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蕭何、韓信:劉邦重用文士終得天下(1)
劉邦
一
這是一個國人幾乎人人耳熟能詳的故事: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仲夏五月,劉邦在洛陽南宮大擺酒宴,歡慶滅項羽、建大漢的勝利。觥籌交錯之際,劉邦起身舉杯,一改平時的粗魯隨意,以難得一見的鄭重莊嚴,且帶幾分文雅地說道:「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史記·高祖本紀》)
此時距漢軍垓下滅項羽僅五個月,距劉邦氾水北岸稱帝僅三個月,漢朝百官群臣正沉浸在勝利的巨大喜悅之中,卻也頗感驚詫困惑:明明是一場實力極其懸殊的爭鬥,咋個結局竟全然相反?原本正氣凜然且強大得無與倫比,戰無不勝的天下霸主,咋個轉眼間就一敗塗地,不僅丟了愛姬丟了天下,還落得個死無全屍的結局?而原本流里流氣又兵少勢單,每戰必敗的被貶小侯,咋個驚魂甫定就獨攬乾坤,江山美人要啥有啥?
劉邦的討論題目一出,群臣各抒己見,大殿中立馬人聲哄然。亂嚷嚷一陣後,都武侯高起、信平侯王陵同時起身,代表群臣正式回答劉邦的提問:「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這正是在場群臣的共識。四年前,漢中拜將壇上,韓信就是用這樣的對比打消了劉邦內心的深度自卑,鼓舞了他發兵東向與項羽爭天下的鬥志。這幾年,劉邦也正是按照韓信的建議,「與天下同利」,拿官位和封地調動起諸將的積極性,從而以弱勝強,做了至尊。
然而,劉邦卻不同意這種觀點。他對高起和王陵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鑲,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劉邦將自己與項羽的得失之因歸結為能不能用人才,更明確地將自己取天下的奧秘歸結為用了張良、蕭何和韓信這三個人傑。王陵、高起講利益驅動,劉邦講人才作用,都有一定道理,都符合當時的客觀實際。但劉邦既是皇帝,站得似乎也更高一點,所以「三傑」之說從此就成了漢之所以得天下的定論,更成了後世歷代統治者紛紛效法,眾多史家反覆稱頌的名論。
推薦閱讀:
※謀聖張良
※歷史解密:韓信將死,張良不救韓信的五點理由
※張良為西漢王朝做出了什麼貢獻?
※楊建平丨張良,關鍵時刻屢建奇功的蓋世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