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生死之道--大乘共道
五、大乘共道
大乘(菩薩乘、佛乘)是在所謂「彈小嘆大」——批評小乘、讚揚大乘的旗幟下興起的,大乘反對小乘只顧自己解脫的「自了漢」路子,宣揚一切眾生互相緣起,解脫生死束縛,應該以普報眾生恩的報恩心和拔苦與樂的無限慈悲心,率領、度化一切眾生共趨解脫之域。《大日經》卷一云:
大悲為本,菩提心為因。
菩提心,被強調為修學大乘直至究竟成佛的因、種子。菩提心,即普度一切眾生皆悉趨於最圓滿究竟的大覺之域——無上菩提或成佛的志願。發菩提心(又譯「發道意」),為大乘入門必修的最重要「加行」(準備)。大乘、密乘,有通過觀察眾生苦、輪迴苦、眾生恩、諸佛功德、自心佛性等而發起菩提心的具體修習方法。
在見地方面,大乘也批評小乘法未能將諸法無我之義闡發得圓滿徹底,有執著於空之嫌,「空見不除」,障礙斷盡所知障。大乘將小乘義理深入發揮,其見地大體可分為空、相、性三宗。
空宗,亦稱中觀宗、般若宗,主要依《般若經》闡釋發揮,由印度龍樹、提婆師徒開創,中國三論宗、天台宗和藏傳迦當派、格魯派等的見地,皆屬於空宗一系。空宗立「一實相印」為大乘教義之標幟,以對實相不如實覺知而生的種種「戲論」(片面、偏執的名言概念分別)為起惑造業之本,以離絕戲論、覺證實相為解脫成佛之要。所謂諸法實相,即依緣起法則觀察一切現象,見一切皆依緣而生,無實自性而空,空的觀念亦空,依有為法建立的真如、涅槃等無為法亦空,名「畢竟空」。不著有,不著無,不著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離絕一切名言概念分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即與實相相應而見道。以與實相相應的心修六度四攝等大乘各種菩薩道,如《金剛般若經》所說: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耬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無所得」為訣要,以「無所住」的解脫心,不斷主動地利樂眾生、濟度眾生,功德圓滿,福智雙全,才能證得佛果。
相宗,亦稱「有宗」,主要依《解深密經》等闡釋發揮,由印度無著、世親兄弟開創的瑜伽行派,中國攝論師、法相唯識宗(慈恩宗)等,皆屬此系。相宗在空宗學說的基礎上,進一步從分析心識和認識的角度著眼,說眾生有八識或九識,由於不如實了知認識的緣起關係,不知相、名非真,執為實有,起分別、俱生兩種我、法二執,為起惑造業之本。解脫成佛之要,在於如實覺知相、名之非真,我、法之非有,知內外一切皆心識變造,離我、法二執,轉凡夫有漏有著有礙的諸識為清凈無染無礙的聖智(「轉識成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即究竟成佛。轉識成智,須以觀萬法唯識、心識亦空的正見為指導,修大乘菩薩行,在利濟眾生中圓滿福智,漸臻佛果。
性宗,核心思想為如來藏緣起論、真如緣起論、法界緣起論等,源出《楞伽》、《華嚴》、《法華》、《涅槃》等大乘經。中國華嚴宗、禪宗、真言宗等,皆依其義發揮,建立一宗之學。藏傳寧瑪、迦舉、薩迦、覺朗諸派的密法,見地亦多屬性宗一系。性宗大略立一本覺真心為成佛依據,謂眾生、諸佛,皆同一本覺真心,眾生本來具足三身四智乃至三十二相等佛性功德,不欠不虧,只因迷昧本覺真心而起無明,造有漏業,才輪迴三界,妄受生死。若離妄想執著,識自本心,見自心佛性,則可解脫。
大乘諸宗對生死的看法,皆以生死與涅槃不二的中道觀為宗,三論宗名曰「不二正觀」。如《攝大乘論》卷下偈所言:
生死即涅槃,二無彼此故,是故於生死,非舍非非舍;
於涅槃亦爾,無得無不得。
謂與生死涅槃本來不二的真實相應,於生死非舍亦非不舍,於涅槃無得亦無不得。即使自己已斷煩惱,已出三界,而不住於涅槃,主動出生入死;雖然出生入死,而由般若慧力,不起煩惱,不造惡業,不住著於生死。這樣才是真正的超出生死,圓顯法界、自心佛性的體相用,與二乘聖者僅僅依法界體性而自己獨享涅槃頗有不同。《華嚴經》卷七十二謂菩薩:
以波羅蜜船,於生死流中,不依此岸,不著彼岸,不住中流,而度眾生無有休息。
從這一精神出發,大乘要求菩薩為度化、利樂眾生,一方面以生死涅槃不二的般若智慧轉化自心的煩惱,其心不住三界,超越生死,如《大集經》卷九十偈云:
常行生死即涅槃,於諸欲中實無染。
一方面「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不畏生死,於無量劫主動入於生死之中,生為眾生的親友眷屬,與其同事,乃至為眾生奴僕,為眾生服務,逐漸與眾生廣結善緣,將他們引向成佛之路。《心地觀經》卷四厭舍品謂「世間最上大丈夫,雖入死門不生畏」。為了入生死度眾生,菩薩已見道者甚至不忙於斷盡煩惱,而特意「留惑潤生」(留一點煩惱作為入生死度眾生之因)。《華嚴經》卷十—偈云:
為一一眾生,輪迴經劫海,
其心不疲懈,當成世導師。
雖處生死海中,而以超越心,將出入於生死大海看作遊覽園林,謂之「遊戲生死」。《華嚴經》卷五十七云:
生死是菩薩園林,無厭舍故。
稱「生死是菩薩器杖,不斷菩薩行教化眾生故」。不但來往人間天上,而且出入地獄等三惡道,《法華經·譬喻品》謂菩薩:
常處地獄,如遊園觀。
其典型為地藏菩薩,他主動長住於地獄中度化罪苦眾生,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大乘諸宗所修之道,包括小乘的三學、三十七道品等,主要為大乘特有的六度、四攝。
六度之度,梵語為「波羅蜜多」(Pramita),意為到彼岸、抵達目的地,六度,指六種能使自他抵達涅槃、成佛目的地的途徑。
第一布施度(檀那波羅蜜多),為人天乘法所倡布施行的深廣化。分三種施:一財施,以財物,包括自己所有的身肉骨血、眷屬妻子等,毫無吝惜地施予需求者;二無畏施,解救急難,施予眾生安全感;三法施,以佛法、善法(包括經書等)開導人,使眾生獲得「法益」,這在三種布施中功德最大。
第二戒度(屍羅波羅蜜多),為人天乘、小乘道持戒一行的深廣化。大乘所持的戒,除與小乘相共的在家五戒、八關齋戎,出家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外,還有大乘特有的菩薩戒。這些戒律分三類或三個方面:攝律儀戒,其精神是約束言行,「諸惡莫作」,如五戒、比丘戒等;攝善法戒,其精神是積極地行善,「諸善奉行」,如十善戒等;饒益有情戒,其精神是以利益、濟度眾生為必盡的職責。
第三忍度(羼提波羅蜜多),鍛煉堅韌不動的毅力。分三種忍:一耐怨害忍,忍受眾生的毀謗、欺辱、打罵、毒害、擾惱而不動肝火,忍受讚譽頌揚而不起驕慢;二安受苦忍,忍受寒熱饑渴病痛等諸苦而修道不懈;三諦察法忍,對甚深難解的佛法義理,能以堅韌的意志觀察思索,窮研徹究,承受甚深空理而不驚惶疑懼。
第四精進度(毗離耶波羅蜜多),以勇毅不懈的精神修習諸度及一切善法。分三種精進:一被甲精進,於所修法生大誓願、大決心,決意成功,有如入陣作戰,先著好甲鎧;二攝善法精進,正修諸行時精進不息,不疲不懈;三饒益有情精進,於濟度利益眾生的事積極投入,勇猛不懈。
第五禪定度(禪那波羅蜜多),為小乘道增上定學的深廣化。所修禪分三種:一安住靜慮(禪),離昏沉散亂等,攝心安住於正定而不動;二引發靜慮,依所得正定,引發神通、智慧;三辦事靜慮,能利益眾生,為眾生解決現實問題,如能消災免難、治病、益智開慧等的禪定。
第六慧度(般若波羅蜜多),為小乘道增上慧學的深廣化,所修學的智慧主要有三種:一緣世俗諦慧,通達世間的哲學、醫學、語言聲韻、工程技術等種種知識、學問、技藝;二緣勝義諦慧,與實相相應,自內證人法二無我真實的超越性智慧,此為斷煩惱、出世間之本;三緣饒益有情慧,通曉利益濟度眾生的種種方法、技巧的智慧。
六度的修習,前五度必須以第六般若度為導首,有「般若如目,五度如足」之喻。以般若度為導首,主要在於以與實相相應的心,修布施等五度,雖然精進修習,卻心無所著,不執著能修、所修及修行功德,如修布施度則不分別所施對象和所施物,不見能施之我,不計所得功德大小,心與空性相應,無所牽掛,叫做「三輪體空」,這樣才能算波羅蜜,才能內斷煩惱,外集福智,度到涅槃彼岸。若非如此,於能修、所修有所執著,便成世間有為法,不能出生出世間的功果。
《解深密經》、《華嚴經》等還在六度之上加四度,共成十波羅蜜多。後四度系從般若度所開出:七方便善巧波羅蜜多,掌握度化眾生的種種巧妙方法;八願波羅蜜多,成就上求佛果、下度眾生的宏大誓願;九力波羅蜜多,獲得思擇、修法的智慧力;十智波羅蜜多,獲得受用法樂、成熟眾生的智慧。
四攝,為四種攝引、度化眾生修德行善、趨向佛道的方法,源出《阿含經》,是佛所示在家佛弟子應修的課目之一。一布施,滿足眾生的需求,施以恩惠而獲得其信任感激;二愛語,以親切關懷的話語贏得眾生的喜愛;三利行,從事和助成有益於眾生的種種善舉,以取得眾生的擁戴;四同事,走到眾生中去,和他們打成一片,同甘苦共患難,以平等的態度,獲得眾生的信賴。菩薩行者須用這四種方法,主動與眾生結緣,建立友好感情,逐漸將他們吸引到佛法中來。
六度被分為兩大方面:前五度合稱「方便」,旨在修福,第六般若度旨在修慧,福慧雙修,般若與方便不二,方便為般若指導下的方便,般若是運用於方便行中的般若,在濟世度人中圓滿功果,是大乘菩薩道的根本精神。阿底峽《菩提道燈論》據《維摩經》說:
般若離方便,方便離般若,
俱說為系縛,故二不應離。
菩薩道六度四攝等的修行,要求行此道者(皆稱菩薩)走到眾生中、社會上去,在濟世度人的活動中,將自度與度人結合為一,是為自度與度他不二之中道。
摘自:?佛教生死學?
第七章 超越生死之道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鄧麗君還無人能超越?
※科比還有多少紀錄會被後輩超越?
※史上難以超越的經典華語武俠片,15部
※殭屍先生已經離世二十多年,但其經典依然無法超越?
※太陽的後裔能超越來自星星的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