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格言》連載之「勝進心·出離心·菩提心—發菩提心」

 

所謂有道,非救一物,普濟天下,無害為道。

《法句經》卷下,奉持品

 

欲學如來一切智道,先當安住菩提之心,然後修行一切佛法。

《華嚴經》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大心菩提心,諸心中最上,

解脫一切縛,具足諸功德。

《大寶積經》卷九十六,勤授長者會

 

譬如有人慾護其身,先護命根,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護持一切諸佛正法,應先守護菩提之心。

「四十華嚴」卷三十六

 

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

《華嚴經》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菩提心者,即是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之根本也。

《大寶積經》卷三十六,菩薩藏會

 

因地不真,果招紆曲。

《楞嚴經》卷六

 

一切功德行,皆從願欲生。

《華嚴經》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一切福德無有不入初發心中。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上

 

如下如是種,必獲如是果。

《華嚴經》卷七十七,入法界品

 

一切因緣法,隨根欲所行,

如其所有願,得如是果報。

《大寶積經》卷五十九,文殊師利授記會

 

於眾生田中,下佛種子,是故能令佛種不斷。

《華嚴經》卷十八,明法品

 

如佛所贊:如來大智尊,顯說功德證:忍、慧、福、業力,誓願力最勝。

《發菩提心經論》卷上

 

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

《楞嚴經》卷六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為欲利益一切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為第一供養如來。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卷上

 

一切菩薩有四願,成熟有情,住持三寶,經大海劫,終不退轉。云何為四?一者誓度一切眾生,二者誓斷一切煩惱,三者誓學一切法門,四者誓證一切佛果。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七,功德莊嚴品

 

眾生無邊誓願度,福智無邊誓願集,

法門無邊誓願學,如來無邊誓願事,

無上菩提誓願成。

《發菩提心戒儀》

 

厚集一切善根,所謂四宏誓:未度苦諦令度苦諦,未解集諦令解集諦,未安道諦令安道諦,未得涅槃令得涅槃。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聖賢學觀品

 

菩薩以四事不取正覺,何等為四:一者凈國土,二者護國土,三者救一切,四者護一切。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六祖壇經·懺悔品》

 

發菩提心者,所謂發大悲心,普救一切眾生故;發大慈心,平等佑一切世間故;發安樂心,令一切眾生滅諸苦故;發饒益心,令一切眾生離惡法故;發哀愍心,有怖畏者咸守護故;發無礙心,舍離一切諸障礙故;發廣大心,一切法界咸遍滿故;發無邊心,等虛空界無不往故;發寬博心,悉見一切諸如來故;法清凈心,於三世法智無違故;發智慧心,普入一切智慧海故。

《華嚴經》卷六十二,入法界品

 

初發心堅固有二事,於諸眾生起真凈心:一者安隱心,二者快樂心。安隱心者,為諸眾生除不善處,安置善處;快樂心者,貧乏眾生無所依怙,能以攝法等心饒益。

《菩薩地持經》卷一

 

菩薩所有恆沙諸願,一切皆入一大願中:所謂攝受正法。

《勝鬘經》

 

願受一切佛法輪,願攝一切佛菩提,願護一切諸佛教,願持一切諸佛法。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華嚴經》卷三十四,十地品

 

不求五欲及王位、宣饒自樂、大名稱,

但為永滅眾生苦,利益世間而發心。

《華嚴經》卷十四,賢首品

 

願盡未來一切劫,普為苦惱諸群生,

滅除生死使無餘,得佛究竟諸安樂。

「四十華嚴」卷二十一

 

欲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承事供養一切諸佛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嚴凈一切諸佛國土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護持一切諸佛正教悉無餘故,發菩提心;欲成滿一切如來誓願悉無餘故,發菩提心。

《華嚴經》卷六十四,入法界品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楞嚴經》卷三

 

一者如佛菩薩發菩提心;二者正法將滅,為護持故,發菩提心;三者見諸眾生眾苦所逼,起大悲念,發菩提心。

《如來智印經》

 

一者於諸有情普發平等大慈悲心;二者於一切種智心不退轉;三者於諸有情起親友想,於險難中誓當救護;四者常於有情起負債想;五者恆懷慚愧:何時償畢?能發如是五種心者,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二,發菩提心品

 

一者思惟諸佛發菩提心,二者觀身過患發菩提心,三者慈愍眾生髮菩提心,四者求最勝果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經論》卷上

 

如來大威力,普賢願所成。

《華嚴經》卷一,世主妙嚴品

 

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此大願,以十盡句而得成就:所謂眾生界盡、世界盡、虛空界盡、法界盡、涅槃界盡、佛出現界盡、如來智界盡、心所緣界盡、佛智所入境界盡、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若眾生界盡,我願乃盡,若世界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盡,我願乃盡,而眾生界不可盡,乃至世間轉法轉智轉界不可盡故,我此大願無有窮盡。

《華嚴經》卷三十四,十地品

 

應知菩薩發菩提心,所修行願,所有志樂,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虛空究竟無窮盡故,我願究竟亦無有盡;法界廣大無邊際故,我願廣大亦無邊際。諸眾生界究竟無盡故,我願究竟亦無有盡。

「四十華嚴」卷八

 

思惟諸佛復有五事:一者思惟十方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初始發心,具煩惱性,亦如我今,終成正覺為無上尊,以此緣故發菩提心;二者思惟一切三世諸佛發大勇猛,各各能得無上菩提,若此菩提是可得法,我亦應得,緣此事故發菩提心;三者思惟一切三世諸佛發大明慧,於無明殼中建立勝心,積集苦行,皆能自拔超出三界,我亦如是當自拔濟,緣此事故發菩提心;四者思惟一切三世諸佛為人中雄,皆度生死煩惱大海,我亦丈夫亦當能度,緣此事故發菩提心;五者思惟一切三世諸佛發大精進,捨身命財,求一切智,我今亦當隨學諸佛,緣此事故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經論》卷上

 

佛言:吾無數劫時,本為凡人,初求佛道以來,受形五道,生死無量。計吾故身,不能以數。

《太子瑞應本起經》

 

言常隨佛學者,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折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余種種難行苦行,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

《梵網經》卷下

 

若有智慧人,一念發道心,

必成無上尊,慎莫生疑惑。

《華嚴經》卷二十三,兜率宮中偈贊品

 

鳥必學飛也,而後毛羽成;舟必學操也,而後江河濟;松柏必歷歲寒也,而後貞干堅。行人必以佛祖自期也,而後成佛祖。

《靈峰宗論》卷五之一

 

佛誡羅睺羅頌云:「十方無量諸眾生,念念已證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爾,何得自輕而退屈!」

《宗鏡錄》卷七十六

 

唯有百劫千生,常行佛道,十方三世,普度眾生,則不唯一生父母,生生父母,保蒙救濟;不唯一人父母,人人父母,盡可超升。

省庵《勸發菩提心文》

 

正法像法,皆已滅盡;僅存末法,有教無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競爭人我,盡逐利名。舉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是何人,法是何義,僧是何名。衰殘至此,殆不忍言!每一思及,不覺淚下!我為佛子,不能報恩;內無益於己,外無益於人;生無益於時,死無益於後。天雖高不能覆我,地雖厚不能載我。極重罪人,非我而誰?由是痛不可忍,計無所出;頓忘鄙陋,忽發大心。雖不能挽回末運於此時,決當圖護持正法於來世!是故偕諸善友,同到道場,述為懺摩,建茲法會。發四十八之大願,願願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從於今日,盡未來際,畢此一形,誓歸安養。既登九品,回入娑婆;俾得佛日重輝,法門再闡。僧海澄清於此界,人民被化於東方;劫運為之更延,正法得以久住。

省庵《勸發菩提心文》

 

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慾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如是發心,名之為真。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觀三界如牢獄,親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勛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省庵《勸發菩提心文》

 

實則能將平常人愛身愛家之心推之一鄉一國,即菩提心;但此心仍是自我之貪痴所起,有所愛執心則不平,不平則不能安然,如能將此心開放至無際,盡虛空眾生界皆等於一家一鄉,即是大悲菩提心矣。故菩提心非自外求,但將吾人本有之心擴充之而已。

太虛《四十二章經講錄》

 

學佛法者,固不應迷戀塵世以貪求榮華富貴,但亦決非是冷淡之厭世者。因學佛法之人皆鬚髮「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樂為苦樂,抱熱心救世之弘願,不唯非消極,乃是積極中之積極者。雖居住山林中,亦非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學以預備將來出山救世之資具耳。與世俗青年學子在學校讀書為將來任事之準備者,甚相似。

弘一《佛法十疑略釋》

 

若未能自度而欲度人者,如不知浮人1,欲救於溺,相與俱沒。

《大智度論》卷四十九,釋發趣品

 

菩薩摩訶薩修學一切諸善根時,作是念言:願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處,譬如實際無所不至。

《華嚴經》卷二十四,十迴向

 

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已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

《華嚴經》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以發心故,常為三世一切諸佛之所憶念,當得三世一切諸佛無上菩提,即為三世一切諸佛與其妙法,即與三世一切諸佛體性平等。

《華嚴經》卷十七,初發心功德品

 

以是發心當得佛故,應知此人即與三世諸佛同等,即與三世諸佛如來境界平等,即與三世諸佛如來功德平等。……才發心時,即為十方一切諸佛所共稱嘆。

《華嚴經》卷十七,初發心功德品

 

於佛法中,初發菩提一切智心,生如來家,為法王子,即為一切久修梵行聲聞緣覺所共尊重。

「四十華嚴」卷三十六

 

若有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則為不斷一切佛種,則為嚴凈一切佛剎,則為成熟一切眾生,……則為一切如來所持,則為一切諸佛憶念,則與一切菩薩平等,則為一切賢聖贊喜,則為一切梵王禮覲,則為一切天主供養,則為一切夜叉守護,則為一切羅剎侍衛,則為一切龍王迎接,則為一切緊那羅王歌詠讚歎,則為一切諸世間主稱揚慶悅,則令一切諸眾生界悉得安隱。

《華嚴經》卷六十三,入法界品

 

若初發心時,誓願當作佛,

已過諸世間,應受世供養。

《大智度論》卷四

 

初發菩提心已,即是眾生尊重福田,一切眾生皆應供養,亦作一切眾生父母。二者初發菩提心已,即能攝受無惱害福。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

 

發菩提心,即為大善巧方便廣供養一切諸佛。救護眾生,即為大善巧方便廣供養一切諸佛。住持正法,即為大善巧方便廣供養一切諸佛。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其本一燈無增無減,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普然三世諸佛智燈,而其心燈無減無盡。

譬如以燈入於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入於眾生心室之內,百千萬億不可說劫諸業煩惱種種暗蔽障,悉能除盡。

《華嚴經》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於諸一切助道具中,菩提之心最為第一,悉能滅除一切煩惱生死怨故。

「四十華嚴」卷三十六

 

有智之人發菩提心已,即能破壞惡業等果如須彌山。

《優婆塞戒經》卷一,發菩提心品

 

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萬劫不墮惡趣,常生善處,受勝妙樂,遇善知識,永不退轉,得值諸佛,受菩提心。

《心地觀經》卷四,厭舍品

 

以惡眼視發菩提心人故,得無眼報;以惡口謗發菩提心人故,得無舌報。

《大方廣總持經》卷一

 

以成就大願海故,心清凈;心清凈故身清凈;身清凈故身輕利;身清凈輕利故,得大神通無有退轉。

《華嚴經》卷六十一,入法界品

 

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乃至夢中,尚不忘失菩提之心,況復覺時。

《勝天王般若經》卷二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是為魔業。

《華嚴經》卷五十八,離世間品

 

諷誦經時,當願眾生,順佛所說,總持不忘。

諦觀佛時,當願眾生,皆如普賢,端正嚴好。

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

從捨出時,當願眾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隱,心無動亂。

睡眠始寤,當願眾生,一切智覺,周顧十方。

《華嚴經》卷十四,凈行品

 

菩薩善能守護安住菩提之心,乃至夢中,一切結使不為其患,而是菩薩所有煩惱漸漸當盡,不應一生便盡結使。

《大寶積經》卷九十,優波離會

 

發心不難勇銳,難於堅久。

《靈峰宗論》卷二之四

 

悲智相應,名菩提心,發此心已,方得無作戒。又須二六時常自省察,念念相應,即念念成佛。稍不合,便於菩薩戒得失意罪。

《靈峰宗論》卷二之一

 

菩薩為化一眾生,普盡未來無量劫,

如為一人一切爾,此救世者所住處。

《華嚴經》卷七十七

 

貪瞋痴等一切煩惱是菩薩器杖,以煩惱門度眾生故。生死是菩薩器杖,不斷菩薩行教化眾生故。

《華嚴經》卷五十七,離世間品

 

譬如種在良田則能生長,如是迦葉,菩薩亦爾,有諸結使2,離世間法,能長佛法。

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花,菩薩亦復如是,於無為中不生佛法。迦葉,譬如卑濕淤泥中乃生蓮花,菩薩亦爾,生死淤泥邪定眾生,能生佛法。

《大寶積經》卷一一二,普明菩薩會

 

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花,卑濕淤泥乃生此花。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3,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

《維摩經》卷中,佛道品

 

為一一眾生,輪迴經劫海,

其心不疲懈,當成世導師。

《華嚴經》卷十一,毗盧遮那品

 

菩薩常應住於世間。

《大寶積經》卷二十八,大乘十法會

 

若有菩薩心堅固,久處生死無疲厭,

彼當具足普賢行,得佛功德無能壞。

「四十華嚴」卷四

 

往來生死,如遊園觀,未曾暫起疲厭之心。

《華嚴經》卷五十六,離世間品

 

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

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

觀於遠離,而身心修善。

觀於無生,而以生法荷負一切。

《維摩經》卷下,菩薩行品

 

若善男子善女人,發起無上大菩提心,住無所得,勸諸眾生同發此心,以真實法一四句偈施一眾生,使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名真實波羅蜜多。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報恩品

 

空自發願,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複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是名欺佛。

《十住毗婆沙論》卷二

 

有行無願,其行必孤;有願無行,其行必虛。行願相從,自他兼利。

延壽《萬善同歸集》卷四

 

不與大菩提心相應,雲代佛揚化,吾不信也。不與為生死心相應,雲大菩提心,尤不信也。勝負情見不忘,僅成阿修羅4法界;名利眷屬意念不忘,僅成三塗、魔羅種子。隨其所見所聞而起法執,不能捨棄名言習氣,不達如來說法旨趣,不知種種四悉因緣,僅成凡外戲論巢窟。學問益多,害心益甚。學人益盛,正法益衰。

《靈峰宗論》卷二之四

 

發心菩薩,若於如是一切諸法,不愛著、不思想、不見不知、不聞不識、不取不舍、不生不滅,是則名為真發心也。

《大寶積經》卷一0四,善住意天子會

 

隨所作法,起殊勝願,無不成就,而於其中無有作者,乃至無有少法所得,皆歸於空。

《大寶積經》卷四,無邊莊嚴會

 

若人發菩提心,以有所得故,於無量阿僧祗劫修集慈悲喜舍、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當知是人不離生死,不向菩提。

《發菩提心經論》卷下

 

然不達無修無證之體,不名真菩提心;不發菩提心,亦不名真信。

《靈峰宗論》卷二之五

 

自心發菩提,即心具萬行,見心等正覺,證心大涅槃,發起心方便,嚴凈心佛國,從因至果,皆以無所住而住其心。

(唐)一行《大日經義釋》卷一

注釋

1.不知浮人:不會游泳的人。

2.結使:煩惱。

3.見無為法入正位者:證得涅槃的阿羅漢。

4.阿修羅:意譯非天,一種與天帝爭權的鬼神。三塗:一作三途,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四悉:四悉曇之略,四種隨機說法的規則。


推薦閱讀:

心清凈才能見道嗎?見道了才是回歸自然規律了嗎?
看到道士發喪遣送也帶的唐僧帽。這是學的佛教嗎?
關於《悲華經》說,阿彌陀佛涅槃後,觀音菩薩繼位。末學有些疑問?
因果之外是否還存在偶然?

TAG:佛教 | 格言 | 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