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 (18)

寅七、諍根本處及能治別(分二科)  卯一、舉起諍處

又有六種諍根本處,一、展轉相違作不如意;二、覆藏諸惡;三、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執為己有;四、於衣服等更相欺誑;五、違越學處;六、於法於義顛倒執著。

「又有六種諍根本處,一、展轉相違作不如意;二、覆藏諸惡;三、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執為己有」。

上次講的那個第六科是「復有三處諸修行者難可超越,一者、超越欲貪恚害不樂所攝下界;二者、超越一切行相現行;三者、超越有頂,超越此三難超越處,當知由六種無上對治。四無量是初對治」,這個「修四無量心」來超越第一種難超越處,這個是應該是容易理解的。

這個第二「無相心三摩地」是第二對治,這個第二對治就是「超越一切行相現行」。這個無相心三摩地在三三摩地裡面,有這個無相三摩地。三三摩地的次第呢?一開始是空三摩地,第二、無願三摩地,第三是無相心三摩地。現在這裡超越一切行相的現行,是要修無相心三摩地來超越。若在三三摩地裡面來說呢?當然無相心三摩地是究竟圓滿的。但是在這裡這三種難超越的事的次第,他在中間。在中間,後邊是超越有頂,就是「我慢」,是我慢。這個「我慢」這個地方有一點事情,就是在三三摩地里的次第,一開始是空三摩地,空三摩地是修無我觀,在定裡面修無我觀,名為空三摩地,而後修無願三摩地,無相三摩地,就圓滿了,功德圓滿。但是這一個次第,一開始是離欲,修四無量,四無量這個三昧是在四禪八定裡面修的,境界也是很高。用這樣的慈悲喜舍來對治欲貪恚害不樂,當然這個煩惱是清凈了。清凈了,這時候修無相三摩地來對治這個一切相的現行,當然也是可以。就是這個在無相心三摩地那裡面就是二個方法,二個方法修這個無相心三摩地。就是不念一切相,思惟無相界,就超越一切相了,就超越一切行相的現行了。

但這地方就有可能有個問題,有什麼問題?因為沒有修空三摩地。沒有修空三摩地,這個「我」還在。前面修四無量心是破除去欲貪恚害不樂,破除這樣煩惱。然後修無相心三摩地,超越一切行相的現行,這時候還有個問題,還是有我。所以第三個就是要修無我觀了,修無我觀的時候,這我慢永盡,就超越有項了。那麼從這地方去思惟呢?這個無相心三摩地,如果前面沒有空三摩地的話,這無相心三摩地裡面還有我。「不與萬法為伴侶」的時候,一切行相現行,就是心裏面有一切相的現行,這個相現行於心,唯心作伴。現在一切相不現了的時候,唯獨是心湛然獨立。湛然獨立,你沒有修無我觀的時候,就有可能,哦,這個就是我,有可能會有這個問題,那也就是類似非非想定了。非非想定是離欲的,也是離一切相的,但是「真神不滅」,就是我還在。

所以這個第三個呢?就是要我慢永儘是第三對治。但是怎麼樣來對治這個我?若觀察這一念心在很高深的禪定裡面,唯獨這一念清凈心明靜而住,湛然常住,境界很高了!那麼怎麼知道這個不是我呢?那要修無我觀。修無我觀,當然這是…這一念心不是說沒有這一念心,而是這一念心是因緣有,那就不是我了,是這麼回事。

所以平常說我們用功修行的時候,平常聽人家講開示,「不與萬法為伴侶是何等人物?」「待汝吸盡西江水,再為汝道」,這個境界我也就到了嗎?要從這個法門的安排的次第來說,你不修無我觀,還不能超越有頂,還有這個問題。這個修行的事情,你若不去看佛菩薩的法語,自己還是糊糊塗塗的。

「又有六種諍根本處」,這一段文也是很有意思,就是「斷我慢者,終不為彼我為究竟?為不究竟?如是疑惑纏擾其心」,這個話也很有意思。如果你常不讀經,經論你常不讀,你光是靜坐的時候,你就會想:我對不對?我這樣修行對不對?我現在出現的這個境界,是不是對呢??就可能會有這個事情。若常讀經,佛是這麼說的,與修多羅合,那麼你的信心就起來,信心就增長。但是這一段文上說要斷除我慢,斷除我慢的時候也沒有疑,也就不會有這個疑惑。

底下這是第七科「諍根本處及能治別」,分兩科。「卯一、舉起諍處」,就是這個糾紛的生起的地方,從什麼地方生起的糾紛呢?

「一、展轉相違,作不如意」,「展轉相違」就是不只一次了。就是我觸惱你、你也觸惱我;我再觸惱你,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這樣觸惱人,令你不如意。第一次也可能是無意的,無心的,第二次就有意了,那麼展轉的觸惱,故意的叫你煩惱、引起你的煩惱、令你苦惱。那麼這就是一個起諍處。當然這是一個…凡夫就是這樣。

「二、覆藏諸惡」,第二個呢?就是自己做了很多的有罪過的事,隱藏起來,怕你知道,這是一個起諍處,但是又不可能人家不知道的。

「三、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執為己有」,「等類中」,大家這個類別是平等的、是一樣的,並不是我高過你,你高過我,都是一樣。一樣呢?這個利養也是平等的,但是偏要「剩受」,我偏要多受,我要多接受這個利養。「執為己有」,受了利養,得到了以後,這都是我的,我是應該這樣子的。這也就容易起諍,就有問題。

「四、於衣服等,更相欺誑」,就是得到這些財物,「更相欺誑」,就是我欺誑你,你欺誑我。這個事情是那樣,就是得財物的方…這個經過、這個過程,就用這個欺誑心向居士化緣,就是邪命,就是欺誑。得到以後又不說老實話,還是欺誑,那麼這也就是容易有糾紛。

「五、違越學處」,就是犯戒了,沒能夠守持清凈,犯戒。

「六、於法於義顛倒執著」,這底下對於這個法和義。這個法和義怎麼回事呢?法是能詮,義是所詮,所詮之義。能詮的名句文,所詮的義理,是「顛倒執著」,就是錯誤的去理解。自己錯了還認為是對的,所以執著自己的見。這樣子呢?也是要出問題,也就是互相有諍論,也就引起糾紛。這個呢?主要就是常、樂、我、凈。你執著無常而認為是常、苦惱而認為是樂、無我而認為是我、是不清凈的而認為是清凈的,就是執這一些事情,「於法於義顛倒執著」。

這個《披尋記》我們讀一下:

 

《披尋記》五二四頁:

又有六種諍根本處等者,當知依此六處建立六諍根法: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邪見、倒見。依第一處建立忿恨,謂依身等同梵行現行非愛,是名展轉相違作不如意。依第二處建立覆惱,謂於所犯樂欲隱藏,不欲令他知己所犯,是名覆藏諸惡。依第三處建立嫉慳,謂於僧祇共有財物偏多受用,是名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執為己有。依第四處建立誑諂,謂依邪命非法方便獲得財物,同梵行者正詰問時便不分明,假託餘事而有所說,是名於衣服等更相欺誑。依第五處建立邪見,謂無施與無祠祀無愛樂等。由是於非法中妄計法想,習諸邪行,是名違越學處。依第六處建立倒見,謂於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不凈凈倒,於無我我倒,是名於法於義顛倒執著。

「又有六種諍根本處等者,當知依此六處建立六諍根法」,這個「根」就是「處」,有此根而有這樣的諍。

「謂忿恨」這是一種,忿恨的原因而有這些諍論。還有「覆惱」。這個文句都是那個《集異門足論》上的文句,這個和這個《成唯識論》、《百法明門論》不是完全相同。這個「嫉慳」,這個也是一個諍根處,還有「誑諂」,還有「邪見」、「倒見」等。這是六諍根法:忿恨、覆惱、嫉慳、誑諂、邪見、倒見,這是六個。

「依第一處建立忿恨」,就是「展轉相違,作不如意」,這是第一處建立這個忿恨。「謂依身等於同梵行,現行非愛」,大家共同修行的人,就是故意的觸惱人,不是可愛的事情,「是名展轉相違,作不如意」。

「依第二處建立覆惱」,就是「覆藏諸惡」這個,「建立覆惱」。「謂於所犯樂欲隱藏」,自己有了錯誤的事情就隱藏起來,「不欲令他知己所犯,是名覆藏諸惡」。

「依第三處建立嫉慳,謂於僧祗共有財物偏多受用」,「僧祗」就是大眾僧,大眾僧共有的財物自己「偏多受用」,比別人要受用多一點。「是名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執為己有」。

「依第四處建立誑諂,謂依邪命非法方便獲得財物,同梵行者正詰問時,便不分明,假託餘事」,就是說不明白了,就是假託其他的事情,本來這個出問題的是這裡,這裡他不說了,說別的事情,「假託餘事」。「而有所說,是名於衣服等更相欺誑」。

「依第五處建立邪見,謂無施與、無祠祀、無愛樂等」,這是第五處。「由是於非法中妄計法想,習諸邪行,是名違越學處」。

「依第六處建立倒見,謂於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不凈凈倒,於無我我倒,是名於法於義顛倒執著」。

 

卯二、顯能斷法

又有六法能斷如是諍根本處,慈心所發身語意業,能斷初二;同受利養,能斷三、四;同趣屍羅,能斷第五;同趣正見,能斷第六。

「又有六法能斷如是諍根本處」,前面是舉這個起諍處,這底下開示能斷這六種諍的法門。

「能斷如是諍根本處」是什麼呢?「慈心所發身語意業」,那個忿恨是瞋,瞋用「慈心」,用慈愛的心情發出來的身、語、意的行動。「身」表現出來的也是慈悲心,「語」也是慈悲的語,「意」也是慈悲的意,用這樣的心就把這個忿恨對治了。用慈愛的心彼此間來共住,那麼就沒有糾紛了。沒有糾紛了,彼此都快樂,心情快樂。你若故意的觸惱別人,你心裡就苦惱。對方也苦惱,你也苦惱。如果用慈愛的心呢?就沒有這個問題。所以用修慈悲心來對治,對治這件事。

這個呢?「能斷初二」,能斷這前兩個諍根本處,一個是「展轉相違,作不如意,二、覆藏諸惡」的事情。

「同受利養,能斷三、四」,不要多領受利養,那麼就把第三個和第四個這兩件事的錯誤就息滅了。

「同趣屍羅,能斷第五」,第五個是「違越學處」,「同趣屍羅」,大家共同的都守這樣的戒。「趣」在這個地方是親近的意思,也是尊重的意思。我尊重這個戒,我不違犯。大家共同的來學習這個戒,來尊重這個戒,愛護這個戒法,這樣就把第五個錯誤息滅了。

「同趣正見,能斷第六」,這個第六就是「於法於義顛倒執著」,那就是邪見的關係。現在若學習佛陀所開示的正見,那就是把那種顛倒執著也就息滅了。

這樣說呢,要發慈悲心就是同受利養這件事也應該包括在內,這樣嘛不就是沒有糾紛。你發了慈悲心就沒有糾紛,這就是慈悲。所以真能修慈悲觀能遠離很多的過失。不要因為我說出一句話,我發出來一樣的行為,引起糾紛。我說這種話,我做這種事,人家不能接受的,不合道理啊!不合道理,就引起糾紛。引起糾紛,是因為我這樣發出來的,那就是不慈悲嘛。所以若是有慈悲心的話,就能遠離很多過失。這個戒實在就是慈悲,這殺盜淫妄就是不慈悲,這是一樣事。

底下是「同趣正見」,這是要學習佛法才能有這個智慧。有這個智慧就沒有邪倒、邪知邪見了。所以學習智慧也很重要,智慧能解決一切的問題,這是說出這件事。

而這個能對治的方法,倒是我們現在急需的一件事。

 

寅八、能攝威德究竟差別

又有六法,能攝一切諸修行者威德究竟,謂神境、天耳、宿住、他心、生死智通,能攝威德;漏盡智通,能攝究竟。

「又有六法,能攝一切諸修行者威德究竟」,這是第八科「能攝威德究竟」的「差別」,能攝一切諸修行者的威德和究竟。人當然…若是…我們有可能會有這樣的心情,我希望有大威德,也可能有這個的想法;但是也可能沒有這個想法。沒這個想法的人,多數是歡喜自由的人。歡喜自由的人就不願意有威德,至於這個性情剛烈的人,可能有這個想法。但是這件事實在是應該具足的。

「謂神境、天耳、宿住、他心、生死智通,能攝威德」,這是解釋前面這句話,什麼叫做「威德」?就是有「神境通」。「神境通」就是神足通,有各式各樣的不可思議的變化。那麼有天耳通,還有宿住。「宿住」就是宿命通。「他心通」、「生死智通」就是天眼通。「天眼通」,說這個人死掉的時候,我們肉眼看不見他怎麼回事,若有天眼通就知道這個人到那兒去了。在那裡又生了,天眼通也能看見。這些死生都能看見,看見未來的事情,都能看見。這實在這也是一種智慧。

這五種神通的境界,能夠「攝威德」,能統攝一切的威德力。你有這種的境界,這威德的力量就顯現出來了,人家對你另眼相看,都不同了。

「漏盡智通,能攝究竟」,你若是有這個六通裡面這個漏盡通呢?能夠究竟圓滿。如果你沒有漏盡通,你前五個神通有時候會失掉的,那個威德不究竟,雖然有,有時沒有,就沒有威德了,還是靠不住。若有漏盡通的時候,心裏面沒有煩惱,沒有這貪瞋痴的煩惱。就算是有的時候不常入定,定可能會失掉,也隨時也會恢復過來。所以「漏盡智通,能攝究竟」。

這樣加起來,這六法「能攝一切諸修行者」的威德的究竟,這是第八科。

 

寅九、諦現觀法障治差別(分二科)  卯一、明能障(分二科) 辰一、標

又於聖諦未得現觀補特伽羅,略有六種能障諦現觀法。

這是第九科「諦現觀法」的障治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明能障」,先「標」出來。

「又於聖諦未得現觀補特伽羅」,這個又我們的佛教徒發很好的心,愛樂佛法、學習佛法,但是對於這個「聖諦」,就是苦集滅道。苦集滅道聖人才認為這是真實的,不虛妄的,凡夫還迷迷糊糊的,這是苦諦嗎?我感覺很快樂嘛!所以這個不知道是苦。只有聖人才知道色受想行識是苦的,苦集滅道的事情。

「未得現觀」,你還沒能成就無分別智。這無分別智,這個根本的智慧,通達色受想行識無我、無我所是畢竟空寂的,這種清凈的智慧還沒有成就,這種人叫補特伽羅。

「略有六種能障諦現觀法」,能障這種修行的法很多,但現在說六種。這六種能障礙你諦現觀法的成就。

這是「標」,底下解釋,分兩科,第一科「舉前五」。

 

辰二、釋(分二科)  巳一、舉前五

謂如前說三種愚痴增上力故,起三顛倒,規求利養,希望壽命。

「謂如前說三種愚痴增上力故,起三顛倒」,這前面說有三種愚痴,你們還記住嗎?一個「時節愚」、一個「分位愚」、一個「自性愚」,這三種。由這三種愚起這三種顛倒,就是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無我計我倒,計我的顛倒。

於「三種愚痴增上力故」,這個「愚痴」它很有力量,它的力量能叫你糊塗,叫你發動三種糊塗,這是三個。另外還有一個「規求利養」,這是貪心了,前面是愚痴,這是貪心。他還「希望壽命」,壽命長遠一點。希望利養,希望有得享受,還希望健康,希望壽命長,健康長壽,這樣子。這加起來就是五法,是「舉前五」。

 

巳二、顯第六(分二科)  午一、標相

此中差別者,於順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處法中,喜樂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事。

「此中差別者」,這底下是第二科「顯第六」,第六樣能障礙你諦現觀的這個過失。這裡面說六法,那就和前面的五法多出來一個不同的地方,是什麼呢?

「於順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處法中」,喜樂ㄌㄜˋ或者「喜樂ㄧㄠˋ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事」,就是順於「惡見」,就是這是一種有過失的、染污的,你看見這個境界是屬於染污的境界,放逸這種境界,能增長你的貪瞋痴的這種事情。「惡聞」就是這種言論,這樣的言說令你污染,令你心裡不清凈那些事情,「惡聞」。「惡說」,「聞」是在聽聞,或說你自己也會說,「聞」是聽別人說,「惡說」是自己去說。「惡分別」總而言之,你見也好、聞也好、說也好,總是由內心去分別。內心這些污染的分別這些事情。

「喜樂ㄧㄠˋ惡見、惡聞、惡說、惡分別事」,這問題就在這裡,這些惡見、聞、說、分別的這些污染的事情出現了。出現了,自己心裏面生歡喜,我歡喜看見,見、聞、說、分別這些污染的事情,我歡喜,這就是問題了,這就是能障礙了,能障礙自己用功修行了。

 

午二、辨攝

如是喜樂,於未得聖諦現觀異生心,最能漂動,極為障礙,非於聖者。是故說此在明分中;非在解脫成熟分中。

「如是喜樂,於未得聖諦現觀異生心,最能漂動,極為障礙」,這底下「辨攝」,說明白為什麼它會有這種作用。

「如是喜樂」,說我們對這些污染的事情歡喜,這樣情形會怎麼樣呢?「於未得聖諦現觀」的「異生」,凡夫的這種人,他的心「最能漂動」,它有大力量使令您心動,動出來這個貪心、動出來這個欲心,動出個瞋心,動出各式各樣的愚痴的境界。

「極為障礙」,他就是能障礙你修止觀。你這時候再去靜坐的時候心就不寂靜,就坐不來了。奢摩他也止不住了,毗缽舍那也不能觀了,就是無可奈何,這就是「極為障礙」。

「非於聖者」,這不是對聖人有種事情,聖人是不能障礙的。他已經成為聖人了,這些事對他是無效,只是對凡夫是有力量的。因為凡夫一切的這些污染的種子都存在,一有了所緣緣的時候這種子就要動,你加上一個不如理作意,就是糟糕了。

「是故說此」在「明分中,非在解脫成熟分中」,所以這個佛的法語中說這件事是在「明分中」。「明分中」,就是在這個資糧位,就是在外凡位。初接觸佛法的時候,也生歡喜心,啊,這個聖人的境界很好,這大光明的世界我也歡喜,那麼祈求、希望成就聖道,那個時候叫做「明分」。在這個時候還沒有到內凡,所以這個煩惱的力量很大。雖然有一點好的願望,但是煩惱的力量很大,一遇見這種境界就不得了。所以「未得聖諦現觀異生心,最能漂動」,漂動你的心。

「非在解脫成熟分中」,不是在那個解脫成熟的分中,就是內凡位。內凡位不那麼要緊,這些事他那個正念還是有力量了。正念有力量,這些染污的境界對他影響不大,不是太有障礙。但是在外凡可是不行,還是有問題。那麼這是開示我們這件事。

 

卯二、明能治(分二科)  辰一、標

對治如是能障礙法,當知即是六種正取相。

這是第二科「明能治」,前面第一科是「明能障」,這是第二科「明能治」,能對治那個障礙的。分二科,第一科是「標」。

「對治如是能障礙法」,「對治」者,就是消除的意思,消除去這個能障礙的這種的染污。「當知即是六種正取相」,這六種正取相能夠有力量對治它。

這是「標」,底下第二科是解「釋」。

 

辰二、釋

謂如前說五種取相,及一切世間不可樂取相。

謂如前面說的那「五種取相」,「五種取相」就是無常常到,於苦樂倒,一個常倒,一個樂倒,一個我倒,加上規求利養,希望長壽,就是這個。這個當然就是用無常、苦、無我來對治,乃至到希望規求利養,乃至到希望長壽這個事,也是用這種過失來…來觀察它的過失就能對治了。觀察人的壽命,一口氣呼出去,不回來就死了,還有長壽?

那麼這是五個對治,另外呢?「及一切世間不可樂取想」,「一切世間」是什麼?主要是這個色受想行識,主要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都是不可樂的,色受想行識是苦啊,很苦惱的境界。那麼常常這樣觀察呢?就把這種障礙對治了。當然初發心修行的人要遠離才可以,要遠離。

這個有些在家居士也學習過佛法,但是還沒能得正知正見,就會發出來一種言論:修行在家也可以。這是在家人是這麼說,因為他就是不想出家,當然就是這樣講。這麼講這還是可以原諒,在家人若是說這樣的話,那就隨他。最遺憾的是我們出家的人,我們出家人也講這種話,是不對的。經論上也說了,在家人雖然也可以修行,很辛苦,不如出家人修行容易。出家人修行為什麼容易呢?就和塵勞的事有距離,遠離了塵勞。那麼在這個佛法僧的這個地方,都是清凈的境界,沒有染污,我們修止觀心裏面就容易。你不要說是在家人,就是我們出家人,你在這個清凈的寺廟裡用功一個時期,忽然間你有事情要到那個社會大市區裡面做事,和那些人在一起,立刻就有變化,立刻有變化。不要說這樣子,就是去到城市去辦事,回來以後你靜坐一會兒的時候,就感覺就是退了多少。從這件事情就看出來,修行是出家好,在家困難,在家修行難。這是很明白的事情,怎麼還可以說這種話:在家也可以修行,怎麼能這麼講話呢?

 

寅十、歸依及證隨念差別(分二科)  卯一、標列

又有二種具足隨念,六行差別,能令心沒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歡喜。謂歸依具足隨念,有三種行;證具足隨念,有三種行。

「又有二種具足隨念六行差別,能令心沒諸修行者,正策其心,令生歡喜」,這是第十科是「歸依及證隨念」的「差別」,分二科,第一科是「標列」。這六種隨念,我們以前是講過的。

「又有二種具足隨念,六行」的「差別」,這「二種」就是一個是「歸依隨念」,一個是「證隨念」,這兩種合起來呢?就是六個六隨念,所以二種具足了六種隨念。六種隨念這種修行法各有不同,「能令心沒諸修行者,正策其心」,能令這個發心退轉了修行人,他這個道心「沒」,沈沒了,歡喜修行的心沈沒了。沈沒了,這樣的修行人「正策其心」,你若去修這六種行的時候,這心就能夠發動起來,警策自己能發動起來,鞭策自己。「令生歡喜」就使令你生歡喜心,還願意修行。

這「二種具足隨念,六行差別」究竟是什麼呢?「謂歸依具足隨念,有三種行;證具足隨念,有三種行」,這加起來就是六種。

「謂歸依具足隨念,有三種行」,「歸依」就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這裡面呢又具足了三種隨念。這個看出來,這經論上說這些修行方法,都是思惟觀察功德,就是「念」這個功德。

這三種隨念呢?「證具足隨念有三種行」。這是「標列」,這底下第二個是「隨釋」,分二科,第一科「歸依隨念」。

我們現在的人,出家人、在家居士修學佛法,就是只是念這個文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是這麼念,有這樣的法門;念咒也是,「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念這文句;「唵嘛呢叭咩吽」,只是念文句,只是這樣念。若是我們把《金剛經》背下來也是這樣念,也有功德,不是不好。但是看出來,我們現在人的根性是鈍了,這種修行方法是鈍了。而這上說呢?很少是說是念文句,只是停留在這裡,不是。

 

卯二、證釋(分二科)  辰一、歸依隨念

於佛法僧隨念之行,名歸依隨念。

這事你說是「於佛法僧隨念之行」,就是念佛的功德,這「佛隨念」,就是隨念…這個「隨」這個字怎麼講?我這麼思惟這個意思,這個「隨」有兩個意思。「隨」,隨所念的這個所緣境上的功德做自己的憶念,自己去憶念去,「隨」。不是我自己想起來怎麼念就怎麼念,隨所念的功德去念去,叫做「隨」。第二「隨」有相續的意思,相續的念。比如說是念佛的功德,這「佛隨念」是念什麼?不是只是念佛名號,可以念佛名號也包括在內,但是念佛的功德。

這個在《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這些《阿毗達磨論》上有這些法門的。這個那是說念佛的如來…如來、應供、正遍知…,這樣念,這《阿毗達磨論》上就是這麼解釋。《瑜伽師地論》上,我們學這個論上多數還是從《阿毗達磨論》來的。但是念佛,這個「如來」怎麼講呢?就是念佛,從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開始一直到涅槃,這中間,佛如來有所說的話,都是真實不虛的。佛所說的這些法語都是真實不虛的,沒有說謊話,不說謊話。就這樣念,念這個如來的意思是這樣的意思。你看我認為這非常有意義,心裡這樣想,佛從得道業開始一直到涅槃,他凡有所說都是真實不虛,沒有虛偽。你這樣想佛的功德,這叫做「佛隨念」。「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就是這麼念,一樣一樣這樣念,這叫做「念佛」,這是念佛的功德,是這樣念,不只是念佛的名號。而念佛的功德,我認為要比念佛的名號力量是更大,你不妨你試試,你靜坐的時候你也可以這樣念,也可以的。或者念這個如來的十號念完了,就修奢摩他。奢摩他修一會兒,然後再念佛的功德,這樣也可以。

這個「法隨念」,這個「法隨念」我以前講過一回,現在我們再溫習一遍。法隨念呢?是念「善說、現見、無熱、應時、近觀、引導、智者內證」,一共這七樣。

七樣,這「善說」怎麼講呢?就是佛說「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佛這麼講,這是善說。如果苦不是苦,佛說苦是苦,這就不是善說了。「苦真是苦」,你若這樣思惟的時候,你增長智慧了,增長智慧。這一念心,實在你思惟這個苦的意思,實在就是一念的分別心,另外沒有苦,另外那有什麼苦呢?就是這個境界一現前,你一念分別心的執著,這就是苦,受想行識都在這裡,另外有什麼苦?沒有。你這樣子思惟,「苦真是苦」。而集也真是集,這個「集」是什麼?「集」即是愛,就是種種的煩惱,煩惱的力量能集聚種種的苦,能把苦集聚來。本來沒有苦,因為你有煩惱才把苦集聚來嘛。你思惟這個道理,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這個苦、集都滅掉了,這時候真是安樂,安隱自在。而這一件事怎麼能成就呢?「道真是道」,由戒定慧可以達到那裡去,這麼思惟。佛這麼樣講,佛是善說,這是一個善說,佛說得非常好,這是妙法。

「現見」,就是佛說這個苦集滅道,我們能這樣去修行去,「現見」,於現法中就可以見苦集滅道四諦,可以見諦,就可以得聖道。從這個文上說呢?就是你若能這樣修行,你今生就能成就。你看這文上就是這麼說。

你就這樣思惟,思惟這個法隨念,就是念這個法是佛的「善說」,念這個法是「現見」,苦集滅道這個聖道這個法門,你現在就可以成功的,你現在這麼做。

「無熱」,這「無熱」是什麼呢?在這個天台智者大師的《維摩經玄疏》:「三轉*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凈」,智者大師引這《阿含經》的意思,「其輪本來常清凈」的意思就是「無熱」的意思。佛說這個苦集滅道、這個八正道,八正道是無熱。「熱」者,煩惱也,煩惱裡面有熱。佛說這個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這是清凈的法門,「其輪本來常清凈」,裡面沒有煩惱,沒有煩惱的。就是裡面完全是能發揮這清凈的作用,而不會令你有什麼後遺症的問題,也不會有這種事情。所以叫做「無熱」,這個法門是清凈的。善說、現見、無熱、應時。

「應時」我看《阿毗達磨論》上的解釋,「應時」是什麼呢?就是你若能夠修這個八正道,八正道就是「應時」,若能修習、多修習,你就能夠見道,就能夠見諦,叫做「應時」。在《大智度論》上解釋,這個「應時」就是什麼時候都可以修行,什麼時候你都可以修行,你都可以成就。不像其他的什麼宗的這些迷信的人,這個時候不可以靜坐,不是,啊。怎麼、怎麼的…,不是的。當然初修的才吃完飯,才初開始用功靜坐的人,才吃完飯不要靜坐,有功夫的人沒有這個問題。那麼這是這個善說、現見、無熱、應時,還有個近觀。

「近觀」就是你到它旁邊去看,看的清清楚楚地。所以你若能夠修學這個八正道的時候,修習、多修習,就能叫你如實的知見苦集滅道的道理,叫「近觀」,也就是成就的意思,「近觀」。

還有「引導」,「引導」是「能引、能導」。你若能修這個苦集滅道的現觀,能這樣修行,它就「能引、能導、能隨、能住」,文上就是這麼解釋。這麼解釋,我推測這話怎麼說呢?是什麼?就是我們修行的時候,我們靜坐的時候,自己會有經驗,這個心不順。我願意它止,它就偏不止;我要觀,它偏不觀。不是掉舉、散亂,再不然就是昏沈,這個心就是不順。現在不是,你若真能夠用功修行這個八正道,心就能夠入,能入於道、能相應,而不會一定是老是昏沈、掉舉,不是的,「能引、能導」。當然初開始是有這個問題,但是你不要氣餒,你繼續努力,它「能引、能導」,有這個力量,能使令你與法相應,「能引、能導」。

最後一個是「智者內證」,「智者內證」這等於舉出了一個事實。「智者」是誰?就是佛和佛弟子,這些得無生法忍、得聖道的這些人。這些人他們現在他們在內心裏面已經證悟了這種事情,已經這樣做,已經成功了的人。所以我們若是做,我們也可以成功的。

所以這是「法隨念」,念這個法這樣子,這樣就增長了自己的信心,能夠現見,能夠應時,那對我是很好,我就恐怕我不成功嘛!現在法就是這樣子,可以成功的。這是「法隨念」。

還有個「僧隨念」呢?就是隨佛出家,在佛教裡面用功修行的人。他們有修行。有修行就是修這個妙行,這個妙行就是「苦遲通達,苦速通達,樂遲通達,樂速通達」,就是前面那個四法跡,四行跡,他們有這樣的妙行。又說是有「安隱行、不安隱行、調伏行、寂靜行」。當然這佛教徒,這個僧他不會做這個不安隱行,就是修這個「安隱行、調伏行、寂靜行」。我們修學戒定慧,這一定是向於聖道去,這是一個很安全的一個大道,而不是那個有危險的道路,不是的,不是不安隱行。這有妙行,有這樣的妙行。他們都是有這個…初果向,初果,就是預流向,預流果;是一來向,二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就是有這八種聖人。這個「僧隨念」,僧就是這八種人,都是聖人,不是指凡夫僧說的。這個「僧隨念」這個聖人是這樣子,他們具足有戒,有定,有慧,有解脫,有解脫知見,有這樣的功德。這樣子念這個僧,叫「僧隨念」。

這樣子在就是佛法僧…來隨念這個佛法僧的時候,心裏面,哦,就自己這個歡喜心就會生起來,因為自己感覺到有希望,我也這樣做嘛,「有為者亦若是」,所以叫做「歸依隨念」。

「歸依」當個救護的意思,你能修學戒定慧,佛法僧能夠救護你,你從苦海里出來了,把你救出來了。這是「歸依隨念」,底下:

 

辰二、證隨念

於趣涅槃行,趣資財行,趣生天行,隨念之行,名證隨念。

這是第二科「證隨念」。「於趣涅槃行」,這個「趣涅槃行」,「趣者」,往也,就是到涅槃那去的這種戒定慧的行。這是決定勝的境界;底下趣資財行,趣生天行,這是增上生的事情。一個決定勝,一個增上生,這麼兩種不同。

這個「趣資財行」呢?這個「趣涅槃行」當然是修學戒定慧,修學戒定慧這是得涅槃,得涅槃是決定的戰勝了,增上生呢?還沒有決定勝。

那麼「趣資財行」,你能夠破除自己的慳垢,慳吝的污垢,能夠布施,這樣子你將來能得大財富。「趣資財行」,就是「趣」者,到也,就是往也,能到大財富的地方去的一種行為。「行」是因,「資財」是果,這個因能到果的那個地方去,所以叫做「趣資財」的行。

「趣生天行」,趣生天行,這個資財是屬於布施,這是屬於布施行。「趣生天行」呢?就是戒,也包括這修。欲界天就是戒,那麼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定,那就是也是天,但是不只是戒,同時也要有定,這樣子。有這個戒、定的力量,就可以「趣生天行」,就往生到天去的這種修行。

「隨念之行」,這個「隨念之行」…這個「趣涅槃行」是要念戒定慧的,念戒定慧就可以達到涅槃;這個「資財行」是念施;「生天行」,如果是色界天、無色界天不在內的話,那就是信、戒、聞、舍、慧,你具足這五樣功德,你就能生天。這個修行人在阿蘭若處住,或者在寂靜處住,用功修行時候,就是念這個生天隨念,念這個天隨念。念說,哦,生天的人他有五種功德,就是信、戒、聞、舍、慧,可以生到天上,那我也具足,將來我也可以生天,就是這麼意思,那叫做「天隨念」。

這個窺基大師解釋呢?他是「於趣涅槃行」,這是戒,戒定慧的戒;「趣資財行」是施;「趣生天行」是修,是修定。施、戒、修這是增上生事,那麼窺基大師這麼解釋。

把這個《披尋記》念一下:

 

《披尋記》五二六頁:

於趣涅槃行等者:此中趣涅槃行,謂於決定勝道。趣資財行,趣生天行,謂於增上生道。念自當證決定勝事,增上生事,名證隨念。由是策心,令生歡喜。

「於趣涅槃行等者:此中趣涅槃行,謂於決定勝道」,這是屬「決定勝道」,就是不退轉了,你得了聖道以後,它不退轉了,決定是戰勝了。

是「趣資財行」,是「趣生天行,謂於增上生道」,將來的生命比現在好,但有還沒有…有可能會失掉了,那就是又失敗,會退轉的。

「念自當證決定勝事,增上生事」,這個用功修行的人,他心裡這樣念,念什麼呢?念「自當證決定勝事」,我「當」,我決定可以成就這個「決定勝」的事情,所以叫做「證」。他自己念增上生事,我也能成就,所以叫做「證隨念」,這個「證」是這個意思,在這裡是成就的意思,「證隨念」是這樣意思。

「由是策心,令生歡喜」,這叫做「歸依及證隨念」的「差別」。

 

寅十一、不共外道內法差別

又有六法,於善說法毗奈耶中,立為無上,不與一切諸外道共。謂見大師,聞正法,得凈信,隨學一切所有學處,於大師所起隨念行,謂佛世尊,是正等覺者,能說一切法,乃至廣說,又於大師,以身語行承事供養。

「又有六法,於善說法毗奈耶中,立為無上,不與一切諸外道共」,這是第十一科「不共外道內法」之「差別」,這也是有六種。

這六種法是在我佛法裡面的佛的「善說法毗奈耶中」,就是法與律,這樣講。或者這個「毗奈耶」翻成滅也可以,能滅類惱。「立為無上」,建立為最殊勝的一種法門。「不與一切外道共」同的,超越一切外道的。

「謂見大師,聞正法,得凈信」,這是第一個範圍,我們能拜見大導師,能拜見佛,這是最殊勝的事情,是不與外道共的。

「聞正法」,聽佛說法,這也是特別殊勝的事情。

「得凈信」,聽聞了佛說的正法之後,心生歡喜,所以有清凈的信心,有清凈的信心,所以這也是不共於外道。這個「凈信」,這個「凈」這個字,原來感覺到很難解釋,不知道怎麼解釋。如果是聽聞佛法以後,才知道有凡聖的不同。這就是對於這個聖,佛法僧都是聖,在這個地方有清凈的信心,就叫做「凈」。這表示「信為欲依」,就是有清凈的願望,自己也希望能夠清凈。當時發出來這樣信心的時候,也是清凈,所以叫做「凈信」。這時候才知道凡夫都是污染,都是污染的境界,所以叫做「凈信」。

「隨學一切所有學處」,有了信心以後呢?那麼也就能夠隨順學習佛所制的一切的戒律,去學習。

「於大師所起隨念行」,這前面這個佛…見佛、聞法、得凈信、隨學一切戒律,這都是超過一切外道,最殊勝的法門。「於大師所起隨念行」,這底下是第五,「起隨念」就是前面說的這個佛隨念。於大導師這裡發動自己有隨念的一種修行。怎麼樣隨念呢?「謂佛世尊是正等覺者」,「正覺」就是根本智,「等覺」就是後得智。或者說是「正覺」就是如理智,「等覺」就是如量智,智慧圓滿了,通達一切事,通達一切理,通達法性道理的這麼一個佛陀,「是正等覺」,要這樣念,念佛是大智慧圓滿的人。「能說一切法」,佛有大悲心為一切眾生說解脫道,這麼念佛有這種功德。「乃至到廣說」,那就是佛的十號的功德。

「又於大師以身語行承事供養」,這心裏面有清凈的信心,然後又能夠有身行、有語行來承事供養於佛,對於佛生大歡喜心來供養於佛,來為佛作事,所以叫「承事供養」。

這個《披尋記》解釋的很好哦!

 

《披尋記》五二六頁:

又有六法至承事供養者:此中六法:一、見大師,二、聞正法,三、得凈信,四、隨學一切學處,五、於大師所起隨念行,六、於大師以身語行承事供養。由於大師世可現見,不同諸天神等世不現見,是名第一無上不共。聞說正法,有談論故,諸天神等則不如是,是名第二無上不共。由善說法,通達實義,故得凈信,余則不爾,是名第三無上不共。由善說毗奈耶,解了作與不作,故能隨學一切所有學處,是名第四無上不共。隨念大師是正等覺者,能說一切法,乃至廣說,余則不爾,是名第五無上不共。又於大師以身語行承事供養,依一有情生最勝福,是名第六無上不共。

「又有六法至承事供養者:此中六法」,一是「見大師,二、聞正法」,三是「得凈信」,四是「隨學一切學處,五、於大師所起隨念行,六、於大師以身語行承事供養。由於大師世可現見」,因為當時佛在世的時候,當然佛教徒可以見佛。「不同諸天神等世不現見」,「諸天神等」世間上不能現見,這諸天神。「是名第一無上的不共」,不共外道。

「聞說正法,有談論故,諸天神等則不如是」,這個佛能演說正法,能談論正法。「諸天神等則不如是,是名第二無上不共」。

「由善說法,通達實義,故得凈信,余則不」能,那諸天神沒有這種事情,「是名第三無上不共」。

「由善說毗奈耶,解了作與不作」,就知道這個事情是可以做,這個事情不可以做。「故能隨學一切所有」的「學處,是名第四無上不共」。

「隨念大師是正等覺者,能說一切法,乃至廣說,余則不爾,是名第五無上不共」。

「又於大師以身語行承事供養,依一有情生最勝福」,「依一有情」就指佛,我們能夠「生」,得到最勝,最殊勝的福報、福德,「是名第六無上不共」,這樣子

 


推薦閱讀:

瑜伽是如何火起來的?
正位瑜伽——戰士一式
咱今兒來聊一聊拉伸(下)
學習瑜伽的難度怎樣?
最易做錯的幾個瑜伽體式?附細節圖~

TAG:瑜伽 |