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智度論 白話譯(82)

          大智度論 白話譯(82)              卷第十九 釋初品中三十七品  

    問道人譯

摘自中國佛教印經網

 

 大智度論卷第十九

釋初品中三十七品

【經】「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不生故應具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  

【論】問曰:三十七品是聲聞、辟支佛道,六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道,何以故於菩薩道中說聲聞法?

(【論】問:三十七品是聲聞、辟支佛道,六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道,為什麼在菩薩道中說聲聞法?)

答曰:菩薩摩訶薩,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如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所謂干慧地乃至佛地。是九地應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  

(答:菩薩摩訶薩,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如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全部學一切善法、一切道,所謂干慧地乃至佛地。這九地應學而不取證,佛地也學也證。」)

複次,何處說三十七品但是聲聞、辟支佛法,非菩薩道?是般若波羅蜜摩訶衍品中,佛說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是摩訶衍;三藏中亦不說三十七品獨是小乘法。佛以大慈故,說三十七品涅槃道,隨眾生願,隨眾生因緣,各得其道。

(又,那裡說三十七品只是聲聞、辟支佛法,不是菩薩道?這般若波羅蜜大乘品中,佛說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是大乘;三藏中也不說三十七品只是小乘法。佛因大慈而說三十七品涅槃道,隨眾生願,隨眾生因緣,各得其道。)

欲求聲聞人,得聲聞道;種辟支佛善根人,得辟支佛道;求佛道者,得佛道。隨其本願,諸根利鈍,有大悲、無大悲。譬如龍王降雨,普雨天下,雨無差別。大樹大草,根大故多受;小樹小草,根小故少受。

(想求聲聞的人,得聲聞道;種辟支佛善根的人,得辟支佛道;求佛道的人,得佛道。隨其本願,眾根利鈍,有大悲、無大悲。譬如龍王降雨,普雨天下,雨無差別。大樹大草,根大而多受;小樹小草,根小而少受。)  

問曰:三十七品,雖無處說獨是聲聞、辟支佛道,非菩薩道,以義推之可知:菩薩久住生死,往來五道,不疾取涅槃;是三十七品但說涅槃法,不說波羅蜜,亦不說大悲,以是故知非菩薩道。  

(問:三十七品,雖沒有地方說只是聲聞、辟支佛道,不是菩薩道,用義推它可知:菩薩久住生死,往來五道,不快速取涅槃;這三十七品但說涅槃法,不說波羅蜜,也不說大悲,所以知道不是菩薩道。)

答曰:菩薩雖久住生死中,亦應知實道、非實道,是世間、是涅槃。知是已,立大願:「眾生可愍,我當拔出著無為處。」以是實法行諸波羅蜜,能到佛道。菩薩雖學,雖知是法,未具足六波羅蜜故不取證。

(答:菩薩雖久住生死中,也應該知道實道、不是實道,是世間、是涅槃。知道這些後,立大願:「眾生可愍,我當拔出將他們安置在無為處。」用這實法行眾波羅蜜,能到佛道。菩薩雖學,雖知此法,因未具足六波羅蜜而不取證。)

如佛說:「譬如仰射空中,箭箭相拄,不令落地;菩薩摩訶薩亦如是,以般若波羅蜜箭,射三解脫門空中,復以方便箭射般若箭,令不墮涅槃地。」

(如佛說:「譬如仰射空中,箭箭相拄,不使落地;菩薩摩訶薩也是這樣,用般若波羅蜜箭,射三解脫門空中,又用方便箭射般若箭,使它不墮涅槃地。」)  

複次,若如汝所說,菩薩久住生死中,應受種種身心苦惱,若不得實智,云何能忍是事?以是故,菩薩摩訶薩求是道品實智時,以般若波羅蜜力故,能轉世間為道果涅槃。

(又,如果像你所說,菩薩久住生死中,應受種種身心苦惱,如果不得實智慧,怎麼能忍這些事?所以,菩薩摩訶薩求這些道品實智時,因般若波羅蜜力而能轉世間為道果涅槃。)

何以故?三界世間皆從和合生,和合生者無有自性,無自性故是則為空,空故不可取,不可取相是涅槃。以是故,說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不生故應具足四念處。

(為什麼?三界世間都從和合生,和合生的沒有自性,因為沒有自性這就是空,因為空所以不可取,不可取相是涅槃。所以說菩薩摩訶薩因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因為不生應具足四念處。) 

複次,聲聞、辟支佛法中,不說世間即是涅槃。何以故?智慧不深入諸法故。菩薩法中,說世間即是涅槃,智慧深入諸法故。如佛告須菩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空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空。」中論中亦說:

又,聲聞、辟支佛法中,不說世間即是涅槃。為什麼?因為智慧不深入一切法。菩薩法中,說世間即是涅槃,因為智慧深入一切法。如佛告須菩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空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空。」中論中也說:)

涅槃不異世間,世間不異涅槃。

涅槃際世間際,一際無有異故。

菩薩摩訶薩得是實相故,不厭世間,不樂涅槃;三十七品是實智之地。  

(因為菩薩摩訶薩得此實相,不厭世間,不樂涅槃;三十七品是實智慧的地方。)

問曰:四念處則能具足得道,何以說三十七?若汝以略說故四念處,廣說故三十七,此則不然!何以故?若廣應無量!  

(問:四念處就能具足得道,為什麼說三十七?如果你認為因略說說四念處,廣說說三十七,此則不是這樣!為什麼?如果廣應無量!)

答曰:四念處雖具足能得道,亦應說四正勤等諸法。何以故?眾生心種種不同,結使亦種種,所樂所解法亦種種。佛法雖一實一相,為眾生故,於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聚,作分別說。若不爾,初轉法輪說四諦則足,不須余法。

(答:四念處雖具足能得道,也應說四正勤等眾法。為什麼?眾生心種種不同,結使也種種,所樂所解法也種種。佛法雖一實一相,為了眾生,於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聚,作分別說。若不然,初轉法輪說四諦就夠了,不須其他的法。)

以有眾生厭苦著樂,為是眾生故說四諦。身心得諸法皆是苦,無有樂;是苦因緣,由愛等諸煩惱;是苦所盡處,名涅槃;方便至涅槃,是名為道。有眾生多念,亂心顛倒故,著此身、受、心、法中作邪行,為是人故說四念處。如是如是等諸道法,各各為眾生說。

(因有眾生厭苦著樂,為這些眾生而說四諦。身心得眾法都是苦,沒有樂;此苦因緣,由愛等眾煩惱;此苦所盡處,名涅槃;方便到涅槃,這稱為道。有眾生多念,因為亂心顛倒,著此身、受、心、法中作邪行,為這些人而說四念處。象這樣等眾道法,各各為眾生說。)

譬如藥師,不得以一葯治眾病;眾病不同,葯亦不一。佛亦如是,隨眾生心病種種,以眾葯治之。或說一法度眾生,如佛告一比丘:「非汝物莫取!」

(譬如藥師,不得用一葯治眾病;眾病不同,葯也不一樣。佛也是這樣,隨眾生心病種種,用眾葯治他們。或說一法度眾生,如佛告訴一位比丘:「不是你的東西不要取!」)

比丘言:「知已!世尊!」

(比丘說:「知道了!世尊!」)

佛言:「云何知?」

(佛說:「如何知道的?」)

比丘言:「諸法非我物,不應取。」

(比丘說:「一切法不是我的東西,不應取。」)

或以二法度眾生,定及慧;或以三法,戒、定、慧;或以四法,四念處。是故四念處雖可得道,余法行異,分別少異,觀亦異,以是故應說四正勤諸餘法。

(或用二法度眾生,定及慧;或用三法,戒、定、慧;或用四法,四念處。所以四念處雖可得道,其他的法行不同,分別少異,觀也不同,所以應說四正勤剩下的眾法。)

複次,諸菩薩摩訶薩信力大故,為度一切眾生故,是中佛為一時說三十七品;若說異法道門,十想等皆攝在三十七品中。是三十七品,眾葯和合,足療一切眾生病,是故不用多說。如佛雖有無量力,但說十力,於度眾生事足。

(又,因為眾菩薩摩訶薩信力大,為了度一切眾生,此中佛為他們一時說三十七品;如果說異法道門,十想等都包括在三十七品中。此三十七品,眾葯和合,足療一切眾生病,所以不用多說。如佛雖有無量力,只說十力,於度眾生事足夠了。)

是三十七品,十法為根本。何等十?信、戒、思惟、精進、念、定、慧、除、喜、舍。

(此三十七品,十種法為根本。那十種?信、戒、思惟、精進、念、定、慧、除、喜、舍。)

信者,信根、信力;戒者,正語、正業、正命;精進者,四正勤、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正精進;念者,念根、念力、念覺、正念;定者,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正定;慧者,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正見。

(信指信根、信力;戒指正語、正業、正命;精進指四正勤、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正精進;念指念根、念力、念覺、正念;定指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正定;慧指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正見。)

是諸法,念隨順智慧緣中正住,是時名念處;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勤;攝心安隱於緣中,故名如意足;軟智心得,故名根;利智心得,故名力;修道用,故名覺;見道用,故名道。  

(這是眾法念隨順智慧緣中正住,這時叫念處;破邪法、正道中行,所以叫正勤;攝心安穩於緣中,所以叫如意足;軟智心得,所以叫根;利智心得,而叫力;修道用,所以叫覺;見道用,所以叫道。)

問曰:應先說道。何以故?行道然後得諸善法。譬如人先行道,然後得所至處;今何以顛倒,先說四念處,後說八正道?  

(問:應先說道。為什麼?行道然後得眾善法。譬如人先行道,然後到所要到的地方;現在為什麼顛倒,先說四念處,後說八正道?)

答曰:不顛倒也。三十七品,是初欲入道時名字。如行者到師所,聽道法時,先用念持是法,是時名念處。持已,從法中求果,故精進行,是時名正勤。多精進故心散亂,攝心調柔故,名如意足。心調柔已,生五根。

(答:不顛倒啊。三十七品,是初欲入道時的名字。如修行的人到老師面前,聽道法時,先用念持此法,這時叫念處。持後,從法中求果,而精進修行,這時叫正勤。因為多精進而心散亂,而攝心調柔,叫如意足。心調柔後,生五根。)

諸法實相,甚深難解,信根故能信,是名信根;不惜身命,一心求道,是名精進根;常念道,不念餘事,是名念根;常攝心在道,是名定根;觀四諦實相,是名慧根。是五根增長,能遮煩惱。如大樹力能遮水,是五根增長時,能轉入深法,是名為力。

(眾法實相,甚深難解,因信根而能信,這叫信根;不惜身命,一心求道,這叫精進根;常念道,不念其他的事,這叫念根;常攝心在道,這叫定根;觀四諦實相,這叫慧根。此五根增長,能遮煩惱。如大樹力能遮水,這五根增長時,能轉入深法,這稱為力。)

得力已,分別道法有三分:擇法覺、精進覺、喜覺,此三法,行道時若心沒,能令起。除覺、定覺、舍覺,此三法,若行道時心動散,能攝令定。念覺在二處,能集善法,能遮惡法;如守門人,有利者令入,無益者除卻。

(得力後,分別道法有三分:擇法覺、精進覺、喜覺,此三法,行道時如果心沉沒,能使心起。除覺、定覺、舍覺,此三法,如果行道時心動散,能攝使定。念覺在二處,能集善法,能遮惡法;如守門人,有利益的讓進入,無益的除卻。)

若心沒時,念三法起;若心散時,念三法攝。無學實覺,此七事能到,故名為分。得是法安隱具足已,欲入涅槃無為城故,行是諸法,是時名為道。  

   (如果心沒時,念三法起;如果心散時,念三法攝。無學實覺,此七事能到,所以稱為分。得這些法安穩具足後,因欲入涅槃無為城,行這些法,這時稱為道。)

問曰:何等是四念處?

(問:四念處都是那些?)  

答曰:身念處,受、心、法念處,是為四念處。觀四法四種: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四法雖各有四種,身應多觀不凈,受多觀苦,心多觀無常,法多觀無我。何以故?

(答:身念處,受、心、法念處,這是四念處。觀四法四種: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四法雖各有四種,身應多觀不凈,受多觀苦,心多觀無常,法多觀無我。為什麼?)

凡夫人未入道時,是四法中,邪行起四顛倒:諸不凈法中凈顛倒,苦中樂顛倒,無常中常顛倒,無我中我顛倒。破是四顛倒故,說是四念處:破凈倒故說身念處,破樂倒故說受念處,破常倒故說心念處,破我倒故說法念處。以是故說四,不少不多。  

(凡夫人未入道時,此四法中,邪行起四顛倒:眾不凈法中凈顛倒,苦中樂顛倒,無常中常顛倒,無我中我顛倒。為了破此四顛倒,說此四念處:為了破凈倒說身念處,破樂倒說受念處,破常倒說心念處,破我倒說法念處。所以說四,不少不多。)

問曰:云何得是四念處? 

(問:如何得此四念處?)  

答曰:行者依凈戒住,一心行精進,觀身五種不凈相。何等五?一者、生處不凈,二者、種子不凈,三者、自性不凈,四者、自相不凈,五者、究竟不凈。  

(答:修行的人依凈戒住,一心行精進,觀身五種不凈相。那五種?一、生處不凈,二、種子不凈,三、自性不凈,四、自相不凈,五、究竟不凈。)

云何名生處不凈?頭、足、腹、脊、脅、肋諸不凈物和合,名為女身。內有生藏、熟藏,屎尿不凈,外有煩惱業因緣風,吹識種令入二藏中間。若八月,若九月,如在屎坑中。如偈說:

(為何說生處不凈?頭、足、腹、脊、脅、肋眾不凈物和合,稱為女身。內有生藏、熟藏,屎尿不凈,外有煩惱業因緣風,吹識種使入二藏中間。或八月,或九月,如在屎坑中。如偈說:)

是身為臭穢,不從華開生,

亦不從瞻卜,又不出寶山。

是名生處不凈。 

(這叫生處不凈。)

種子不凈者,父母以妄想邪憶念風,吹淫慾火故,肉髓膏流,熱變為精。宿業行因緣,識種子在赤白精中住,是名身種。如偈說: 

(種子不凈指,父母因妄想邪憶念風,吹淫慾火,肉髓膏流,熱變為精。宿業行因緣,識種子在赤白精中住,這叫身種。如偈說:)

是身種不凈,非餘妙寶物,

不由凈白生,但從尿道出! 

是名種子不凈。

(這叫種子不凈。)

自性不凈者。從足至頂四邊薄皮。其中所有不凈充滿。飾以衣服澡浴花香。食以上饌眾味餚膳。經宿之間皆為不凈。假令衣以天衣。食以天食。以身性故亦為不凈。何況人衣食。如:

(自性不凈指,從足到頂,四邊薄皮,其中所有不凈充滿;飾以衣服,澡浴華香,食以上饌,眾味餚膳,經宿之間都成為不凈。假使穿以天衣,食以天食,因身性原因也成為不凈,何況人的衣食?如偈說:)

地水火風質, 能變除不凈,

傾海洗此身, 不能令香潔。

是名自性不凈。 

(這叫自性不凈。)

自相不凈者,是身九孔常流不凈,眼流眵淚,耳出結聹,鼻中洟流,口出涎吐,廁道、水道常出屎、尿,及諸毛孔汗流不凈。如偈說:

(自相不凈指,此身九孔常流不凈,眼流眵[chī]淚,耳出結聹( níng ),鼻中洟[tì]流,口出涎吐,廁道、水道常出屎、尿,及眾毛孔汗流不凈。如偈說:)

種種不凈物,充滿於身內;

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

是名自相不凈。

這叫自相不凈。

究竟不凈者,是身若投火則為灰,若蟲食則為屎,在地則腐壞為土,在水則膨脹爛壞,或為水蟲所食。一切死屍中,人身最不凈。不凈法,九想中當廣說。如偈說:

(究竟不凈指,此身如果投火則成為灰,如果蟲吃就成為屎,在地則腐壞為土,在水則膨脹爛壞,或為水蟲所食。一切死屍中,人身最不凈。不凈法,九想中當廣說。如偈說:)

   審諦觀此身,終必歸死處。

難御無反覆,背恩如小人。

是名究竟不凈。 

(是名究竟不凈。)

複次,是身生時、死時,所近身物,所安身處,皆為不凈;如香美凈水,隨百川流,既入大海,變成咸苦。身所食啖種種美味,好色好香,細滑上饌,入腹海中,變成不凈。是身如是從生至終,常有不凈,甚可患厭!

(又,此身生時、死時,那些靠近身的物體,安身的地方,都是不凈;如香美凈水,隨百川流,既入大海,變成咸苦。身所吃的種種美味,好色好香,細滑上饌,入腹海中,變成不凈。此身這樣從生至終,常有不凈,甚可患厭!)

行者思惟:「是身雖復不凈,若少有常者猶差,而復無常。雖復不凈、無常,有少樂者猶差,而復大苦。是身是眾苦生處,如水從地生,風從空出,火因木有,是身如是,內外諸苦皆從身出。內苦名老病死等,外苦名刀杖、寒熱、饑渴等,有此身故有是苦。  

(修行的人思惟:「此身雖然不凈,如果少有常的話還差不多,而又無常。雖然不凈、無常,有少樂的話還差不多,而又大苦。此身是眾苦生處,如水從地生,風從空出,火因木有,次身象這樣,內外眾苦都從身出。內苦指老病死等,外苦指刀杖、寒熱、饑渴等,因有此身而有這些苦。」)

問曰:身非但是苦性,亦從身有樂;若令無身,隨意五欲,誰當受者?  

(問:身非但是苦性,也從身有樂;如果使無身,隨意五欲,誰是受的人?)

答曰:四聖諦苦,聖人知實是苦,愚夫謂之為樂;聖實可依,愚惑宜棄。是身實苦,以止大苦故,以小苦為樂。譬如應死之人,得刑罰代命,甚大歡喜;罰實為苦,以代死故,謂之為樂。

(答:四聖諦苦,聖人知道實是苦,愚夫認為它是樂;聖人實在可以依靠,愚惑應棄捨。此身實苦,為了止大苦,以小苦為樂。譬如應死的人,得刑罰代命,非常歡喜;刑罰實是苦,用來代替死,認為是樂。)


推薦閱讀:

姚來旺仗勢欺人 胡小哥怒斬奸商
里乘 卷三【白話譯文】
白話華嚴經第二十八卷
白話華嚴經第三十七卷
賴文俊《催官篇》白話解

TAG: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