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中國古代曆法(收藏版)

1.「年」屬地,「歲」屬天

古人通過對日月的觀察,制定出來一天與一月,以晝夜交替的周期為一天,稱為日;以月相變化的周期為一月,稱為朔望月。月球運行的軌道,名曰白道,白道與黃道同為天體上之兩大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繞地球一周,出沒於黃道者兩次,歷二十七日七小時四十三分十一秒半,為月球公轉一周年所需之時間,謂之「恆星月」。而當月球繞地球之時,地球因公轉而位置亦有變動,即前進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故月球自合朔,全繞地球一周,復至合朔,實需二十九日十二時四十四分二秒八,謂之「朔望月」,習俗所謂一月,即指朔望月而言。

「年」的本意是指以穀物成熟的周期為一年,《說文解字》:「年者,熟谷也。」穀物的種植過程是秋後播種,冬季封藏,春季生苗,夏季成長,秋季結果而成熟。「年」的概念是指在地上穀物的生長收藏的過程。「歲」是指歲星,也就是木星,五行星之一,古人以二十八星宿為背景,將天赤道分為十二次,由於木星每年行一次,也稱為十二星次,每一星次稱為一歲。「歲」是因木星在天空中走行長度而定。由此看來「年」與「歲」從時間來看都是指一年,但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天上,有天地陰陽的不同。另外「年」也是指陰曆的從去年初一到今年初一,「歲」是指回歸年,365 天,回歸年是指太陽光線兩次照在同一點的時間,古人是通過對華表的日影長度觀察,而兩次出現同一長度來規定的。

2.陰曆與陽曆

由於月亮的朔望周期比較容易確定,所以基本上所有古老的國家像埃及、巴比倫、印度、羅馬以及我國,最開始都是使用陰曆紀年的。陰曆是將月亮的「朔望月」定為一個月,「朔望月」的周期是29天半,由於有半天,因此將其分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2個月為一年。這樣算來一年是354天或者355天,而太陽的

回歸年是365 天,比陰曆年多了11天,過10年就多了110天,陰曆年的六月就有可能下雪,而十二月可能是酷暑天,如此多變的月份和四季很難相配,這樣對農業耕種帶來了很多不便。因此要想辦法將兩者統一起來,西方國家乾脆就放棄了陰曆紀年,改用陽曆紀年,而我國所採取的是陰陽合曆。

所謂陽曆又稱太陽曆、公曆,它是國際通用的。陽曆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時間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時48分46秒。平年只計365天這個整數,不計尾數;一年分做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4年的尾數積累起來共1天光景,加在第4年的二月里,這一年叫做閏年。所以閏年的二月有29天。陽曆的月與「朔望月」無關,這就是陽曆與陰曆的不同。

3.中國古代曆法是陰陽合曆

陰陽合曆的方法是指找出陽曆年的日數和陰曆的月的日數兩者之間的最小公倍數,這就是我國古代顓頊歷的十九年七閏的辦法。因為陰曆的235個月的日數等於19個陽曆年的日數。據日本天文學家考證,十九年七閏的辦法是我國春秋時代已經應用的。我們古代從早的顓頊歷以及漢朝太初曆、四分曆都是依照此法安排的。

地球繞太陽1周,即月球繞地球12 ,1年內之月數不能有奇零,故1年12個月,僅354天,與回歸年相比較,少了11天,積至3年,則少33天,故每3年須置1閏月,還少3~4天,平均計算,每19年須置7閏月。以有節無氣之月為「閏月」,有閏月之年為「閏年」,閏年有13個月,平年則12個月。

但這一安排雖可以調和陰陽曆,不至於冬夏倒置,但平年354天,閏年384天,一年中節氣仍然可以相差一個月,對於農業操作安排上仍然不夠精密,所以到了戰國末年又建立二十四節氣,和陰曆相輔而行。到了東漢時代又發現一節一氣尚有15天多的間隔,才又創立一年七十二候。

4.為什麼農曆新年每年都不同

這裡面首先要弄明白一個問題,如何把陰曆和陽曆相搭配起來呢?這個法則和「月建」是一致的,月建與時令的關係是: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7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10月建亥,11月建子,12月建丑。而子月一陽生,一陽生在陰極,陰極之日即為冬至,冬至一陽生,因此11月建子,就是把農曆的11月作為一陽生的月份,為子,所謂子是一陽初生的時候,也就是四季當中的冬至要放在農曆的11月。這樣陰曆和二十四節氣的關係就可以相對固定下來了。

定農曆日曆中月份名稱的根據,則是由「中氣」來決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為二月;以含「穀雨」的月份為三月;以含「小滿」的月份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為六月;以含「處暑」的月份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為十一月;以含「大雪」的月份為十二月(沒有包含中氣的月份作為上月的閏月)。

中國的曆法是陰陽合曆,一年為365.2425天,分為12段,每段30.4371天,為陽曆一個月。陽曆每月有一個節氣,一個中氣,分別發生在每月的7日和22日前後。陰曆每月為29.5306天。每年陰曆比陽曆短少10.8113天。短少的天數需要根據陽曆調整,把少了的天數加起來作為閏月。正常的月份里,每月應該有一個節氣,一個中氣。由於陰曆每月比陽曆每月幾乎少了一天,每積累30個月左右,就會出現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被定為閏月,附屬於前一個月。而二十四節氣在陽曆中日期是基本固定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5.二十四節氣是陽曆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先人制定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中國古代曆法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與月亮的運行規律制定的,原因是由於當時中國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運作需要按照四時的生長收藏的規律來進行,四時就是四季,四季是由於太陽與地球形成的角度不同形成的,而單純四季還不夠完整反映季節的變化,所以制定了一個能夠比較完整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節氣的日期在陽曆中是相對固定的,如立春總是在陽曆的2月3日至5日之間。但在農曆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農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現在的農曆既不是陰曆也不是陽曆,而是陰曆與陽曆結合的一種陰陽曆。但二十四節氣是按照太陽的運行規律來劃分的,因此是陽曆。

中國人對四季的認識和美國有區別,中國人把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作為四季的中點,而美國人是把他們視為四季的起點。兩者所表達的意思有所不同,作為中點是因為冬至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夏至白天最長,夜晚最短;春分、秋分晝夜時間相同。所以古人將白天最長的夏天稱為陽極、陽至,而把夜晚最長的冬天稱為陰極、陰至,把陰陽相等的春分、秋分稱為等分,意義就在於此。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如下:古時將節氣稱為「氣」,每月有兩個氣:前一個氣叫「節氣」,後一個氣叫「中氣」。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驚蟄、春分

三月:清明、穀雨

四月:立夏、小滿

五月:芒種、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處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名稱都有其特定的含義: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稱「四立」,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節的開始,從氣候上說,一般還在上一季節,如立春黃河流域仍在隆冬。

夏至、冬至——合稱「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極致。「至」意為極、最。夏至一般是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冬至是12月22日。夏至雨連連,冬至雪紛紛。

春分、秋分——合稱「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公曆每年的2月18日前後為雨水。

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曆的3月5日左右為驚蟄。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另有清淡明智之意。公曆每年大約4月5日為清明。

穀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穀類作物的生長。公曆每年4月20日前後為穀雨。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子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大約每年公曆5月21日這天為小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芒種火燒天。

小暑、大暑、處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還未達最熱,大暑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暑天即將結束的日子。它們分別處在每年公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曆的9月7日前後是白露。

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開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曆11月22日,大雪則是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氣進一步變冷,小寒還未達到最冷,大寒為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公曆1月5日和該月的20日左右為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黃帝內經》當中沒有二十四節氣的概念,而是根據夏曆分為正月、二月、三月等12個月,分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本文摘自《闖關記我的《黃帝內經》覺悟之旅》

尊重版權,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朱燕中


推薦閱讀:

生辰八字 屬相與曆法 干支歷
藏曆節氣的劃分
為什麼會上13個月的班,秒懂東西方曆法
我們當前處於元會運世的什麼階段

TAG:中國 | 收藏 | 曆法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