選擇以酒精、毒品來麻醉自己,以種種危險的方式來毀滅自己,這是駝鳥的心態,當酒醒葯退之後,問題還是依然存在著,還是要面對明天的生活。所以,一個人失意時,心理建設變得格外的重要。 樂聖貝多芬,小時候就遭學校放棄,他的母親噙著淚水帶著他回家親自教他。童年的日子很苦,他終身未娶,晚年又耳聾,一生是艱困與寂寞的結合。然而他卻在孤寂的日子裡,譜出了令人感動的偉大樂章來。世界帶給他痛苦,他卻創造快樂給這個苛待他的世界。 貝多芬從小就飽嘗了失意之苦,然而他並不氣餒,反而積極向上,成為舉世欽敬的大音樂家。 比起貝多芬坎坷的身世,我們哪一個不是幸福中人?我們有失志、悲觀的權利嗎?
人生之禪:
人生貴在於恬淡中品味,於自然中享受。花開任它開,雲散任它散。須知,得意時能夠淡然處之,是真君子的胸懷;而失意時能夠泰然處之,則是大丈夫的風度。所以,人生無論苦與樂,無論成與敗。都應保持一顆平常心。 無心:進德修道的自在之心 在禪看來,因為有了心,就有了不安與煩惱,看到的就會是生滅不停的世界。無心,則虛空常寂,那便是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唯有無心,才知道「佛今在何處」。 在禪宗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元安禮拜夾山禪師,後來繼承了夾山的衣缽,在洛浦揚禪。有學生問元安:「有人說,供養百千諸佛,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不知諸佛有什麼過錯,無心道人又有什麼功德?」元安說:「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 因為有了佛,人們忙忙碌碌,周旋奔波、四處求佛,反倒忘了自己的本性、自己的家門。 六祖說:「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塵勞是魚鱉。」而迷悟的根源是心,如果無心,還有什麼惡龍魚鱉來糾纏你呢! 「無心」境界在禪理中至關重要,若將其內化到現實世界中,則要求我們在修養自己的品德時,必須具備一顆平靜無欲的心。否則,一旦對名利產生貪慕心理,就會為無止境的慾望困擾。當一個人擔當經世濟民的大任時,更要有淡泊的心志,如若不然,便將陷身於危難。 佛光禪師說得好:修行悟道,當懷木石之心,無感情,無知覺,不為外物所動。「進德修道」就是修行以悟道。木石毫無感情、知覺,修行時心志如果像木石般,不為外物所動搖,就能參悟正道。假使對世俗的名利所左右,就會墮入貪得無厭的「欲境」,也就是佛家所謂「三界」之一的「欲界」,上自六欲天,下至地獄,是凡夫生死往來的世界。「濟世經邦」與「經國濟民」同義,「雲水的趣味」則是指如雲遊四海的僧侶般出塵的心志。尤其是擔任領導工作的主政者,若能擁有高潔的操守,就可恩澤萬民。
一個人,如果不能達到佛家所謂「無心」的境地,就無法達到大公無私的境界。「仁政」、「王道」是古聖先賢所標榜的理想,目的是要使萬物各得其所。儒家一意推行這種善政,但從佛、道的立場來說,「無心」才是首要的條件。 風吹過稀疏的竹林,會發出沙沙的聲響,等風過去以後,竹林支恢復了寧靜;雁鳥掠過平靜的湖面時,湖水會映出它的身影,然而,一等它遠去,影子就消失了。 君子的心,也要像竹林、湖水一般。當事情發生時,固然要想辦法處理,一旦事情過去,心就要恢復沉靜,不留半點痕迹。普通人在事情來臨前多半已受到影響,時而興奮,時而不安,因而喪失了內心的寧靜,甚至事過境遷,心還無法平靜下來。推薦閱讀:
※什麼是人道?
※如何反駁「為了研發治癒不治之症的藥物而犧牲少數生命是值得的」?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好殘忍?
※在人類發現艾滋病以後為什麼沒有人提出對艾滋病攜帶者人群進行強制隔離防護來阻止艾滋病的繼續傳播?
※人道天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