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禮記》講義

《禮記》講義

2014-10-20 143次閱讀

 

 

中國文化以儒學為主流,而儒學又以孔子為宗,其思想的出發以「禮」為基準,來實行「仁」。「禮」的觀念深植中國人的心中,成為世人的行為規範,很多的生活細節都離不開禮節。

 

一、《禮記》背景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這裡正說明了時代的變化,禮也跟著有所損益。社會是隨時在變動的,時代的改變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都會有所影響,尤其以政治的變動對禮的影響最為明顯可見。

孔子正當周室衰微之際,雖然他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而嚮往之,但如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禮作為,卻不可否認的反映了當時禮制的崩壞了。春秋之際周室雖然衰微,仍為天下所宗,但戰國之後,其地位每下愈況。與政治社會結合的禮也因為社會的動盪而漸趨式微。顧炎武《日知錄》云:

如春秋時猶尊禮重信,而七國則絕不言禮與信矣;春秋時猶宗周王,而七國則絕不言王矣;春秋時猶言祭祀,重聘享,而七國則無一言及之矣;春秋時猶宴會賦詩,而七國則不聞矣;春秋時猶有赴告策書,而七國則無有矣。邦無定交,士無定主,此者變於一百三十三年間,史之闕文,而後人可以意推者也。

由此可見從《左傳》絕筆到六國稱王的一百三十三年之間,政治社會上的不安已經使周代禮制蕩然無存,史家也因此停筆。上層社會既然已經沒有遵循禮制,加之戰亂頻仍,又如何要求人民百姓依禮而行呢?

至秦有天下,悉納六國禮儀,采擇其善,雖不合聖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濟濟,依古以來。至於高祖,光有四海,叔孫通頗有所增益減損,大抵皆襲秦故。

在儒家的思想裡,所謂的「經」,是一種經典,是一種典範,是一種可以成為人們行為準則的指導原則,所以,儒家所謂的「六經」,無不是儒家引為人生指導原則之書。六經之名,最早見於莊子天運篇:「孔子位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幾本書,幾乎個個可以冠上「經」之名。說到禮,就不能不提起三本重要的經書:周禮、儀禮、禮記。分別敘述如下:

1.周禮:原名周官,記載的是周朝的官制,並非真正的禮文,但為什麼可以擔個「禮」名?那是因為古代對於禮字的解釋涵義甚廣,即使典章制度規範等,也都可以稱為禮,所以崇古的王莽篡漢之後,把周官改為周禮,大家也覺得並無不妥,因此,就這麼沿用下來了。

2.儀禮:在六經裡的禮,所指的其實是儀禮,最初,是為了要求夫婦、父子、君臣的秩序因而產生禮義,禮義因為帝王質文的不同,因而有所損益,到了周朝,因為周公制禮作樂,對禮更重視,為了不越禮,使每事都有制度,因而製為禮書,由於儀禮所記載的古代的禮節,因此我們知道,儀禮才是古代不折不扣的禮經。

   3.禮記:所謂「記」,通常是解經的書,換言之,便是經書的註解。不過,在禮記真正的內容裡,他並不像春秋左氏傳一般,逐篇為儀禮做註解,除了部分部經而作之外,還有蒐集當時禮文相關記事得失等單獨成篇的內容。班固漢書藝文志說:「七十子後學所記也。」這應當是孔子門下弟子,聽孔子傳授有關禮的學問,因而筆記成書,或者更晚的孔門弟子,把這些有關禮的學問蒐集起來的文獻,因此,在某個程度上來說,禮記比儀禮所包含的層面更廣,他不僅是古代禮節的記述闡發,更是彙編古代「禮學」的重要著作,因此,對後世而言,他的價值甚至要超過周禮、儀禮。

 

二、《禮記》演變

 

「禮」對於儒家這麼的重要,所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朝,當然不能不立為學官。西漢禮經博士有後倉、戴德、戴聖、慶普四家,彼此所傳的禮記內容各有不同。同樣是為儀禮作註解,什麼各有不同呢?其實是因為古代的禮文因革損益,再加上年代久遠之後,真正的禮儀往往眾說紛紜,各家參考取用的記禮雜文又不盡相同,所以產生了諸家歧異。說得簡單點,這種情形就像是我們祭祀鬼神的時候,有所謂的「燒金紙」,不一樣的鬼神,所用的紙錢也一定不相同,絲毫不能混淆!但這種習俗對於新一代的年輕人來說,已經是一種迷信附會的玩意兒的,鮮少有人真的記得種種紙錢的區別,再加上政府大力提倡不燒紙錢,所以,如果後代有人要追溯祭祀天地鬼神所用紙錢的區別,必然會產生眾說紛紜、曲意解說的情形。

前面所說的傳禮的四家,到後世比較廣為人知的是內容八十五篇的大戴〈戴德〉禮記和內容四十九篇的小戴〈戴聖〉禮記,前者內容有部分已經亡佚了,僅存四十篇,而小戴禮記雖然只有四十九篇,可是卻悉數保存,沒有散佚,因此,後世治禮記的學者,大多以小戴禮記為主。

這部記載古代禮文的理學叢書,從今天的眼光來看,有很多已經是不合時宜的東西了!但他卻是古代生活大全之書,其重要性可能就像現在的農民曆一般,隨時為人們所參考。

 

三、《禮記》大義

 

「禮」「記」二字連詞,蓋始於《史記?孔子世家》,所謂「書傳禮記自孔氏」雲者,乃泛指禮俗儀文之紀錄而非載籍之專名。降至匡衡、瞿方進、劉歆、王莽、張純等人之引稱「禮記」(分見《漢書?梅禮傳》、〈韋賢傳〉、〈王莽傳上〉、〈郊祀志下〉),以及班、史所說河間獻王得「禮記」云云;皆係泛指某一內容之著述,猶如匡衡稱〈檀弓〉為「禮記」,而張純又以《禮緯.含文嘉》為「禮記」也。至鄭玄注《小戴禮記》四十九篇,而後《禮記》乃為專書之稱。皮錫瑞《經學通論》云:「漢初所謂禮,即今十七篇《儀禮》,而漢不稱《儀禮》。專主經言,則曰禮經;合記而言,則為『禮記』。許慎盧植所稱之『禮記』,即《儀禮》中之記,非今四十九篇《禮記》也。其後《禮記》之名為四十九篇所奪,乃以十七篇之禮經別稱《儀禮》。」可見《禮記》與《儀禮》的關係極為密切。

 

四、《禮記》的內容

 

1、<大傳>

   《禮記正義》引鄭玄《三禮目錄》云:「名曰『大傳』者,以其記祖宗人親之大義。此於《別錄》屬通論。」鄭玄表示該篇所有記載的為宗族親人之間的重要義理與規章。王夫之《禮記章句》云:「禘以上治而統祖宗,以下治而統族,二者相為表裏,皆禮之大者也。此篇發明其義,故謂之『大傳』。」王夫之認為該篇主要統籌一個宗族的系統,上以承襲宗祖前輩,下以開展族群後生,故有其重要的存在意義。

  <大傳>在政教上有相當重要的目的,一來確立宗族理法的脈駱系統,二來倡導宗族間祭祀的法度,屬於喪禮中極至的篇章,因為,一般言及喪禮者,多以服喪當下之規定為主要敘述對象,而<大傳>,則總述在服喪之後的所有機會,都需繼而開展族落,延續祖宗的教化,深具凝聚族親關係的價值。

2、<問喪>

  問喪者,以問喪之事也。莊有可《禮記集說》:「明居喪所以悲哀,及喪節之義。後又設為問答,故以名篇。」<問喪>之文「前半篇,通論孝子悲哀痛疾之意。後半篇,列問喪禮歛袒免杖之義」,為此文主要之大義。<問喪>所重在闡釋「哀」與「喪」之關係,又以「或問」提出喪制之緣由,為此篇之用意。

 3、<間傳>

   此文篇名為間傳,「間」者即分別之義,「傳」者則表示<喪禮>、<喪服>二經之傳,似有牽強附會之嫌。吳澄《禮記纂言》:「間,舊如字。鄭氏曰:『間傳者,記喪服之間,輕重所宜。』或曰:當讀為『間廁』之『間』。間者,廁於其間而非正也。齊桓、晉文為正霸,秦穆、楚莊非正霸,而廁於五正色之間,則謂之間色。《儀禮。喪服》正經,自有正傳,分釋各章經文。此篇總論喪禮哀情之發見,非釋經之正傳,而廁於<喪服>之傳者也,故名『間傳』雲。」表示<間傳>是總述喪禮哀情的文章,而屬《儀禮。喪服》正經之各傳外的一篇文章,以明喪禮之情。不過,也都是屬於揣測之詞。

4、<三年問>

   《禮記正義》引鄭玄《三禮目錄》云:「名曰『三年問』者,善其問,以知喪服年月所由。此於《別錄》屬喪服。」吳澄《禮記纂言》云:「此篇專問父母喪,所以三年之義,故以『三年問』名篇。」王夫之《禮記章句》評之:「此篇設為問難,以見三年之喪不可短之意,其言深切激至,所以發人心固有之哀者至矣,自天子達於庶人一也。」三者所言,皆有其理,就<三年問>此篇存立的意涵,則是確立對於父母之喪的重視,如《論語。陽貨》所云: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三年問>之精神所由,當是自此二文延續而來,陳述「稱情而立文,因以飾,別親疏貴踐之節,而不可損益也」、「創鉅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遲,三年者,稱情而立文,所以為至痛極也」,此文專為一章說明父母之喪何以需守喪三年之規定,強調儒家對於孝道的重視,「在於感性與理性的調和,既順乎人情、合乎人情,且將人情條理化、賦予理智」,倫常的教化觀念,且父母之恩更是倫常中重要的一環,故於此別列一章,表現出中國「百善孝為先」的概念,更強化父母與子女間重要的關係。

5、<喪服四制>

<喪服四制>,當是紀錄喪服四種制度的依據。《禮記正義》引鄭玄《三禮目錄》云:「名曰『喪服四制』者,以其記喪服之制,取於仁義禮知也。此於《別錄》舊說屬喪服。」

  喪服之四制,非記《儀禮。喪服》之篇,故不雲喪服之義也。<喪服四制>之篇名用意是就「喪服制定的依據」為主,而仁、義、禮、知四者則是自喪服實踐後的效果為主。

  故<喪服四制>之義,以記載喪服體制所寓寄之用意,後人則多以附會禮教宗法,以充實其質,昇華喪服的價值,為<喪服四制>之意義。

 6、<曲禮>

「曲」指細小的事,「禮」是行為的準則。所以,本篇記述日常生活起居飲食、待人接物的微文小節,還有種種名詞和稱謂的講解。

7、<檀弓>

     檀弓是人名,約與子游同時。本篇開端記檀弓參加喪禮的事,雜記時人行禮得失的事跡或言行,但多記喪禮的變例。

8、<王制>

     顯然是以王道仁政為標榜,內容記爵祿的分配、天子的巡守、諸侯的朝聘、祭祀等事。

9、<月令>

    「月」是天文,「令」是政事。月令是兼記這兩方面的事。

10、<曾子問>

本文大多是曾子問而孔子回答,主要討論冠、婚、喪、朝、聘實施時,如果又另遇到喪禮時,應當如何行禮的例外規則。

11、<文王世子>

     本篇可以考見古代的學制、刑法、世子事父的禮儀、王族與異姓的區別等事。

12、<禮運>

     禮的運行,本有變易與轉易二途。以強調禮的重要性。「大同」表示崇高的理想,也是天下第一等的文章。

13、<禮器>

     由禮的外表形式探討禮的內涵精神。

14、<郊特牲>

     記祭天用特牲的意義、社祭、蜡祭、廟饗、冠、婚,而特別重視陰陽的意義。

15、<內則>

     講家庭生活的準則,包括一為內則,二為養老,三為食譜,四為育幼。

16、<玉藻>

     記述天子、諸侯、大夫、士等生活起居方面所應注意的事項,以及服飾、稱謂等禮文。

17、<明堂位>

     篇首是周公朝諸侯於明堂之位,因取其中「明堂位」為篇名。本篇不僅記「明堂之位」,且多記魯用天子禮樂的原因與盛況。

18、<少儀>

     說明細小的威儀或是以少事長的禮節。在年少時,與人交往時所應注意的瑣細行為規範。與曲禮、內則的內容相近。

19、<學記>

     主要是在記述學習的功用、方法、目的和效果,並談到教學和為師的道理。篇中立論頗能顧及教與學、知識與行為、正課與聯課活動、原則與方法等方面。

20、<樂記>

     儒家提倡禮,但必定也提倡樂。樂的目的,如何保持人們正當的感情,而且把這種感情表現在儀表上。這一篇從禮樂對世道人心的教化功能,說明禮樂不可偏廢的道理。

21、<雜記>

     本篇雜記諸侯以下至士的喪事,以及其他的雜事。瑣碎不一而且零散。

22、<祭法>

     本篇敘述有虞氏至周天子以下所制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的禮數,節錄國語的文字,但次序顛倒。

23、<祭義>

     本篇旨在說明祭祀的意義,並由此推論教親敬長的道理。本篇符合倫理道德的價值,並非單純的迷信。

24、<哀公問>

     由哀公問孔子禮而牽出問為政、問大婚、問敬身、問成身、問天道等問題。

25、<中庸>

      本篇旨在說明中正平和的思想內容,並以此為最高的道德行為準則,所以凡事不偏不倚,無過而不及。以誠為世界之本源,達到至誠,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26、<儒行>

     本篇就孔子與魯哀公的答問,綜述儒者的學養風範。

27、<大學>

     本篇博學可以為政的道理,因以為篇名。篇中講「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事,體系完整,內容博大精深。

 

五、《禮記》故事

以故事體材來介紹《禮記》,生動活潑,而且使人印象深刻,以下摘錄幾篇故事。

 

曾子病危而易簣

「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簣與?」子春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乎!」曰:「華而睆,大夫子簣與?」曾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簣!」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曾之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

 

解釋:  

曾子臥病在床,病情頗重。他的學生樂正子春坐在床下,他的兒子曾元與曾申坐在他的腳邊,有個小孩子坐在角落,拿著燭火照明。

  小孩說:這麼華麗明亮,是大夫用的蓆子嗎?

  子春說:別說話!曾子聽到了,驚慌、恐懼的樣子發出乎的一聲,小孩又重覆地說了一次,曾子回答道:是的,這是季孫大夫賞賜予我的。我生病以來,一直在這上面休睡,沒法把它換了,曾元,你起來幫我把這蓆子換了!

  曾元說道:您的病情很重,不能輕易移動的,等到天亮,您病情好些,我再幫您更換。

  曾子說:你們敬愛我,不如那個小孩,君子是以德行來愛人,而小人卻是以得過且過的態度來愛人。我有甚麼可求的呢?我只希望能夠照著我的身份,死在我應該睡的蓆子之上,如此而已啊!

  於是大家合力將曾子攙扶起來,把蓆子換了,曾子回到換好的蓆子前,還沒完全地躺穩,人就過世了。

 

杜蕢罰酒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飲酒,師曠、李調侍,鼓鐘。杜蕢自外來,聞鐘聲曰:「安在?」曰:「在寢。」杜蕢入寢,歷階而升,酌,曰:「曠飲斯。」又酌,曰:「調飲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飲之。降,趨而出。平公呼而進之,曰:「蕢,曩者爾心或開予,是以不與爾言。爾飲曠何也?」曰:「子卯不樂。知悼子在堂,斯其為子卯也大矣。曠也大師也,不以詔,是以飲之也。」「爾飲調何也?」曰:「調也君之褻臣也,為一飲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飲之也。」「爾飲何也?」曰:「「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與知防,是以飲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過焉,酌而飲寡人。」杜蕢洗而揚觶。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無廢斯爵也。」至於今,既畢獻,斯揚觶,謂之杜舉。」

 

解釋:

知悼子死了,還沒有下葬,晉平公卻喝起酒來,並讓師曠和李調作陪,敲鍾擊鼓奏樂。杜蕢從外面進來,聽見鐘鼓聲,問道: 「國君在哪裡?」有人回答說;「在後宮。」

杜蕢進入後宮,沿階而 上。他倒了一杯酒說:「師曠,把這杯酒喝了!」他又倒了一杯酒說:「李調,把這杯酒喝下去!」他又倒了一杯酒,在堂上面朝北 坐著喝了。接著,他走下臺階,快步走出後宮。

晉平公叫他進宮 來,說道;「杜蕢,剛才你也許想要開導我,所以我沒有同你說話。 你爲什麽讓師曠喝酒呢?」杜蕢回答道:「照禮,在甲子日和乙卯 日不奏樂。知悼子的靈柩還在堂上,這比逢上甲子、乙卯日還要 嚴重。師曠是掌樂的太師,不把這種禮節告訴國君,所以罰他喝酒。」

晉平公問:「你爲什麽讓李調喝酒呢?」杜蕢回答:「李調是 國君的近臣。爲了吃喝,竟忘了國君的憂患,所以也罰他喝一杯。」 平公又問;「那你自己爲什麽喝酒呢?」杜蕢回答;「我掌管膳食, 沒有盡到提供刀、匙的職責,卻膽敢參與防止違禮的事,所以罰自己喝一杯。」平公說:「我也有過失,倒杯酒來罰我喝。」杜蕢洗 過酒杯,倒上酒舉起獻上。晉平公對侍者說;「如果我死了,一定 不要廢止舉杯獻酒的禮儀!」

直到如今,凡是向國君和賓客獻酒過後,就要舉起酒杯,這叫做「杜舉」。

 

苛政猛於虎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了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解釋:

孔子路過泰山邊,有個婦人在墳墓旁哭得很悲傷。孔子扶著車前的伏手板聽著,派子路問她說:「你這樣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

她就說:「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這虎上,現在我兒子又被虎咬死了。」

孔子說:「為什麼不離開這兒呢?」她回答說:「這兒沒苛政。」孔子說:「弟子們記著,苛政比老虎還厲害!」

 

汪踦執干戈以衛社稷

 

戰於郎,公叔禺人遇負杖入保者息,曰:「使之雖病也,任之雖重也,君子不能為謀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則既言矣。」與其鄰重汪踦往,皆死焉。魯人慾勿殤重汪踦,問於仲尼。仲尼曰:「能執干戈以衛社稷,雖欲勿殤也,不亦可乎!」

汪踦生卒年不詳,春秋時代魯國的兒童。哀公十一年齊國伐魯,汪踦挺身保衛國家而戰死,所以魯人特別破例,以成人之禮來埋葬他。或作「汪錡」。

 

陳子亢勸止以人殉葬

 

「陳子車死於衛,其妻與其家大夫謀以殉葬,定而後陳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養於下,請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禮也。雖然,則彼疾當養者,孰若妻與宰?得已,則吾欲已;不得已,則吾欲以二子者之為之也。」於是弗果用。」

 

重耳不欲因喪以圖利

 

「晉獻公之喪,秦穆公使人弔公子重耳,且曰:「寡人聞之,亡國恆於斯,得國恆於斯,雖吾子儼然在憂服之中,喪亦不可久也,時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圖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辭焉。喪人無寶,仁親以為寶。父死之謂何?又因以為利,而天下其孰能說之?孺子其辭焉!」公子重耳對客曰:「君惠弔亡臣重耳,身喪父死,不得與於哭泣之哀,以為君憂。父死之謂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義。」稽顙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子顯以致命於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顙而不拜,則未為後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則愛父也;起而不私,則遠利也。」

 

申生受賜而死

 

「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蓋言子之志於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驪姬.是我傷公之心也.曰.然則蓋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謂我欲弒君也.天下豈有無父之國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辭於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於死.申生不敢愛其死.雖然.吾君老矣.子少.國家多難.伯氏不出而圖吾君.伯氏苟出而圖吾君.申生受賜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為恭世子也。」

 

不食嗟來之食

 

「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文王世子

 

「文王之為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於寢門外.問內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內豎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節.則內豎以告文王.文王色憂.行不能正履.王季復膳.然後亦復初.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食下.問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應曰.諾.然後退.武王帥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說冠帶而養.文王一飯.亦一飯.文王再飯.亦再飯.旬有二日乃間.文王謂武王曰.女何夢矣.武王對曰.夢帝與我九齡.文王曰.女以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諸.文王曰.非也.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我百.爾九十.吾與爾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終.武王九十三而終.成王幼.不能蒞阼.周公相.踐阼而治.抗世子法於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長幼之道也.成王有過.則撻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文王之為世子也。」

 

禮運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已.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已.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已.大人世及以為禮.域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已.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成王以周公為有勳勞於天下,命魯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禮樂

 

「昔者周公.朝諸侯於明堂之位.天子負斧依南鄉而立.三公.中階之前.北面東上.諸侯之位.阼階之東.西面北上.諸伯之國.西階之西.東面北上.諸子之國.門東.北面東上.諸男之國.門西.北面東上.九夷之國.東門之外.西面北上.八蠻之國.南門之外.北面東上.六戎之國.西門之外.東面南上.五狄之國.北門之外.南面東上.九采之國.應門之外.北面東上.四塞.世告至.此周公明堂之位也.明堂也者.明諸侯之尊卑也。

昔殷紂亂天下.脯鬼侯以饗諸侯.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紂.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於成王.

成王以周公為有勳勞於天下.是以封周公於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車千乘.命魯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禮樂.是以魯君.孟春乘大路.載弧韣.旂十有二旒.日月之章.祀帝於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禮也.」

 

六、結語

 

    《禮記》內容豐富,包括了事實、理想、原則、施行細則、採用他書的精華等等,博大精深,我讀了《禮記》之後,讓我對儒家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對經典有更廣的認識。<中庸>在說明中正平和的思想內容,並以此為最高的道德行為準則,所以凡事不偏不倚,無過而不及。以誠為世界之本源,達到至誠,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大學>講「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事,體系完整,內容博大精深。<禮運>強調禮的重要性,「大同」表示崇高的理想,也是天下第一等的文章。

    經典,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也能擴展我們境界、心境及視野。

 

七、參考書目

 

黃俊郎(1996)《禮儀之邦的寶典禮記》台北:黎明。

李隆獻、夏長樸、葉國良(2005)《經學通論》台北:大安。

李思敬(1994)《五經四書說略》台北:商務。

李隆獻、葉國良(2005)《群經概說》台北:大安。

周予同(1989)《群經概說(再版)》台北:復文。

 

0

1條評論

【翰墨書香】 2015-02-09    [大哭]
推薦閱讀:

TAG:禮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