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星闖地球》其實並沒有擴大東方的喜劇版圖,反而是種損傷

 

東方衛視的喜劇標籤,其實隨著《笑傲江湖》、《歡樂喜劇人》的多季播出,效果已經非常明顯。另外還有今年第四季度的《今夜百樂門》的加入,不僅將東方的喜劇陣地從周日延伸到了周六,也成功填補了喜劇綜藝在類型上的空白。

 

但是,標籤的建立並不是靠作品的堆砌,而是靠節目品牌的深耕。比如已經開播了兩期的《笑星闖地球》,冷眼君就認為,這檔節目其實並沒有起到幫助東方擴大喜劇版圖的作用,反而由於內容的不紮實,對平台的喜劇標籤產生了一定的損傷。

 

也許是因為當下喜劇綜藝的火熱,是近期周末的收視大戶,也可能是寄希望於用數量去對抗友台的競爭,但是如果用一個沒怎麼準備好的節目去對抗,顯然不太明智。

 

要說《笑星闖地球》有什麼問題,相信看過節目的人應該都有明顯的感受,冷眼君也就大概來說一說。

首先說節目的編劇和作品,這可能是觀眾最關心的,喜劇綜藝嘛,作品好不好笑最關鍵。可是從前兩期的大部分作品來看,似乎很難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出現。

 

冷眼君認為這可能不是這一檔節目存在的問題,是當下大量消耗喜劇人才和喜劇編劇所致。所以《笑星闖地球》在最核心的作品層面就弱了很多,以至於再加任何故事包裝、環節任務,都有些力不從心。

 

下面我們再來看這個節目的模式,不難發現,核心是地球人隊和笑星人隊之間的對抗,兩隊的隊長分別是王自健和大張偉。每期通過隊長挑選隊員上台競演,與對手PK,最終靠現場300名觀眾的投票決定勝負。

 

這裡面有幾個問題:

 

1、為什麼要對抗?這種並沒有什麼邏輯可言的對抗,似乎並不能引發觀眾的好奇。尤其最後對輸者的懲罰居然那麼無厘頭,感覺賽制虎頭蛇尾。

2、喜劇作品1VS1的對抗感其實並沒有出來,因為觀眾投票是在整場結束之後。

3、每期兩輪或三輪對抗之間的銜接,完全靠大張偉和王自健的備采完成,先不說兩人的這種採訪有多假,就這種生造出來的對抗邏輯有什麼看頭?

除了兩隊對抗之外,用作品帶話題可能是這個節目最大的特色了,比如在前兩期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話題,同時也是喜劇作品的名字。

 

《愛情真的需要套路嗎》、《堵車你開心嗎》、《租房一定過不好嗎》

《結婚要門當戶對嗎》、《熱門IP劇你追了嗎》、《「越」光寶盒》、《別靠出位上頭條》、《你敢當吃貨嗎》

 

可是你會發現一個很尷尬的現象,那就是一個隊派出一組競演演員,同時也就帶出了一個話題,但另一隊則用完全不同的一個新話題來應戰,請問,這怎麼比?而就同一個話題進行對抗的也只出現了一次,那就是第一期中有關「堵車」的話題,還算符合節目最初的一個對抗邏輯,同一個話題,不同的作品角度(但是這裡面也有BUG,後面會說到)。

 

其實冷眼君倒是覺得,喜劇綜藝本身就挺難做的了,還要賦予這麼多社會性話題,本來就是周末一看一樂的節目類型,附加的意義太多,讓看喜劇節目的觀眾也多少有些累吧。

 

我們再來看看每期那尷尬的嘉賓,第一期是宋小寶,第二期是蔡少芬。反正冷眼君到現在也沒能搞懂這兩位的作用是什麼,好歹第二期蔡少芬還參演了一個節目,而宋小寶整期簡直就是VVip觀眾。不過,蔡少芬這期全程還在玩娘娘普通話的梗也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最後再來說說剪輯的部分。可能這是硬傷最多的一個環節了,因為你會發現,前兩期節目中的喜劇作品,是混剪的。準確的說,是多期混剪。

 

可能這是很多綜藝節目剪輯的慣用手法,可是在這個模式之下,你把作品混剪,這就讓本來就沒什麼意義的兩隊對抗,變得更假了。也就是說,你把第二期的作品挪到了第一期播出,然後參與第一期的觀眾投票,逗呢?

可能也是後期不注意,暴露了。比如在第二期最後一個作品《你敢當吃貨嗎》演完之後,畫面右下角還是第一期的嘉賓宋小寶。如果你是海選邏輯,這麼剪沒問題,但是有著明顯的對抗投票,這麼剪就不合適了吧。

 

還有一個剪輯上的細節,就是冷眼君之前提到的第一期中那個「堵車」的話題。可能從播出來看,這是同一話題下的不同作品對抗,但是應該也是靠混剪造出來的對抗,而這也就暴露出了邏輯上的問題。

 

首先是大張偉的笑星人隊派出了馬騰翔表演脫口秀《堵車你開心嗎》,可是之後接的王自健備采內容,感覺是由他拋出的這個話題,可是剛才對方隊已經有表演了啊。

 

所以說到這裡,《笑星闖地球》是一檔沒太想好的喜劇綜藝,雖然不太知道這檔節目的準備周期有多長,但相信一定是倉促的。內容不紮實,對平台標籤反而有損傷。

 

 


推薦閱讀:

喜劇綜藝都很像,是抄襲還是泄密?《喜劇總動員》前員工賠償老東家500萬(16.12.8)
為什麼喜劇《絕世高手》的票房不高?
HBO這部美劇告訴我們,難以伺候的其實是你的孤獨與焦慮
這三部德國片真狠,足足讓我笑到嘴抽筋!
一個女喜劇編劇的自白——人生不快樂還能幹什麼

TAG:地球 | 喜劇 | 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